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刊高考复习新题地理04 地球上的水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6767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刊高考复习新题地理04 地球上的水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刊高考复习新题地理04 地球上的水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刊高考复习新题地理04 地球上的水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刊高考复习新题地理04 地球上的水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刊高考复习新题地理04 地球上的水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刊高考复习新题地理04 地球上的水解析版.docx

《届刊高考复习新题地理04 地球上的水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刊高考复习新题地理04 地球上的水解析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刊高考复习新题地理04 地球上的水解析版.docx

届刊高考复习新题地理04地球上的水解析版

考点04地球上的水

第I卷(选择题)

1、单选题

(2020·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青云实验中学零模)如图表示绿水资源与蓝水资源的划分,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通过蒸发、蒸腾进入到大气的水汽。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蓝水和绿水根本来源相同B.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不同

C.绿水主要指地下径流D.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蓝水

2.绿水()

A.直接参与了地表形态的塑造B.对海陆间循环产生明显影响

C.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D.对湿润地区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答案】1.C2.D

【解析】试题考查水循环。

1.由材料“蓝水是降水中形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部分,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最终通过蒸发、蒸腾进入到大气的水汽”可知,蓝水和绿水的来源都是降水,根本来源相同,绿水不是主要指地下径流,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蓝水,A、D正确,C错。

蓝水数量和绿水数量从图和材料中读不出来,蓝水数量与绿水数量是不同的,B正确,所以选C。

2.由材料“绿水是降水下渗到土壤中的水”可知,绿水没有直接参与地表形态的塑造,A错。

由材料“最终通过蒸发、蒸腾进入到大气的水汽”可知,绿水对海陆间循环影响较小,B错。

进入到大气中的水汽可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C正确。

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农业发展受到蓝水资源影响更大,D错。

【点睛】狭义的水资源指的是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目前较易利用的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

(2020·辽宁一模)近几年,南非开普敦这座拥有400万人口的城市,正面临严重缺水的危机。

本土专家尼古拉斯斯隆计划设计从南极搬运冰山,以解决缺水问题。

图为设计的冰山运输线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运输路线利用的洋流是()

A.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B.西风漂流、马达加斯加暖流

C.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D.南极环流、马达加斯加暖

4.在冰山运送到南非途中()

①白昼渐长②风速加强③气温增高④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下列解决水资源短缺措施中,在南非不太可行的是()

A.海水淡化B.跨流域调水

C.发展节水农业D.引高山冰川融水

【答案】3.A4.C5.D

【解析】3.开普敦在南非西南角,马达加斯加暖流在南非东部,冰山运输线路从①到③再到开普敦与马达加斯加暖流关系不大。

而加那利寒流位于北半球。

因此主要受西风漂流、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故选A。

4.冰山运送到南非途中,船队航行方向都是由高纬度向低纬度,只有气温和正午太阳高度是由高纬度向低纬度过程中是单向增大变化的,③④正确。

而白昼长短则要看冰山运送的时间,途中风速更是变化多端,必经强劲的西风带。

故选C。

5.因南非纬度较低且无高大山脉,所以无高山冰川融水,D不可行,符合题意。

而海水淡化、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等均可行,ABC不合题意。

故选D。

(2020·全国月考)北极航道是指穿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海.上航道。

利用北极航道,可以开辟我国大部分港口到欧洲港口的新航线。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航道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下图中的虚线为北冰洋9月浮冰线。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6.图中甲处浮冰纬度高于乙处,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纬度差异B.大气环流C.洋流性质D.海陆位置

7.图中M港在1月份进行港区作业必须面对的两种困难最可能是()

A.黑暗、浓雾B.狂风、浮冰C.干燥、严寒D.狂风、暴雪

【答案】6.C7.A

【解析】试题考查洋流的影响。

6.结合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和陆地轮廓,可判断出甲处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温高;乙处受寒流影响,水温低。

