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docx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美术教案一年级下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
教学内容
第一课七彩飞虹
教学目标
了解彩虹的色彩排序,认识常用色;
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幅有彩虹的画;
增加学生的自然常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七色色标卡片、混色示范工具、多媒体实物投影展示平台等。
教学重点
认识并能准确排序彩虹的七种颜色。
教学难点
大胆想象并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情感或者关于彩虹的故事。
教学过程
教师的活动
学生的活动
目标
设疑导入
师:
小朋友你知道美丽彩虹是有哪七种颜色组成的吗?
教师出示七种颜色的色标卡。
学生:
红、橙、黄、绿、青、蓝、紫。
学生辨认七种不同的色彩。
具体认识表现彩虹的七种色彩的名称。
分析理解
师:
小朋友,你知道这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吗?
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
学生根据教材说出七种颜色的正确顺序。
混色游戏
教师示范将红色水杯和黄色水杯的水相互混合后,引导学生观察变化;
再请小朋友把黄、蓝两色和红、黄两色分别混合,观察颜色的变化;
从自己的彩色笔盒子中按照顺序找出七种颜色。
学生参与混色游戏活动,并在活动中观察和学习色彩的变化,看一看色彩的变化,说一说观察的结果。
通过直观的游戏活动进一步认识颜色,增强学生对色彩变化的注意力。
欣赏感知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范图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看了这些画以后的想法。
你能正确并按照顺序表现彩虹的七种颜色吗?
你能比其他的小朋友想象的更奇特吗?
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巩固彩虹的七种颜色以及其顺序印象。
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增强体验,在体验中加强知识的记忆并为激发思维做铺垫。
自主表现
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你想把彩虹画成什么?
美丽的彩虹是降落伞的伞顶、美丽的空中河道------;
请学生说一说,画一画,教师巡回辅导。
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大胆用语言表达自己对彩虹的想象。
学生绘画活动,表现自己的想象或则表现和彩虹有关的故事。
运用语言激发思维,在绘画活动中锻炼思维能力提高绘画表现能力。
总结评价
教师总结。
学生自评和互评。
总结教学
教学后记
02课飞旋的纸条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用制作旋转飞舞的纸条为内容,是一节融合了自然知识、绘画与手工制的综合体验课。
通过将纸条扭、折以及粘合等手法使之成形,并使之从高空落下产生旋转,使学生感受一种视觉形态和各种装饰制作效果。
本课教学内容侧重于寻找“会飞”的规律与纸条的加工制作,通过制作、游戏,帮助学生建立发现自然规律,认识自然规律,并能利用自然规律创造美的热烈情感。
由于本课是一节自然与美术的综合课,融制作、绘画以及游戏于一体,在直接体验的基础上,学生们的创作热情高涨,在活动中体验到快乐!
二、教学目标
◆了解掌握纸条会飞、旋转的规律。
◆学会制作会飞的纸条,并能进行装饰。
◆学生在游戏中感悟自然规律与美术活动的联系。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设计应注意积极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尝试、制作、装饰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将制作、装饰表现与游戏作为教学主要内容,旨在使美术活动与学生生活体验更贴近。
教学过程的安排上注意完整流畅,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之中参与学习。
教学程序的安排拟设置如下环节:
尝试体验——讨论分析——欣赏感受——自主表现——游戏、交流
学生可利用自备的各种纸条尝试体验“纸条飞起来了”,然后讨论分析“我的纸条是怎么飞起来的?
”、“怎样飞漂亮呢?
