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市十二五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6247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中市十二五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汉中市十二五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汉中市十二五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汉中市十二五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汉中市十二五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中市十二五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docx

《汉中市十二五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中市十二五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汉中市十二五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docx

汉中市十二五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

汉中市十二五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消费和产业升级的战略之举。

当前,我国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全省县域城镇化发展纲要和市委、市政府要求,为加快我市城镇化进程,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促进人口聚集、产业聚集和功能完善,本着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城乡统筹、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的原则,在全面总结回顾了我市“十一五”期间推进城镇化建设发展成就、值得肯定的经验基础上,结合我市新修编的“双百”城市总体规划,针对存在的问题、十二五期间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城镇化发展回顾

(一)取得的主要成效

“十一五”是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体制、发挥潜能、加大投入,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全面实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五年,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取得了显著成效。

1、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化发展进入加速期

“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市城乡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全市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呈现出了“规模不断扩大、基础不断完善、产业不断聚集、科学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

“十一五”未,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了39平方公里,人口达到了40.2万人;全市11个县城、132个建制镇、  个乡、 个街道办事处城镇常住人口达到了150.48万人,比2005年增加27.72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了39.6%,超过了“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目标(38%)1.6个百分点,5年间城镇化水平年均增加1.32个百分点,城镇化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2、城镇发展主轴逐步形成、城镇体系框架初步构建

“十一五”期间,在上版城市总体规划引导下,我市城镇体系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108国道沿线“百公里”“串珠式”一级城镇发展轴带已基本形成;汉江、210、316国道、阳安铁路沿线二级城镇发展轴带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城镇沿江、沿主要交通干道轴线发展的空间布局特征逐步显现,初步构建起了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城固、定军山为副中心,各县县城和沿江、沿主要交通干道重点镇为骨干,带动其它建制镇(乡)和主要集镇有序发展,结构合理的城镇体系。

3、一大批区域性重大项目建设,城镇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十一五”期间,区域性,尤其是中心城市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得到了有效实施,建设步伐得到了进一步加快。

西汉高速公路的全线建成通车,十天、宝巴高速、西成客运专线铁路的相继开工建设,进一步加强了我市与本省西安、宝鸡,四川成都、重庆,湖北十堰、武汉、甘肃天水等大中城市,以及本市各县县城的直接联系;汉天然气长输管线,中心城市污水、垃圾处理工程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沿江各县县城污水、垃圾处理工程的相继开工建设,使中心城市及各县县城城市及城镇能日臻完善,基础服务功能得到了不断加强,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4、公共设施逐步配套完善,城镇综合承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十一五”期间,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积极财政政策的良好机遇,加大了城镇公共设施建设力度,中心城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垃圾处理厂工程、燃气工程、中心变电站陆续开工建设了市体育运动中心、市规划展览馆、高速客运中心、万邦时代广场、市广电大厦、市中心医院、3201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二院住院大楼、汉中中学教学楼、大河坎龙岗中学等一大批公共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了中心城市功能;各县县城以创建“园林城市、卫生城市、文明城市”工作为抓手,进一步加大了畅通工程、生态工程、点亮工程、文体工程、安居工程等“五大工程”及建设力度;按照省上确立的重点镇“六个一”建设标准,大力推进了各重点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精心打造了一批功能较为完善、区位优势较为显著,经济发展前景较为广阔的重点城镇,使中心城市、各县县城及各重点镇综合承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5、中心城区规模迅速扩大,对市域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日趋明显

“十五”期间,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使城镇规模不断扩展,辐射作用不断增强,强化了城镇对产业的集聚功能,特别是中心城区,随着城市东、南、北三大出入口的拓宽改造、城市一江两岸、天汉广场、天汉大道、益州路、南团结街、滨江路、石马立交、城市桥闸、西二环大桥、天汉大桥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使中心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品位有了明显提升,城市基础服务功能得到了不断加强,对周边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2009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已达到39平方公里,人口规模已达到40.2万人,GDP86.5亿元,占全市20.7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57亿元,占全市20.37%。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镇化水平总体偏低,城镇化发展动力不足

“十一五”期末,我市城镇化总体发展水平尚落后于全省3.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平均水平6.7个百分点。

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作为城镇化发展主要动力来源的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基础薄弱,多数小城镇立足地方资源的特色优势产业没有形成,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缺乏吸引力。

因此,加快城镇非农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增强城镇化产业基础,是加快推进我市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2、中心城市首位度不高,市域城镇化结构有待改善

2009年末,我市常住人口达到了382万人,中心城区常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例仅10.52%,首位度明显偏低。

