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文地理模块卷及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162653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文地理模块卷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文地理模块卷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文地理模块卷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文地理模块卷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文地理模块卷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文地理模块卷及答案.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文地理模块卷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文地理模块卷及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文地理模块卷及答案.docx

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文地理模块卷及答案

2021年高考地理总复习人文地理模块卷及答案

(时间:

60分钟 满分:

7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15年10月29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实施普遍二孩政策。

该政策实施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  )

A.减缓升学压力B.加速老龄化进程

C.缓解就业压力D.增加未来劳动力

答案 D

读某城市片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分布图,回答2~3题。

2.图例所示设施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

A.工矿仓储用地

B.商业服务业用地

C.休憩用地及绿化地带

D.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

3.若在图中规划物流园区,应安排在

(  )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解析 第2题,图例主要表示了学校和交通线,故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交通用地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

第3题,①处靠近国道和主要街道,交通便利,地处外围,地价较低。

答案 2.D 3.A

下图为我国“十二五”城市化格局的局部图。

读图,回答4~5题。

4.上海与成都相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中心地等级较低B.服务范围较小

C.商品种类更齐全D.城市化水平更低

5.与东部地区相比,长江中上游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的优势

(  )

A.土地廉价B.交通更便利

C.工资水平高D.市场广阔

解析 第4题,上海与成都相比,城市等级更高,服务范围更大,商品种类更齐全,城市化水平更高。

第5题,与东部地区相比,长江中上游地区具有土地廉价,工资水平低的优势。

答案 4.C 5.A

下图为湖南省1997~2009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变化趋势图。

读图,回答6~7题。

6.该省土地城镇化过程中,一般来说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类型增加量最多的应是

(  )

A.商业用地B.交通用地

C.住宅用地D.工业用地

7.图中信息反映,该省1997~2009年的城市化

(  )

A.过程失调B.速度变慢

C.持续提高D.水平降低

解析 第6题,一般来说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类型增加量最多的是住宅用地。

第7题,图中显示土地城镇化增长率大于人口城镇化增长率,反映了城市化过程失调。

答案 6.C 7.A

8.2016年1月12日春运返程火车票开始预售,春节过后大量务工人员将从中西部地区奔向东部地区,该现象总体上属于

(  )

A.省内人口迁移B.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

C.国内人口迁移D.乡村到乡村的人口迁移

解析 务工人员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属国内人口迁移,迁移方向是从乡村到城市。

答案 C

9.该漫画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

A.水体污染B.植被破坏

C.全球变暖D.臭氧空洞

解析 北极熊栖息地减少的原因是全球变暖,极冰融化。

答案 C

下图示意某地农业生产联系。

读图,回答10~11题。

10.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属于

(  )

A.园艺业B.水稻种植业

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

11.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为

(  )

A.市场B.气候

C.地形D.劳动力

解析 第10题,图中显示的农产品有小麦和畜产品,且均面向市场,属混合农业。

第11题,农产品主要面向市场,故主要社会经济因素为市场。

答案 10.D 11.A

酱油是我国的传统调味品,是用豆、麦等酿造的。

据此完成12~13题。

12.东北大豆作为优质酱油的主要原料是因为其

(  )

A.种植面积广,价格低

B.一年三熟,产量大

C.生长周期长,品质好

D.运输方便,成本低

13.四川盆地不利于晒制发酵的主要原因是

(  )

A.热量不足B.光照不足

C.风力较大D.降水较少

解析 第12题,东北地区热量不足,大豆生长周期长,品质好。

第13题,四川盆地多云雾,光照不足,不利于晒制发酵。

答案 12.C 13.B

读“浙江省温台城市群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浙江省温州地区发展小商品经济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

A.技术先进B.工业基础雄厚

C.劳动力丰富D.矿产资源丰富

15.温台城市群各城市间经济联系不断加强,形成工业集聚区,这有利于集聚的工业企业

(  )

①加强分工合作 ②共用基础设施 ③减少地域联系 ④提高产品价格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14.C 15.A

读某城市工业分布示意图,回答16~17题。

16.适宜在甲地布局的工业是

(  )

A.电镀厂B.自来水厂

C.印染厂D.污水处理厂

17.该市计划在乙地建设重工业区,主要是为了

(  )