甲处浮冰纬度高于乙处,主要原因是洋流性质,C正确。

7.1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极圈内出现极夜。

M港受暖流影响,水温较高,海面水汽较多,在极地东风的吹动下,将水汽带到寒冷的港区(陆地)表面而降温,形成浓雾,A正确。

【点睛】洋流可促进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

暖流对沿岸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对沿岸起降温减湿作用。

(2020·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青云实验中学零模)岱海位于内蒙古凉城县,是内陆封闭型湖泊,地处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

图Ⅰ为岱海面积变化示意图,图Ⅱ为岱海流域人口、流域耕地面积与岱海面积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岱海面积萎缩速度最快的方位是()

A.东北B.正南C.东南D.西南

9.导致岱海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淡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B.人口增加,入湖水量减少

C.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D.过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

【答案】8.D9.B

【解析】试题考查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8.由图中岱海面积整体变化来看,岱海各方向面积均有缩减,结合图例可看出,西南方向退缩面积最大,萎缩速度最快,D正确。

9.由图文材料可知,岱海流域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萎缩,B正确;岱海属于内陆封闭型湖泊,是咸水湖,不适宜围湖造田和发展淡水养殖业,A、C错;岱海地区处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以草原为主,植被稀疏,不存在过度砍伐、水土流失等问题。

D错。

故选B。

(2020·黑龙江让胡路·铁人中学月考)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时期至t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t1到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

据此回答各题。

10.t4时期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①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②年内径流量时间分配趋于均匀③洪峰流量增大,洪峰出现频率增多④夏秋季流量减少,冬春季流量增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1.已知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降低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市化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④

【答案】10.D11.B

【解析】本题组考查中国区域地理,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10.t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t1时期植被覆盖率高,t4时期植被破坏严重,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增大,径流量分配不均匀,②错。

丰水期水量增大,枯水期水量减少,①对。

洪峰流量次数增多,③对。

河流位于中国,一般来讲,均为夏季降水多,流量大,冬春季节流量小,④错。

故选D。

11.读图,根据图例判断图中植被主要是林地,不是草地,后来林地开垦为耕地,聚落形成发展起来,没有放牧活动,所以A错。

林地被开垦成耕,植被破坏,覆盖率减少,森林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水土流失增加,洪涝灾害增多。

B对。

城市化面积增大,路面硬化,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C错。

图示活动没有围湖造田,D错。

所以选B。

(2020·北京延庆·期末)千泉湖是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边缘沙漠中的淡水湖,因湖区泉眼众多而得名。

近年来,湖泊面积扩大至5000多亩。

下图为千泉湖位置及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千泉湖湖水的主要补给形式为(  )

A.大气降水

B.季节性积雪融水

C.地下水

D.冰川融水

13.千泉湖面积的扩大主要是由于(  )

A.夏季风的增强B.全球气候变暖

C.冬季积雪增多D.植被覆盖增多

【答案】12.C13.B

【解析】本题组考查有关水体相互补给的知识点。

12.根据材料,该地在“新疆准噶尔盆地南部边缘沙漠中”,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大气降水少,A不对;

季节性积雪融水水量较少,且只在春季出现,因此不是以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为主,B不对;根据材料,“因湖区泉眼众多而得名”,因此湖水是由泉水涌出形成;泉水是指地下水在出露地表形成的,因此,该湖水的主要补给方式是地下水,C对;冰川融水与气温呈正相关,夏季会形成汛期,冬季会出现断流,因此该地湖水不是直接由冰川融水补给;D不对。

故选C。

13.该地由于远离内陆,且受到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受到夏季风影响,A不对;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冰川融化,冰川融水增多,更多地补给地下水,地下水补给湖水的水量增加,B正确;该地受海洋水汽影响小,因此冬季积雪量较少,因此冬季积雪增多影响不大,C不对;植被生长会耗用水量,植被覆盖率增加短时间内可能会使湖水面积缩小,而不是增加,D不对。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要注意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高山冰川融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量增加,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的水增多,因此可以更多的补给地下水,从而使形成泉水的水量增加。

