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09年至12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6840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63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09年至12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09年至12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09年至12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09年至12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09年至12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09年至12年.docx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09年至12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09年至12年.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09年至12年.docx

00451教育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09年至12年

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经济学试卷

(课程代码045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教育经济学发展的第四个时期,创办的全国性教育经济学的学术刊物是【】

A.《教育经济研究》B.《教育与经济》

C.《经济与教育》D.《教育与经济研究》

2.劳动力的劳动复杂程度与它的教育费用之间的关系是【】

A.反比例关系B.正比例关系C.正弦比例关系D.余弦比例关系

3.舒尔茨认为,人们对于经济条件的变化,重新考虑合理分配自己的财产、劳动、金钱以及

时间的能力是【】

A.处理时间的能力B.处理劳动条件的能力

C.处理金钱的能力D.处理不均衡状态的能力

4.在影响教育的个人需求的动因中,人们希望通过教育提高个人素质的审美水平的需求是

【】

A.社会地位需求B.审美生活需求C.精神生活需求D.求知生活需求

5.与工业经济不同,衡量知识经济的效率标准是【】

A.劳动生产率B.知识生产率C.资金增长率D.人口增长率

6.目前,各种形式的在职培训中,特殊培训所需的费用来自于【】

A.工厂B.职工本人C.工厂和职工本人D.国家拨款

7.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去向主要是【】

A.升学B.就业C.科研D.管理

8.在国家财政总支出中,国防经费支出属于【】

A.生产性基本建设投资B.非生产性基本建殴投资

C.社会消费D.补偿消费

9.在教育投资比例指标中,教育投资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

A.静态指标B.动态指标C.富态指标D.势态指标

10.直接影响义务教育普及和发展的指标是【】

A.国家财政用于义务教育支出的比例

B.国家财政用于义务教育的支出增长率

C.义务教育投资总量

D.初等教育生均事业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11.教育成本中,学生已满劳动力年龄因上学而失去的收入部分是【】

A.教育个人直接成本B.教育个人间接成本

C.教育社会直接成本D.教育社会问接成本

12.提出教育经济效率计量的实用性指标体系的我国学者是【】

A.刘道玉B.韩礼C.厉以宁D.文达

13.教育规模的理想类型是【】

A.规模过大成长型B.规模适度萎缩型C.规模适度成长型D.规模适度稳定型

14.西方经济学中,用于计量各种因素在经济增长中作用的反事实度量法,最早运用于【】

A.法国B.德国C.英国D.美国

15.中国国家教委规定,高中教师应具有的文化水平为【】

A.高中文化水平B.大专文化水平

C.大学本科文化水平D.教育硕士文化水平

16.首先在经济学领域提出“创新”概念的经济学家是【】

A.舒尔茨B.丹尼森C杜威D.熊彼特

17.经济部门中,由科学变为物质生产技术的程度和物质生产部门科技人员的比例关系,被

称作经济部门的【】

A.级别结构B.程度结构C.劳动技术结构D.人员结构

18.在教育投资比例的计算方法中,能够反映各国对教育投资重视程度的计算方法是【】

A.纵断面历史分析比较B.横断面分析比较

C.横断面历史分析比较D.纵断面分析比较

19.费希洛认为,对于农业地区的学生来说.从事农业劳动的年龄应为【】

A.10岁B.11岁C.12岁D.13岁

20.为了发挥学校教育经济效率,学校资源不能因为学生人数少而减少某些资源的利用,反

映了教育资源利用的【】

A.不可分性B.有限性C.适当性D.整体性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韪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知识经济的推动力是【】

A.电子革命B.蒸汽机革命C.电气技术革命

D.信息革命E.后现代革命

22.考察我国教育级别或教育程度的指标有【】

A.在校学生人数B.入学率

C.全社会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D.成人业余教育人数

E.文盲率

23.反映教育投资比例的静态指标包括【】

A.教育投资占社会总产值比例B.教育投资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C.教育投资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D.教育基本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总投资的比例

E.人均教育投资

24.我国学者提出的教育经济效率的计算方法主要有【】

A.质量转换系数法B.函数计量法C.文达先生计算法

D.科恩计算方法E.科斯塔年计算方法

25.形成教育规模经济的条件包括【】

A.资源利用的充分性B.教师的水平C.教育资源使用的适当性

D.教育管理者的索养E.教育规模扩大的有限性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6.提出“后工业经济”这一概念的学者是美国未来学家___________。

