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案学案及课时训练之孟子选读之王何必曰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7124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教案学案及课时训练之孟子选读之王何必曰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教案学案及课时训练之孟子选读之王何必曰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教案学案及课时训练之孟子选读之王何必曰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教案学案及课时训练之孟子选读之王何必曰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教案学案及课时训练之孟子选读之王何必曰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教案学案及课时训练之孟子选读之王何必曰利.docx

《高中语文教案学案及课时训练之孟子选读之王何必曰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教案学案及课时训练之孟子选读之王何必曰利.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教案学案及课时训练之孟子选读之王何必曰利.docx

高中语文教案学案及课时训练之孟子选读之王何必曰利

高中语文

Word解析版

孟子选读之王何必曰利

1.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2.能准确翻译文言文;理解文中对“后利而先义”的阐述;体会对比说理法的好处。

3.领悟孟子的义利观及其现代价值。

(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仁政

仁政是儒家的政治主张,即以仁义道德作为施政的依据。

孔子在对“仁”的解释中,已有关于“仁政”的思想。

孟子发挥孔子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仁政”这一观点: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nòu)。

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

仁政的内容主要有两方面:

在政治上主张道德政治,着眼于以德服人,争取民心,即所谓“王(wàng)道”。

与之对立的暴力政治则被称为“霸道”。

在经济上,主张给农民以固定的土地、必要的生产资料和时间,反对横征暴敛,使老百姓能够生活下去,以保持社会的稳定,有利于统治。

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认为人人皆有仁义之心,仁政正是王者的仁义之心推己及人的结果。

仁政的学说反映了古代的“民本”思想,有其开明、进步的意义。

历代封建统治者也大多标榜仁政,但真正把仁政落实到实处者,并不多见。

(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

1.读准字音

庶(shù)人      千乘(shènɡ)

(kēng)  说(shuì)而罢之

孳孳(zī)  蹠(zhí)

2.一词多义

(1)家

(2)先

(3)后

(4)徒

(5)接

(6)去

3.词类活用

(1)不远千里而来(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远)

(2)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使动用法,使……停止)

(3)亦将有以利吾国乎(使动用法,使……得到利益)

(4)臣者怀利以事其君(名词作动词,侍奉)

(5)然而不王者(名词作动词,成王业,做王)

(6)苟为后义而先利(后、先都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特殊句式

(1)判断句

先生之志则大矣。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2)倒装句

先生将何之?

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孟子遇于石丘。

秦、楚之王悦于利。

 

(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

1.理解“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解答】这是孟子对“利”字对国家的危害的阐述。

孟子认为,如果给卿大夫太多的财利,就会使他们产生无尽的贪欲,有了贪欲就会不满足于自己已有的财利,所以,虽然拥有了国君的十分之一的财利,也会试图杀害国君,并全部夺取国君的财利。

2.唯利是图的价值观有何危害?

请你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解答】唯利是图这种价值观完全忽视了“义”的要求,把求利作为终极目标,为了追求“利”的最大化,必然会不择手段,这样就会使人丧失对道义的关怀,不关爱、不体恤他人,如果人人如此,那么社会必将陷入无序状态,阻碍社会的正常发展。

3.孟子对“仁义”持什么观点?

你受到什么启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解答】孟子认为,如果一个人勤勉行善,他的德行就是高尚的,因此跻身于君子的行列,即“舜之徒也”;如果一个人一心追逐私利,他的德行就难以提升,始终跟人格卑下的小人为伍,即“蹠之徒也”。

如果世人全都私利当头,不培养仁义之心,不践行仁义的原则,那么即便是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也不可能建立起亲善的关系;与此相反,如果世人都实行仁义,那么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推而广之,人与人之间,将会建立起互相亲近、礼让、关爱的和谐、融洽关系,就可以成就王业。

这样,孟子高举仁义大旗来游说各国君王,希望天下安定。

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关注财利。

但是如果过分关注“利”,甚至为了利而不择手段,那么,我们的人格会变得卑下,人与人之间也就没有了关爱。

为了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我们应该把实践正义、培养善德放在自身修养的第一位。

(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

Y

1.孟子的“义”“利”观是怎样的?

