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源度采掘工程计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7043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众源度采掘工程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众源度采掘工程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众源度采掘工程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众源度采掘工程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众源度采掘工程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众源度采掘工程计划.docx

《众源度采掘工程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众源度采掘工程计划.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众源度采掘工程计划.docx

众源度采掘工程计划

 

桐梓县官仓镇众源煤矿

2014度年采掘接替计划

(修编)

 

二0一四年六月

 

前言

2014年6月10日,遵义市煤矿安全监察分局会同桐梓县安监局,对我矿进行联合执法检查,检查时,我矿井下共布置有111采煤工作面、1032采煤工作面,两个采煤工作面和112回风顺槽(已到位停掘)、112中部运输顺槽、112下部运输顺槽、113运输顺槽和113回风联络巷(岩巷),共5个掘进工作面,提出我矿采掘布署不符合《煤矿安全生产“十严格、十严禁”》规定,要求我矿重新修改采掘进工程计划,只允许“一采两掘”。

检查结束后,我矿认真组织学习了《煤矿安全生产“十严格、十严禁”》规定及发改运行[2014]893号文《关于加强煤矿井下生产布局控制超强度生产的意见》,按照省《煤矿安全生产“十严格、十严禁”》规定第一条:

煤矿必须严格探采掘工作面个数,30万吨/年及以下矿井吸能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两个掘进工作面(防突工程除外)及发改运行[2014]893号文《关于加强煤矿井下生产布局控制超强度生产的意见》第八条:

推广一井一面、一井两面生产模式,原则上一个采区只布置一个采煤工作面生产,中小型矿井同时生产的采工作面不得超过2个,大型矿井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不得超过3个。

第九条:

采区采掘工作面的比例应根据采区设计、采煤共和面推进度及掘进工作面单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采煤工作面与回采巷道掘进工作面个数的比例原则上为1:

2,因通风、运输、排水及瓦斯治理、冲击地压防治等需要,可以提高至1:

3。

我矿由于井田面积较小,共设一个水平一个采区开拓全井田,区内自上而下共有C5、C4、C1三层可采煤层,C1煤层在标高+561水平以上鉴定范围内无突出危险,设计首采C1煤层,作为C4、C5的解放层进行开采。

目前我矿集中开采C1煤层,均为瓦斯治理工程,所以按照两采四掘的布置符合相关规定及产业政策。

根据遵义市监察分局下达的(黔)煤安监遵处字【2014】第(2215)号现场处理决定书要求,为了认真贯彻执行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本矿瓦斯治理及通风需要,合理开拓部署,确保2014年各项安全生产指标的顺利完成,在矿长的组职下,矿各级管理人员及各部门参加了2014年度生产计划的修编工作,并经会议审定通过。

2014年度众源煤矿采掘接替计划如下:

一、矿井概况

(一)矿井灾害因素及安全开采条件

1、井田地理位置、交通及气候

众源煤矿位于桐梓县城南西面,平距约18km处,属桐梓县官仓镇所辖。

矿区至桐容运煤公路6km,从矿区到桐梓运距约30km,从而进入210国道(川黔公路)、川黔铁路、崇遵高等级公路,交通十分方便。

矿区地理坐标:

东经106°40′08″~106°41′03″,北纬28°01′24″~28°01′37″。

区内地形总体上北东高,南西低,南北向及北东向山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属中、低山侵蚀、溶蚀、剥蚀山地地貌,地表河流由北东向南西迳流,汇合于赤水河之中。

地形上东部高,向西为斜坡,最高点为图区北东部石合岩附近的无名小山,标高为1108.5m。

区内气候温湿,雨量充沛。

据气象资料,气候总特点是冬季长,夏季短,气候变化大,山与谷间气温、降雨相差较大。

根据桐梓县气象局的统计资料,降雨量一般为1150~1200mm,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且在时空上也分布不均匀,表现为平、枯季(10月至次年3月)降雨量少,雨季(4月至9月)降雨量多;多年气温一般为2~26℃,夏、冬季年际气温变化较大。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矿区及附近地区地震烈度不超过Ⅵ度,属稳定类型,对矿山建设危害性不大。