(2020·广东盐田·深圳外国语学校月考)下图Ⅰ为世界某区域图,此时为当地最冷月。

图Ⅱ为图Ⅰ中甲、乙两处测得的河流年径流量曲线。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图示地区()

A.地处南半球B.沿岸有暖流经过

C.此时降水稀少D.此时受信风带影响

15.图示河流()

A.大致从南向北流B.此时河水补给湖水

C.流量季节变化小D.秋冬季节常发凌汛

【答案】14.A15.B

【解析】14.在最冷月,同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所以陆地上等温线是向低纬凸出,由此可判断该地位于南半球,A正确;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流经的是寒流;该地区地处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此季节为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降水丰富,B、C、D错误,故选A。

15.由图可知,乙处径流较甲处稳定,因此乙处为河流下游,受湖泊的调节作用更强,所以河流大致自北向南流动,A错;此时为南半球冬季,地中海气候的河流处于丰水期,河水水位高,河水补给湖水,B正确;地中海气候的河流受降水影响,流量季节变化大,而最冷月均温高于0°C,因此无结冰期,故而无凌汛现象,C、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组考查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与成因、陆地水源的相互补给关系、湖泊对河流的调节作用等相关知识。

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对于该区域所处的南北半球位置的判断,还有更为简单的方法,即“1陆南,7陆北”,即为“1月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7月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

图中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表明时间为7月,而7月为当地最冷月,由此判断该区域位于南半球。

(2020·运城市景胜中学月考)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湖水经洞里萨河在金边汇入湄公河,洞里萨河有罕见的河水流入洞里萨湖的“河水倒流”奇观。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6.洞里萨河出现“河水倒流”奇观的季节

A.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流动B.黄河下游出现凌汛

C.新疆牧民在天山山腰放牧D.洛杉矶温和多雨

17.洞里萨河“河水倒流”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A.提高洞里萨河的含沙量B.减轻洞里萨河的洪水威胁

C.缓解湄公河下游的旱情D.调节湄公河流量季节变化

【答案】16.C17.D

【解析】16.读图可知,洞里萨河同湄公河在金边交汇,当洞里萨河出现“河水倒流”时,说明湄公河水位明显增高,该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河水水位上涨,所以发生在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A错;黄河下游出现凌汛的时间一般为初冬或初春时节,B错;新疆天山牧民夏季在天山山腰放牧,冬季在山麓放牧,C正确;洛杉矶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D错。

故选C。

17.提高洞里萨河的含沙量不属于洞里萨河“河水倒流”带来的有利影响,A错;当洞里萨河出现“河水倒流”时,说明湄公河水位上涨,一部分河水经洞里萨河流入洞里萨湖,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加洞里萨河的洪水威胁,B错;此时为雨季,湄公河下游少有旱情,C错;该季节该区域降水较多,一部分河水经洞里萨河流入洞里萨湖,洞里萨湖为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调节了湄公河流量季节变化,D正确,故选D。

(2020·全国高三零模)科学表明,受环境变化影响,L洋流(下图)可能“销声匿迹”,届时整个西欧地区的气候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形成L洋流的盛行风为()

A.东北风B.东南风

C.西南风D.西北风

19.L洋流可能“销声匿迹”的主要原因是()

A.全球气候变暖B.海洋污染

C.海底火山喷发D.飓风频繁

20.若L洋流“销声匿迹”,西欧气候将趋于()

A.暖湿B.暖干

C.冷湿D.冷干

【答案】18.C19.A20

.D

【解析】18.根据图中海陆轮廓判断,L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主要位于中纬度地区,形成北大西洋暖流的盛行风为北半球的中纬西风,北半球中纬西的风向为西南风,C符合题意,排除A、B、D。