选文第1则: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之所以进见梁惠王,自然是为了宣扬他的仁政王道学说。

可是梁惠王开口就问:

老人家(“叟”是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您不辞跋涉千里的辛劳到我这里来,将有使我的国家得利的手段吧?

这是梁惠王对孟子的期待,也是当时一般诸侯对孟子的期待。

可是儒家学者自孔子开始就极少谈论利(《论语·子罕》所谓“子罕言利”)。

面对梁惠王的期待,孟子将如何应对呢?

且看他的回【详细解答】“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亦”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只是。

这句话意思是说,王为什么开口就谈利呢?

只要讲仁义就行了。

梁惠王“有以利吾国乎”的话刚一出口,孟子便劈头拦截他。

接下来孟子先从反面申明自己的观点:

“王曰:

‘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

‘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家”指卿大夫的采(cài)地,也叫采邑,是古代诸侯分封给卿大夫的田地,包括耕种土地的劳动者。

“士”是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一个阶层。

“庶人”是指没有官爵的平民百姓。

孟子认为,假如王只嚷嚷着说:

“用什么使我的国家获利呢?

”大夫只嚷嚷着说:

“用什么使我的采地食邑获利呢?

”士和平民百姓只嚷嚷着说:

“用什么使我自己获利呢?

”这样从上到下互相之间只想着从对方那里谋取财利,国家就危险了!

这只是一个笼统的表达,具体说来有什么危险呢?

孟子举了个例子: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古人喜欢用兵车的数量,来衡量诸侯或卿大夫的强弱。

如果一个国家陷入“上下交征利”的境地,那么在一个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大夫;在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杀害国君的人一定是拥有一百辆兵车的大夫。

国家有一万而大臣拥有其中的一千,或者国家有一千而大臣拥有其中的一百,这不能说不多了(朱熹《孟子集注》解释“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云:

“臣之于君,每十分而取其一分,亦已多矣”)。

但是如果以义为后(把义放在后)、以利为先(使利在先),那么大臣不杀掉国君而全部夺取他的财利,就不会感到满足。

孟子这是举其一端,接下来孟子又从正面申明自己的观点: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他的意思是说,没有一个有仁心却遗弃父母的人(即怀有仁义之心的人不会遗弃父母),没有一个讲道义却把君王摆在次要位置上的人(即怀有仁义之心的人不会怠慢君王之所急)。

孟子这里同样只是举例,但是他的意思是很明白的:

如果一个社会人人“利”字当头,大家就会互相坑害;如果一个社会人人高扬仁义的价值,大家就会互相关爱。

所以他对梁惠王说: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2.孟子为什么反对宋

“以利”说秦、楚二国?

秦、楚构兵,宋

将说楚王使罢之。

孟子问宋

说:

“愿闻其指。

说之将何如?

”宋

说:

“我将言其不利也。

”应该说宋

的说法是合乎情理的,孟了却说:

“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

”孟子为什么这么说呢?

孟子于是解释说:

“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就是说,拿利去游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因为利高兴而撤回军队,停止军事行动,这样就会使得三军之师乐于休兵,因而喜欢导致休兵局面出现的依据——“利”;做臣下的存有追逐私利的念头来侍奉他的国君(来给国君做事),做儿子的存有追逐私利的念头来侍奉他的父亲,做弟弟的存有追逐私利的念头来侍奉他的哥哥,这样君与臣、父与子、兄与弟最终舍弃仁义,怀着私利的目的互相交往,如此却不亡国的还从未有过。

这就是孟子最终的担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沦落为利益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沦落为“以市道交”(即以市场交易的原则为原则),人丧失对仁义的价值的关怀(更不要说去实践这些价值了),最终必然导致国家的覆亡。

根据孟子的观点,即便宋

游说秦楚之王成功地制止了战争,那也有一个严重的弊害,就是败坏了世人的心术。

显然,孟子比宋

考虑得深远。

总之,游说秦楚之王阻止战争是值得肯定的,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名号即理据,这就是仁义了:

“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

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拿仁义去游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因为仁义高兴而撤回军队,停止军事行动,这样就会使得三军之师乐于休兵,因而喜欢导致休兵局面出现的依据——“仁义”。

做大臣的依循仁义的原则侍奉国君,做人子的依循仁义的原则来侍奉父亲,做弟弟的依循仁义的原则来侍奉哥哥,这样君与臣、父与子、兄与弟舍弃私利,怀着仁义之心互相交往,这样却不成就王业的,还从未有过。

孟子经过这一正一反的对比论证,再一次推出了自己的结论:

“何必曰利?