A.接近铁路B.减轻环境污染

C.靠近河流D.便于职工生活

解析 第16题,甲地位于河流上游,水质好,适宜建自来水厂。

第17题,乙地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离主城区较远,建重工业区可减轻对市区的环境污染。

答案 16.B 17.B

下图为我国某中等城市高铁站示意图。

读图,回答18~19题。

18.在半径为0.5km的高铁站服务圈内最适宜布局的产业活动是

(  )

A.工业B.园艺C.商务D.旅游

19.高铁站将会导致该城市出现

(  )

A.城市空心化B.郊区城市化

C.逆城市化D.过度城市化

答案 18.C 19.B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读图,回答20~21题。

20.如果要在该城市布局火力发电厂,则最佳区位是城市的

(  )

A.东南郊B.西北郊C.西南郊D.东北郊

21.据等温线判断,图中M处最不可能的功能区是

(  )

A.绿地B.重工业区

C.文化教育区D.住宅区

解析 第20题,从风向风频图可知,该城市最小风频为东北风,因此火力发电厂应该布局在东北郊区。

第21题,图中M处年平均气温比周边地区偏低,热岛效应较弱,由此可推断最不可能为重工业区。

答案 20.D 21.B

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

读“循环农业模式图”,完22~23题。

22.最适宜该模式的是

(  )

A.河套平原B.黄淮海平原

C.黄土高原D.闽浙丘陵

23.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

(  )

①提高经济效益 ②加快城镇发展 ③提供清洁能源 ④促进民居集中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解析 第22题,该地围绕苹果的种植为中心发展循环经济,四地中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苹果产区。

第23题,循环农业的发展延长了产业链,提高了经济效益,废弃物进入沼气池提供清洁的能源。

答案 22.C 23.B

在风力较小、逆温、相对湿度较低的情况下,随着悬浮颗粒物的增多而出现的大气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现象叫霾。

下图为北京、天津、河北三地各月霾日数变化图。

读图,回答24~25题。

24.以下关于霾日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夏季多于冬季B.冬季多于夏季

C.三地夏季差异最大D.北京全年皆高于其他两地

25.造成河北霾日数季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

(  )

A.春季降水多,霾日数少

B.夏季多大风,霾日数多

C.秋季晴朗天气多,霾日数少

D.冬季燃煤取暖,霾日数多

解析 第24题,根据图中曲线分析,北京夏季霾日数多于冬季,但是天津、河北冬季霾日数多于夏季,A、B错。

三地霾日数冬季差异较小,夏季差异较大,C对。

北京霾日数有的月份低于天津,D错。

第25题,河北春季降水较少,A错。

夏季若多大风,霾日数应该少,B错。

河北秋季霾日数较多,C错。

冬季北方燃煤取暖,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增多,霾日数增多,D对。

答案 24.C 25.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26.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从城市土地利用类型看,________(功能区)的土地利用属于公共事业用地。

(1分)

(2)现拟在ABCD四地中选一处布局一大型批发市场,最佳选址是________地(填字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化学工业适宜布局在图中________处(填字母),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其布局的合理性。

(3分)

(4)近年来,该地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并出现了城市中心人口向郊区迁移的现象,即________现象,该地城市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动力是________,城市化的最主要标志是________比重不断上升。

(3分)

答案 

(1)文教区

(2)A 接近高速公路(铁路),交通便利;地价低廉

(3)E 位于城区河流下游;盛行风的下风向(或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4)郊区化(或逆城市化) 社会经济发展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27.读某地区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D城市的主导产业为钢铁工业,简要分析发展该工业的有利条件。

(2分)

(2)该地铁路修建后,A城和E城的经济迅速发展,其主要原因分别是:

A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A、B、D、E四城市,若干年后,城市发展较快的可能是________城,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4)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图中字母所示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分别是G________,H________。

(2分)

答案 

(1)该地有丰富的煤铁资源;②有铁路与该城连接,交通运输便利。

(2)石油资源得到开发 开发旅游资源(游客数量增加)

(3)B ①地势平坦开阔;②位于河流交汇处;③靠近铁路枢纽,交通便利。

(4)畜牧业 种植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