27.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主要包括___________、组织管理体制等。

28.教育投资结构又称为教育投资___________。

29.扩大地方教育投资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

30.一般来说。

一个国家人口文化教育程度构成越低,则教育投资比例应该___________。

31.从教育投资结构上考虑,义务教育投资在教育投资分配中的地位和作用.被称作义务教

育投资___________。

32.小学生社会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国家投入的___________和教育基本建设投资。

33.在一定教育投资条件下,培养一个合乎质量标准要求的劳动力或专门人才,平均花费的

时间或费用被称作___________。

34.教育资源投人以单位学生成本计算,产出则以学生人数计算,如果学生人数增加的比例

大于单位学生成本增加的比例,这便是教育___________。

35.被西方称为教育经济效益计算最深入、最细致的方法是___________。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6.经济结构

37.教育经济学

38.教育适度规模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9.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社会生产的推动力量?

40.我国小口径教育投资包括哪些内容?

41.教育成本计量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2.试述提高教育经济效率的途径。

43.简述计量教育经济效益的劳动简化法的步骤。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4小题11分,第45小题1O分,共21分)

44.试述教育与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的联系。

45.试述解决我国教师工资问题的思路。

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经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45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力资本理论的创立者是【】

A.斯特鲁米林B.弗里德曼

C.克里克D.舒尔茨

2.西方国家最早讨论教育经济意义的论文是【】

A.《人力的资本观》B.《论最佳投资标准》

C.《教育费用》D.《教育与投资增长》

3.“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这个论断的提出者是【】

A.马克思B.恩格斯

C.列宁D.毛泽东

4.“年龄——收入,,曲线的提出者是【】

A.沃尔什B.舒尔茨

C.贝克尔D.斯特鲁米林

5.教师、行政人员、工勤人员以及在校学生人数之间的比例,即是【】

A.教育人力结构B.教育投资结构

C.教育类别结构D.教育级别结构

6.直接受劳动力职业结构影响的是【】

A.教育投资的发展变化B.教育布局的发展变化

C.教育结构的发展变化D.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

7.教育的专业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的【】

A.布局结构B.产业结构

C.分配结构D.消费结构

8.教育培养出来的劳动力和专门人才在其工作岗位上能够持久地发挥效用,这表明教

育投资具有【】

A.周期长的特点B.弹性大的特点

C.长效性的特点D.间接性的特点

9.构成教育投资的主要部分是【】

A.教育科研费B.教育公用费

C.教育基建费D.教育事业费

10.一个国家教育投资总量的上限取决于【】

A.该国的受教育人数B.该国的人口总数

C.该国的经济实力状况D.该国的教育发展速度

11.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和公共性特点决定了义务教育投资的主体是【】

A.个人B.社会

C.企业D.政府

12.为了确保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许多国家都提出了义务教育【】

A.收书本费的标准B.收学费的标准

C.收杂费的标准D.免费性原则

13.公式:

×l00%用于计量【】

A.教师利用率B.教师潜力率

C.教育资源利用率D.专业教师利用率

14.单位学生成本随着在校学生人数的增加而下降的情况表明【】

A.教育规模不经济B.教育规模经济

C.教育规模过大D.教育规模有限

15.西方学者认为,计算教育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最细致、最深入的一种方法是【l

A.现值折算法B.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

C.劳动简化法D.费用——效益分析法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教育供给

17.教育投资分配结构

18.毕业生发展潜力

19.教育适度规模

20.教育收益率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2.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的异同是什么?

23.教育对经济发展的直接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24.我国教育投资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25.影响教育经济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10分,第27小题15分,共25分)

26.试论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资源的配置方式。

(10分)

27.联系实际论述研究教育成本的意义。

(15分)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经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45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最早通过分析劳动者的年龄、工龄和受教育程度的关系来论述教育对经济增长作用的论文是【】

A.《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B.《人力资本论》

C.《教育投资收益率》D.《教育与收入》

2.在教育经济学形成时期,欧美学者认为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人力资本理论B.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D.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3.“教育会生产劳动能力”这个论断的提出者是【】

A.毛泽东B.列宁

C.马克思D.恩格斯

4.“复杂劳动等于多倍或自乘的简单劳动”,持这个观点的理论是【】

A.贝克尔的人力资本理论B.沃尔什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C.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D.韦锥的教育经济学理论