3.孟子是如何运用对比和照应来增强说服力的?

孟子对梁惠王,开头说“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结尾回到同样的意思(只是具体说法有所变化),既形成了呼应,又突出了立场。

中间先说一通“利”字当头的坏处,接着说一通推行仁义的好处,正反对比,使主旨更加鲜明。

孟子对宋

,开头说“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结尾归结到“何必曰利”,同样有形成呼应、突出立场的作用。

中间先说一通“利”字当头的坏处,再说一通推行仁义的好处,正反对比,使主旨愈加醒目;而紧要处则细细道来:

反面的例子从“为人臣”“为人子”“为人弟”等各方面分说,正面的例子也从“为人臣”“为人子”“为人弟”等各方面分说,十分晓畅。

总之,孟子用鲜明的对比和照应,把应该何去何从的道理说得明快有力。

4.本文运用了大量排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排比可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这在“宋

将之楚”这一节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正面的例子从三方面说,“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这样,多方面采取排比修辞,明白晓畅,节奏分明,让人易于接受。

G

本课所选三则文章,均是孟子阐述自己对“利”的看法的。

孟子对“利”是极端厌恶的,他将因逐利而产生的危害阐述得具体而深刻。

在利与义上,孟子极力主张“先义而后利”,“重义轻利”,孟子的这种把仁义张扬在私利之上的价值观,最后虽然摆脱不了君臣父子的传统观念,但可以启发我们审查惟利是图这种价值观以及人生追求的社会弊害,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

1.下列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D )

A.吾闻秦、楚构兵(交战)

B.二王我将有所遇焉(遇见)

C.怀利以相接(交接,交往)

D.亦有仁义而已矣(只是)

【详细解答】 遇:

投合

2.选出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C )

A.苟为后义而先利

B.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C.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D.不耻相师

【详细解答】 C是使动用法,其他的都是意动用法。

3.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B )

A.何以利吾国?

    B.孟子遇于石丘。

C.沛公安在?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详细解答】 B是状语后置,其他的都是宾语前置。

4.下列各项中对本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C )

A.孟子“义利”观的基本观点是义高于利,义主利从。

B.“利”在孟子的思想学说中主要指实实在在的利益、好处,可以说相当于我们现在通用的“利益”。

C.本文通过各种论证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如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D.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常把“义”与“仁”“礼”等字合成一词使用,谓之“仁义”“礼义”等。

5.下列有关古代风俗礼仪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夺情”是中国古代丁忧制度的延伸,中国古代规定政治人物一旦承祖父母、亲父母的丧事,“自闻丧日起,不计闰,守制二十七月,期满起复”;但是为了应对各种局势,“夺情”可以合法地不守礼制居丧,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

守丧期间从军作战称为“墨绖从戎”。

B.稽首,是古代汉族的一种跪拜礼,稽首与顿首、空首不同,一般说来,稽首是臣拜君之拜,顿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空首是地位相等者互拜之礼。

C.“幸大王自改”,“幸”,希望。

与《孔雀东南飞》中“幸可广问讯,不得便相许”中的“幸”含义相同。

D.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

【详细解答】 B项应为“顿首是地位相等者互相之拜,空首是国君回礼臣下之拜”。

阅读下文,完成6~8题。

将之楚,孟子遇于石丘,曰:

“先生将何之?

曰:

“吾闻秦、楚构兵,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楚王不悦,我将见秦王说而罢之。

二王我将有所遇焉。

曰:

“轲也请无问其详,愿闻其指。

说之将何如?

