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雨水收集系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5839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docx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屋面雨水收集系统.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docx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屋面雨水收集系统

【篇一:

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雨水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

因此论文从国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的现状分析出发,进一步探索和认识雨水利用的意义、雨水利用系统和雨水利用要点分析,并进而以成都市作为实例,对雨水利用在成都实施的可行性研究。

【关键词】:

雨水收集绿色建筑雨水利用

国内外雨水收集与利用现状分析

据统计,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缺水或严重缺水。

特别在一些大型、超大型城市,水资源供求矛盾更加尖锐,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高速发展,将对水资源和水环境造成更大的压力。

雨水利用是解决水资源紧缺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矛盾,缓解城市水危机、改善城市水环境的有效措施。

1、国外城市雨水利用概况

德国是欧洲开展雨水利用工程最好的国家之一。

目前,德国雨水利用技术已经进入标准化、产业化阶段。

在澳大利亚,许多新开发的居民点附近的停车场、人行道铺的都是采用了透水性很强的地砖,并在地下修建地下蓄水管网。

而目在新建的道路上,路两旁的树底下甚至预留了积水孔,道路上的雨水不是流入下水道,而是通过路旁的积水孔直接被存蓄到树下面的积水池。

日本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在亚洲是开展最早的。

在有“花园式城市”、“花园式国家”美誉的新加坡,无论是道路两旁、街道周边、海边还是建筑物周围,到处都是树木花草。

这些绿化都是自动浇灌的,而且都有雨水利用装置。

2、国内城市雨水利用现状

我国雨水资源利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从新疆的“坎儿井”到北京北海团城的“倒梯形方砖、集水涵洞雨水利用工程,都是古代雨水利用的典范。

但相对于发达国家大规模的城市雨水资源利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资源研究与利用起步较晚,自90年代起,北京、上海、天津、大连、哈尔滨、西安、

郑州等城市开始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相继开展雨水资源利用的研究和应用。

近年来,我国城市开始逐步重视雨水源头控制和综合管理。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城市雨水滞留、集蓄利用及人工促渗补充地下水领域,无论在研究还是在工程经验方面均存在明显差距,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深入研究,在应用中不断总结完善。

雨水收集利用的意义

1.1资源效益

雨水利用直接增加了可供水量,减少了市政供水量,缓和了城市供水的供需矛盾,是一种立足本地水资源、解决水资源短缺的现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1997年,全国城市雨洪量约为8l亿m3,按40%的资源化率计算,可利用的雨洪量为32.5亿m3。

随着城市水资源短缺程度的进一步加剧,雨水的资源价值越来越突出。

1.2环境效益

雨水利用能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有效补充地下水,防止地下漏斗扩大和地面下沉。

雨水利用减少了城市雨水的外排量,直接减少了雨水径流挟带的污染物数量,使得进入城市水体的面源污染大为减少,促进了城市水环境的改善。

1.3经济效益

雨水利用减轻了城市给排水设施的负荷,降低了城市供排水设施的规模,节省了城市供排水设施的基建投资与运行费用。

雨水利用能增加可用水量,减少因水资源短缺造成的国家财政收入损失。

据了解,目前全国六百多个城市日平均缺水1000万m3,造成国家财政收入年减少200亿元,相当于每缺水lm3损失5.48元。

1.4社会效益

雨水利用不仅与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相关,同时也与广大市民的生活和环境息息相关,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是开展雨水利用的坚实基础,是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备条件。

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雨水利用从形式上可分为直接利用和间接利用。

雨水直接利用是指将雨水径流收集后,根据水质要求经适当处理后供使用;雨水间接利用是指通过各种措施

强化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

一般而言,雨水收集与利用可分为收集系统、储存净化系统、渗透系统。

绿色建筑雨水利用要点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条件差别很大,降

雨量和降雨特点差异很大。

各地应在认真调查分

析当地降雨特点等自然条件基础上,在技术经济

比较的基础上,合理确定雨水利用方案和规模,

做到切实提高雨水利用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经济

效益。

2.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

由于初降雨时形成的雨水径流挟带大气和

汇水面上的各种污染物质,所以形成的初期雨水径流是雨水径流中污染最严重的部分。

在雨水直接利用系统中,应对初期雨水径流进行弃流处理,减少对雨水处理设施的影响,提高雨水利用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可靠性。

3.合理选择雨水处理技术

由于雨水在降落和径流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一般需要根据用途进行相应处理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因为雨水可生化性较差,所以不宜采用生物法处理。

