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五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wcsz.docx
《专题十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五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wcsz.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十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五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wcsz.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十一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五节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wcsz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西方的扩展(三)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程标准】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合作探究】:
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小米制成的粥。
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
——当时俄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
农民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农民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 ——«法律大全»
材料19世纪上半期的俄国报纸上,曾经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
有饲养猪犬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
结合上述图片、材料,它们共同反映了俄国农奴制下农奴的什么处境?
这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处境:
政治:
受压迫 没有人身自由;经济:
受剥削 生活贫困不堪。
一、19世纪中叶的俄国
1、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沉重打击了沙皇的专制统治.
2、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十二月党人起义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
3、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根本原因)。
原因:
农奴制使俄国缺乏工业革命必需的自由劳动力、资金,不能提供必要的国内市场。
(1)农奴遭受严重剥削,生活困苦,无力购买商品因而国内市场狭小,商品经济发展缓慢。
(2)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俄国工场手工业缺少自由劳动力,其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
(3)农奴制的实行,加强了贵族地主的势力,贵族地主将钱财用于买天置地资本主义发展缺少必要的资本
(4)政治上,俄国实行封建沙皇专制制度。
这一切都表明,要在俄国发展资本主义(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冲破农奴制成为首要任务。
过渡:
面对严重的统治危机,沙皇首先想到的仍然不是改革,而是另外一条解决途径:
战争!
当时的沙皇尼古拉一世为摆脱国内的统治危机发动了一场战争,后来的事实证明这是一场“在错误的时间和错误的对手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这场战争就是——克里米亚战争。
4、军事:
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激化了国内矛盾(1853-1856)(俄国VS英法土)
【合作探究】4:
材料:
落后的俄国败给先进的英、法
当时英、法的大部分军队都已使用新式步枪---有线膛枪,俄国95℅的士兵仍然使用射程只有300步的拿破仑时代的旧式火枪—滑膛燧发枪。
英、法和土耳其共有作战用的蒸汽舰281艘,俄国黑海舰队多数为帆船,蒸汽舰只有24艘。
英、法向前线运送物资,在海上使用的是蒸汽机驱动的轮船,俄国使用的是木牛和木制帆船。
俄国的铁路还未修到南部,俄国军队在国内调动的时间比英、法军队从本国调往战场所需的时间还要长。
这场战争充分暴露了农奴制俄国的落后和腐朽。
依据材料分析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战败的原因?
说明了什么问题?
军事装备落后、交通运输落后、蒸汽动力少
说明:
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是无法战胜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战败原因
(1)具体原因:
武器陈旧,交通运输原始落后,指挥系统腐败无能,后勤供应不足,农奴出身的士兵体质差导致非战斗性减员。
(2)根源:
落后的农奴制——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的俄国同工业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英法之间的战争。
二、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目的:
直接:
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根本:
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2、“二一九法令”
①.标志:
1861年俄历二月十九日(3月3日),亚历山大二世正式签署了改革法令和关于废除农奴制制度的特别宣言。
②.核心内容:
废除农奴制。
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政治上:
颁布“解放”法令,废除农奴制,规定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2)经济上:
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
(3)组织上:
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
3、评价
进步性:
(1)性质:
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是一场地主阶级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2)作用:
①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资金、市场,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作用)
③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改革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方式,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发展
局限性:
(1)不彻底性:
①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如没有改变沙皇专制制度;
②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地主土地占有制依旧存在
(2)掠夺性:
“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农民缴纳的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地价。
(3)欺骗性:
改革后的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且贫瘠和不便耕种,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重新再受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三、农奴制改革推动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发展
1、经济近代化
①封建经济解体,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分;
②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明显加快。
局限性
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美国和西欧;对外国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俄国的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莫斯科等几个主要地区,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的工业成分很少。
2、政治近代化
①政治体制上,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了自治机构;
(评价:
在卫生、教育以及经济领域发挥作用,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行政官僚手里。
)
②司法制度上,废除按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局限:
在农村仍按旧制度审理案件。
)
③结果:
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出现了一些民主化、法制化的气息。
3、军事近代化
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
4、教育近代化
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
