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模块卷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7592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模块卷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模块卷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模块卷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模块卷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模块卷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模块卷及答案.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模块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模块卷及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模块卷及答案.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模块卷及答案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自然地理模块卷及答案

(时间:

60分钟 满分:

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015年7月14日,“新视野号”飞船经过9年多的太空飞行,到达最接近冥王星的位置。

据此完成1~2题。

1.“新视野号”飞船在飞向冥王星的过程中,接触到太阳系中天体最多的是

(  )                  

A.恒星B.行星

C.流星体D.行星际物质

2.威胁“新视野号”飞船在太空安全运行的太阳活动是

(  )

①黑子 ②耀斑 ③日珥 ④太阳风

A.①③B.②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 第1题,太阳系中最多的天体是行星际物质。

第2题,耀斑暴发和太阳风会产生大量带电粒子流,威胁飞船安全。

答案 1.D 2.D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3~5题。

3.人类排放的氟氯烃,对人类生存环境破坏最大的是

(  )

A.A层B.B层

C.C层D.C层以上大气层

4.冬季,下列城市上空对流层高度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广州 ②上海 ③北京 ④哈尔滨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D.②④①③

5.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气温变化和风霜雨雪天气,发生在

(  )

A.A层B.B层

C.C层D.C层以上

解析 第3题,读图可知,B层为平流层,平流层中有臭氧层存在,人类排放氟氯烃可破坏臭氧层。

第4题,对流层厚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第5题,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

答案 3.B 4.A 5.A

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第6题。

6.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

(  )

A.石笋B.冲积扇

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

解析 图中砾石变圆的外力作用为侵蚀作用,石笋、冲积扇的形成属沉积作用,花岗岩风化球是风化作用形成的。

答案 C

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7~8题。

7.该地的几次主要地质作用,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  )

A.褶皱、断层P2、断层P1

B.断层P1、断层P2、褶皱

C.断层P2、断层P1、褶皱

D.褶皱、断层P1、断层P2

8.据图判断c岩层在断层P2右侧缺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A.被a、b岩层覆盖

B.没有该岩层的沉积

C.抬升以后遭外力侵蚀

D.下陷侵入d、e岩层

解析 第7题,图中显示褶皱上部岩层a、b呈水平分布且褶皱顶部平缓,说明a、b两岩层出现在褶皱之后;另外,图中断层P2破坏了褶皱,说明断层P2发生在褶皱之后,但断层P2没有破坏b沉积层,说明断层P2出现在b沉积层之前。

而断层P1破坏了b沉积层,说明断层P1出现在b沉积层之后。

则发生的先后顺序为A项所示。

第8题,可能的解释是:

在没有形成a、b岩层之前,c岩层随地壳抬升而出露地表,被外力侵蚀而破坏掉,然后该处岩层又下降成图中状态。

答案 7.A 8.C

水在人类社会经济系统中的运动过程称为社会水循环。

读社会水循环框架图,回答9~11题。

9.图中甲的含义是

(  )

A.水体污染B.污水排放

C.污水处理D.水资源浪费

10.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减少bB.减少c

C.增加aD.增加d

11.本世纪以来,该区域的蒸发量与降水量均有所上升。

其原因可能是区域内

(  )

A.耕地面积缩小B.城市面积扩大

C.水域面积缩小D.绿地面积扩大

解析 第9题,根据社会水循环的意义可推断,废水只有经过处理才能排放和再利用。

第10题,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和再利用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最有效的措施。

第11题,绿地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绿地面积扩大,区域内的蒸发量与降水量均会有所上升。

答案 9.C 10.D 11.D

下表为宁波市2015年11月23~27日气象预报及相关资料。

据此完成12~13题。

日期

23日

24日

25日

26日

27日

最高气温(℃)

21

18

13

9

19

最低气温(℃)

16

11

5

1

11

天气状况

多云

小雨

阵雨

阵雨

多云

12.此时段影响宁波的天气系统是

(  )

A.台风B.反气旋

C.暖锋D.冷锋

13.关于该时段宁波的天气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

A.24日霜冻明显B.25日大风频繁

C.26日气压降低D.27日湿度很大

解析 第12题,该时段内宁波气温有明显的下降过程,故该天气系统为冷锋。

第13题,24日气温较高,不会出现霜冻;25日冷锋过境,可出现大风天气;26日气压升高;27日该地受冷气团控制湿度不大。

答案 12.D 13.B

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浮游在空中,使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

2015年12月8日,因雾霾严重,北京市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下图为北京某日5次观测到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14~15题。

14.该日最不利于雾霾消散的时段是

(  )

A.5时左右B.8时左右

C.8时至12时D.12时至15时

15.关于可能造成本次雾霾天气的原因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生产生活中大量排放温室气体

