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涡轮发动机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8473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空涡轮发动机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航空涡轮发动机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航空涡轮发动机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航空涡轮发动机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航空涡轮发动机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航空涡轮发动机行业分析报告.docx

《航空涡轮发动机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空涡轮发动机行业分析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航空涡轮发动机行业分析报告.docx

航空涡轮发动机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航空涡轮发动机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4月

由于高技术、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等特点,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及制造行业拥有极高的门槛。

全球范围内,航空发动机市场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经呈现出典型、明显的寡头垄断格局。

全球民用市场被寡头垄断。

以大推力商用航空发动机为例,目前主要是美国和英国的企业占据垄断地位,包括美国通用电气、普拉特·惠特尼、英国罗尔斯·罗伊斯以及由它们主导或合资组建的CFM国际与IAE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占据着约97%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市场。

各国军用航发技术差距显著。

军用航空发动机也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法国、乌克兰和中国七个国家。

其中,加拿大普惠公司在军用航空发动机方面的能力尤为突出,其F135系列产品是全球唯一成熟的第五代军用发动机,未来市场广阔。

国内需求旺盛,静待航发突破。

我国军用和民用航空发动机需求旺盛,“两机专项”资金向全产业投放极大地促进着航发产业发展,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是我国唯一有能力研发和生产军、民用航发的平台,随着技术的逐步突破,其下属上市公司业绩稳定增长,未来广阔市场空间。

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及生产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涵盖了气动、传热、材料、工艺、强度、振动、装配、控制和维修等诸多领域。

相关设计及制造厂所必须要全面综合地考虑已有材料性能、机械制造技术、航空发动机性能需求与工作环境,以及类似产品的使用经验等诸多因素,才有可能获得到较好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并最终加工组装得到满足各种要求的航空发动机产品。

一、全球航空发动机产业概况

自1903年以来,世界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制及制造技术获得了突飞猛进,各大航空发动机制造公司都积累了大量的研制数据和经验,产品性能获得了极大的提升。

但是,由于航空发动机研制工作所需的超高技术要求、超高资金投入、超长研制周期、超高试验风险等因素,世界航空发动机产业成为了门槛极高的产业,相关产品市场也呈现出了典型的寡头垄断格局。

在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主要是美国和英国的企业占据着垄断地位;在军用市场,世界主要军事强国均有自己的航空发动机研制及制造企业,例如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俄罗斯、德国、中国、乌克兰和日本。

在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全球相关制造企业之间相互配合及渗透,呈现着金字塔式的产业结构。

通用电气公司(简称“通用”或“GE”)、普拉特•惠特尼公司(简称“普惠”或“PW”)、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简称“罗罗”或“RR”)位于该产业的核心位置。

它们的航空发动机业务均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相关产品和技术在战争中获得了充分的验证与提升。

之后,为了拓展民用市场和优势互补,这些公司直接主导或者与其他企业合资先后成立了CFM国际公司、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简称“IAE”)和发动机联盟公司(简称“EA”)。

目前,这六个航空发动机公司均具有独立研制大型民用航空发动机整机的能力,并且控制着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包括结构设计、制造加工、总装集成等,垄断着全球各个细分市场的销售及客户服务市场,特别是CFM国际公司。

法国赛峰公司、美国霍尼韦尔公司、德国MTU公司、俄罗斯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及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等是第二梯队。

它们拥有较完整的航空发动机研制与生产能力,为其他航空发动机企业提供着大型部件或核心零部件的制造加工,而且在军用航空发动机和小型民用航空发动机研制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一些经典产品。

此外,日本三菱重工、川崎重工、石川岛播磨重工和韩国三星等企业也具有优秀的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加工制造能力,主要为其他下游企业提供发动机零部件。

多年来,世界一流航空发动机企业持续大力投入技术提升和新产品研发,同时,所属国家也在政府层面出台政策法规,对其他国家推行着技术封锁,抑制其他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

例如,美国政府将航空发动机列为国防科技战略的核心,严格管理和控制着本国企业相关技术的出口或外移,甚至在某些核心技术和零部件方面,对其欧洲盟友也实行着禁运,包括空心叶片制造技术、整体叶盘制造及修复技术和先进燃烧室制造技术。

此外,这些国家在人力资源方面也实行着管控,禁止其他国家人员通过各种途径进入航空发动机核心研制领域工作,或者限制本国相关技术人才去国外工作。

通常来讲,一款航空发动机的研制过程需要上万小时的试验,从设计、研制、加工、生产到服役往往需要十多年的时间,花费约15-30亿美元。

如果技术或设计积累不够,研发投入将无法估量;如果研究先进航空发动机,相关费用、时间及风险呈指数增长并且也无法估量。

因此,其他国家研制航空发动机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和风险。

通用、普惠和罗罗拥有着先进技术和丰富的研制经验,每年在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投入数十亿美元。

2012年至2018年期间,罗罗公司研发投入合计76.65亿美元,年均10.95亿美元。

终于,通过前期大量的工作验证,罗罗公司于2018年正式宣布与空客公司联合研发UltraFan新型航空发动机UltraFan,预计将比其遄达系列发动机相比燃油效率将进一步提高25%。

二、重要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

航空发动机产业处于高度垄断状态,特别是运用于大中型客机和运输机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几乎全由美国和英国所属企业控制着。

俄罗斯、中国、德国、日本、乌克兰作为第二至第三梯队,也在尽力推进相关项目的研发。

1、通用航空公司(GEAviation)

简称GE航空,是世界领先的民用、军用、公务和通用飞机喷气及涡桨发动机、部件和集成系统制造商。

在全世界范围内,每2秒钟就有一台由GE航空公司的飞机发动机提供动力的飞机起飞。

2、罗尔斯·罗伊斯公司(Rolls-Royce)

