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5995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doc.docx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doc.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doc.docx

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第三产业优化升级doc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推进漳州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漳州第三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强。

虽然漳州第三产业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漳州第三产业发展还是严重滞后的。

造成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原因有很多,既与漳州的整体经济落后有关,也与较为僵化的体制有关。

但是笔者人为,最主要原因在于漳州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升级缓慢。

要发展第三产业,首先对其发展规律及内部结构特征要深入了解,制订有效的政策措施加以实施,才能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漳州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和内部结构特征,指出影响其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原因,提出了推进漳州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五大建议。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三产业国际上又称服务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向全社会提供各种各样劳务的服务性行业。

其内涵非常丰富,总的大约有15门类,47个行业大类,180个行业中类,339个行业小类。

改革开放以来,漳州第三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增强。

1978年至2007年,漳州第三产业增加值从2.26亿元发展到299.38亿元,增长了上百倍,年均增长率达13.3%,比GDP年均增长速度12.1%高出1.2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在GDP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25.3%上升到2007年的35.0%。

虽然漳州第三产业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地区相比,漳州第三产业发展还是严重滞后的。

造成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原因有很多,既与漳州的整体经济落后有关,也与较为僵化的体制有关。

但是笔者人为,最主要原因在于漳州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升级缓慢。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这是我国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和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过低的双重实际情况,提出的有所区分、有针对性的发展方针。

要发展第三产业,首先对其发展规律及内部结构特征要深入了解,制订有效的政策措施加以实施,才能推动整个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本文通过分析漳州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和内部结构特征及影响其结构优化升级的原因,提出了推进漳州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建议。

一、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第三产业结构优化是指第三产业内部保持符合产业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比例,保证第三产业持续、协调发展。

第三产业结构升级是指在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协调发展的条件下,新兴第三产业(如信息、技术服务、咨询、广告、现代通讯、旅游等)迅速发展,在第三产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传统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商业等)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第三产业结构升级是第三产业技术构成由低度到高度发展的过程,也是技术进步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净值增加的过程。

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第三产业结构升级是一个永恒的动态过程。

第二,技术进步是实现第三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手段。

第三,新兴第三产业的发展是第三产业结构升级的一个重要内容。

推进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要求改善结构比例关系,努力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而且要求改善产业的内在素质,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这对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行业整体运行质量,促进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协调,确保海西建设,漳州先行,推进漳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二、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内部结构特征

(一)发展速度快,但不同行业间发展速度不平衡

虽然漳州第三产业以两位数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达13.3%,但其内部不同行业间发展速度还不够协调平衡。

2007年,漳州第三产业内部主要包含的14大行业的增长速度从高到低依次为: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4.6%)、房地产业(29.4%)、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23.8%)、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2.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0.9%)、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7.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6.4%)、金融业(15.6%)、教育(14.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3.9%)、住宿和餐饮业(12.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1.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1.2%)、批发和零售业(10.7%),其中发展最快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发展最慢的批发和零售业之间的差距达33.9个百分点。

行业间的发展速度的不平衡,将影响整个产业的良性运行和作用的发挥。

(见表一)

表一2007年漳州市第三产业各行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情况表

指标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增加值(亿元)

47.68

12.20

58.39

11.01

13.60

47.32

12.48

3.04

3.78

24.06

22.92

16.88

5.55

20.47

增长速度(%)

11.2

44.6

10.7

12.3

15.6

29.4

16.4

11.5

13.9

23.8

14.3

17.4

20.9

22.5

增速名次

13

1

14

11

8

2

7

12

10

3

9

6

5

4

材料来源:

根据2007年漳州市统计年鉴整理

(二)促进就业贡献大,但不同行业间就业弹性系数差异较大

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漳州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不断减少,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逐步增加,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不断优化。

2007年末,我市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共有69.91万人,比1978年净增37.66万人,增长了1.2倍。

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分别为43.0%、30.1%和26.9%,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比1978年下降35.5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分别比1978年上升19.9个和15.6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为劳动力就业提供了较大空间,在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就业水平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成为了漳州扩大劳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但漳州第三产业内部不同行业间就业弹性系数差异较大。