客观上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沙皇统治下俄国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总而言之西方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俄国人变革愿望日益强烈;推动俄国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步伐。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西方的扩展(四)
-----日本明治维新
【课程标准】:
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一、历史条件
1、19世纪中期的日本闭关锁国,封建落后,封建幕府统治出现严重危机
实行幕藩体制:
天皇是名义上的最高,实权在幕府将军手中,地方设“藩”。
实际上是封建分裂割据,不利于统一的国内市场的形成;采取锁国政策,日本落后世界潮流。
2、黑船事件,西方列强的殖民侵入。
加剧日本民族危机,社会危机的加剧。
3、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
4、倒幕运动(“尊王攘夷”运动、倒幕运动、戊辰战争)和明治政府的成立为明治维新准备了政治前提条件。
二:
明治维新(1868年—19世纪末/19世纪后期)
1、目的:
根本目的:
富国强兵,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直接目的:
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
2、内容:
政治:
①废藩置县
作用:
这彻底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开始建立起来,这一方面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措施顺利施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②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实行“四民平等”
作用:
建立了一种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
平民可以自由择业和迁徙,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③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确立君主立宪制和天皇制。
作用:
1889年宪法虽然确立了日本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但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
但毕竟是近代亚洲的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它规定了人民的某些基本权利和参政权,形式上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国家体制,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历史发展。
它的颁布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经济
①币制改革:
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
作用:
统一货币,有利于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土地制度改革: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作用:
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的生产关系,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③地税改革:
对象:
土地所有者;征收的形式:
货币。
作用:
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成为明治政府初期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
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④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Ⅰ、政府引进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样板企业;建设交通通信事业。
为日本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Ⅱ、政府大力扶植私人资本主义。
促进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掀起兴办工业的浪潮;少数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
Ⅲ、政府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发展国内市场。
为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市场
文化:
倡导“文明开化”
⑴实质:
用西方资本主义文化改造日本旧文化
⑵措施及作用:
A选派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掀起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抨击封建等级制度和道德观念。
B按照欧美国家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为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大批掌握西方先进技术的人才;同时向学生灌输忠君思想,封建色彩浓厚
C生活习俗西化
军事:
建立新军队
措施:
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常备军;创办军工企业;设立军事院校;进行武土道教育(尚武、忠君),军队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
影响:
①增强了国防力量,为摆脱民族危机,实现独立富强奠定基础;
②带有浓厚军国主义色彩,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3、特点:
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全盘西化,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学习、借鉴。
4、性质:
一场自上而下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评价:
进步性:
①对日本:
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逐步摆脱了民族危机,实现了民族独立,成为亚洲近代唯一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国家。
②对亚洲:
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局限性:
①明治维新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
②随着实力的增强,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给亚洲国家带来灾难
【课后思考】:
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1.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是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采用了不同的方式:
一是资产阶级革命;二是民族解放运动;三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四是民族统一运动。
(1)英法通过革命,美国通过独立战争的途径较早地走上近代化道路
(2)德、意通过统一战争,日本通过改革的途径走上近代化。
这些国家内部资源、市场有限,走上对外扩张的发展之路,军国主义特征十分明显
(3)中国:
改革与革命并举的近代化道路
2.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目的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而各个国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不同,从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排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阻碍。
因此,近代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既具有明显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多样性。
【课后思考】:
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1.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是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采用了不同的方式:
一是资产阶级革命;二是民族解放运动;三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四是民族统一运动。
2.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的目的是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而各个国家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不同,从而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排除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阻碍。
因此,近代各国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既具有明显的共性,又具有鲜明的多样性。
【课后练习】:
1、(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在《马关条约》谈判期间,中国代表李鸿章和日本使节伊藤博文之间曾有过以下谈话:
伊藤:
十年前,我在天津时曾同大人(李鸿章)谈过改革问题,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件事情得到改变或改进呢?