中心城区规模的偏小不利于发挥辐射力带动全市城镇化的发展。

市域内城镇化水平过于均衡,城镇人口较为分散,小城镇数量多、发育不足,难以产生高度极化的辐射及集聚效应,也起不到承接城市辐射、带动乡村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3、小城镇职能趋同,重点城镇优势不明显

我市城镇现状大体分为五个等级:

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及一般性城镇。

总体来说,上一等级的城镇与下一等级城镇的职能差异较为明显,五个等级城镇职能结构体系较为清晰。

但第四等级的城镇虽然在“十一五”城镇化发展规划中划定了10个,但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性欠帐较多,自身发展潜及后劲不足,规模仍然相对偏小、区域分工不是很明确,合作和协调机制尚不完善,大部分所能承载的仍然是一般性集镇管理和区域性集贸职能,优势不明显,缺乏具备一定规模、能相对带动区域性发展的重点镇。

4、城镇基础设施薄弱,城镇化质量有待提高

目前,我市刚刚进入工业化的起步阶段,经济实力不强,农业在产业和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偏大。

地方财政缺乏对城镇道路、供排水、垃圾处理等小城镇基础建设、公用设施的必要投入,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较为落后,社会服务体系水平不高,卫生环境也较差。

区域性的供水、排水等设施得不到有效改善,没有相应的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对区域性生态环境没有形成有效的保护与整治机制。

5、非农产业拉力不明显,城镇发展动力不足

按照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后续动力。

目前我市尚处于城镇化的初期阶段,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2009年我市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366.00亿元,增长12.3%,低于全省2.5个百分点,增速缓慢。

工业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缺少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城镇工业增加值所占的比重不高,工业化对城镇化的拉动力不显著。

      

6、城镇化政策落实不够到位,综合调控作用有待增强

“十一五”时期,我市针对加快城镇化进程提出了若干政策措施,保证了我市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

但部分政策措施落实仍不够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市城镇化进程的健康推进。

如规划经费不落实,部分城镇的总体规划未能按计划编制;城镇间地区性、综合性的协调机制落实不到位,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结构趋同、重复建设等问题,制约了城镇的快速发展。

二、城镇化发展条件分析

(一)有利条件

1.良好的外部发展条件

(1)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实施带来的强劲动力。

统筹区域发展、开发大西部是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部署。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不断深化落实,西部各省市经济社会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快速、全面发展,目前正在进入全面提升产业层次、加快经济社会转型、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阶段。

这为我市转变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强劲动力。

   

(2)区域增长极及经济区的培育带来的多重辐射。

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关中—天水、成—渝和北部湾三大经济增长区。

西三角经济圈(西安—成都—重庆)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支点,其经济总量与综合实力可以和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相媲美,有望成为西部连接西南部的最大的经济增长极。

我市北承西安,南接成渝,处于西三角中心位置,在产业发展、结构转型、外资利用等方面受到上述经济区以及以武汉为核心的江汉经济区的多重辐射,有利于我市率先实现突破发展。

(3)国家大交通战略格局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

根据国家高速公路网络规划,我市位于京昆高速的重要节点,十天高速、宝巴高速公路放射状核心区域,随着这两条高速及西成铁路客运专线的相继建成与投运,我市将融入西安一小时交通圈,成都市两小时交通圈,并将成为我省5个交通枢纽之一。

大区域交通条件的历史性改善,将使我市可以在更大的经济空间范围发挥联系和影响作用,为我市带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4)陕南突破发展新格局构建产生的新的发展条件。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陕南突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我市可以充分利用和发挥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诸多后发优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协调好发展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我市在陕南的率先突破发展。

(5)国内沿海及东部发达地区和外资投资方向的转移带来的新的发展时机。

国内沿海及东部地区依托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土地及劳动力成本及一步加大,大量产业向内地,特别是向中西部优势发展区域转移的步伐在不断加快;国际上外资在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中后期的两次投资热潮后,在国内投资区域不断扩大,投资重点呈“北上西进”态势。

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广大中西部地区以其优惠的投资政策、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廉价的土地、劳动力等优势,掀起了新一轮外商投资热潮。

2、优越的自身发展条件

(1)独特的文化资源条件:

我市有着独一无二、久远而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可以通过进一步挖掘和打造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整合与包装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城市历史文化价值,扩大城市历史文化影响的方式,将沉睡多年的两汉三国历史文化向国内外旅游者进行展示,做大做强旅游业,对接国内国际市场。

(2)优越的环境资源条件:

我市北依秦岭、南屏巴山,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区域内南北共生、丰富多样的“生物基因库”资源。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城市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更是得天独厚的城市资源、资本和财富,是我市实现突破发展、建设“双百”城市的一张王牌和后发优势。

(3)雄厚的产业发展条件:

我市农产品种类丰富,产业规模较大,具备发展绿色产业的基础;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我市布置和兴建了一大批以航空航天、兵器企业为主的技术先进、设备精良、人才密集的军工企业及配套单位,具有较高的科技创新和生产制造能力,具有发展高科技产业的研发优势和基础条件。

(4)丰富的人力资源条件:

我市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2009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为382万人,市域人口相对输出59万人;居住在乡村的人口23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61%,农业劳动力相对较为富余。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特别是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将有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

人口的输出为我市培养了一批熟练技术工人,且在城镇有着大量原三线国有企业熟练产业工人,这对引进东部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二)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1、区域经济格局中呈现一定的边缘化趋势:

我市地处内陆腹地,远离海岸和国境线,虽属长江流域但因汉江梯级开发而不能通达至长江黄金水道;向北受到秦岭阻隔,向南有大巴山横亘,与西部大开发两条经济主轴带(陇海—兰新线、长江经济带)无缘,属于逐渐被边缘化的区域之一。

2、工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我市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与全国、全省相比差距较大,工业化程度不高,尤其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产业化水平在全省来说虽然位于前列,但与全国特别是东部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GDP虽然每年稳步增长,但生产总值,增速及人均GDP均处于全省下游水平。

3、产业能级偏低,结构不够合理:

1998年以前,农业在我市经济结构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虽然1998年以后,我市基本实现了三次产业由“一、二、三”向“三、二、一”的转变,且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比在逐年减少,但200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仍然达到22.0%,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工业结构调整速度较慢,产品附加值低,产业趋同度高,结构能级低,竞争力不强,缺乏能带动经济迅速增长的高新产业和龙头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市城镇化快速发展。

4、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水平不高:

由于受到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政府财政可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历史性欠账多,生产生活条件上存在着明显的地区性差别,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地区性差别更为突出,服务水平相当有限。

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依然是我市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5.对原有体制的认识惯性仍然存在,理念滞后。

一方面,由于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重城市、县城,轻乡镇的思想观念和倾向还难以消除,乡镇、县城与城市在投入体制、保障体制、教育体制、卫生体制等政策体制上的差别还难以迅速消除;另一方面,出于对土地权益以及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等方面的考虑,农民产生了新的“恋土恋乡”情结,对推进城镇化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6、制度性障碍依然存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较大:

现有的土地制度、户籍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社会保障及就业制度仍然带有城乡二元结构的痕迹,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性障碍仍然存在,消除农村人口城镇化的现实障碍问题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城镇就业问题和农民的自身素质使农民对进城仍心存顾虑,影响了农民向市民的转化。

7、土地资源紧缺,生态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剧。

目前,我市虽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具有相对较大的环境容量,但山地多,平地少,土地资源有限,随着城市的扩张和工业区的拓展,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越发凸显,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和省上引红济石工程的实施,对我市生态环境的约束进一步加剧,土地资源和环境因素必将成为制约我市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瓶颈。

因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如何兼顾土地的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将是我市推进城镇化进程中临的巨大挑战。

   8、中心城市首位度偏低,辐射带动作用不显著

中心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工业发展用地偏少且布局受基本农田、行政区划等因素影响较大,制约着中心城市的做大做强,造成了中心城市规模偏小,与省内多数城市相比首位度偏低,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还不够明显。

三、“十二五”城镇化发展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五个统筹”,按照因地制宜、节约资源、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互动共进,充分发挥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加快发展两翼副中心城市,夯实周边城镇群的基础服务功能,构筑汉中盆地城镇发展区都市圈;打造都市核心工业聚集区、建设西部产业集聚区,发展北部及南部保护发展区,建设富有特色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加快全市工业化进程;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重点镇建设,扶持区域性中心镇发展,有序推进农民向城镇集聚,工业向园区聚集,尽快形成以城带镇,以镇带村的梯次发展模式,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市城镇化进程。

(二)基本原则

1、规划先行的原则。

以规划为指导,充分发挥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注重城乡统筹规划,做到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用科学的规划调控和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2、以人为本的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推进城镇化发展由量的扩张转向质和量的共同提高方面转化。

3、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重视水土资源保护和集约开发,注重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性发掘和生态环境建设,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提高资源利用率,为城镇化持续发展留有足够的资源和空间。

4、城镇化和工业化相互促进的原则。

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实现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依托城镇化进一步提升工业化。

通过城镇化建设引导要素聚集,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促进工业现代化。

5、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的原则。

科学合理地确定城镇化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保持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着力提高城镇的承载能力,实现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环境共保。

6、体现城镇特色的原则。

保护好、开发好城镇的历史和民族特色文化,实施严格的保护措施,同时吸收现代文化精粹,使城镇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方特色。

四、编制依据、发展目标及主要指标

(一)编制依据

1、《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1020);

2、《汉中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10—2020);

3、《陕南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0);

