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详解先秦两汉史传文.docx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详解先秦两汉史传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详解先秦两汉史传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详解先秦两汉史传文
2007—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详解
第三部分:
文言文
先秦两汉史传文
刘海燕
【2007·全国Ⅰ】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宋均字叔庠,南阳安众人也。
以父任为郎,时年十五,好经书,每休沐日,辄受业博士,通《诗》《礼》,善论难。
至二十余,调补辰阳长。
其俗少学者而信巫鬼,均为立学校,禁绝淫祀,人皆安之。
迁上蔡令,时禁人丧葬不得侈长,均曰:
“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
今有不义之民,尚未循化,而遽罚过礼,非攻之先。
”竞不肯施行。
迁九江太守,郡多虎暴,数为民患,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
均曰:
“夫虎豹在山,鼋鼍在水,各有所托。
且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
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
其务退奸贪,思进忠善,可一去槛阱,除削课制。
”其后传言虎相与东游渡江。
中元元年,多蝗,其飞至九江界者,辄东西散去,由是名称远近。
浚道县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众巫遂取百姓男女,岁岁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
均乃下书日:
“自今以后,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扰良民。
”于是遂绝。
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
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闲乞还者数个人。
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
每有驳议,多合上旨。
均尝删剪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
诸尚书惶恐,皆叩头谢罪。
均顾厉色曰:
“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
”帝善其不挠,迁均司隶杜尉。
数月,出为河内太守,数化大行。
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为民爱若此。
以疾上书乞免,帝使中黄门慰问,固留养疾。
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均流涕而辞。
均性宽和,不喜文法,常以为苛察之人,身戎廉法,而巧黠刻削,毒加百姓,灾害流亡所由而作。
及在尚书,恒欲叩头争之,以时方严切,故遂不敢陈。
帝后闻其言而追悲之。
建初元年,卒于家。
(《后汉书》)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夫送终逾制,失之轻者失:
过错。
B.常募设槛阱而犹多伤害募:
招求。
C.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祠:
祭祀。
D.帝菩其不挠,迁均司隶校尉挠:
阻碍。
8【答案】D
【解析】挠的意思是屈服不是阻碍。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均恩德感动民众的一组是
①禁人丧葬不得侈长②诣闻乞还者数千人
③百姓耆老为祷请④其为民爱若此
⑤使中黄门慰问⑥后闻其言而追悲之
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③④D.④⑤⑥
9【答案】C
【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①为皇上所言,排除了B,D由A,C差别可知③正确,故选C。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项是
A.宋均早年任郎官时好读经书,常用休息日从师学习,精通《诗》《礼》二经,长于论辩。
任上蔡令时执政平稳,不做偏激之事,体现了宽厚的风格。
B.宋均任九江太守时,认为虎豹鼋鼍所以为害,在于未能善待它们,应屏除贪欲,撤除槛阱;对于共祠唐、后二山的习俗,主张不应当因此肆扰百姓。
C.宋均在尚书令任上正直敢言,任地方官又有治绩,固而深受皇帝赏识。
他因病请求辞职时,皇帝给他优厚待遇,不仅派人问候,同时仍想委以重任。
D.宋均认为烦苛的人,可能廉洁守法,而那些狡诈刻毒的人,却会带来灾祸;早年任尚书令时即想以此向上陈告,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
10【答案】D
【解析】“只是限于当时形势,因而未敢上奏。
第Ⅱ卷(本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为民害,咎在残吏,而劳勤张捕,非忧恤之本也。
译文:
(2)盖忠臣执义,无有二心。
若畏威失正,均虽死,不易志。
译文:
11【答案】
(1)译文:
现在成为百姓的祸害,是酷吏的过失,而劳民伤财并不是体恤百姓的根本办法。
(2)译文:
大多忠心的臣子坚持道义,没有二心,如果害怕皇帝的威严而不坚持正义,我即使死,也不改变我的志愿。
【解析】本题考察了对原文的理解,注意对个别关键字的翻译,然后将句子愿意翻译出来即可。
【2008年高考江西卷】(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子产①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
然明谓子产曰:
“毁乡校,何如?
”子产曰:
“何为?
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
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岂不遽止?
然犹防川:
“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
子产曰:
“少,未知可否。
”子皮曰:
“愿,吾爱之,不吾叛也。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子产曰:
“不可。
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
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
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
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
其为美锦,不亦多乎?
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
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
范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
“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意,而无令名之难。
夫令名,德之舆也。
德,国家之基也。
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
有德则乐,乐则能久。
”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有封洫④,庐井有伍⑤。
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
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
“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
孰杀子产,吾其与之!