2、水文地质

矿区内无河流、湖泊或其他地表水体,矿区外围主要的地表水体有桐梓河,位于矿区西侧,在两河口交汇后向西流出图区,河流流出矿区处标高为520m,是当地的最低侵蚀基准面。

矿区地下水由大气降水补给为主;矿区内资源量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划归为第三类第一亚类第二型,即以岩溶含水层充水为主、顶底板进水为主、水文地质条件中等的岩溶裂隙充水矿床。

3、矿井瓦斯等级

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12】494号)《关于遵义市工业和能源委员会《关于呈报2012年度煤矿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报告》的批复》,众源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为42.37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41m3/min,鉴定为高瓦斯矿井。

4、煤层自燃倾向性

根据贵州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2012年7月11日提供的《桐梓县众源煤业有限公司煤层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本矿C1、C4、C5煤层自燃倾向性均属Ⅲ类,不易自燃。

5、煤尘爆炸危险性

根据贵州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2012年7月11日提供的《桐梓县众源煤业有限公司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本矿C1、C4、C5煤层均无爆炸危险性。

6、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于2012年9月编制提交的《桐梓县众源煤业有限公司C1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众源煤矿C1煤层在鉴定区域(由ABCD四个拐点圈定)内,+561m标高以上,没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

报告中提供的C1煤层瓦斯含量为:

2.8765m3/t。

其中C1煤层在鉴定区域内按突出煤层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区进行管理。

2014年11月众源煤矿委托中国矿业大学对我矿C1煤层瓦斯基本参数进行测定,并编制了《众源煤矿C1煤层瓦斯基本参数进行测定研究报告》,报告结论为众源煤矿C1煤层最大瓦斯压力为0.29MPa,C1煤层最大瓦斯压力为4.5m3/t。

我矿根据资质单位所测相关瓦斯基本参数,编制了《众源煤矿一采区C1煤层区域预测报告》结论为:

众源煤矿一采区C1煤层无煤与瓦斯突出危险。

7、煤层赋存情况

矿区内煤系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含可采煤层3层,即C1、C4和C5煤层,

矿区内煤层呈层状产出,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倾向315°,平均倾角30°,煤层上、下界与围岩界线清楚。

各煤层在矿区内沿走向和倾向上较稳定。

C5煤层:

位于龙潭组中上部,上距长兴组底界17m左右,厚度0.75~1.58m,一般0.94m,夹石0-1层,结构较简单。

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

直接顶板为泥质粉砂岩或泥岩,直接底为粘土岩或泥岩。

直接顶板稳定性大多稍好,直接底稳定性差。

C4煤层:

位于龙潭组中部,上距C5煤层10m左右,厚度0.71~1.33m,一般0.95m,无夹石,结构简单。

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

直接顶板为泥岩、间接顶板为粉砂岩,直接底板为泥岩。

直接顶板稳定性较差,间接顶板稳定性稍好,直接底板稳定性较差。

C1煤层:

位于龙潭组底部,上距C4煤层45m左右,下距茅口组4m左右。

厚度0.75~1.58m,一般1.32m,夹石0-1层,结构较简单。

全区可采,属较稳定煤层。

直接顶板为含黄铁矿泥岩,直接底板为粘土岩。

直接顶、底板稳定性差。

矿井地质资源量337.9万吨,工业储量268.22万t,设计储量223.09万t,可采储量179.26万吨。

2014年初众源煤矿15万吨整合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形成了完整的采、掘、机、通、运生产系统和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讯联络、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应急避难六大系统。

(四)矿井主要安全生产系统

矿井采用平硐开拓,井田设计划分为+544m一个水平开拓全井田,共一个采区开采。

现有三个井筒:

主平硐(标高+544m)、副平硐(标高+703m)、回风平硐(标高+706m)。

主平硐长458m、坡度3‰、方位角309o、采用半圆拱形断面砌碹和锚喷支护,净断面11.0m2,井筒内敷设600mm轨距、22kg/m轨道,作为行人、运输、进风之用,采用CDXT-2.5型特殊防爆蓄电池机车运输煤炭;副平硐长349m、坡度3‰、方位角292o,采用半圆拱形断面砌碹支护,净断面6.6m2,作为材料、行人、进风;回风平硐长377m、坡度3‰,采用半圆拱形断面砌碹支护,净断面6.6m2,方位角285o,专作矿井回风之用。

2、矿井通风

矿井通风方式为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主平硐、副平硐进风,回风平硐回风。

矿井现配备主要通风机两台,型号为FBCDZ-6-№16(C)型矿用防爆对旋轴流式风机2台,电机功率2×75kw,风量为28.3~62.8m3/s,风压为790~2950Pa。

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现矿井总风量1900m3/min。

3、瓦斯防治

煤矿已安装高、低负压瓦斯抽放系统,高负压抽放安设两台2BEA-303型水环式真空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套电机功率为55Kw,主管采用DN200mm聚乙烯管,支管采用DN160mm聚乙烯管。

低负压抽放安设两台2BEC-42型水环式真空泵(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套电机功率为110Kw,主管采用DN300mm聚乙烯管,支管采用DN200mm聚乙烯管。

在111采面上顺槽及备用面1032上顺槽安设低负压瓦斯抽管路抽放采空区瓦斯,接替工作面112运输及回风顺槽已安装高负压抽放管路,可以随时开展瓦期抽放工作。

4、安全监控系统

矿井安装有KJ90NA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主机两台,一台工作,一台备用,对矿井瓦斯、风速、负压、CO、温度、风门开闭、设备开停、主要通风机开关、局部通风机开关等参数进行集中监测,能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与上级市监控中心联网。

5、人员定位系统

矿井安装有KJ251型人员定位系统,对本矿的入井人员进行有效监测监控,该系统主要由两台主机、传输接口、传输电缆、分站及各类传感器组成,在地面调度指挥中心设置中心站,在各水平各区段工作面设监控分站,在各需要监控的地点设置相应类型的传感器。

6、矿井防灭火系统

地面+735m修建有300m3水池,向井下防尘、消防管路供水。

采用静压供水方式,其供水高差最小为75米,供水压力能满足井下最高作业点水压的需要。

井下防尘、消防水主管为DN100无缝钢管,长1000m;分、支管为DN50无缝钢管,分别连接至各条巷道和采掘点。

井下各产尘点、转载点设置有防尘喷雾装置、净化水幕,采面上下两巷按规定设置有隔爆水袋棚。

井上、下均设置了消防材料库,按规定配备了灭火器及灭火砂(箱)消防器材。

7、防尘系统

+735m防尘水池容量共为300m3,采用静压供水,井下防尘、消防水主管为DN100无缝钢管,分支管DN50无缝钢管分别连接至各条巷道和采掘点。

(1)井下设置12道防尘水幕净化风流。

(2)井下采用湿式作业,作业人员配戴防尘口罩。

在各转载点、卸载点设置了喷雾洒水装置。

风速合理,巷道粉尘定期清扫。

8、压风系统

(1)在地面安设有两台空压机,型号为LGJ-20/7G型螺杆式空压机,功率110KW,一用一备,供风量为20m3/min,风压为0.7MPa,压风主管为φ108×4mm无缝钢管,分、支为φ57×3.5mm无缝钢管,各采掘点为直径φ25mm的高压软管。

(2)压风自救系统:

采区下部车场与运输大巷相接处建有永久避难硐室,各水平建设有临时避难硐室,各工作面安装有压风自救装置。

8、运输系统

矿井主平硐铺设22kg/m轨道,使用CDXT-5.0型特殊防爆蓄电池机车牵引1.0吨翻斗矿车运输全矿井煤炭;轨道上山安装JTPB-1.2×1.0型45kW单滚筒绞车作采区辅助提升,钢绳直18.5mm,铺设18kg/m轨道。

