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模块滚动复习检测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7629771 上传时间:2023-07-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9.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模块滚动复习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模块滚动复习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模块滚动复习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模块滚动复习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考地理模块滚动复习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模块滚动复习检测题.docx

《高考地理模块滚动复习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模块滚动复习检测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模块滚动复习检测题.docx

高考地理模块滚动复习检测题

模块滚动检测(七)

[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2011·天津模拟)下图为四幅农业景观图。

读图回答1~2题。

1.造成四个地区农业生产方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气候B.地形

C.土壤D.交通

解析:

 图中反映的四地农业生产方式不同,主要是气温的差异以及降水的差异导致的,即气候是造成它们之间差异的主要因素。

答案:

 A

2.下列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农业生产过程精耕细作,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

B.乙农业与市场联系密切,多分布在城市周边地区

C.丙农业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生产规模较小

D.丁农业生产活动分散,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解析:

 中国北方人多地少,耕种历史悠久,因此居民投入较多的精力精耕细作,但由于人口稠密、消费量大,农产品的商品率较低;美国中部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远离城市、地广人稀的地区;马来西亚的天然橡胶是在企业化的种植园内生产的,规模较大;中国内蒙古的放牧区常会出现过度放牧的现象,对自然环境影响较大。

答案:

 A

(2010·安徽调研)下面两幅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左)和农业产值构成图(右)。

读图完成3~4题。

3.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B.种植园农业

C.混合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

解析: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区域的土地主要用于种植小麦、蔬菜和草,产值构成中小麦和牲畜相差不大,说明该区域种植业、畜牧业并重,其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

答案:

 C

4.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是(  )

A.生产规模大,科技含量低B.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C.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D.生产灵活性差,市场适应性弱

解析:

 混合农业一般生产规模较大、科技含量高,生产的专业化、机械化程度较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也较高。

答案:

 B

(2011·杭州模拟)工业布局强调企业经济收益的最大化,而城镇分布的合理化能提升城镇功能,从而更有效地带动区域经济繁荣。

右图示意我国某城市工业现阶段和计划扩散情况,读图完成5~6题。

5.现阶段该中心城市大型工业的配套企业主要布局在距离中心城市10km左右的卫星镇,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①政策 ②技术 ③地租 ④运费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6.该市政府为推动县城经济发展,计划采取“中心城市→县城→乡镇”梯度扩散模式,将配套企业的布局由卫星镇转移到县城。

为接受工业扩散,各县城要(  )

①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③建立产品研发机构 ④弥补地价和运输成本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解析:

 卫星城镇地租较低,同时距离市区较近而运费也不高,二者综合衡量,可以使其成本较低,所以能吸引配套企业布局。

要把配套企业吸引到县城,则必须要提升县城的竞争力,但由于是大型工业的配套企业,其研发机构还会布局在条件更好的大城市,所以县城不必建立产品研发机构。

答案:

 5.B 6.D

下图是一幅大比例尺的某岛屿海岸带的等高线地形图。

据图回答7~8题。

7.从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图中何处更适合建城市(  )

A.甲点、乙点B.乙点

C.丙点D.丁点、戊点

8.从图中信息分析,上题你选择的理由是(  )

A.海湾、河口B.平原、淡水

C.经济腹地、资源D.气候、交通

解析:

 丙点位于海湾,河流入海口处,地势较为平坦,交通便利,最适合建城市。

答案:

 7.C 8.A

(2011·杭州检测)我国“十一五”规划把推进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放到重要位置。

环渤海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京津唐、辽中南、山东半岛)构成。

“三圈”以特大城市为核心、城市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为网络。

它将带动和推进环渤海地区的城市化。

结合下图及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9~10题。

9.三个都市圈共同的自然特点是(  )

①矿产资源丰富 ②地形为平原 ③处在湿润气候区 ④海运便利

A.①②④B.③④

C.①③④D.④

10.关于目前环渤海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内城市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均衡性

B.城市往往沿主要交通干线伸展

C.城市化发展速度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三个都市圈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解析:

 第9题,比较三个都市圈的特点,可以看出其共同的自然条件是海运便利。

第10题,环渤海地区目前不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区内城市发展不均衡,整体城市化水平不高。

但是城市在形态发展上往往沿主要交通干线伸展。

答案:

 9.D 10.B

下图为某地区商业网点大致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四城市出行方式比较

11.该地区商业网点的形成最不可能的影响因素是(  )

A.政治B.山地

C.河谷D.交通

12.若该地区商业网点是受河流影响,则图中最有可能是支流的是(  )

A.甲乙B.乙丙

C.乙丁D.甲乙丙

解析:

 由图中可知:

①商业网点沿线形成地理事物分布;②甲乙线附近商业网点最少,乙丙最多。

解题的关键是准确从图中读取商业网点的分布状况。

答案:

 11.A 12.A

港珠澳大桥于2009年12月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16年通车。

读下图并联系相关知识,回答13~14题。

13.影响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政治需求

C.技术D.社会经济

解析:

 影响港珠澳大桥建设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答案:

 D

14.港珠澳大桥并非全程建在海面以上,在中部有相当长一段为海底隧道,这主要是考虑到(  )

A.方便大型轮船通行B.缩短通行距离

C.避开台风侵袭D.减少海潮对桥体的冲击

解析:

 在主航道位置采用隧道形式,是为了不影响前往广州港口的船只通行。

答案:

 A

15.下图为某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

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

C.交通D.市场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城市规模逐渐沿海岸线和交通线扩展,故促进该城市规模扩大的主要因素是交通。

答案:

 C

二、综合题(共40分)

16.(2011·泰州模拟)下图是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图中乙是传统的港口城市,丙是新建港口城市。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0分)

(1)推测甲城早期至近现代城市形态的发展变化,说明原因。

(4分)

(2)制约乙城港区进一步发展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城是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其港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3)A线和B线是连接甲城和丁城的公路选线方案。

较合理的是________线,简述你的理由。

(4分)

(4)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判断图例①为________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解析:

 

(1)图中甲城市位于河流干流沿岸,早期以河运为主,城市应沿河发展;后期随着铁路的兴建,城市沿铁路拓展。

(2)乙城港口水位较浅,且位于河口,泥沙容易淤积;丙城港口水位较深,同时有铁路经过。

(3)A线经过山脊,沿线起伏大;B线沿线地势平坦,工程量小。

(4)从甲城市的空间结构来看,①位于铁路沿线,应为工业区。

答案:

 

(1)城市面积扩大;由沿河分布向沿铁路线分布发展。

原因: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2)水位较浅,大型船只易搁浅 水位深;有铁路交通线可深入内陆

(3)B 地形起伏和缓,工程量小。

(4)工业 在城市外围;沿铁路线分布

17.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20分)

(1)新疆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棉花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0%,棉花单产连续16年位居全国之首,但新疆棉花量有不断减小的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疆棉花单产高及棉花输出量不断减小的原因。

(8分)

(2)2010年6月10日,铁道部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签署了加快新疆铁路建设发展的会议纪要。

到2020年,新疆铁路营业里程将由目前的3599千米增加到约1.2万千米。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疆加强铁路运输建设的重大意义。

(6分)

(3)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A河下游地区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_______,结合所学知识为该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

(6分)

答案:

 

(1)光照(热)充足;昼夜温差大。

新疆棉花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逐步减小;新疆当地快速发展的纺织企业对棉花的需求量逐步增大。

(2)充分利用其沿边优势,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完善铁路网,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带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加快沿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利于优化国家资源开发布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繁荣稳定。

(任答3点即可)

(3)土地荒漠化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发展生态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