”及三年,又诵之曰:
“我有子弟,子产诲之。
我有田畴,子产殖之。
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
(选编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年)
〔注〕①子产:
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
文中加“”的都是人名。
②乡校:
乡间公共场所。
③范宣子:
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
④封劣:
田界。
⑤伍:
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
⑥舆人:
众人。
⑦褚:
储藏。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不克救也克:
能够。
B.郑伯如晋如:
到……去。
C.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贿:
贿赂。
D.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鄙:
边远的地方。
【答案】选C
【解析】C项意思是“钱财”。
10.下列句中的“病”字,与文中“郑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B.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C.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D.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答案】选B
B项与“郑人病之”同属意动用法,译为“以……为病”,即译为“对……感动担忧”。
(A成为病态,动词;C 患病,动词;D使……成为病态,使动用法 )
11.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组是
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
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⑥德,国家之基也
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⑧夫令名,德之舆也
A.⑧②B.⑥⑤C.①③D.⑦④
【答案】选C
【解析】①写子产劝宣子治国以德,表现了子产治国以德思想。
③写子产不赞成毁乡校,善于听取人民的各种意见,表现了一定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故选C;②写子产能区别对待卿大夫,不属于以民为本,故排除A;④写乡校的作用,不属于以民为本,故排除D;⑤写人要爱人,就要让他做有利于他的事,这是怎样“爱人”的问题,与以民为本关系不大,故排除B;⑥这是直接表现治国以德的思想;⑦写子产从谏如流;⑧好名声,是载德以行的车子,用比喻说明好名声的重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
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B.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
C.子产认为治国应该重德轻财,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从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根基稳固,人民快乐安逸。
D.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勇于改革,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用对比的手法,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答案】选A
【解析】A项“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错。
参考译文: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
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
“把乡校毁了,怎么样?
”子产说:
“为什么毁掉?
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
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
这是我们的老师。
为什么要毁掉它呢?
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 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
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
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
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
(郑国的上卿)子皮想让尹何掌管(他自己的)封地(邑)。
子产说:
“(他太)年轻,不一定行。
”子皮说:
“(他很)善良,我喜欢他,不会背叛我的。
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
”子产说:
“不行!
人要爱护(一个)人,是要(做)利于他(的事)。
如今您爱护(一个)人就让他从政,(这就)犹如还不会拿刀就让他切割,他(将受)的伤肯定很多。
您爱人,以伤害他为结果,那谁还敢企求受到您的爱护啊?
您有美好的绸缎,不会让人学着做衣服;大的官职、大的封地,身家所托付的东西啊,却让学习的人去治理,那不是为美好的绸缎着想得(比官职、封地)更多吗?
(我)侨听说的是(先)学习然后主政,没听说过用执政来学习的啊。
如果一定这么做,必定有所损害。
范宣子当权,诸侯向晋国贡献的负担很沉重。
郑国的人把这事看作忧患。
二月,郑国国君往晋国,子产(公孙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委托书信给子西(子西随郑伯如晋),带给范宣子,信上说:
“您为政于晋国,四邻诸侯没听说(您的)的美德(令:
善,美),却听说(向诸侯索取的)贡纳很重,我呢,对此很不理解。
我听说君子掌管国家的,不是担忧没有财物,而是担忧没有好名声。
好名声,是载德以行的车子;德行,是国家的根基。
有基础就不致毁坏,为什么不致力于此呢?
(在位者)有美德就能与大家共同享乐,众人快乐就能统治长久。
范宣子很高兴,于是减轻了诸侯的进贡
子产让城市和乡村有所区别,上下尊卑各有职责,士地四界有水沟、庐舍和耕地能互相适应。
对卿大夫中忠诚俭朴的,听从他,亲近他;骄傲奢侈的,依法惩办。
子产参与政事一年,人们歌唱道:
“计算我的家产而收财物税,丈量我的耕地而征收田税。
谁杀死子产,我就助他一臂之力。
”到了三年,又歌唱道:
“我有子弟,子产教诲;我有士田,子产栽培。
子产死了,谁来继位?
”
四、(23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我闻忠善以报怨,不闻作威以防怨。
(3分)
【答案】我听说尽力做好事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
【采分点】“忠善”、“报”,各1分,大意1分
(2)吾爱之,不吾叛也。
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
(4分)
【答案】我喜欢他,不会背叛我的。
让他去学着治理,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了。
【采分点】“不吾叛”倒装,“焉”、“治”各1分,大意1分
(3)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3分)
【答案】子产死了,谁来继位?