”。
让学生在思考讨论中对“纸条飞”这一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初识其规律,在欣赏感受中教师可出示各种各样通过折、扭、粘等手法进行加工的纸条,让学生感受加工后的纸条飞的形状,强化视觉感知,并知晓对纸条经过处理后可使之飞起来更美。
学习活动的展示,在于使学生在愉悦轻松之中感受到有趣、好玩的美术活动。
评价方式可以自评、互评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交流自己的所感所思,彼此消化融合,无形中产生相应的获得。
作业要求:
掌握纸条会飞的规律,并能模仿书中范品做几个会飞的纸条。
四、教学建议
◆本课教学可根据学情和条件,选择不同的教学策略。
甚至可以逆向从游戏活动开始,将学生引向探讨发现,而后展开分析总结,认识“纸条飞”的规律,为自主表现提供条件。
◆组织教学,游戏阶段可在室外进行,要注意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环保教育。
◆作业形式可放宽要求,可模仿书中范品进行制作,也可自行设计样武和花纹。
03课民间玩具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以民间玩具为题材,引导学生欣赏学习。
民间玩具是我国劳动人民为启迪儿童智慧、伴随儿童游戏玩乐而制作的娱乐用品,一般是手工制作而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更,把它介绍给沉浸在电动玩具世界里的孩子们,既丰富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又让他们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
本课具体作品介绍:
1.肥燕风筝“五福捧寿”(纸玩具),产于北京,风筝色彩鲜艳,造型简洁对称,其制作主要有扎、糊、绘、放四个基本过程。
2.泥咕咕(泥玩具),产于河南,中间滚圆两头细尖,可做成各种动物形象,尾部有一竖一正两个小洞,用嘴一吹。
就会发出呜呜的叫声。
3.布老虎(布玩具),产于陕西,神态威风、可爱,造型简洁又有动感,头部纹饰多样,寓意吉祥和健康,既可观赏又可作枕头用。
4.木马(木玩具),产于云南昆明,可在地上滚动,曾在民国年间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其造型与色彩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
5.蚂蚱(棕编玩具)。
产于湖南,利用棕叶编织而成,南方各省均有棕叶编织艺人。
二、教学目标
◆欣赏、了解民间玩具的材质、造型和色彩特征,启迪智慧。
◆用简短的话表达自己的感受,体现对玩具制作的学习欲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设计
本课是一节欣赏课,强调学生在感性基础上认识和了解民间玩具的形、色特征,教师应尽量向学生提供较多的民间玩具实物和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宽松的学习情境中掌握简单的欣赏评述方法。
教学过程安排如下:
体验——审美——表现——迁移
利用身边易找的民间玩具让学生玩一玩,体验乐趣。
在审美过程中可采用直观教学法、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仔细观赏作品,了解民间玩具的材质、造型、色彩、花纹等特色,领略、初步认识形式美基本法则,探究其制作方法,再给学生讲一讲关于民间玩具的故事,渗透简单的民俗文化知识。
学习活动的开展考虑突出自主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玩具作出简单的评价,可以单独讲述,也可以同桌之间或小组之间交流。
学习迁移、拓展体现在鼓励学生进行课后社会调查,去发现身边的民间玩具.去了解其间的故事、历史,甚至可以尝试去学着做一做。
作业要求:
能用简短的话语表达观赏民间玩具的感受并能说出其特色。
四、教学建议
◆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教材,有的地区可以观赏为主进行教学;有民俗地域特色的地区甚至可以安排学生动手尝试制作简单的民间玩具;城市发达地区可鼓励学生在因特网上或书店查找关于民间玩具的资料,作最简单的社会实践调查。
◆指导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应有的放矢.先扶后放,精讲有代表性的作品,重点介绍学生感兴趣却不了解的作品,可根据地方特色推荐当地民间玩具作为教学材料。
04课小小手
一、教材分析
儿童通过对自己手掌轮廓的观察、玩味和描绘,可以对手掌变化的各种形状留下较深的印象。
由于儿童的手形短小浑圆,更容易对其变化的形状展开想象。
教材将真实的手形和描画的手形进行对比,暗示学生去“依样画葫芦”,然后进入到形的想象和表现。
很明显,手只是本课教学的导入,更重要的是对手形的想象和描绘添画。
在教材的编排上,儿歌作为引子,是想将学生引入到“好玩”的学习中来,也表达了教学的目标。
教材上的作业范例有两种类型:
手形之内的添画与手形之外的
添加。
有利于学生对形的充分认识,也拓展了表现空间,使儿童对形状的认识和把握没有停留在一般的常识上。
教材上的提示语在于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能有联想的多样性。
作业要求显而易见,一年级小朋友完全可以做到,既没有超出学生实际也没有降低难度。
二、教学目标
◆对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劳动的手、美丽的手)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
◆在对手形的描绘想象变化与添画过程中,让学生的联想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增强。
◆在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画一幅较有创意的手形想象画。
三、教学设计
让学生伸出一双小手,教师设问:
手是干什么的?