曰:

“我将言其不利也。

曰:

“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号则不可。

先生以利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利,以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利也。

为人臣者怀利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利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利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终去仁义,怀利以相接,然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先生以仁义说秦、楚之王,秦、楚之王悦于仁义,而罢三军之师,是三军之士乐罢而悦于仁义也。

做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何必曰利?

6.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说:

劝说。

B.愿闻其指  指:

通“旨”,意旨,意向。

C.先生之号则不可  号:

号召。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然而:

这样却。

【详细解答】 号:

指所用的提法。

7.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A.先生将何之

B.我将见楚王说而罢之

C.说之将何如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详细解答】 A是动词,其他的都是代词

8.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文章第一段,首先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B.第二段,宋

告诉孟子去楚国的目的,就是为了劝说楚王和秦王停止战争。

C.第三、四段,通过问答,宋

说出了自己劝说二王的策略:

“我将言其不利也。

D.最后一段孟子指出,利用“利”去劝说二国必然失败,利用“仁义”去劝说二国必然成功,从而阐明了实行仁义的巨大作用。

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子曰: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①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论语·里仁》)

②孟子曰:

“今之事君者曰:

‘我能为君辟土地,充府库。

’——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赋也,君不乡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

注:

①造次:

仓促,急迫。

②乡:

趋向。

9.在两个选段中,孔子和孟子的观点有何相同之处?

请概括。

【详细解答】 勉励人们践行仁道。

10.为什么孟子会认为现在所谓的“良臣”是古人所谓的“民赋”?

请简要分析。

【详细解答】 因为真正的“良臣”应该引导君主趋向道义,立志求仁;而现在所谓的“良臣”却在帮暴君开辟疆土、侵略邻国,搜刮财富、充实府库,这样只会贼害百姓,所以是古人所谓的“民贼”。

一、夯实双基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B )

A.叟(shǒu)  庶(shù)人   千乘(shènɡ)

B.不餍(yàn)  遗(yí)其亲  宋

(kēng)

C.构(ɡòu)兵  说(shuō)而罢之  然而不王(wànɡ)

D.孳孳(zī)  蹠(zhí)  利与善之间(jiān)

【详细解答】 A.叟:

sǒu;C.说:

shuì;D.间:

jiàn

2.下列加点的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交(互相)征利 弑(古代称子杀父,臣杀君)其君 不夺不餍(满足)

B.罢(停止)之 愿闻其指(意旨) 利吾身(身体)

C.先生之号(所用的提法) 事(侍奉)其君 去(离开)仁义

D.相接(交往) 怀(怀中)仁义 孳孳(勤勉、努力不懈的样子)

【详细解答】 B身:

自己;C.去:

去掉;D.怀:

心里包藏着某种思想感情

3.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BD )

A.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B.何以利吾国?

C.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

D.以五十步笑百步。

【详细解答】 BD都当“用”讲;A用来;C连词“来”

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BD )

A.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B.蒙故业,因遗策。

C.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D.深追先帝遗诏。

【详细解答】 BD死人遗留下来的A遗弃;C丢失,损失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

B.河东凶亦然

C.曰:

“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

“然。

D.吴广以为然

【详细解答】 例句与B都当“这样”讲;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C表示答应,是的;D正确

6.下列句子中的“徒”字,与“舜之徒”的“徒”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是鲁孔丘之徒与

B.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C.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D.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

【详细解答】 A弟子:

B白白地;题干与C都是“类”的意思;D空

7.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

A.

B.

C.

D.

【详细解答】 两个“先”“后”都是意动用法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本文的三则短文,都运用了正反对比说理的方法,使文章论证有力,中心突出。

B.前两则短文中的“仁义”,与第三则短文中的“善”,其内涵是一致的。

C.孟子说理喜欢开门见山。

这正是孟子的主张不被很多诸侯国君接纳的原因。

D.孟子数落宋

的真正目的,是希望宋

能用“仁义”去劝说秦、楚二王。

【详细解答】 C项中“孟子说理喜欢开门见山”是对的,可后半部分“这正是孟子的主张不被很多国君接纳的原因”是错误的,真正的原因应该是内容,而不是形式,是孟子的重仁义轻利的主张不合时宜。

二、文本精品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孟子见梁惠王。

王曰:

“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

“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王曰:

‘何以利吾国?