【采分点】“而”、“嗣”,大意各1分。
【2008年高考福建卷】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晏子之暑,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患于逾侧者,以为君子也。
使人问焉,曰:
“于何为者也?
”对曰:
“我越石父者也。
”晏子曰:
“何为至此?
”曰:
“吾为人臣,仆于中牟,见使料归。
”晏子曰:
“何为为仆?
”对曰:
“不免冻饿之切吾身,是以为仆也。
”晏子曰:
“为仆几何?
”对曰:
“三年矣。
”晏子曰:
“可得赎乎?
”对曰:
“可。
”遂解左骖以赠①之,因载而与之俱归。
至舍,不辞而入,越石父怒而请绝,晏于使人应之曰:
“吾来尝得交夫子也,子为仆三年,吾乃今日赌而赎之,吾于子尚未可乎?
子何绝载之暴也。
”
越石父对之曰:
“臣闻之,士者诎乎不知已,而中乎知已,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不为彼功诎身之理。
吾三年为人臣仆,而莫吾知也。
今子赎我,吾以子为知我矣:
向者子乘,不我辞也,吾以于为忘;今又不辞而入,是与臣我者同矣。
我犹且为臣,请鬻于世。
”
晏子出,见之曰:
“向者见客之容,而今也见客之意。
婴闻之,省行者不引其过,寝实者不讥其辞,婴可以辞而弃乎!
婴诚率之。
”乃令粪洒②政席,尊残③而扎之。
越石父曰:
“吾闻之,至恭不修途,尊扎不受摈④。
夫子扎之,仆不敢当也。
”晏子遂以为上客。
君子曰:
“俗人之有功则德,德则骈,晏子有功,免人于厄,而反读下之,其去俗亦远矣。
此全功之道也。
”
(选自《晏子春秋》)
[注]①赠:
自作“赎”。
②粪洒:
扫除清洗。
③骖:
古代嘉礼中的一种仅节。
④摈:
道“傧”,傧相。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何绝我之暴也暴:
暴躁
B.士者诎乎不知已诎:
屈从
C.请鬻于世鬻:
卖
D.免人于厄厄:
困境
【答案】3.A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A项“暴”,根据上下文词义和用法推断可知,应为“突然”。
】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因载而与之俱妇
②以其求患之深而无不在也
B.①吾乃今日睹而赎之
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C.①而申乎知已
②胡为乎迎迎欲何之
D.①故君子不以功轻人之身
②秦亦不以城予赵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A项“之”,一为代词,他;一为助词,无实义。
B项“而”,两者皆表顺承,无实义;C项“乎”,一项相当“于”,表示动作的对象,对,对于;一项用在句中,表停顿。
D项“以”,一项表凭借,译为依据;一项表示动作处置的对象,译为“把”。
】
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前往晋国,在途中遇到了越石父,替他赎身,可见晏子善于识别人才,爱护人才。
B.越石父认为晏子对自己失礼,仍把他当奴仆,十分生气,说明他态度偏激,心脑狭窄。
C.晏子听了越石父的一番话后,深感愧疚,就以直礼相待,这使越石父颇受感动。
D.君子认为,晏子能运离世俗的偏见,礼贤下士,不居功自散,这样就可以保全功德了。
【答案】5.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选文细节处的理解。
B项无中生有,原文中并无“说明他态度偏激,心脑狭窄”的信息。
】
第Ⅱ卷(共135分)
三、(32分)
6.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
(10分)
子谓颇渊曰: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迷而》)
孟子曰: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孟子·公孙衍张仪章》)
(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用之则行,舍之则哉,惟我与尔赴有夫!
(3分)
【答案】6.
(1)①任用我,我就推行自己的主张;不任用我,我就退隐。
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吧!
2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分)
。
【答案】②(如果)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就)和天下百姓一起实行自己的抱负;(如果)不能实现自己的走向,(就)走自己的路。
(2)根据以上两段内容,简要谈谈孔孟二人的处世态度。
(4分)
。
【答案】
(2)孔子和孟子都希望通过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孔子认为,如果自己不被国君任用,就光养晦,安贫乐道;而孟子认为,如果自己不得志,就独自践行,守道不屈。
(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力求做到文从句顺。
第
(1)句注意“行”、“藏”等词的落实,第
(2)句注意“由”、“道”等词的落实。
第二问要注意同为儒家圣人,孔子与孟子在处世态度上的细微区别。
将《论语》和《孟子》相结合进行观点比较,要求考生综合能力更强,体现了考题的新意,也是一种最佳的命题方式。
】
【2008年高考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
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
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
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
诸将谓汉日:
“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
”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
“今日封侯之秋。
诸君勉之!