由此导出学习的手、劳动的手、创造的手。
继而设问引出美丽的手、可以变成想象画的手。
出示手形想象画作业挂图。
师生共述其创意、其美丽后,教师指出这就是手形想象画。
可用激励的语言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变手形做游戏。
小狗、兔子、飞乌……较有新意的让其到投影仪前做给大家看,既奖励动脑筋者也启发了其他同学。
参照教材图示与作业要求讲授作业步骤。
紧紧扣住手形的变化来组织教学。
手形的变化既包括掌指开合所造成的轮廓形变化,也泛指通过对手形轮廓的想象所产生的新形象。
教师可在这两个知识点上展开教学,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教学时,通过幻灯投影仪进行演示变化,可提高教学效率。
在启发对手形想象变化时,可把画在纸上的手形旋转后从不同的方向去对它揣摩想象,当脑海里产生新的形象时,即可对它进行涂画,把自己的想象在纸上表现出来。
作业要求:
根据学生能力实际,采取以实际的手形为模,描画手形再想象添画的作业方式,使之成为有新意的想象画。
四、教学建议
◆课堂中也可以采取做手影玩游戏的形式来开展教学。
如:
找几个同学上台,把自己的手用水沾湿一下,手掌五指做出各种形状,将手印按在黑板上,然后用粉笔把手形轮廓勾画出来。
◆教师还可运用相似形平面构成的原理,把学生的作业统一拼贴展示,产生装饰效果。
◆教学作业步骤时可用媒体动画演示,以争取多留些时间给学生。
05课月亮走我也走
一、教材分析
学生们从小就是听着月亮的故事、童谣、歌曲长大的,月亮婆婆、嫦娥、玉兔……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了亲切的形象,他们对月亮充满了无尽的退想。
本课教学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形色知识进行大胆自由的表现。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有关的故事,启发学生大胆想象,从而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创作。
本课绘画采用拟人的手法来表现,让学生将自己融入进去,画出人和月亮之间的关系、故事,创作生动活泼的画面。
由于教学内容的选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他们的经验,所以学生的创作热情很高,作业效果颇佳。
二、教学目标
◆提高学生绘画表现能力。
◆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主要采用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
通过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谈话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以达到交流情感、想法,启发、开拓思路,引导他们想象,激发表现欲望的目的。
教师在课前要查找资料,尽可能多掌握一些关于月亮的故事、传说、歌曲。
在教学中虽然对形、色不作更高的要求,但还是要将这些知识自然地融入到极具情意性的学习活动中去,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增长。
教学过程安排如下:
激情入境——启发构思——欣赏感受——自主表现——交流评述
在创设情境这一教学环节中,可采用录音播放学生熟知的有关月亮的童谣或歌曲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学习氛围,从而为交流讨论、启发构思作准备。
在启发构思时应充分调动学生的记忆、想象,注意到个人与月亮可能存在或是甚至假定的关联,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地交流、互相启发。
欣赏感受活动中,借助教材中的学生作品,拓宽学生的思路,并渗透构图、形、色知识教育。
学生的表现活动采用自主方式,让他们尽情宣泄情感,表现出人和月亮之间的美好关系。
本课可采用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交流创作感受,评价作业效果。
评价活动的展开拟可穿插在活动过程中进行,积极的肯定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
作业要求:
发挥想象,大胆表现月亮和人的故事。
四、教学建议
◆可根据学情和教学条件,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要求可适当放宽。
◆在可能的情况下渗透“月亮”相关的自然知识,以朴素动人的语言提示人与月亮相近相亲的情感内因。
(何夕岚)
06课蝶儿飞飞
一、教材分析
在鲜花盛开的地方,可以看见蝴蝶在翩翩起舞。