就业弹性系数是衡量社会吸收就业能力的重要指标,是劳动力就业的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比率,即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带动就业增长的百分点,系数越大,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2007年,漳州就业弹性最大的行业是住宿和餐饮业,就业弹性系数为1.8,最小的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就业弹性系数为-0.27,两者相差2.07(见表二)。

从表中可以看出,就业弹性较高的行业包括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这些行业都是漳州近几年发展较快的行业,垄断程度较低;就业弹性较低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这些行业垄断程度高,人事制度较严格,劳动力素质要求高,劳动力不易进入,因此就业弹性小;就业弹性为负数的行业有金融业、教育、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金融业增加值增加而从业人员减少是因为本行业发展到一定层度,操作程序进入自动化、规范化,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工作效率;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从业人员减少是因为本行业对劳动者要求高,因此吸收劳动力能不足;教育增加值增加而从业人员减少是因为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生源减少,但教学质量要求提高,教育的投入和产出都获得发展。

表二2007年漳州市第三产业各行业就业吸收弹性系数情况表

指标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增加值增长率(%)

11.25

44.61

10.74

12.26

15.61

29.42

16.38

11.47

13.94

23.77

14.32

17.42

20.94

22.47

就业增长率(%)

5.02

2.78

12.87

22.02

-0.85

25.85

13.38

-3.10

5.41

13.49

-0.91

3.88

5.18

1.74

就业弹性系数

0.45

0.06

1.20

1.80

-0.05

0.88

0.82

-0.27

0.39

0.57

-0.06

0.22

0.25

0.08

材料来源:

根据2007年漳州市统计年鉴整理

(三)劳动生产率高,但不同行业间劳动生产效率差距明显

劳动生产率是指平均每一职工(或工人)在单位时间内创造的产值。

某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等于该行业产值与其从业人员的比率。

2007年,漳州市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为4.24亿元/万人,比全社会劳动生产率高0.92亿元/万人。

但漳州第三产业内部不同行业间劳动生产效率差距明显。

劳动生产效率系数是衡量某行业劳动力投入与产出相对效率的指标,其值等于该行业产值比重除以该行业就业比重。

2007年,漳州第三产业的14大行业中,劳动生产效率最高的是房地产业,为4.38,最低的是教育,为0.44,两者相差3.94(见表三)。

其中,盈利性强的行业如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劳动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盈利性弱的行业如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劳动生产效率次之,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业等非盈利性行业的劳动生产效率较低。

说明漳州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劳动生产效率与行业的市场化程度成正比,市场化程度高,盈利欲望强,劳动生产效率就高。

反之,一些以提高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的盈利性低的行业,市场化程度低,劳动生产效率就较低。

表三2007年漳州市第三产业各行业劳动生产效率情况表

指标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

房地产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教育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增加值比重(%)

15.92

4.08

19.50

3.68

4.54

15.81

4.17

1.02

1.26

8.04

7.66

5.64

1.85

6.84

就业比重(%)

3.97

3.57

35.28

5.01

3.50

3.61

2.98

1.02

1.73

5.08

17.47

4.65

1.27

10.85

劳动生产效率系数

4.01

1.14

0.55

0.73

1.30

4.38

1.40

1.00

0.73

1.58

0.44

1.21

1.46

0.63

材料来源:

根据2007年漳州市统计年鉴整理

(四)新兴行业不断涌现,与全省平均水平和发达地市相比,传统行业比重较高,新兴行业比重偏低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由低级化向高度化不断演进,表现为流通部门比重下降,生活生产服务部门比重提高,传统服务业比重下降,新兴服务业比重上升。

1978年,漳州市交通、运输、商业等传统行业占第三产业比重高达81.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信息、咨询、科研、证券、广告、中介、娱乐等新兴服务业不断涌现,其发展速度快,占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贡献日益增强。

2007年,漳州新兴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增加值为41.3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2.9%,增长速度比第三产业高5个百分点。

