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六 环境保护.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6010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4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选修六 环境保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选修六 环境保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选修六 环境保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选修六 环境保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选修六 环境保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选修六 环境保护.docx

《选修六 环境保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六 环境保护.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修六 环境保护.docx

选修六环境保护

[高考定位导航]

考纲展示

考纲解读

1.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2.当前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资源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4.人类对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利用造成的问题,以及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5.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其形成的一般过程。

6.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7.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8.环境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9.环境管理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手段。

10.当前全球环境问题的管理;个人在环境保护中的作为。

1.说明主要的资源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说出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2.掌握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各种生态破坏的类型、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

3.掌握各生产活动造成的污染类型、危害,并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考点一 当代环境问题的表现、成因及特点[重要程度:

★★★★★]

1.环境问题的表现

表现

成因

资源短缺

人口总量和人均资源需求量的增长,形成了一种需求无限增长的态势,而地球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无限的需求和有限的供应的矛盾,使当前世界普遍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

环境污染

近几十年来,随着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弃置到环境中的废弃物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且有些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不能降解,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和核心。

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

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等

全球环境变化

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近50年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各个角落。

人类的某些行动,使全球环境趋于恶化,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乃至人类的生存

2.环境问题的成因

环境问题的产生,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而人为原因更为重要。

它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

表现

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的矛盾

地球自然资源的数量有限,并且分布不均。

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个人需求的增长,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在不断地增长,构成了人口和资源之间永恒的矛盾,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

短期经济利益与长远环境效益的矛盾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都是人们所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往往出现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经济效益的短期行为,不少地区在短期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置资源破坏与环境污染于不顾,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矛盾

有些地区和国家对待环境问题,采取只顾自身利益而以邻为壑的态度,对污染物不治理即转移给邻近地区,结果使污染物向更大范围转移,扩大污染的危害

个人行为和大众利益的矛盾

个人的行为也会影响整体环境,个人行为的不负责,最终会影响大众的利益

3.当代环境问题的主要特点

特点

表现

举例

危害的不可预见性

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中模拟,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一般是经过一段较长的潜伏期后才表现出来

农药DDT被实验证明具有卓越的杀虫特征,但是大规模使用几十年后,才发现它进入了食物链的各个环节,损害一些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过程的不可逆性

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具有了大规模干预环境的能力,使环境中经长期演化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发生改变,而其中有些过程是不可逆的

原始森林被砍伐后,人们可以重新造林,但是人工林中的动植物、微生物乃至土壤,却不能恢复到原始森林本来的面貌

规模的全球性

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国家或地区,而且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酸雨随着大气的运动,能影响到很远的地区;国际性河流上游被污染,将使全流域受到影响

1.(2015·德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是石油消费和进口大国,从全球范围看,中国仅次于美国。

1993年开始,我国从石油出口国转变为石油进口国。

2012年中国原油进口量超过2.7亿吨,原油进口依存度超过55%。

石油成了对外依赖度最高的能源种类,中国的能源安全堪忧。

材料二 2003~2012年中国原油消费量、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图。

(1)根据材料描述我国石油利用方面的特征。

(2)分析我国石油消费量仅次于美国的原因。

解析:

由材料一、二中数据的对比可知,我国石油消费量大,进口量增长速度快,对外依存度高。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增加较快,加之技术落后,能源利用率低,因而能源消费量增加。

答案:

(1)我国石油消费量大、进口量大,对外依存度较高;石油进口量增长速度快。

(2)经济规模大,消费量大,经济增长快,能源消费量增长快;产业结构不合理,单位产值能耗高;技术落后,设备陈旧,利用率低,浪费严重;人口多,生活消费量大。

考点二 环境污染与防治[重要程度:

★★★★☆]

1.水污染及其防治

(1)主要水污染类型

类型

水体富营养化

重金属污染

海洋石油污染

污染过程

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引起的水质恶化现象

各类重金属(汞、镉、铅、铬等)进入水体经动植物生物链逐渐积累造成人、畜伤害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造成范围极广的污染现象