蝴蝶是自然界中最美丽的昆虫,它们品种繁多、外形各异、色彩绚丽,在人类文化艺术生活中,它几乎深入到每个角落,无论音乐、舞蹈、戏剧、工艺美术,民间艺术中的剪纸、编织、结绳、印染……都有以它为形式或内容的取材。
本课融绘画和制作为一体,先在纸上设计剪出蝴蝶的外形,再进行纹样和色彩的绘制,并将绘制好的蝴蝶粘贴在细铁丝上,让纸蝴蝶飞动起来进行各种游乐活动。
设计新颖的蝴蝶外形,运用线条和色块,大胆添画花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折一剪一画一粘是纸蝴蝶制作的步骤和方法,教师无需从头到尾示范制作步骤,只示范细铁丝粘接的方法即可。
在掌握了本课知识要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自由发挥,寻求多种工具,采取多种方法粘接纸蝴蝶。
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游戏。
二、教学目标
◆增强欣赏自然美的意识,激发儿童热爱创造活动。
◆了解蝴蝶的基本特征,感受和表现蝴蝶的对称美和色彩美。
◆制作一只能飞动的纸蝴蝶,并进行游乐活动.
三、教学设计
教师演示纸蝴蝶教具,创设蝴蝶在花丛中尽情飞舞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大自然感知的回忆、联想和想象。
谈谈对蝴蝶的感受,了解蝴蝶的结构特征。
展示各种蝴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蝴蝶的形状和花纹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课件演示:
从普通蝴蝶外形变化为不同蝴蝶外形的过程,启发学生设计新颖的蝴蝶造型。
通过观察纸蝴蝶教具,引导学生自主找出并掌握制作的方法和步骤。
组织学生在室外或室内,利用自己制作的纸蝴蝶,自行设计游戏,开展活动。
作业要求:
绘制一只外形新颖、色彩艳丽的花蝴蝶,比一比谁做得蝴蝶最漂亮,飞得最好。
四、教学建议
◆本课可用播放有关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影片,作为引入新课的手段,也可采用猜谜语、朗诵儿歌等形式导入。
◆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投影或挂图等形象资料,并启发他们找出蝴蝶的共同点,如触须、翅膀、花纹等。
◆关于联系指导,应敢于放开,重于启发,无需一一详细交代和具体示范,让学生大胆探索,采取各自的方式和方法去表现,这样方可杜绝千篇一律,开创作业形式多样,色彩变化极为丰富的局面。
◆“舞动”的题材也可用其他有弹性的细钢丝或竹条等材料,并启发学生采用其他的工具、方法让纸蝴蝶飞动起来,如:
将细绳粘贴在纸蝴蝶中央,扯动细绳让蝴蝶上下飞动等。
(王琴)
07课划划印印
一、教材分析
本课融游戏、训练、知识为一体。
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刻印活动中,通过认识、感受线条和色彩的组合获得耐人寻味的形象,能使儿童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得到发展。
本课教学内容是版画中的一种特有形式。
让儿童尝试、体验硬笔在纸板上刻划后产生的痕迹,涂上颜色可以印制出美丽的画面。
本课的图例介绍了在不同纸板上刻划后印制的画面。
由于纸板软硬程度不同,刻划时用力的轻重不同,刻痕的深浅也不一样。
印出的效果也就有区别,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儿童自己去体验、感受,用正确的方法,使刻划的痕迹更清楚,更具趣味性,使印制的图形变化更丰富,以此调动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印制时可让儿童尝试用多种颜色来印制画面,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刻划变化有趣的图形,培养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
◆掌握刻划的要领和印制的方法、步骤。
◆养成细心工作的习惯。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中,教师要准备用不同纸板刻印的不同样式的范图,让儿童了解各种纸板刻印的效果,并通过范刻、范印让学生能熟练地运用基本方法刻印清晰有趣的画面,使之在轻松愉快的操作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教学过程的安排要注意各个教学环节的设置和处理及各个环节的衔接和过渡。
通过观察感受——尝试体验——分析比较——表现创造——自我评价,在活动中培养能力,增长知识。
本课教学可设计为一课时。
教学以活动体验的方式入手,用软硬不同的纸让儿童在上面刻划,感受有什么区别,什么样的纸容易刻划出清楚明显的痕迹,在实践中找到合适的刻划方法进行表现创造。