故选C。

19.L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随着全球变暖,导致北极海冰大量融化,北冰洋南下冷水势力增强,对于北上的北大西洋暖流的阻碍作用增强,最终可能导致北大西洋暖流的“销声匿迹”,A符合题意;海洋污染、海底火山喷发均不可能改变北大西洋暖流的动力状况,从而不可能让北大西洋暖流“销声匿迹”,排除B、C;北大西洋暖流位于中纬度地区,不可能飓风(热带气旋强烈发展而成)频繁,也不可能让北大西洋暖流“销声匿迹”,排除D。

故选A。

20.L洋流(北大西洋暖吸流)对沿岸西欧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是形成西欧终年温和湿润气候的重要原因。

若北大西洋暖流“销声匿迹”,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消失,则西欧气候将趋于冷干,D符合题意,排除A、B、C。

故选D。

【点睛】全球变暖导致北极附近冰川融化,导致大量淡水融入北大西洋,淡水密度小于海水,很难沉入下部水底。

北大西洋暖流的补偿流减弱,进而导致洋流循环体系变慢,因此暖流势力减弱,暖流的减弱势将导致欧洲和北美东部气候变冷。

北大西洋暖流是风海流,全球变暖使副极地与副热带地区的温度差变小,副高与副极地低气压间气压差减少,气压梯度力因此减小,西风势力变小,引起北大西洋暖流减弱。

(2020·安徽马鞍山·高三一模)伏尔加河位于俄罗斯的西南部,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丘陵,注入里海,全长3690千米。

下图示意伏尔加河流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伏尔加河汛期集中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22.该河汛期自南向北推迟主要是因为()

A.雨带由南往北推移B.气温由南往北回升

C.地势北部高南部低D.高山冰雪融水渐多

【答案】21.A22.B

【解析】21.结合伏尔加河所处纬度和地理位置,可知其流经地区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相对较少,因此其汛期主要应集中于春季积雪融水时,A正确。

故选A。

23.结合上题可知伏尔加河汛期水源主要来自于积雪融水,而其汛期由南向北推移则主要为气温由南往北回升,积雪由南向北逐渐融化,B正确。

故选B。

(2020·湖南天心·长郡中学高三月考)巴拉顿湖呈狭长条状,湖水浅,湖水中含有大量矿盐。

每年的4~5月水位最高,9~10月湖水水位最低。

5~10月天气温暖,阳光充足。

夏天温度在24~28°C,冬天湖面结冰,厚达20厘米。

四周有一条狭窄的沉积岩,北岸是岩石丘陵,西北多玄武岩山帽,是700万年前火山喷发的遗迹,湖南面是沙土和黄土平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冬季湖水结冰较厚的原因是()

①气候大陆性较强,冬季气温低②湖水较浅③水域面积小④矿盐含量较大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4.该湖水位变化特点的原因,正确的是()

A.春季水位较高,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B.秋季水位较高,降水丰富

C.夏季水位最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D.冬季水位最低,冰厚度较大

【答案】23.A24.A

【解析】23.本题主要考查水文特征。

由图文材料可知,巴拉顿湖所在区域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较强,距冬季风源地近,冬季气温低,①正确;湖水较浅,水域面积小,受陆地影响较强,水温较低,结冰较厚,②③正确;湖水矿盐含量高,冰点较低,会使得结冰较薄,④错误。

故选A。

24.本题主要考查水体的相互补给。

由图文材料可知,巴拉顿湖每年4~5月水位最高,9~10月湖水水位最低。

4、5月为春季,而本区域深居内陆,纬度较高,降水较少,应为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故A项正确。

【点睛】大气降水为河流的最主要补给形式,根据不同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差异,河流的径流年变化存在以下三种形式:

①全年径流量较为稳定:

热带雨林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②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

(热带、亚热带和温带)季风和热带草原气候区;③冬季为汛期,夏季为枯水期:

地中海气候区。

冰川融水补给的多少主要受气温高低的影响,径流高峰出现在夏季;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河段)的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而年际变化较小。

(2020·安徽马鞍山·高三二模)湖冰是气候变化的敏感指示器,湖冰面积及封冻期长短受诸多因素影响。

纳木错是西藏海拔最高(4718m)、面积(1920km2)第二的内陆微咸水湖,白马纳木错(1.45km2)是其子湖。

湖区冬季盛行风为西风,大风日数多。

最近三十年来,纳木错水面扩大,盐度也变大。

资料显示,该湖区盐度与温度呈正相关,而与降水量的变化关系并不显著。

下图为纳木错流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纳木错在封冻期间结冰厚度最大的湖区位于()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26.与纳木错相比,白马纳木错()

A.冻结日期早、解冻日期早B.冻结日期早、解冻日期迟

C.冻结日期迟、解冻日期早D.冻结日期迟、解冻日期迟

27.近年来纳木错水面扩大、盐度变大,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

A.气温升高B.风力强劲C.下渗增加D.径流增加

【答案】25.D26.A27.C

【解析】25.气温是湖冰冻结的主要驱动因素,甲、丁两处纬度相差不大,温度相差较小。

风速在冻结初期对湖冰的动力扰动作用较强,较大风浪使得冻结初期较薄的湖冰迅速开裂并被风吹至岸边。

纳木错流域受西风影响,西部较开阔水域在冻结初期受风的影响很难形成稳定覆盖的湖冰,湖冰在东部聚集并累加起来。

因此丁处结冰厚度更大。

故选D。

26.温度是决定湖冰冻结消融状况的主要因子。

与纳木错相比,白马纳木错因其面积较小,湖水体量小,受湖泊周围陆地温度的变化影响明显,表现为冻结日期早,解冻日期早。

故选A。

27.伴随着全球变暖,温度升高,冰川融水增多,入湖径流增加,导致湖泊面积缓慢变大。

与此同时温度的升高,一方面直接导致了内陆湖泊蒸发量的增多,另一方面也缩短了水体冰冻的时间,进而影响了湖区年蒸发总量。

当地风力强劲也会增加湖区的蒸发量,这一过程提高了水循环的速度,但随着河流的汇入,盐分在湖泊中逐渐累积,导致其盐度变大。

内流湖水量指出以蒸发为主,下渗量有限,对体量巨大的纳木错影响甚小。

故选C。

【点睛】内陆封闭湖泊的水量平衡主要受蒸发量、入湖径流量和湖面降水等因素影响,并最终反映在水位、面积和盐度的变化上。

根据材料信息可推测蒸发量的增加可能是湖泊水位和盐度升高的主要控制因素。

(2020·陕西省洛南中学高三一模)中国最大内陆淡水湖—新疆博斯腾湖,位于天山中段南缘及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每年某个季节湖泊的水面昼化夜冻,在风和湖水的作用下出现了“推冰”自然奇观(下左图),其中以湖区西岸大河口景区和南岸白鹭洲景区最为壮观。

读博斯腾湖区域图(下右图),回答下列各题。

28.一年中,博斯腾湖最有可能发生推冰奇观的季节是()

A.冬季B.秋季C.夏季D.春季

29.博斯腾湖沿岸的大河口景区和白鹭洲景区推冰奇观最为壮观,影响其的风力主要是()

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

30.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博斯腾湖能成为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A.冰雪融水补给量大B.纬度高,蒸发量小

C.多地形雨,降水量大D.属于外流区域

【答案】28.D29.C30.A

【解析】28.材料提示每年某个季节湖泊的水面昼化夜冻,在风和湖水的作用下出现了“推冰”自然奇观,该季节湖面上白天冰开始融化,晚上气温低又结冻,说明气温是逐渐升高阶段,但气温还不是很高,所以最可能的季节是春季。