污染来源

生产和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

工业生产中含重金属的污水排放和固体垃圾中重金属的淋溶污水

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

表现

陆地水体:

称为“水花(水华)”,又称“藻花”;海洋水体:

称为“赤潮”

各种重金属引起的人、畜病症

海洋上漂浮大量油膜和油块

危害

水体中植物死亡;鱼类死亡;湖泊演变为沼泽

重金属元素通过食物链放大,最终危害人、畜身体健康

油污染直接导致海洋生物的毛、皮丧失保温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死亡;油膜和油块粘住大量鱼卵和幼鱼,阻碍海藻光合作用;沉降至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石油氧化分解会消耗溶解氧,间接危害生物

案例

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

日本的水俣病

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

(2)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①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发展生态农业。

②建设污水处理厂,推行清洁生产。

③防治石油泄漏。

2.(2015·吉林调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1月,大批已经腐烂的水葫芦从上游漂下富春江,在杭州市桐庐县富春江大坝处形成绵延约一公里的“水葫芦带”。

水葫芦原产南美,1901年为了解决饲养生猪饲料不足问题被引入中国,在中国南部水域广为生长。

如图为水葫芦“围困”富春江,在水葫芦周围的水域,水已经变得混浊不堪,发出阵阵恶臭。

试分析富春江上游水葫芦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

解析:

富春江上游水葫芦大量繁殖说明有水葫芦生长的适宜环境,从营养源(水体富营养化)、光照、热量等方面分析回答。

水葫芦大量繁殖影响富春江的航行,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恶化等。

答案:

原因:

上游河流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我国南方光照时间长,河水温暖。

危害:

阻断航道;污染水质;滋生病虫害;覆盖水面,加大河流水蒸发,造成水源损失;水生生物减少;生态环境恶化等。

2.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1)可吸入颗粒物

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质量播报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空气中悬浮的粒径在10微米以下的固体颗粒。

其主要来源及影响见下表:

污染物来源

自然

渠道

降水量较少,植被覆盖率较低,土地荒漠化加剧

人为渠道

化石燃料燃烧、汽车尾气排放、采矿、建筑、建材生产等

对人类影响

有利影响

少量吸入会刺激并锻炼人的免疫机能

不利影响

吸入过多或颗粒物中含有毒有害成分时,就可能出现免疫功能障碍,危害健康,如传染病、“尘肺病”、恶性病变等

(2)酸雨的形成、危害与防治

概念

人们一般把pH值小于5.6的降水称为酸雨,包括雨、雪、雹、雾等各种酸性的降水形式

形成

形成酸雨的大气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变化,生成H2SO4、HNO3和HCL等酸性物质,并随雨雪降落到地面

污染物来源

主要有火山喷发释放的酸性气体以及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

酸雨类型

硫酸型

由硫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硫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

硝酸型

由氮氧化物缓慢氧化形成硝酸随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

主要影响

水生生态

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土壤生态

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

植物生长

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

建筑物

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人体

危及人体健康

酸雨分布

世界

欧洲、北美东部和加拿大南部、亚洲的印度、日本、中国、东南亚地区

我国

以硫酸型酸雨为主,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和青藏高原以东,酸雨分布范围亦有扩大的趋势

(3)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洁净煤技术;开发新能源;利用可再生能源;控制机动车污染;控制工业污染等。

3.(2015·昆明联考)北京地处太行山脉与燕山交界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部和北部为山区,东部和南部为平原。

下图为北京市2013年1月雾霾时空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题。

据图指出北京雾霾天气的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重雾霾区的形成原因。

解析:

根据图例可以看出北京东部和南部雾霾天气较多。

因为南部城区集中,人口、工业密集,污染严重;同时南部地势较低,污染物易于在此汇集,所以雾霾天气多。

答案:

特点:

西部、北部山区雾霾天气日数明显偏少,东部、南部地区雾霾天气日数较多。

成因:

南部地势低,下垫面比较潮湿,污染物和水汽易在山前的平原地区堆积,使雾霾有所加重;南部城区集中,人口、工业密集,污染更严重。

3.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防治

(1)城市垃圾的特点

数量大,品种多,变化大。

(2)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3)城市垃圾常用的处理方法

垃圾的处理应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原则,几种主要的处理方法比较如下:

处理方法

优势

缺点

填埋法

投资少,处理量大,技术要求不高

永久性占地面积大,造成污染的隐患大

堆肥法

通过微生物发酵,可将病原菌杀死,使垃圾变成有机肥

无法处理不可降解垃圾,露天堆放造成大气污染、水污染

焚烧法

(热处理)

回收热能和垃圾减量最彻底,消灭各种病原菌体

耗资巨大,设备投资大;焚烧后所剩10%的灰烬是难以处理的部分;大气污染严重

4.(2015·济南模拟)日益突出的“垃圾围城”已经成为中国各大城市必须面对的难题。

如图给出了垃圾处理方法的优选原则。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垃圾能源化利用,相比于填埋处理“优”在哪里?

(2)要破解“垃圾围城”的困局必须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其中最迫切、最关键的是减量化。

实现垃圾减量化的途径有哪些?

解析:

垃圾能源化利用一方面为人类提供能源;另一方面减少了垃圾量,进而也减少了对地下水的污染。

分类回收利用、转变消费观念等可以有效地减少垃圾的排放量。

答案:

(1)垃圾减量,少占空间;减少对地下水的污染;能够产热、发电,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化害为利。

(2)转变消费观念、改善产品设计、落实垃圾分类和垃圾分散化处理等。

考点三 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重要程度:

★★★☆☆]

1.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及解决对策

(1)短缺原因

 

(2)解决措施

 

5.(2014·东北联考)RCWA指数是指某区域可用清洁水资源与该区域用水总量之比。

下图示意1983~2008年我国东部某特大城市RCWA指数的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该市1996年前后RCWA指数变化特点的差异,并分析1996年前指数变化的原因。

(2)简述当地政府为提高RCWA指数应采取的措施。

解析:

(1)题,从柱状图的变化可以看出,1996年以前呈下降趋势,以后呈上升趋势。

这主要是由于经济发展排放的污水增多所致。

(2)题,加强管理与宣传、节约用水、污水达标排放、调整产业结构等是有效措施。

答案:

(1)特点:

1996年前波动下降,1996年以后波动上升。

原因:

人口增长,经济快速发展,用水量大大增加;生产和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导致水质恶化,可用清洁水资源量减少。

(2)①健全与水资源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完善水污染实时监测系统;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节水意识;③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或污水达标排放);④加强污水的处理、净化;⑤节约用水,提高水重复利用率;⑥中、上游地带建造水库;⑦调整产业结构;⑧提高技术,提高生产力。

2.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1)世界耕地需求趋势

目前人类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耕地不足问题,成因如下:

(2)中国耕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①中国耕地资源的现状及解决措施

现状

耕地不足,中国依靠8.6%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人口增加,加剧耕地资源的短缺

非农业用地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耕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或耕地质量下降

耕地质量低,中、低产田比重大

措施

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依据《土地管理法》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

提高土地利用率

非农业建设必须节约用地

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

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禁止闲置、荒芜耕地

鼓励合理开发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

提高耕地质量

进行土地利用规划,改善农业生态条件和生态环境

改良土壤,提高肥力,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土地退化

②土地资源开发与防治

土地退化的概念

是指土地资源质量的降低,在农耕地上通常表现为农作物产量的下降或农产品品质的降低

表现

土壤侵蚀(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严重的土地退化现象)

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土壤荒漠化

不合理灌溉引起土壤盐渍化和涝渍

污染造成土地质量下降

主要原因

人类经济活动对土地施加的压力过大,使自然状态下较脆弱的环境被破坏

防治措施

生物措施

因地制宜,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恢复生态林,营造经济林,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科学管理