教学中,教师要对刻画、印制的方法、步骤及涂色方法、要求做出正确引导,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活动中感受成功的快乐。
印制时要求画纸与纸板不能移动,以免印出的画面出现重影。
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儿童用几种颜料涂在一个版面上来印制,看画面的色彩会有什么变化。
使儿童的思维创造得到拓展。
作业评价:
可以让儿童从刻划印制好的画面谈自己的感受,体会和想法。
作业要求:
运用正确的方法,流畅的线条来刻划、印制有趣的图形,并给它取个题目。
四、教学建议
◆教学中,在刻画线条时要提醒儿童将硬笔稍作倾斜,控制刻划的力度,并提示学生可用多种线条来组合画面。
作业形式以表现创造为主较为适宜。
◆印制时,涂色不能太湿.以免印出的画面模糊不清;也不能涂得太干,以免印得不清楚。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儿童通过重复涂色之后再印,直到印清楚为止。
◆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运用展示平台来演示方法步骤、评价学生作业。
(陈以文)
08课踢踢腿弯弯腰
一、教材分析
“踢踢腿弯弯腰”是借助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运动题材,以学生已知的做操、跑步、踢球等经验和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为基础,主要完成撕纸条贴人形的学习任务。
以“做做运动身体好”的活动来营造美术学习的情境,通过做做运动、视觉感受、对话、尝试纸条造型、发现与审美、动手实践与创作等活动来展开折、撕、拼、摆、贴人形的探讨与学习。
通过本课教学,让学生充分参与,动手操作,并对操作程序作巧妙而明确的设计安排,掌握折、撕、拼、摆、贴的操作方法与要领。
而人形动态和画面完整性的表现,既与充分动手操作有联系,又与自主调动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以及体验的热情、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有关。
当教学活动做到多者兼顾的程度时。
将会得到更高质量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设计
◆对做运动和制作活动有兴趣,并能体验创作人形动态作品的愉悦。
◆认知通过各种纸质材料来折、撕、拼、摆、贴人形的方法。
◆能用自己喜欢的材料,表现出熟练的折、撕、拼、摆、贴的能力和记忆、想象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为综合学习活动,突出参与
尝试、发现与重构、动手制作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学习中传达健康教育与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教学实施以“做做运动身体好”的活动参与为激趣引导。
教师可提出运动(具体以做操为例)与健康的话题,提示对运动人物动态形象的关注,学生即兴参与运动的活动,体验与直观感受人物的运动与造型,开展健康话题、运动项目的讨论,回忆运动人物的形象。
可用踢足球图为例来展开主要学习任务的探讨,教师通过提示找一找材料、读一读教材折撕示意图、试一试折撕出不同纸条,引导学生认知怎样运用材料,理解折、撕的方法。
针对现有的纸条,师生互动探讨拼、摆的方法,通过师生共同的参与尝试、发现与重构的探究学习活动,且运用示范突出“拼”与人物形象、“摆”与画面构图美观的关系,引起对美感的关注。
以运动人物视觉媒材的观赏和优秀作业的欣赏引导学生提高审美,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学生自由制作或合作拼摆组合创作作业。
以大家共同分享快乐,快来参加“班级运动会”为激活点,进行作业展示与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要点一在于人物运动动态明显,人形姿态合理、美观。
二是注意到材料运用巧妙,画面构成有童趣。
作业要求:
折一折、撕一撕,将撕出的纸条拼一拼、摆一摆,贴出各种动作的人形,构成一幅有趣的画或让你贴出的人物来参加“班级运动会”。
四、教学建议
◆贴的方法已不是新知,可通过温习来巩固旧知和发挥已有的学习能力。
◆应注意帮助和鼓励学生积极尝试、动手制作、相互交流,促进学生养成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彭海鳌)
09课纸拖鞋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用生活中常见的“拖鞋”作为切入点,利用各种卡纸、色纸以及绳线作为材料,制作一双纸拖鞋。