B.受冷锋控制空气不容易流通

C.汽车尾气排放增加

D.近地面温度低空气不易流通

解析 5时左右近地面气温低且随高度增加而明显升高,逆温现象明显,不利于雾霾消散。

答案 14.A 15.D

读图,回答16~17题。

16.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

A.差异性B.制约性

C.整体性D.平衡性

17.引起图中生态环境失调的主导因素是

(  )

A.气候B.大气

C.水文D.生物

解析 第16题,图示信息显示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地理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第17题,图中各种生态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是由于滥伐森林造成的,故主导因素是生物。

答案 16.C 17.D

美籍华裔青年谷岳从北京出发,历时3个月,搭车88次,穿越亚洲和欧洲,最终到达德国柏林,完成了搭车去柏林的梦想。

下图为“此次旅程线路示意图”。

回答18~19题。

18.从北京到柏林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

(  )

①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③温带草原带 ④温带荒漠带 ⑤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

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

19.沿途自然带变化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及其形成的主导因素主要是

(  )

A.垂直分异规律——气候

B.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热量

C.地方性分异规律——海陆位置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水分

解析 第18题,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图示线路未经过该气候区。

第19题,沿途自然带的变化是由于海陆位置不同引起水分差异造成的,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答案 18.C 19.D

2015年11月30日,巴黎气候大会开幕,来自全球1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共同商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措施。

完成20~21题。

20.本次大会商讨的主题与近一二百年来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它是

(  )

A.气候变暖B.气候变冷

C.气候变化稳定D.气候变化无常

21.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  )

A.海平面下降B.雪盖面积增加

C.全球降水增加D.极端天气增多

解析 第20题,近一二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主要指的是全球气候变暖。

第21题,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雪盖面积减小,部分地区降水增加,极端天气增多。

答案 20.A 21.D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回答22~23题。

22.在图中A处放一漂流瓶,受洋流的影响,先发现漂流瓶的地区最有可能是

(  )

A.非洲西海岸B.北美洲西海岸

C.南美洲西海岸D.大洋洲西海岸

23.关于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洋流是马达加斯加暖流

B.加剧了沿岸地区的湿热程度

C.从成因上看应该为上升流

D.受其影响沿岸形成世界大渔场

解析 第22题,据图判断图示洋流为巴西暖流,A处漂流瓶可随巴西暖流、西风漂流和本格拉寒流首先到达非洲西海岸。

第23题,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

答案 22.A 23.B

下图示意某年我国部分省区的单位面积煤炭消耗量。

读图回答24~25题。

24.据图判断,图中N省区最可能是(

  )

A.上海B.四川

C.新疆D.内蒙古

25.控制上述省区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合理措施有

(  )

①将耗煤量大的企业外迁 ②改变较单一的能源消费结构 ③提高燃煤脱硫技术水平 ④扩大城区水域面积,形成环城水系 ⑤调整产业结构,实施总量控制与达标排放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②③⑤D.①④⑤

解析 第24题,上海市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面积较小,单位面积煤炭消耗量大。

第25题,将耗煤量大的企业外迁会加剧迁入地的环境污染,扩大城区水域面积与控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无关。

答案 24.A 25.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6.下图示意某地区地质剖面,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0分)

(1)乙处地貌为________,成因是_______。

(2分)

(2)序号②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是________。

此循环可使________得到补充和更新。

(2分)

(3)丙处的地貌是________,其形成过程是__________。

(2分)

(4)从乙处修筑公路到甲处,公路应是________(型/状)弯曲。

丙处以东地区交通线路多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型/状)分布。

(2分)

(5)简析丙处以西地区聚落规模小的原因。

(2分)

答案 

(1)谷地(背斜谷) 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成谷地

(2)水汽输送 水资源

(3)冲积扇或洪积扇 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

(4)之字型 网状

(5)山地(地形起伏大);(人口少,建筑难,交通差)聚落难扩展。

27.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区某时海平面气压(单位:

百帕)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请分别指出A地在垂直方向和B地在水平方向上的气流运动特点。

指出图中A、B两地中气温日较差较小的地点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分)

(2)指出图中C、D两地中风速较小的地点并说明其原因。

(2分)

(3)图中B、E两地之间形成了一个锋面系统,请在图中的相应位置画出锋面符号及雨区(雨区用阴影表示)。

(2分)

(4)指出此时图中C地的风向。

如果图中的天气系统大致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向正东方向移动,则图中C地再过48小时后的天气具有怎样的特点?

(3分)

答案 

(1)气流下沉 从四周向中心逆时针辐合

B地 位于低压中心,多上升气流,阴雨天气多

(2)D D处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

(3)冷锋符号画在等压线的最大弯曲处 雨区主要在锋后(符号的西侧),锋前可以有但面积不能太大

(4)东南风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