4、《陕西省城镇体系规划》。

(二)发展目标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保持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城镇化增长速度,缩短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

争取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0%,与全省城镇化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努力建设一个城镇职能明确、功能互补、布局合理、等级有序,在陕西乃至西三角经济圈内具有较强吸纳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的能力,促进汉中经济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

——大城市1个:

中心城市,人口规模达到85万人,用地规模达到85平方公里。

——中等城市2个:

勉县与城固,城区人口规模达到17—18万人,用地规模达到17—19平方公里。

——小城市2个:

西乡、洋县,城区人口规模达到10万人,用地规模达到11平方公里。

——县城5个:

宁强、略阳、镇巴、留坝、佛坪,城区人口规模分别达到6、6、5、2、1.2万人,用地规模分别达到7、6.5、5.5、2.5、2平方公里。

——重点镇22个:

分别是汉台区武乡镇;南郑县新集镇、青树镇;勉县新街子镇、老道寺镇、温泉镇、周家山镇;城固县桔园镇、上元观镇、龙头镇;洋县谢村镇、龙亭镇、马畅镇;西乡县沙河镇、古城镇、堰口镇;镇巴县渔渡镇;略阳县郭镇、白水江镇;宁强县阳平关镇、大安镇、青木川镇,镇区人口规模分别达到1—5万人。

——一般性建制镇83个,人口规模要分别达到0.5—1万人。

(三)主要指标

1、经济发展指标:

保持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5%以上,总量超过1000亿元的规模,人均GDP增速达18以上,达到28230元;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分别达到84亿元和3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40%以上,达到1018亿元;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达到1100亿元以上,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5:

45:

40,使全市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总量不断发展壮大。

2、社会发展指标:

到2015年,社会稳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下,总人口控制在390万人以内;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5%和35%以上;每千人拥有医生人数1.1人,每千人拥有医疗病床1.8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障覆盖率分别达到97%、95%和95%以上。

防灾减灾能力增强,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

3、居民生活指标: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3.5%和16.5%以上,分别达到27920元和8725元。

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到2015年,基本消除贫困人口,城镇公共服务设施有较大改善,居住、交通、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8%以下。

4、城镇化水平:

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城镇化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全区同期水平,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0%,接近全省城镇化水平,缩短与全国城镇化水平的差距,为到2020年达到全国城镇化水平打好基础。

5、城市建设指标:

到2010年,城镇新增供水能力32万立方米/日,县城以上供水普及率达到95%,县城以上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及应急系统建立完善;县城以上燃气普及率达到95%,中心城区天然气供气规模达到日供气18万立方米;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5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基本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

6、生态环境指标:

到2010年,全市环境质量按功能区达到省级环境质量目标,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保持在300天以上;水环境按功能区达到国家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指标内。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大于80%;中心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县城达到80%以上;中心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90%,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80%。

五、“十二五”城镇化建设主要任务

“十二五”期间,推进城镇化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按照“五个统筹”、“三个集聚”原则,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体系;加快汉中盆地城镇群一体化发展,尽快建立起以中心城区为核,以勉县、城固县为副核,洋县、西乡县城为依托,盆地区内各重点镇为辅助的“汉中盆地城镇发展区”都市圈,引导人口与产业向汉中盆地区城镇群集聚;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依托汉江和未来三条市域高等级公路,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结构,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加快东西两翼服中心城市和县城发展,尽快形成以汉江及西汉高速公路为纽带的市域经济社会及交通发展主轴,以点带轴、以轴带面,尽快形成科学合理的城镇空间格局;发挥重点镇的引导作用,加快集约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镇进程;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度,统筹城乡协调;推动产业互动发展,大力发展多元化城镇经济;强化空间管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宜居城镇。

(一)按照“五个统筹”、“三个集聚”原则,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原则,科学编制“双百”城市总体规划,全面完成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市域、县域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并以中心城市、县城总体规划为龙头,编制市域、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及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燃气、综合防灾等各类专项规划,统筹城乡空间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布点、镇村居民点布局,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农田保护空间布局、生态保护空间布局和公共基础设施配置。

推进工业向集中区集聚、农民向城镇集聚、土地向规模经营集聚,促进农民生产、生活和居住方式的转变。

认真编制重点镇、中心镇、一般性乡镇规划,合理确定其空间布局与形态。

加块市域、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及村级规划编制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各项决定与部署,立足当地资源、环境和人文状况,科学编制市域、县域村庄布局规划,合理布局市域、县域、镇域中心村;加快村级规划编制工作,突出重点、区位、文化和特色,力求做到一村一品,优先解决农民最关心、最迫切的生产生活问题,确保农民实惠。

(二)按照“双百”城镇体系规划,科学构建城镇空间发展格局。

按照“双百”城市总体规划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