5.舒尔茨用“经济增长余数分析法”估算美国1929—1957年经济增长额中,教育作出的贡献约占【】

A.20%B.25%C.28%D.33%

6.“年龄——收入”曲线的提出者是【】

A.沃尔什B.舒尔茨C.贝克尔D.斯特鲁米林

7.强调劳动力个性特征培养的一种人力资本理论是【】

A.筛选假设理论B.社会化理论

C.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D.经济增长理论

8.第一次正式使用“知识经济”这个概念的国际组织是【】

A.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B.亚太经合组织

C.世贸组织D.世界卫生组织

9.经济的产业结构制约着教育的【】

A.专业结构B.级别结构C.禅传结构D.形式结构

10.一国教育投资总量的上限取决于该国的【】

A.决策者的意志B.经济实力的状况

C.教育规模的大小D.人口基数的大小

11.从用途划分来看,教育事业费中占主要部分的是【】

A.基建经费B.公用经费

C.科研经费D.人员经费

12.集权制国家义务教育投资的主体是【】

A.政府B.企业

C.个人D.家庭

13.学费、杂费、书籍文具费、住宿费、交通费和生活差距费等构成家庭和学生个人的【】

A.教育间接成本B.教育直接成本

C.教育精神成本D.教育物质成本

14.计量教师潜力率的公式是【】

15.教育纯收益的计算公式是【】

A.教育成本总额一教育收益总额B.教育收益总额一教育成本总额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教育社会需求

17.教育体制结构

18.教育投资

19.教育物质成本

20.教育经济效益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教育经济学学科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2.根据劳动力市场划分理论,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水平的关系在不同劳动力市场有什么不同表现?

23.教育资源配置的内含和方式是什么?

24.教育投资的来源有哪些?

25.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的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题10分,第27小题15分,共25分)

26.试述影响教育投资比例的因素。

(10分)

27.试述教育规模经济形成的条件。

(15分)

2011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经济学 试卷

(课程代码0045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学科的发展历史上考虑,教育经济学研究著作的大量出现是在【】

A.学科萌芽阶段B.学科形成阶段

C.学科发展阶段D.学科繁荣阶段

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认为生产劳动是可直接生产使用价值的生产劳动,其对生产劳动

考察的角度是【】

A.扩大了的概念角度B.简单生产劳动角度

C.社会关系角度D.人员结构角度

3.人力资本就是【】

A.人口交流投资B.人口教育投资

C.人口保健投资D.人口质量投资

4.教育供给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

A.教师供给B.教育资源配置

C.教育单位成本D.社会对教育的认识

5.在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所遵循的三个原理中,其核心是【】

A.人员素质理论B.物质稀缺原理

C.收益递减原量D.集合生产函数理论

6.市场经济是没有边界的,这反映了市场经济所具有的特征是【】

A.服务经济B.网络经济C.开发经济D.动态经济

7.客观事物和社会现象各系统的排列组合以及物质结合的方式是【】

A.系统B.结构C.类别D.顺序

8.用于教育、训练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以及提高现有劳动力智力水平的人力和物力的

货币表现被称为【】

A.教育效益B.教育效率C.教育投资D.教育规模

9.人口密度稀疏、分散.平均每个学生所需要的教育投资比例就会【】

A.缩小B.增大C.守衡D.消失

10.能够反映基础建设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地位的教育投资比例是【】

A.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例

B.国家财政用于教育支出与国民收入固定资产积累额的比例

C.初等教育事业费占整个教育事业费的比例

D.初等教育生均事业费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

11.在计量大学生社会直接成本的方法中.常用于对生均教育事业费进行计算的方法是【】

A.估算法B.余算法C.实算法D.匡算法

12.经济学上将投入和产出之比称作【】

A.效益B.效率C.效度D.投资

13.规模经济问题的提出者是英国人马克西和【】

A.丹尼森B.布鲁姆C.西尔伯斯D.李嘉图

14.对一定时期内由于新增加的教育成本而增加的教育收益进行计算.其公式是【】

A.劳动简化比计算公式B.教育边际收益计算公式

C.教育平均收益计算公式D.教育报酬计算公式

1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反映了教师劳动的【】

A.复杂性B.主导性C.迟效性D.长效性

16.世界上第一篇教育经济学沦文发表于【】

A.1921年B.1922年C.1923年D.1924年

l7.西方经济学发展过程中。

李嘉图所提出的经济学理论是【】

A.人口论B.地租论C.劳动力理论D.社会化理论

18.从经济发展史来考虑,将经济形态分为“劳力经济-资源经济-知识经济”的分类标准是【】

A.产业结构B.资源配置C.资本角度D.劳动角度

19.教育结构中,各级教育程度在校学生数占全部教育系统在校学生数的比例.被称作【】

A.教育人力结构B.教育投资结构

C.教育类别结构D.教育级别结构

20.根据确立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去推测实现目标所需要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从而预算出