工程措施

修建水库、灌渠等;修梯田、淤地坝等

农牧业措施

在突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采用各种保护耕地、提高肥力的措施;发展舍饲养畜、把牧草栽培纳入农田耕作范围

6.(2015·河南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如图示意河南盐渍化土地分布。

简析河南盐渍化土地分布区盐渍化的成因,并分析小浪底水库运行以来河南盐渍化土地面积明显减少的原因。

解析:

盐渍化的成因主要从该地区的气候特点、地下水位特点的角度分析。

水库的运行增强了河流的下切侵蚀能力,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减少了盐分在地表的富集。

答案:

成因:

该地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别是春季和冬初,降水稀少,蒸发量大。

黄河下游为地上河,两岸地下水埋藏浅,引黄灌溉进一步提高了地下水位,盐分易随蒸发积累到地表。

原因:

小浪底水库具有拦沙冲淤的功能,使下游河床下切,黄河水位和两岸地下水位下降,从而减少了盐分在地表的积累,有利于抑制盐渍化。

3.能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1)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

化石燃料主要指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等矿物燃料。

它们是重要的非可再生资源,也是人类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

①化石燃料的分布

北半球多于南半球,北半球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断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

中国主要分布在北方,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

石油和天然气

东半球,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度尼西亚;西半球,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

中东、北非蕴藏量最丰富

我国东部主要集中分布在大庆、辽河、大港、中原、胜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

②化石燃料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

化石燃料在开采、运输、存放、加工、利用过程中,都可能对环境产生较显著的不利影响。

③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

(2)石油资源耗竭与应对措施

①石油资源耗竭的主要原因

石油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储量有限;地区石油生产与石油消费不均;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经济对石油资源高度依赖,石油消费需求量日益增加。

②石油资源耗竭的主要影响

能源供应不足,造成经济危机;以石油为原料的下游生产行业受影响;导致通货膨胀,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3)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

随着化石燃料濒临耗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优缺点归纳如下表:

种类

优点

缺点

利用形式

我国主要

分布地区

太阳能

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

较分散,受天气、季节影响大

光热转换、光电转换

降水较少、光照充足的地区:

西北、青藏高原等地区

风能

发电成本较低,无污染

风速不稳且风力丰富地区与能源消费区不匹配

风力发电

青藏高原、西北、东部沿海地区

水能

发电成本较低,无污染

可能对库区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水力发电

水量丰富、落差大的地区

潮汐能

干净,无污染

能源密度小,修建大坝会阻碍船只和鱼类进出

利用潮汐进行发电

沿海地区

生物能

可再生

直接燃烧会导致环境污染,造成资源浪费

比较理想的利用方式是沼气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地热能

成本低廉

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更新速度较慢;地热蒸汽中常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

发电、取暖、建地热温室等

地热能丰富的地区,如青藏高原

7.“十二五”期间,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新能源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和布局调整的重要机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新能源产业重点分布区域图。

材料二 2013中国(呼伦贝尔)——中俄蒙第三届国际风力发电及新能源产业博览会于2013年6月28~30日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举行。

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全国50%的风能资源,近年来风电产业发展迅猛,正致力于打造“风电三峡”,建设绿色能源大区。

材料三 中国2005~2007年综合能源平衡表(单位:

万吨标准煤)。

年份

2005

2006

2007

可供消费的能源总量

223213

244101

261111

能源消费总量

224682

246270

265583

平衡差额

-1469

-2169

-4472

(1)根据材料一判断在区域分工中主要承担新能源产业研发、高端制造功能的地区并简述理由。

(2)结合材料二,分析内蒙古打造“风电三峡”的可行性。

(3)读材料三,我国能源供应________(大于或小于)需求。

今后,我国将采取哪些措施来缓解这个矛盾?

