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村庄布局规划说明书94.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7204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6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村庄布局规划说明书9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村庄布局规划说明书9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村庄布局规划说明书9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村庄布局规划说明书9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村庄布局规划说明书9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村庄布局规划说明书94.docx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村庄布局规划说明书9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村庄布局规划说明书94.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村庄布局规划说明书94.docx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村庄布局规划说明书94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村庄布局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工作是省委、省政府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

在党中央建设新农村的号召下,湖北省做了大量工作,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仍显滞后,原来分散、小规模的发展模式已不能满足要求,需要进行跨区域探索。

省委、省政府选择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人口密集、人均资源相对少、产业化程度不高、深加工转化不够的江汉平原典型区域试验,希望能够研究问题、积累经验,最终带动全省新农村发展。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包括仙桃、洪湖、监利三市县14个乡镇、办事处、管理区和工业园区,407个行政村。

区内共有19.78万户75.45万人。

试验区集革命老区、水网湖区、粮食主产区于一身,也是优质水稻、水产、畜禽板块集中生产基地。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共有14个小城镇,包括仙桃市有2个镇(园、办),洪湖市有10个乡(镇、场、办),监利县2个镇。

分别为仙桃市的张沟镇、仙桃市工业园区,洪湖市的峰口镇、万全镇、曹市镇、戴家场镇、瞿家湾镇、沙口镇、汊河镇、小港管理区、滨湖街办、新堤街办和监利县的福田寺镇、毛市镇。

第二章规划背景、指导思想及目标

一、规划背景

2008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建立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试验区的建设要充分认识跨区域试验区的重要意义,明确指导思想,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探索跨区域建设新农村的新路子,为加快推进全省新农村建设积累经验。

为此,根据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发展条件和机遇,按照省委罗清泉书记在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建设仙桃市和洪湖市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受省建设厅委托,由荆州市建委负责洪湖与监利的村庄布局规划,并汇总仙桃的村庄布局规划。

特委托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村庄布局规划》(2008年-2017年)。

二、规划依据和期限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

4.村镇规划卫生标准(GB18055-2000)

5.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05]174号

6.《湖北省小城镇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7.《湖北省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

8.《湖北省“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

9.《洪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10.《监利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5)》

11.《仙桃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30)》

12.国家有关部委相关文件和湖北省、荆州市、仙桃市有关建设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文件及精神。

(二)规划期限

近期:

2008-2010年;

中期:

2011-2015年;

远期:

2016-2017年。

三、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和原则

(一)规划目标

1.指导农村的改造和建设,从而通过对农村的整改,形成和谐的城乡关系,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景观和总体形象。

2.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逐步实施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村庄建设。

3.为各类村庄的建设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和依据,优化居住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

通过改善居住环境、丰富文化生活,引导生活观念的城市化,建设新型城乡社区。

(二)规划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成全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

(三)规划原则

1.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内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人口密集、人均资源相对少、产业化程度不高、深加工转化不够。

规划注重统筹考虑和安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劳动力就业、商品和要素市场体系建设,着力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做到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重点向农村转变,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

2.突出经济发展的原则

发展是第一要务,要把经济搞上去。

规划以项目、板块和产业为依托,建立适应生态环保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村庄布局规划体系。

3.可持续发展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

严格保护耕地,提高地力,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农业资源和农业景观,依靠科技,提高农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4.集聚发展的原则

全面综合地安排村镇各类用地。

集中紧凑建设,避免无序扩张。

农村发展走“农业集约化+集中村落”的发展道路,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内涵,体现地方特色。

在村庄布局中注重新、老村庄有机衔接,形成合理有序的空间结构。

配套建设供水设施、排水沟渠及垃圾集中堆放点、集中场院、农村基层组织与村民活动场所、公共消防通道及设施等。

5.体现特色的原则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区地处江汉平原腹地,试验区集革命老区、水网湖区、粮食主产区于一身,也是优质水稻、水产、畜禽板块集中生产基地。

因此规划中要与村庄自然环境和谐,用地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设施配套完善,环境清新优美,住宅建筑风格应适合农村特点,体现地方特色。

充分体现浓郁江汉平原乡风民情特色和时代特征。

6.公众参与的原则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

依靠农民自力更生,辛勤劳动,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为全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

为农民参与村镇建设提供制度性保障,加强政府引导与支持,确立农民在村庄整治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和对项目的选择,充分调动农民自力更生建设家园的积极性,激发农民自主、自强、勤勉、互助、奉献精神,让农民得到实际利益。