’大夫曰:

‘何以利吾家?

’士庶人曰:

‘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

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9.下列加点实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C )

A.孟子见梁惠王见:

拜见

B.上下交征利征:

谋取

C.不夺不餍餍:

D.万乘之国国:

国家

【详细解答】 餍:

满足。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而”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A )

例句:

鸡鸣而起

A.不远千里而来

B.亦有仁义而已矣

C.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

D.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

【详细解答】 A项与例句中的“而”都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B项,助词,而、已、矣三个助词连用,加强语气。

C项,连词,表并列关系。

D项,连词,表转折关系。

11.选出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C )

例句: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王何必曰利?

B.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

C.王曰:

“何以利吾国?

D.孟子遇于石丘。

【详细解答】 C项与例句是宾语前置句。

A项是疑问句;B项是判断句;D项既是省略句,又是状语后置句。

12.下列关于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孟子对梁惠王说:

“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他建议梁惠王绝对不要考虑利,只要做到仁义就可以了。

B.孟子的关于“仁义”的观点与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见解是一脉相承的。

C.孟子的“仁义”思想对于我们现在构建和谐社会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D.这段文字通过正反对比论证,形象地说明用仁义治国安身有很大好处。

【详细解答】 “绝对不要考虑利”说法错误。

按孟子的观点,他是强调推行仁义才是大利所在。

三、课后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高祖太穆顺圣皇后窦氏,京兆平陵人。

父毅,在周为上柱国,尚武帝姊襄阳长公主,入隋为定州总管、神武公。

后生,发垂过颈,三岁与身等。

读《女诫》《列女》等传,一过辄不忘。

武帝爱之,养宫中,异它甥。

时突厥女为后,无宠,密谏曰:

“吾国未靖,虏且强,愿抑情抚接,以取合从,则江南、关东不吾梗。

”武帝嘉纳。

及崩,哀毁同所生。

闻隋高祖受禅,自投床下,曰:

“恨我非男子,不能救舅家祸。

”毅遽掩其口,曰:

“毋妄言,赤吾族!

”常谓长公主曰:

“此女有奇相,且识不凡,何可妄与人?

”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

射者阅数十,皆不合。

高祖最后射,中各一目,遂归于帝。

始,元贞太后羸老有疾,而性素严,诸姒娣皆畏,莫敢侍。

后事之,独怡谨尽孝,或淹月不释衣履。

工为篇章规诫,文有雅体。

又善书,与高祖书相杂,人不辨也。

崩于涿郡,年四十五。

帝在炀帝时,多畜善马,后见曰:

“上性乐此,盍以献?

徒留之速罪,无益也。

”不听,顷里坐谴。

帝后见隋政乱,多妄诛殛,乃为自安计,数奏鹰犬异驹,炀帝果喜,擢位将军。

因泣谓诸子曰:

“早用而母言,得此久矣!

”帝有天下,诏即所葬园为寿安陵,谥曰穆。

及袱献陵,尊为太穆皇后。

(《新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上》)

13.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B )

A.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

B.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

C.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

D.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射者阅/数十皆不合。

【详细解答】 因画二孔雀屏间,请昏者使射二矢,阴约中目则许之。

射者阅数十,皆不合。

1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氏:

在母系社会,子女随母姓;发展到父系社会后,姓则随父亲。

姓是一个家族的所有后代的共同称号,而氏则是从姓中衍生出来的分支称号。

B.《女诫》:

《女诫》是东汉班昭写的一篇教导班家女性做人道理的家训,论述了女子在“夫家”需要处理好的三大“关系”,即对丈夫敬顺、对舅姑曲从和对叔妹和顺。

C.崩:

古代一般称帝王、皇后和皇太后等人的死为“驾崩”或“崩”。

死,在古汉语里也是有等级的,如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等等。

D.擢:

擢,提拔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