是欧洲最大的航空发动机企业,是全球第二大军用发动机和第二大民用发动机制造商,是大型豪华公务飞机生产商湾流公司的主要发动机提供商。

3、普拉特·惠特尼公司(Pratt&WhitneyGroup)

是联合技术公司的子公司,在全球军用领域拥有强大的竞争力,是美国第五代战机F-22和F-35的唯一动力供应商;在民用领域,其PW4000系列发动机从1984年投入使用一直延续至今。

4、CFM国际公司(CFMInternational)

由GE和赛峰合资成立,其CFM56系列产品是世界最畅销的产品之一。

目前,该公司的LEAP系列发动机是商业航空史上订单攀升最快的产品,未来也将继续成为新型单通道飞机动力装置的受欢迎的型号。

5、IAE国际航空发动机公司(InternationalAeroEngines)

主要为150座级客机提供V2500发动机,与CFM56发动机争夺市场,是目前在量产方面生产的第二个最成功的商用喷气发动机项目,也是航空史上第三个最成功的商用喷气发动机项目。

6、霍尼韦尔航空航天(HoneywellAerospace)

在二战期间快速崛起,主要产品为航空发动机、航空电子设备和辅助动力装置(APU),著名涡轴发动机产品为T53和T55型号。

7、EA发动机联盟公司(EngineAlliance)

由GE和普惠合资成立,为新型远程飞机提供发动机系统的研发、制造及维修服务。

GP7200发动机为波音747-500/600X飞机提供动力,经改进后也可为空客A380飞机提供动力系统,目前主要与罗罗公司的Trent900竞争。

8、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UnitedEngineCorporation)

是俄罗斯国有企业,下属土星科学生产联合公司是俄罗斯最具实力的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企业之一,具备很强的科研和生产制造能力。

9、赛峰飞机发动机公司(SafranAircraftEngines)

法国赛峰集团下属子公司,研制或参与研制了包括阵风战机的M88型发动机、CFM56系列发动机和LEAP系列发动机。

10、MTU航空发动机(MTUAeroEngines)

德国重要航空发动机制造和配套企业,近年来民用航空发动机维护业务发展快速,主要归功于V2500发动机和CF34系列。

该公司正在积极参与欧洲下一代飞机及新型发动机研制项目。

11、马达西奇(MotorSich)

乌克兰重要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著名产品包括用于安124与安225运输机的D18T发动机和米24、米28、卡50、卡52、米17等俄系直升机的TⅤ3-117系列发动机。

此外,我国猎鹰高级教练机也是采用其AL-222-25发动机。

12、中国航发(AeroEngineCorporationofChina)

2016年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独立出来,是我国航空发动机建设主体,主要产品包括涡扇-15、涡扇-10和涡轴-9等,基本覆盖了我国现役全部军用机型。

13、日本航空发动机公司(JapaneseAeroEngineCorporation)

由川崎重工,石川岛哈里马重工和三菱重工合资组建,成立于1981年,曾与罗罗公司合作开发RJ500发动机。

三、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

1、民用航空发动机产品

近百年来,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一直在不断地追求着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环保性和低噪音等,主要通过改进气动设计、材料应用、低排放燃烧室、高效叶片冷却技术、智能化监测系统等方式。

具体到产品参数,推力大小一直是评价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指标之一。

图表7汇总了过去六十年部分经典航空发动机的首次试验时间及推力数据。

可见,科技的进步和经验的积累使得研制大推力甚至超大推力航空发动机成为可能。

GE90型航空发动机是GE公司为波音777客机研制的一款高涵道比超大推力涡扇发动机,其1995年投入商业运营,至今已经衍生出两个子型号,即最大推力为94000磅的GE90-94B和最大推力115000磅GE90-115。

目前,GE90-115仍然是世界上推力最大的民用航空发动机。

2016年,它的改进型GE9X型首次在地面进行测试,预计将在2019年为波音777-9的首次飞行提供动力,并将于2020年正式投入使用。

GE9X配备更大的风扇,采用更先进的陶瓷基复合材料,更高的涵道比和压缩比,虽然推力有所减弱,但是燃油效率将提升10%左右。

2、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现状

民用航空发动机市场主要由GE、RR、PW及其主导或合资成立的CFM国际、IAE公司垄断。

根据FlightGlobal报告,2018年全球商用航空发动机存量市场规模是52107台,较2016年的48609台新增3498台。

上述五家公司合计占据了该市场的份额高达96.26%,其中,CFM国际22934台、GE公司11718台、IAE公司6118台、罗罗公司5920台和普惠公司3466台。

近三年,CFM国家的产品销量较好,2016年市场占有率为41.93%,2017年增至43.12%,2018年达到了44.01%。

但是,普惠公司产品数量却由2016年的3919台降至3466台,市占率由2016年的8.06%降至2018年的6.65%。

窄体客机发动机市场:

根据FlightGlobal报告,该细分市场的存量为31690台,其中CFM国际市占率为71.13%,IAE市占率19.31%,PW市占率5.55%。

这三家头部企业产品合计占据了市场总额95.99%,而且几乎所有在生产的窄体客机都选配了CFM国际的CFM56或LEAP系列发动机,包括中国商飞研制的C919客机。

宽体客机发动机市场:

根据FlightGlobal报告,该细分市场的存量为12701台,其中GE市占率为51.21%,RR市占率为28.31%,PW市占率为13.42%。

目前,这三家头部企业产品合计占据了市场总额92.95%,在产的宽体客机主要选配了GE公司的GE90、GE9X和GEnx发动机,和RR公司的Trent系列发动机。

支线客机发动机市场:

根据FlightGlobal报告,该细分市场的存量为7214台,其中GE市占率为72.28%,RR市占率为17.08%,霍尼韦尔市占率为6.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