其占第三产业比重为13.8%,国民经济贡献率为17.2%,分别比2006年高0.4个和3.7个百分点。

与全省平均水平和福、厦、泉这些比较发达地区相比,漳州第三产业中传统行业比重较高,新兴行业比重偏低。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新兴行业中,除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比重比全省、福、厦、泉高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比重都比全省、福、厦、泉低。

2007年,漳州市第三产业中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的比重分别为86.2%和13.8%,新兴行业的比重比全省、福、厦、泉分别低6.7点、8.0点、12.2点、1.8点(见表四)。

表四2007年福建省及福、厦、泉、漳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比重表(%)

 

福建省

福州市

厦门市

泉州市

漳州市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7.59

15.99

13.98

30.10

15.92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5.71

5.48

7.25

5.43

4.08

批发和零售业

21.88

21.97

22.66

20.75

19.50

住宿和餐饮业

3.76

4.46

3.10

3.49

3.68

金融业

9.85

10.98

14.51

8.14

4.54

房地产业

13.02

11.28

18.78

11.80

15.8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22

3.71

2.42

1.60

4.17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1.72

1.67

1.81

0.42

1.0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0.90

0.47

0.63

0.46

1.26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5.10

2.85

1.74

4.12

8.04

教育

6.42

6.58

5.03

5.24

7.66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3.75

4.05

2.50

2.36

5.6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61

1.15

1.33

1.32

1.85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5.46

9.36

4.27

4.77

6.84

材料来源:

根据2007年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统计年鉴整理

三、影响第三产业结构优化的原因分析

从上面分析的结构特征看,行业发展不平衡、就业系数弹性差异大、生产效率不高和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比重不协调等是漳州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重要体现。

尽管整个行业在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5.3%上升到2007年的35.0%,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由1978年的27.5%提高到2007年的41.1%。

但第三产业结构不合理仍然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跟第二产业或其他发达地区同行业发展速度相比差距明显,成为制约漳州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造成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点:

(一)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误区之一,长期以来,大多数人把注意力集中在第一、第二产业,认为其内部结构不合理妨害了全市经济运行的质量。

而忽视因内部结构不合理导致第三产业严重落后于第一、二次产业的发展,是漳州多年来经济结构调整不快,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误区之二,受传统自然经济理论的影响,在思想观念上存在只有投资品和消费品的生产才是生产部门,而服务业并不是生产部门。

这就使得服务业在全市经济发展战略中,居于很次要的地位。

这不仅不利于生产性服务业(如: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更不利于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

误区之三,漳州要发展,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因为工业是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第三产业发展只要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各种需求特别是第一、二产业的需求就足够了,因而在政策或工作指导上过于偏重工业而忽视第三产业,对第三产业及其结构优化升级重视不够、研究不够、投入不够。

(二)整体规划不到位。

目前,漳州第三产业缺乏整体规划,整个行业显得比较杂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经济事业的快速发展。

尽管市委、市政府在不同时期都有出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其中也有包括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如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380亿元,年均增长11.3%,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50%以上的发展目标,并主要从五个方面的努力来实现,但是这些规划还不能满足于整个产业发展的需要。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

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第二层次:

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

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

第四层次:

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

这四个层次有传统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有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门类多,范围广,遍布了全市的各个角落,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行业整体的规划布局和发展明细表。

虽然很多具体行业已经有了发展规划,可这些规划只根据本行业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有一部分与社会发展不协调,在发展中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作用的萎缩。

(三)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经济发展水平高低是左右第三产业发展及其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漳州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GDP总量不断取得新突破。

从1978年的8.91亿元上升到2007年的863.73亿元,但与周边第三产业相对发达的地区相比,漳州经济发展整体水平不是很高。

“十五”期间,漳州GDP年均增长10.6%,低于厦门的15.3%、福州的11.4%、泉州的12.3%,与“十五”初期比,差距在进一步拉大,直接制约了第三产业发展和结构的优化升级。

其一,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从区域发展情况看,中心市区和东部片区的主要经济指标,无论是人均数量和增幅均高于南部和西部片区。

增长极比较单一,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的现状导致了第三产业结构和布局的不合理。