凡是农民不认可的项目,不能强行推进;凡是农民一时不接受的项目,要先试点示范让农民逐步理解接受。

(四)规划范围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所包括的仙桃、洪湖、监利三市县14个乡镇、办事处、管理区和工业园区行政范围,407个行政村,总面积1467平方公里。

第三章主要任务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村庄布局规划重点要明确区域内各镇与村庄的基本定位、产业发展方向及房屋的建筑风格等。

应此根据省建设厅相关文件精神及各乡镇实际情况,确定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村庄布局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1、充分调查区域行政辖区内的土地利用情况,包括农业、水利设施、工矿生产基地、仓储用地以及河湖水系、绿化等的分布;确定区域主要居民点的人口发展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

2、充分调查行政区划,各居民点的位置及其用地范围和人口规模;对现有居民点与生产基地进行布局调整,明确各自在村镇体系的地位;确定各主要居民点与生产基地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明确它们在村镇体系中的职能分工;

3、统筹安排道路交通组织、给排水、电力电讯等基础设施的管线、走向,以及客货车站、码头、水源、水厂、变电所、邮政所等的位置;

4、明确主要公共建筑的位置、规模及其服务范围;统筹安排区域主要公共服务设施;

5、调查防洪设施、环保设施的现状情况;统筹规划综合防灾规划;

6、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措施。

注重近远期结合,结合当地村庄环境整治方案编制项目库。

第四章社会经济发展分析

一、区域发展背景

(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

“十一五”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省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及“十一五”建设的要求

2008年5月20日,省委书记罗清泉在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是省委省政府抓的重要工作,“通过试验区的工作,探索新农村建设的一些思路,研究一些带共性的问题”。

“规划很重要”、“重点要突出”,要“通过改革、创新来探索思路”,“要注意的就是我们要有长远的规划”。

新农村建设“应该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

按照《湖北“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实施纲要》的要求,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抓住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总体要求,全面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三)各乡镇新农村工作规划的要求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主要是沿仙洪公路的10个乡镇和沿峰瞿公路的4个乡镇。

试验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四个方面:

一是产业基地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以全面开展土地平整为基础,培植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扶持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二是突出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解决交通和水利设施;三是着力改善民生,以安全饮水工程和血吸虫病综合整治工程为重点;四是加快村镇环境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各乡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狠抓机遇,务求实效,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试验区,一是重点抓村镇建设规划;二是抓产业布局调整,突出“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建设产业板块,突出重点;三是抓村庄环境整治。

各乡镇积极务实的态度为建设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分析

(一)有利条件

1.区位优势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洪湖沿岸,处于鄂湘两省交界处,地当江汉平原腹地,经济上又属江汉平原经济圈与洞庭湖平原经济圈的结合部。

东望省会武汉,西接荆州、宜昌,南与湖南岳阳交界,北与仙桃市区毗邻,处于武汉、荆州、岳阳三大城市的经济交汇中心。

处于长江黄金水道中游,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溯江而上,绕洞庭、穿三峡、直抵巴蜀;顺江东下,经武汉、过南京、畅达沪杭,辐射吸引范围广,经济大环境好。

2.交通优势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水陆交通便利。

水路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依托,陆路可直通107、308国道和宜黄高速公路及京广、京九铁路。

随着随岳南高速公路、仙嘉咸黄高速公路建设和汉洪一级公路、峰瞿、黄观公路改建和长江经济带开放,试验区交通与国家大交通网互接成网络体系,与武汉大都市区域中心进入半日经济圈,与荆州和岳阳大区域中心交流进入二小时经济圈,对于进一步扩大开放,搞活流通,发展新的互补互接经济提供了契机。

试验区已逐步形成水陆相接、干支相连的交通网络。

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为试验区的社会经济和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3.水土优势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地广土肥,河湖密布,是典型的鱼米之乡。

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寒暑突出。

降水丰沛、无霜期长、光热丰富,优越的自然条件造就了试验区的水土优势。

农、林、水及旅游资源丰富,有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的条件,同时为农产品加工业和旅游业提供条件。

4.产业优势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工农业发展较快,各乡镇(园、区、办事处)经济实力逐步加强,工业企业众多,基础较好,已经形成以纺织、食品、医药加工、机械等为龙头的工业体系。

农业方面的水产品生产已形成规模品牌,第三产业中商贸旅游已有一定基础,试验区已初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旅游为后发的产业格局。

(二)不利条件

1.资源制约

虽然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优势资源是农业、水产养殖资源,但由于人均耕地少,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且土地后备资源缺乏,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建设的发展,人均耕地面积将呈持续下降的趋势。