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进而预测教育投资比例的方法是【】

A.测推法B.图示法C.直线法D.归纳法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lO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研究教育经济学,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A.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原则B.发散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批判和继承相结合的原则

E.级别性原则

22.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60年代初期.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有【】

A.舒尔茨B.丹尼森C.贝克尔

D.布鲁姆E.布鲁纳

23.“知识经济”的“知识”主要包括【】

A.科学B.技术C.能力

D.管理E.素质

24.教育的形式结构主要包括【】

A.教育投资B.教育布局C.教育体制

D.远距离教育E.近距离教育

25.确定教育投资比例的原则有【】

A.复杂性原则B.增长原则C.超前增长原则

D.减缓与稳定原则E.弹性系数原则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6.实现教师优化组合的关键,在于确立合理的教师和实现教职工编制

的合理定员。

27.马克思,恩格斯劳动力价值学说的核心是,社会物质财富是由创造

的。

28.“人力资本”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学者提出的。

29.影响个人教育需求的最重要的个人特征是。

30.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产生于。

31.国际上通常将教育划入第产业。

32.用以表达师范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占的比例.以及各级师范教育的相互比例关系

的教育结构类别是。

33.就世界范围分析,把投资引入教育领域开始于20世纪年代。

34.教育投资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可以派生出生均经费指数指标,其计算公式

为:

CE=。

35.在16世纪到19世纪之间,普及义务教育思想的先驱人物包括英国的和德国的马丁·路德。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36.人力资本

 

37.市场经济

 

38.教育投资比例指标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9.从扩大了的生产劳动的概念上考察,教育劳动的性质是什么?

 

40.影响教育社会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41.我国的教育投资有哪些来源?

 

42.简述义务教育发展的历史沿革。

 

43.教育成本指标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4小题11分,第45小题10分,共21分)

44.结台实际论述世界教育结构发展变化的趋势。

 

45.试述教育规模经济形成的条件。

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教育经济学 试卷

(课程代码0045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世界上最早用统计方法和数量方法来专门阐述国民教育经济意义的经济学家是

【】

A.舒尔茨B.贝克尔C.斯特鲁米林D.罗扎诺夫

2.西欧北美的学者认为,最早的一篇教育经济学论文是沃尔什的【】

A.《国民教育的经济意义》B.《人力的资本观》

C.《教育与经济增长》D.《教育与投资增长》

3.我国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的【】

A.50年代B.60年代C.80年代D.90年代

4.舒尔茨提出的全资本概念包括【】

A.人力资本与物力资本B.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

C.人力资本与财力资本D.金融资本与非金融资本

5.某一时期内,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所能提供给受教育者的机会,

即是【】

A.教育需求B.教育供给C.教育投资D.教育资源配置

6.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6年度报告中第一次正式使用的一个重要概念是

【】

A.人力资本B.信息产业C.教育投资D.知识经济

7.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非义务教育供给与需求的一个直接经济手段是【】

A.劳动力市场价格B.学费

C.教育结构D.政策

8.教师、行政人员、工勤人员与学生的比例,构成教育的【】

A.禅传结构B.人力结构C.专业结构D.布局结构

9.教育的程度或级别结构必须适应经济部门的【】

A.产业结构B.区域结构C.劳动力结构D.技术结构

10.教育投资转变为教育能力并发挥教育的经济效益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和过程,这表

明教育投资具有【】

A.弹性大的特点B.间接性特点C.周期长的特点D.长效性特点

11.我国教育投资来源的主渠道是【】

A.社会集资B.国家财政拨款

C.厂矿企事业单位投资D.学生家庭和个人投资

12.义务教育强制性的特点决定了义务教育投资的主体是【】

A.学生家庭B.教育机构C.企业D.政府

13.韩宗礼先生提出的计量教育投资利用效率的公式是【】

14.计量教师利用率的公式是【】

15.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法是计量经济效益最细致、最深入的一种方法,它的提出者是

【】

A.舒尔茨B.萨卡罗普洛斯

C.贝克尔D.丹尼森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6.教育经济学

17.教育个人需求

18.教育资源配置

19.教育个人机会成本

20.教育收益率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1.教育在劳动力再生产中的作用是什么?

22.教育投资的性质是什么?

23.反映教育投资比例的指标有哪些?

24.教育成本的主要类别有哪些?

25.教育规模经济形成的条件是什么?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6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