故选D。

29.博斯腾湖沿岸的大河口景区和白鹭洲景区推冰奇观最为壮观,大河口景区和白鹭洲景区位于湖泊的西岸和南岸,说明风吹向西岸和南岸,所以影响推冰奇观的风力是东北风。

故选C。

30.博斯腾湖属于内流区域,来自海洋的水汽难以达到,降水量小,晴天多,蒸发量大,湖泊水主要来自冰雪融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量大,使得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博斯腾湖能成为淡水湖。

故选A。

【点睛】该题难度较大,关键是理解“推冰”自然奇观的形成条件,根据材料提示每年某个季节湖泊的水面昼化夜冻,在风和湖水的作用下出现了“推冰”自然奇观。

 

第II卷(非选择题)

2、综合题

31.(2020·浙江高三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一是以色列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图二是甲城的气候资料统计图。

材料二戈兰高地的黑门山(最高海拔2814米)被称为“中东水塔”,山顶终年积雪,是约旦河的源头之一。

雪水流出山地,在约旦河谷深处形成了众多水温超过60℃的天然温泉。

材料三以色列大部分地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短缺。

随着地下水的开发以及北水南调工程(从乙地调往以色列南部地区)的完成,以色列种植业规模开始扩大,逐渐形成以“大棚+喷灌、滴灌+瓜果、蔬菜”的农业生产模式。

(1)描述约旦河谷地温泉的形成过程。

(2)评价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实施的自然条件。

(3)简析以色列农业以“大棚+喷灌、滴灌+瓜果、蔬菜”方式为主的原因。

【答案】

(1)位于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多裂谷、峡谷;来自约旦高原融化的雪水和地下水被地下熔岩加热形成温泉。

(2)有利:

乙湖区域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年降水量较为丰富:

雪水融化补给湖泊,水量较大;乙湖有河流流为淡水湖,淡水资源丰富:

不利:

乙湖与河流相比,湖面海拔低,需提水,能源消耗大。

气温高,蒸发量大,水资源损耗大(下滲多,水资源损耗大)。

(3)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大棚可减少蒸发;喷灌、滴灌可充分利用水资源;夏季光热资源丰富,发展瓜果、蔬菜种植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升农产品品质;靠近欧洲,对瓜果、蔬菜的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高)。

【解析】本题以以色列的自然条件及农业生产为材料,考查区域农业发展区位因素及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有关知识,难度一般。

(1)约旦河谷地温泉的形成过程需要从热量及水的来源角度进行分析。

从热量来源看,约旦河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上,板块交界处附近,地壳运动活跃,多裂谷、峡谷,地热资源丰富。

从水源看,“戈兰高地的黑门山(最高海拔2814米)被称为“中东水塔”,山顶终年积雪,是约旦河的源头之一。

雪水流出山地,在约旦河谷深处形成温泉”来自约旦高原融化的雪水和地下水,被地下熔岩加热水温升高,从而形成温泉。

(2)以色列“北水南调”工程实施的自然条件进行评价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

调水工程实施的有利条件主要从水量角度考虑,不利条件主要从地形、地势方面考虑。

从水量角度看,调水源地为北部地区的乙湖泊,结合附近甲城的气候特征看,该地区位于北纬31°-33°大陆西岸,冬季受西风带南移影响,降水相对较多。

紧邻戈兰高地,而戈兰高地的黑门山为“中东水塔”,山顶常年积雪,冰雪融化补给乙处湖泊,水量较大。

从水质看,乙湖有约旦河流出,使得盐类物质容易外流,不易积累,湖水含盐量较低,为淡水资源,水质好,适宜调水。

但是由于乙地的海拔在-216米左右,海拔低,调水需要泵站建设,进行提水需要投入大量的能源,耗费较大。

且线路沿途地区多为干旱地区,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随着下渗和蒸发,使得水资源消耗较大,不利于水资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