”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
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回;“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
敢轻冒进兵者斩!
”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
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
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
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
遣轻骑烧成都市桥。
帝戒汉日:
“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
若不敢来。
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疫,乃可击也。
”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
帝闻大惊。
让汉日:
“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诏书未到。
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
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汉乃召诸将厉之曰:
“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成败之机,在此一举。
”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
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
汉还,让之日:
“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
”及薨,赐谥日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听:
准许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 迫:
逼近
C.大战一日,兵败,走人壁 壁:
营垒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度:
考虑
【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高考中考查的文言实词在中学所有课本的文言文中都可以找到出处,所以复习时回归课本非常重要。
在具体的语境中也有一些推断的方法,如根据上下文逻辑关系推断,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位置推断,根据对偶、排比、并列结构等句法特点推断等。
D项“度”解释为常态,容度。
《史记》选读中的《刺客列传》“群臣皆愕,尽失其度”。
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3分)
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④敢轻冒进兵者斩
⑤汉乘利进逼成都 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
依据所选文段中传主吴汉一生的主要事迹,以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为标准,选择了六个句子编为四组,让考生选出符合要求的一组。
要求考生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和作者使用这句话的目的。
①、②、⑥句都是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而③是从侧面表现,而非“直接”,④是吴汉不允许士兵贸然出兵,不是激励士气,⑤说的是吴汉利用时机进逼成都,和激励士气无关。
用排除法,选择B项。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
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
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
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
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答案】C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文言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考查考生阅读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
四个选项都是用现代文的语言形式对原文内容进行的概述,实际上语言形式的变化反映出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与否,本题设置的每一个选项所需要的阅读区间都不是很大,设置的错误点也不是很大,不需要考生分析全文才能得出结论,只要认真阅读相关内容,完全可以找出选项与原文的不同。
C项中说吴汉“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而原文是“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
”意为吴汉在营内遍插旌旗,使烟火不绝,以迷惑蜀军。
夜里率军潜出城围衔枚疾走,过江与刘尚会合,谢丰等人竟然没有发觉。
而非选项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答案】
(1)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
(2)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什么临事却又背离、错乱!
(3)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解析】
(1)翻译时要注意的字词有:
“及”,到;“得”,获得;“见”表被动。
(2)翻译时要注意的字词有:
“比”,近来。
(《祭十二郎文》)“敕”,告诫;“何意”,为什么;“悖乱”,背离、错乱。
(3)翻译时要注意的字词有:
“就”,靠拢;“于江南”,状语后置,翻译时需前置;“并”,合并。
【错因】没能字字落实,文通字顺。
文言文译文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
吴汉为人质厚少文,一经召见,使得到了刘秀的赏识信任。
建武二年(26年)春光武帝定封他为广平侯。
建武三年(27年)春天,在广乐(今河南虞城县西)包围了苏茂,周建招聚十万人马,赴救广乐。
吴汉率领骑兵迎战,失利,不慎坠马,摔伤膝,收兵回营。
诸将对吴汉说:
“大敌在前而公伤卧,觽心惧矣”吴汉听此言,勃然裹创而起,巡视营垒,杀牛酌酒,犒劳士兵,对将士:
“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吴汉豪气凌云,将士们也深受感染,士气倍增。
第二天,擂鼓呐喊,同时进击。
周建军大败。
当时鬲县五姓一起驱逐守长,占据了城池造反。
诸将皆想攻打,吴汉不听,说:
“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
敢轻冒进兵者斩”。
然后一面下公文给郡府,命他们收捕肇事官吏,一面派人人城安抚五姓。
五姓人大喜,相继归降。
建武五年(29年)春,农民军率五万余人夜攻吴汉军营,军中惊乱,吴汉却坚卧不动,一会儿营中便安静下来。
吴汉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军。
建武十二年(36年)春,吴汉挥师直攻广都(今成都市南),迅速攻克,并派轻骑兵烧毁成都市桥,光武帝下诏告诫吴汉:
“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
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吴汉接连获胜,并未听从光武帝的告戒,竟乘胜自率步骑兵二万余人进逼成都。
于江水北岸扎营,派副将刘尚率兵万余人屯驻于江水南岸。
光武帝得知吴汉如此部署兵力,大惊,下诏书责备:
“比□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勃乱!
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
”然诏书未到,谢丰、袁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