其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大。

城乡居民服务需求的增长与其收入水平的增长密切相关。

据统计,2007年,漳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153元,增长13.1%,人均消费支出10504元,增长17.2%;农民纯收入5696元,增长12.2%,人均生活费支出4338元,增长14.9%。

从人均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看,城镇居民与农民比高达2倍以上,这种差距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其三,城市化进程相对滞后。

第三产业是服务性行业,主要集聚在城镇,城镇是第三产业的载体,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散地,是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

由于地理位置及历史上多方面的原因,漳州城镇化水平较低。

截止2007年,全市城镇化水平虽然达40.4%。

但从城市规划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再到商贸、娱乐、餐旅等,与福州、厦门、泉州比都存在较大的差距。

(四)发展布局不够合理。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群众对消费性服务产品的需求日益膨胀。

从目前第三产业的发展局面看,很多行业发展集中在城镇,战略布局不合理,偏离了群众心理需求预期,无法满足群众的各种需求,造成了服务产品供不应求和供过于求并存的局面。

在广大农村,低度发展的服务业,特别是传统服务业如商业、邮电通信、交通运输等无法满足广大农民迫切需求,生活性消费服务产品的供给短缺;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市区和乡镇,传统服务业供过于求,造成行业间无序竞争,相互压价,甚至于采取一些灰色手段参与竞争,既增加行业的边际成本,有个社会治安带来负面效益,同时在市区和乡镇新兴服务业如培训、咨询、医疗、保险、金融等的发展不足,跟不上居民心理需求步伐。

(五)机制体制不够健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也不断得到优化,但是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人们思想观念以及客观社会条件的影响,产业中有些行业缺乏有效的创新机制、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体制僵化、机制不活,在改革中体制创新非常困难,效益不佳,劳动生产率低下。

一是市场化准入限制。

第三产业部分行业(如:

金融、电信、民航、铁路等)垄断现象较为严重,市场准入的限制比较多,尤其是对非国有资本和外资,竞争不充分,市场化程度低,无法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发挥的作用和市场决定服务产品价格功能,这不仅影响了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而且导致了服务业消费价格的迅猛上涨。

二是行业调控监管不规范。

当前,第三产业因管理体制不健全,政府调控存在“越位”或“缺位”现象,很多行业经常面临着“多头”管理的不良局面。

此外,很多行业无专项法律法规,市场不规范导致竞争无序,比如教育产业化后,允许民间资本办教育,结果,由于法规不健全,许多私人办的学校实际上是变相的圈钱。

由于监管乏力,出现诸如房地产的烂尾楼,金融业的高息拆借、违规集资,保险业的乱担保等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漳州第三产业的发展。

三是人才引进与培养制度不完善。

近几年来,漳州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出台各种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和培训的规划,引进和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优秀人才,但引进和培训主要集中到行政机关、教育、科技等领域,无法满足新兴服务业(如综合物流、电子商务、计算机软件和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测试服务、市场服务和公司管理服务等)发展的需要,新兴服务业的创新型人才和高层次服务人才短缺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从根本上制约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约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加快推进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

推进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撑。

就漳州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要深入而有效实施这项工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从漳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认真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严格遵循产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逐步推进。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加快推进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关键在于广大干部群众观念的转变。

广大干部群众要解放思想,把推进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项工作放到促进国民经济现代化发展、提高经济国内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地位加以认识,放到海西建设,漳州先行的全局加以认识,走出思想认识存在的误区,充分认识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要看到农业科技和农产品的销售服务是第一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金融、证券、中介咨询、市场营销、网络等服务是第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保证;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人民群众对教育、旅游、娱乐、文化、体育、医疗保健等服务行业的消费需求迅速上升。

要看到第三产业是解决就业的主要渠道,是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重要领域。

要确立正确的产业发展指导思想,从产业优化升级的要求出发,认清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瓶颈制约,直面困难,积极应对,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齐心协力推进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加强整体规划,大力发展重点产业。

第三产业门类多,范围广,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整体规划,正确处理好三次产业的发展关系,处理好内部传统服务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