上山设有“一坡三挡”和防跑车装置,安设声、光报警、保险绳和绞车综合保护装置。

使用1.0吨翻斗矿车运煤(矸),平板和花栏车运材料及设备。

9、供电系统

地面供电电压等级为380V和220V,井下供电电压等级为660V和127V,地面风井工业广场设置10KV变电所。

井下低压供电有短路、过流、过负荷、接地欠压、断相保护和远程控制功能。

矿井采用双回路电源,供用电手续完备。

一回路电源引自桐梓县盘龙35kV变电站10kV变出线盘平06线,距矿山约8km,采用50mm2截面的LGJ-50型钢芯铝绞线架空引入矿区副井工业场地变电所,另一回路电源引自桐梓县盘龙35kV变电站10kV变出线盘太032线,距矿山约10km,采用50mm2截面的LGJ-50型钢芯铝绞线电缆引入矿副井工业场地变电所,两回路均来自桐梓县盘龙变电站,但取自不同的母线段。

井下采用660V低压供电,动力电的主变压器为2台400KVA变压器。

局部通风机为2台100KVA变压器。

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采用“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供电;实现了“两闭锁”(风、电及瓦斯、电闭锁);实现了双风机双电源并能自动切换。

主扇风机、局部通风机、压风机、瓦斯抽放泵及监控系统均为双回路供电。

10、排水系统

矿井采用平硐泄水,矿井水经主平硐自流至井外。

11、通讯系统

通讯设备:

矿井安装了电信座机对外通讯,保证行政办公与上级各部门的联系。

矿内选用TC432B-4拖32门程控数字交换机完成井下、地面各重要岗位及作业地点的通讯联络,能满足矿井内部通讯。

井下通信均为音频电话输送,下井电缆使为MHYV型矿用通信电缆。

二、2014年计划年产量。

2014年度我矿计划生产原煤15万吨,其中:

回采产量14100吨,掘进煤量9000吨。

完成掘进进尺2410米。

截至2014年6月15日,已完成掘进进尺1414.7米,原煤产量63865吨。

剩余掘进进尺任务1000米,原煤产量任务86000吨。

三、回采工作面计划

111采煤工作面剩余可推采长度为120米,采面剩余地质储量2.58万吨,采面回采率95%,采面可采储量2.45万吨,可采期为3个月。

1032采煤工作面剩余可推采长度为80米,工作面沿倾斜长70米。

煤层厚度1.8米,煤层容重1.45吨/米3,采面剩余地质储量1.4万吨,采面回采率95%,采面可采储量1.33万吨,可采期为2个月。

1032工作面结束后,接替工作面为112采煤工作面。

工作面设计运输巷长550米,回风巷长580米,工作面沿倾斜长220米。

煤层厚度1.5米,煤层容重1.45吨/米3,预计2014年7月底完成布置工作。

计划可推进长度520米,采面地质储量13.15万吨,采面回采率95%,采面可采储量24.02万吨,可采期为19个月。

111工作面结束后,接替工作面为113采煤工作面。

工作面设计运输巷长550米,回风巷长550米,工作面沿倾斜长110米。

煤层厚度1.5米,煤层容重1.45吨/米3,预计2014年10月底完成布置工作。

计划可推进长度500米,采面地质储量11.58万吨,采面回采率95%,采面可采储量11.0万吨,可采期为15.5个月。

采煤方法:

111采煤工作面、1032采煤工作面、112采煤工作面113采煤工作面均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全部自然垮落法管理顶板。

使用机械:

111采煤工作面、1032采煤工作面、112采煤工作面113采煤工作面均采用炮采工艺,采用风煤钻打眼,爆破落煤,人工攉煤,采面采用自滑槽自溜运输,运输顺槽采用轨道运输或带式运输机配合刮板运输机转载运输经溜煤眼到溜煤上山。