如处理不好人地矛盾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城镇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试验区的工业发展相对较慢,基础工业较为薄弱,规模小型化的弊端显现,能源、原材料和市场的竞争加剧,资源缺口越来越大。

且由于多数企业素质仍然较低,属于粗放型低效益生产阶段,资源浪费严重,高物耗的加工型工业必然受到资源不足和限制开发的严重制约。

2.资金制约

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镇的现代化建设和乡村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资金的依赖都很大。

目前,招商引资的竞争在全省、全国都十分激烈。

湖北省各地市引进外资的工作也普遍加大了力度,地区之间竞争日益加剧。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外资引进工作受到其它地市的挑战。

资金引进难度加大,项目选择余地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发展的步伐。

3、环境制约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大部位于洪湖沿岸,属于重要的生态保护地,其它非洪湖沿岸乡镇亦是河湖密布,总体而言试验区污染少,生态环境好。

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试验区具有发展“三高农业”、“绿色食品”和“创汇农业”的优势;同时也是一种十分难得的资源,它赋予土地以新的价值,提高了生活的内在质量,增强了区域竞争力。

但由于洪湖对环保的特殊要求,镇域内发展三类工业受限,使得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单一,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济的发展。

4.旅游资源尚待开发

在缺乏自然资源、工业比重不高的情况下,大力发展旅游业不失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加速器”。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及周边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由于开发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景区景点对镇区发展的直接促进作用不大。

此外,实验区内一些乡镇人文景观目前仍较缺乏,有待进一步挖掘和开发。

三、发展中的几大关系

(一)保护与发展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优质水稻、水产、畜禽板块集中生产基地。

种植业和渔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想要进一步推动区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就会成为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而二、三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赖以生存和引以为豪的优良水土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这就使得“如何协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成为了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在新农村建设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目前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一对矛盾,但是将问题只限于“自然的污染”而一味地强调其控制是难有结果的。

实际上,“贫困是最大的污染”。

要控制污染就必须寻求发展,只有让区域居民富裕起来,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发展是硬道理”,保护环境不是不发展,关键是要注意发展的模式,即如何在保护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环境景观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实现“绿水、净土、富民”的良性循环。

(二)工与农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发展关键要处理好“工”与“农”的关系。

推进城乡统筹少不了一个“农”字。

但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跳出“农”字、超越“农”字,用抓工业的理念和思路经营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只有积极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相对集中农村土地资源,推进农村工业化,提高农业生产率,才能为“致富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创造条件,才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先进的装备和雄厚的资金。

(三)城与乡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建设重点要协调好城与乡的关系。

区域农村落后的主要症结在于城镇化不足。

因此,推进城乡统筹,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兼顾、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规定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统筹,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从而促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生产与市场

多年来,农业持续丰收,农产品出现大面积相对过剩,但是市场销售不畅,价格持续下降,致使农业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这表明在农产品供求形势发生转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从数量方面转移到了品种、质量、加工和销售方面。

相应地,在生产环节必须以市场导向,调整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由大路产品向新、特、名优产品转移,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加强储运、加工、销售环节,提高生产附加值。

不只是农业如此,对整个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发展来说,也必须从传统的“生产-自我积累”转向“市场-外力拉动”。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生态环境要求严格,非农产业基础较弱,自身积累的能力较差,目前还不可能像苏南等地区那样依靠乡镇企业来带动区域城镇化,仅仅依靠当地资源进行简单再生产至多只能达到维持生存的水平,要有大的发展还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引进境外生产要素,吸引外来力量。

小城镇建设也不可能完全依靠地方财政收入进行投资,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利用市场机制,争取外力拉动,其中包括洪湖市发展的角度进行平衡。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市场成为启动、搞活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经济的关键。

通过市场作用,可以将许多发展中的逆势可以转化为优势,将潜在的资源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第五章城镇化发展水平预测和空间布局

一、城镇化发展水平预测

(一)镇域人口预测

各乡镇主要采用综合增长法预测如下:

名称

2007年

现状总

人口

(人)

2010年

综合增长率

(10‰高方案预测总人口)(人)

2010年

综合增长率

(7‰中方案预测总人口)(人)

2010年

综合增长率

(4‰低方案预测总人口)(人)

2017年

综合增长率

(9‰高方案预测总人口)(人)

2017年

综合增长率

(6‰中方案预测总人口)(人)

2017年

综合增长率

(3‰高方案预测总人口)(人)