解析:

(1)题,新能源产业的研发和高端制造对技术、资金条件要求较高,应布局在经济发达、人才优势明显的区域。

(2)题,内蒙古建设风能发电基地可从资源、市场、政策等方面分析。

第(3)题,我国能源供需矛盾突出,解决的措施从开源、节流两方面分析。

答案:

(1)地区:

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

理由:

人才集聚,技术水平高;经济发达,研发资金雄厚;工业基础好。

(2)内蒙古靠近冬季风源地,风速大,风能资源丰富;区内、区外能源需求量大;国家政策支持等。

(3)小于 措施:

①加强勘探工作,开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②实施能源供应多元化战略,加强同中亚、非洲、俄罗斯等国家地区的合作,进口该地石油;③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④加大对替代性能源的开发力度;⑤将节约能源和降低能耗放在能源战略的首要地位,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考点四 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保护[重要程度:

★★★☆☆]

1.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和不合理开发活动的日益加剧,导致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的出现,这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目前世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治理措施如下表所示:

问题

现状

产生原因

治理措施

生物物种减少

大约5%~10%的热带森林物种可能已经灭绝;海洋和淡水生物严重退化;岛屿上很多物种处于濒危状态

乱砍滥伐森林、过度捕猎和非法贸易、环境污染、物种入侵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牧、休渔期制度,严禁走私,严防物种入侵

森林资源破坏

全球森林资源迅速减少,尤以热带雨林破坏最为严重

乱砍滥伐、滥垦、滥牧、开矿,空气污染、森林火灾

封山育林、有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防治空气污染和森林火灾

湿地减少

全球湿地破坏严重,面积大量减少

土壤侵蚀、围湖造田、引水灌溉、河流改道、环境污染、泥沙淤积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防治污染,植树造林等

2.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

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着不同的生态环境问题,它们的分布、形成及防治措施各不相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生态问题

主要分布区

人为原因

自然原因

措施

森林破坏

东北、西南、华南

滥垦、滥伐,超出了森林抚育更新的能力

森林火灾等

封山育林、计划砍伐、采育结合、退耕还林、改变林区经济结构

草原退化

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

过度放牧、垦殖

气候干旱、降水减少

退牧还草、封育草场、舍饲养畜

湿地萎缩

三江低地、湖滨、海滨

环境污染、围湖(海)造田、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向

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

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停止围垦、退田还湖

生物多样性锐减

林区、草原、近海海域

人类的狩猎采集、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物种都有一定的寿命

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

土壤侵蚀(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

人口稠密、过垦严重

降水季节变化大且多暴雨

退田还林、植树种草、改坡为梯

土地荒漠化

西北、华北半干旱区

过牧严重

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乱砍滥伐

8.(2015·吉林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艾比湖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大盐水湖(如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湖面面积1200平方千米,如今湖面已经萎缩至500平方千米左右,湖滨地区荒漠化程度加剧,城市和铁路受到威胁。

材料二 艾比湖是一个价值大于68.65亿元的湖泊。

下表为艾比湖部分价值项目表:

项目A

价值(亿元)

项目B

价值(亿元)

释放氧气

2.96

化工产品

1.99

泥炭地碳汇

1.18

卤虫

0.90

吸收二氧化碳

19.94

林草产品

10.06

材料三 研究表明:

1公顷湿地可以吸收100公顷农田径流中过剩的氮和磷。

请根据图文资料说明艾比湖的环境价值。

解析:

材料一中提及:

湖面萎缩,湖滨地区荒漠化程度加剧,城市和铁路受到威胁。

说明湖泊具有抵御风沙,保护城市与铁路的功能;材料二中体现了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的价值,说明具有调节大气成分、保护生态平衡的功能;化工产品、林草产品,说明具有提供物质产品的价值;材料三表明具有净化水质的价值。

答案:

抵御风沙,保护周边城市和铁路;调节大气成分;提供物质产品;保护生态平衡;净化水质。

9.(2014·福州质检)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沙漠边缘某灌溉农业试验田周边1998年开始试验到2010年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下图示意该地土壤含盐量与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关系。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        图2

(1)指出1998~2010年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