支护形式等内容

111采煤工作面、1032采煤工作面、112采煤工作面113采煤工作面均用单体支柱配合铰接顶梁支护项板,柱距0.8米,排距1米。

采用三四排控顶,最大控顶距4.2米,最小控顶距3.2米。

见四回一。

特种支护类型有密集支柱、戗柱、木垛及超前支护等。

2014下半年各回采工作面月产量及年合计产量

各回采工作面月产量计划

单位:

时间

采煤工作面

合计

2014年

111工作面

1032工作面

112工作面

113工作面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4000

4000

8000(半月)

7月

7000

7000

14000

8月

7000

2300

9300

9月

6500

8000

14500

10月

10000

10000

11月

14000

14000

12月

14000

14000

合计

83800

4、2014年下半年巷道掘进计划

2014年下半年计划掘进总进尺2410米,其分类构成见下表:

进尺计划构成表:

单位:

项目类别

开拓进尺

准备进尺

回采进尺

合计

岩巷

0

50

0

50

半煤岩巷

0

0

1580

1580

煤巷

0

0

230

230

合计

0

50

1810

1860

五、2014年下半年掘进工作面施工计划

由于我矿为了加快治理瓦斯工作的需要,布置两个工作面同时生产,按照1:

2的采掘比,计划布置四个掘进工作面同时施工。

以保证正常的采掘进接替工作。

掘进工作面计划掘进长度,巷道的断面积、支护形式、倾角(坡度)、煤岩别(岩巷、半煤巷、煤巷)、巷道类别(开拓、准备、回采)及分月施工计划见下表:

掘进工程统计一览表:

单位:

名称

巷道类别

煤岩别

断面积

(m2)

支护

形式

倾角或坡度)

剩余长度(m)

计划施工(m)

分月施工计划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12中部运输顺槽

回采

半煤巷

6

金支

3‰

150

150

50

100

112下部运输顺槽

回采

半煤巷

6

金支

3‰

180

180

50

100

30

112上边切巷

回采

煤巷

4.5

单体

30°

140

140

140

112下边切巷

回采

煤巷

4.5

单体

30°

90

90

90

113回风联络巷

准备

岩巷

6

喷浆

3‰

60

60

50

113运输顺槽

回采

半煤巷

6

金支

3‰

700

650

5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13回风顺槽

回采

半煤巷

8

金支

3‰

600

6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13边切巷

回采

煤巷

4.5

单体

30°

120

0

合计

 

六、采掘队伍编制:

根据矿井本年度采掘计划情况,矿井成立两个采煤队,四个掘进队,一个运输队,另成立维修班组一个。

施工组织

1、作用方式:

采用“三八”作业制,每班作业8小时,每天3个循环。

2、劳动力组织:

每个掘进队负责一个施工地点,下设三个班组,每个掘进队的人员组织不得少于28人,每个掘进班组人员组织不得少于7人。

掘进队劳动组织见下表:

掘进队劳动组织表

名称

工种

小班出勤(人)

圆班出勤(人)

在册人数

备注

掘进队编制

打眼工

2

6

8

支护工

2

6

8

装渣工

1

3

4

运输工

1

3

4

爆破员

矿方配备

瓦检员

矿方配备

安全员

矿方配备

班长

1

3

4

小计

7

21

28

3、采煤队劳动组织

采煤队人员配备按照边采边准的生产作业方式,人员组织见下表:

 

采煤工作面劳动组织表

名称

工种

小班出勤(人)

圆班出勤(人)

在册人数

备注

采煤队编制

打眼工

2

6

8

支护工

2

6

8

攉煤工

4

12

16

运输工

3

9

12

放顶工

2

6

8

维修工

2

6

8

爆破员

矿方配备

瓦检员

矿方配备

安全员

矿方配备

班长

1

3

4

小计

16

48

56

七、单产单进

每个回采工作面单月产能,每个掘进工作面单月进尺(岩巷、半煤巷、煤巷、平巷、上下山巷道单月进尺)。

采煤工作面单月产能计划:

111采煤工作面:

7000吨/月。

掘进工作面单月进尺计划:

单位:

m/月

类别

平巷

上山

下山

岩巷

100

100

100

半煤巷

100

100

100

煤巷

120

140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