万全镇

71298

73458

72806

72157

78213

75919

73686

汊河镇

53017

54623

54138

53710

58159

56453

54848

峰口镇

103665

106806

105857

104914

113719

110384

107137

曹市镇

42894

44194

43801

43411

47055

45674

44331

戴家场镇

55186

56858

56353

55851

60538

58763

57034

瞿家湾镇

16908

17420

17266

17112

18493

17950

17422

沙口镇

46553

47964

47537

47114

51069

49570

48112

小港管理区

12524

12903

12789

12675

13738

13336

12944

滨湖街办

27186

28010

27761

27514

29823

28948

28097

新堤街办

119103

122712

121622

120538

130267

126445

122725

福田寺镇

43286

44598

44201

43808

47485

46091

44736

毛市镇

57967

59723

59193

58665

63589

61724

59908

张沟镇

77955

80317

79604

78894

85516

83008

80566

仙桃工业园区

27000

27818

27571

27325

29531

28664

27821

(资料来源:

各乡镇2007年统计年报)

考虑万全镇作为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示范镇之一,且工业基础较好;滨湖街办滨临湖区,发展旅游具有优势;曹市镇为洪湖市工业重镇;峰口为洪湖总规确定的地方中心镇;毛市镇为监利的主要对外交通枢纽和门户;规划确定其综合增长率采用高方案,张沟镇位于仙桃市中心城区与工业园区旁,受仙桃市中心城区辐射较大,小港管理区完全以农业为主,规划确定其综合增长率采用低方案;瞿家湾镇是国家重点发展城镇、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其发展将有较大的机械增长,其综合增长率单独计算。

其余采用中方案,并综合考虑资源承载力及周边城镇影响。

各镇域人口预测具体如下:

名称

2007年现状

总人口

(万人)

2010年规划

总人口

(万人)

2017年规划

总人口

(万人)

备注

万全镇

7.13

7.3

7.8

汊河镇

5.30

5.4

5.5

峰口镇

10.36

10.6

11.0

曹市镇

4.29

4.4

4.7

戴家场镇

5.52

5.6

5.7

瞿家湾镇

1.69

沙口镇

4.66

4.7

4.9

小港管理区

1.25

1.26

1.3

滨湖街办

2.72

2.8

3.0

新堤街办

11.9

12.2

12.6

纳入洪湖市中心城区

福田寺镇

4.33

4.4

4.5

毛市镇

5.80

6.0

6.4

张沟镇

7.80

7.9

8.0

仙桃市工业园区

2.7

2.8

2.9

纳入仙桃市中心城区

(二)城镇化水平预测

根据《湖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3——2020)》的湖北省城镇化水平预测,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55%。

结合各乡镇统计年报耕地、林地、养殖面积,按每个劳动力15亩耕地,每个劳动力10亩养殖地,每个劳动力120亩林地估算镇域农村富余劳力进镇转化为城镇人口,及镇域总人口,确定城镇化水平。

综合确定规划至2010年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城镇化水平为40%,2015年城镇化水平为47%,2017年城镇化水平为50%。

二、产业结构与布局

(一)结构布局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发展应依托其资源和传统产业基础,积极发展服务城乡的现代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和发展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旅游业、农村服务业,促进农产品产业化、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化、农村服务现代化、旅游业规模化、以特色产业带动试验区的协调发展。

第一产业根据现有基础和不同的农业发展方向,可分为精品粮棉油种植区、特色水产养殖区、瓜菜种植区、生猪家禽养殖区、畜牧业区等。

第二产业在地域分布上与城镇、小集镇密切结合,形成农副产品加工区、特色水产加工区、汽配行业板块区、石化及建材产业区等。

第三产业以镇区、小集镇、中心村为核心,大力发展商贸市场区、农业休闲观光区等现代农村服务业、生态旅游业等。

(二)空间布局

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除了建立适应环保要求的产业结构外,还要在空间上进行合理的布局,即镇村结合,采取“建设一点、启动一线、带动一片”的经济发展方略,逐步弱化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制约。

“一点”即各镇区,“一线”即仙洪公路和峰瞿公路,“一片”即各镇域。

1、加强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建设,强化城镇功能,形成工业生产、农副产品深加工和水产品加工基地。

进一步发展已形成的工业园区,使之成为镇域工业发展的龙头。

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吸引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

2、依托仙洪公路、峰瞿公路和主要乡道,发展高效农业、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

这样既有利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也有利于提高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发挥规模效应。

3、依托小城镇建设和公路沿线地区的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地建立立体农业经济区,水、林、田、路综合开发。

特别是有特色的果品、水产、家禽等,在引进优新产品的同时,加强精品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