为此我深感遗憾。
李:
先生,当时听你谈论此事,不胜钦佩,而且,我对先生您在日本有力地改变你们的习俗,以致达到现在的水平,也十分羡慕。
可是,我国的事情受传统束缚太深,我简直不能按照自己的愿望行事。
伊藤:
“除对善良的人外,天意没有任何影响”。
如果贵国愿意努力行动,上天无疑会帮助贵国实现自己的愿望,因为上天对地上的人们一视同仁。
根本的问题在于每个国家都应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中国和日本》费正清
请回答:
(1)李鸿章“不胜钦佩”和“十分羡慕”的事件是指什么?
这一事件对日本的影响如何?
(2)《马关条约》谈判期间,中国开始了一次政治运动,这次运动的结果如何?
它在推动中国思想近代化进程中有何意义?
2、(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53年,俄国为同英法争夺巴尔干半岛而进行了克里米亚战争。
在长达三年的战争中,尽管俄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拥有本土作战的优势,最终却一败涂地,被迫退出一部分侵占的土地。
结果伤亡30万人,接受苛刻条约。
材料二“黑船事件”:
佩里舰队叩关,日本开国。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俄国、日本改革的不同的历史原因。
(6分)
(2)俄、日两国的改革都使两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试结合两国改革的有关史实分别说明(6分)
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
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材料二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的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成败得失——戊戌维新与明治维新的比较》
材料三(日本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路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
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势力……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日本能够顺利向西方学习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1分)
(2)日本是怎样学习西方的?
有什么突出特点?
(7分)
(3)材料二对戊戌维新作出了深刻的评析,你是怎样理解的?
(4分)
(4)根据材料三,分析概括日本明治维新期间向西方学习的特点。
(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4分)
1.答案要点:
(1)日本明治维新。
影响:
①明治维新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并通过对外掠夺,加快了日本的经济近代化,逐步发展成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②1889年明治政府颁布资产阶级性质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宣布实行君主立宪,基本确立了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巩固了明治维新后确立的日本近代天皇制度;③明治维新使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并逐渐获得了国家主权的独立与完整。
④但是明治维新运动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邻国进行侵略扩张,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
(2)维新变法运动,结果失败。
意义:
①戊戌变法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维新派揭露帝国主义企图瓜分中国的阴谋,唤起了人们的近代民族意识,促成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②它也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通过维新派的宣传,维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国人的心态也随之改变,学习西学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也成为不可遏制的思想潮流。
2.参考答案:
(1)俄国: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激化了国内矛盾。
(3分)
日本:
西方列强入侵,被迫开国,民族危机严重。
(3分)
(2)俄国:
废除封建农奴制,即从根本上废除了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所以走上资本主义道路(3分)
日本:
摧毁德川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消灭封建领主的土地所有制以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割据状态,实现国家的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3分)
3.参考答案:
(1)、推翻了幕府的统治,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府。
(1分)
(2)、经济:
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新经济。
政治:
废除旧体制,颁布1889年宪法,确立近代天皇制。
军事:
实行义务兵役制,建立了一支常备军。
教育:
进行教育改革,倡导“文明开化”,建立了近代教育体制。
(5分)
特点:
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学习西方不是照搬照抄,全盘西化,而是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学习、借鉴。
(2分)
(3)、中国的封建政权依然存在,而日本则推翻了幕府统治;明治维新时西方列强刚踏上日本领土,势力较小,而戊戌维新时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狂潮,决不会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日本改革派的势力强大,而中国的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皇帝,自身力量非常弱小;再者日本的改革措施得力,中国的改革措施则缺乏实质性的内容等。
(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4分)
(4)、特点:
涉及的领域广;有选择、有侧重地向不同国家学习;没有完全西化。
(3分)
作用:
政府首先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样板”企业;加紧建设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进而扶植和保护私有资本主义的发展。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