通过欣赏、试穿各式各样的拖鞋,使学生从视觉、触觉上感受到实用美术的作用,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望,积极投入学习、制作之中。
本课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拖鞋的结构(鞋底、鞋帮)以及制作拖鞋的原则(合脚)。
从而根据自己脚的大小做一双合适的纸拖鞋,还可以试着穿穿,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由于学习内容来源于学生生活,学生以自己的脚型为模,做一双适合自己穿的纸拖鞋,教学任务的安排因此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和自主性。
二、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拖鞋的结构以及设计原则,培养实用造型能力。
◆掌握制作纸拖鞋的方法和要求。
◆培养学生对应用美术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设计应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通过教师的有意引导,激励学生对生活中的“美”进行分析、认识与再创造,将认识拖鞋、制作拖鞋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把“美术”、“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明了学习的目的。
教学过程的安排要注意首尾的呼应以及各个教学环节间的衔接过渡:
欣赏评论——试穿体验——自主表现——交流评析——激励发散。
在欣赏评论中教师可出示拖鞋实物,引导学生回忆并分析拖鞋的结构、样式,试穿体验时可运用比较法,使学生认识到拖鞋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可以以自己的脚为模型进行制作。
学生活动的开展以自主表现为主,学生选用准备的各种材料,进行自主创作,在愉悦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创作的乐趣,交流评价以自评互评相结合,可以谈谈自己制作中所获的感受,也可评评谁做的纸拖鞋最漂亮、合适。
激励发散时教师可以将本课作为“点”,将美术与生活的联系发散到“面”.使学生感受到实用美术的应用与魅力。
作业要求:
运用多种材料和合适的方法制作一双纸拖鞋。
四、教学建议
◆为启发学生思维,可提供部分拖鞋样式图片供学生参考欣赏,还可以将范品与实物结合,指导学生从中体会两者之间的异同,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作业的形式既可以以绘画装饰为主,也可以以手工制作为主,引导学生充分运用手中的各种材料进行制作,如:
鞋底可用硬卡纸或泡沫板等,鞋帮可用纸条、纸片、绳线等。
◆学生作业的进度和效果显然会有差异。
为此作业要求可适当放宽。
◆注意教学组织,保证课堂教学的完整顺畅。
10课泡泡乐
一、教材分析
吹泡泡是每个儿童经历过且最喜爱的游戏。
“泡泡乐”是借助学生玩吹泡泡的快乐感受,来创设玩、印、画、撕贴泡泡的多种学习情境,促使学生体验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从而获得对泡泡的形、色知识的认知和运用。
本课的学习任务是通过玩吹泡泡、感知泡泡形与色、体验不同表现方式的快乐、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表现等活动来展开的。
让学生尽情地玩吹泡泡游戏,加深了对泡泡的形色感受,体验多种学习方式而只让学生选择印、画、撕贴学习方法的一种来表现对泡泡的感受,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能使学生在整体上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本课绩效将为今后学习塑造圆形的物件和运用常用色彩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表现出对玩吹泡泡游戏和学习活动的愉悦,能为表现自己的感受选择适合的方法。
◆能辨识泡泡的形状变化和丰富的色彩,认知印、画、撕贴泡泡的方法。
◆大胆创作并表现出画面组织的美感。
三、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为游戏参与与多元体验及适合选择的综合学习活动,突出手工工艺与绘画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实施以学生玩吹泡泡游戏为学习导入,进入对圆形事物和常用色彩的学习。
教师提示学生在玩吹泡泡时发现有什么奥秘,找一找泡泡的形状和色彩。
以吹泡泡的快乐感受为话题,进入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