由于雨

水利用的间断性,考虑到雨水利用系统的经济性,不推荐使用膜技术、活性炭技术等深度处理技术。

应根据雨水的不同用途,在考虑经济性的基础上选择适用的雨水处理技术。

4.重视雨水利用安全保障

雨水在储存、输配等过程中要有足够的消毒杀菌能力,且应保证水质不会被污染,以保障水质安全。

5.重点做好公共建筑雨水利用

公共建筑的汇水面积大,可收集利用的雨水量相对较大;同时,公共建筑雨水利用不仅节约水资源量大、经济效益显著,而且示范效应强、社会影响大。

成都——节约利用水资源保护建设水生态

据成都市水务局最新指示,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推动城乡再生水回用、城乡雨水收集利用,引导工业、冲洗、市政道路清扫、园林绿化浇灌等使用再生水和雨水。

同时我们可以得知成都建设现代田园城市和创新型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将会有着很好的示范意义,同时也有着很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意义。

成都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较少。

成都年平均降雨量为1000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降雨最少月份为12和1月。

因此雨水的收集和利用在成都市实施是有着很好的前景。

对于成都这样的大都市,雨水利用的开展过程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屋面雨水收集与利用

一般城市中考虑利用雨水时,从水质、水量和对后续收集处理的要求等各方面综合考虑,都会首选屋面雨水。

成都市也将同样如此,屋面雨水的利用不但是可行的,而且应该是成都市应推广利用的雨水利用的主要方式。

2、硬地地面雨水收集与利用

硬地面雨水的收集主要是指对广场、人行道、步行街、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道路面进行透水性处理。

城市下垫面的排水性能直接影响雨水渗透的最终效果。

因此根据城区下垫面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透水性铺装的适用范围,是做好此项工作的关键。

根据成都市水务局透露,成都市以雨水排放系统和可用地下空间资源的分布,主城区内即共规划8个地下雨水贮存库。

3、绿地地面雨水收集与利用

成都的地质结构制约了雨水的渗透,其土壤渗透系数小,影响了雨水的渗透效率。

因此,需根据不同的用地类型和具体的排水目标,因地制宜,研究确定相应的渗透设施的构造、设计参数、设计标准以及拟采用的强化入渗措施等。

比如可以结合植草沟、低势草地来建设。

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推广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

1.雨水利用纳入城市规划和管理

应加强宣传,重视雨水的资源价值,把集水、蓄水、处理、利用等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管理之中,促进生态城市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2.尽快制定完善成都市雨水管理政策法规

3.明确职能管理部门

4.教育与民众的参与

城市雨水的利用与市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必须有民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才可能取得成效。

因此,需要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教育,来提高人们的理解和自觉的参与意识,如组织对示范工程的参观、公益性广告、展览及社区活动等。

参考文献:

【1】钱易,刘昌明,邵益生.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2】宋进喜,李怀恩,李琦.城市雨水资源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生态学杂志,2003

【3】车伍,李俊奇.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刘民,祖振阳,倪步銮等,雨水资源开发、收集、利用技术研究,气象出版社,2001

【5】李丽娟,刘昌明,惠士博,城市雨水利用的潜力与对策,气象出版社,2001

【6】谢浩.加强水资源节用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筑设计管理,2008

【7】合肥市雨水利用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合肥市现代城市规划咨询有限公司,2010

【8】李百战,何天祺,郑洁.绿色建筑概论.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9】曹秀芹,车武.城市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方案设计分析,给水排水,2002

【10】谢浩.,绿色建筑视野下的雨水回收与利用,住宅科技,2010

【篇二:

浅谈屋面雨水回收再利用】

浅谈屋面雨水回收再利用

班级:

给排水111姓名:

马国昌学号:

6002211037

摘要

通过学习《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体会到城市雨水的价值。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分布的不均匀以及气候环境的影响,雨水的回收再利用已经成为一项势在必行的措施。

并且我国是具有悠久雨水利用的国家之一,有千年以上的雨水利用实践。

在雨水调蓄,灌溉,屋顶绿化,均衡地域水源问题有了很大的进步。

本文主要介绍屋顶雨水的回收以及再利用。

研究表明屋面雨水水质良好,而且易于回收利用,通过介绍了屋面雨水的收集方案和处理工艺流程,加强对屋顶雨水利用的认识,同时对屋面雨水的综合利用方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屋面雨水雨水收集雨水回用

一、屋面雨水

屋面是城市中最适合和常用的雨水收集面,因此建筑屋面的不同结构已经材料对雨水的收集有不同的影响。

建筑屋面主要有平屋顶和坡屋顶之分。

不同的屋顶对雨水的收集作用不同,同时屋面材料亦有不同的作用。

目前我国各地区使用屋面材料有水泥砖保护层屋面、砾石保护层屋面、瓦屋面、石油沥青油毡屋面和金属屋面等。

因此需根据各地区情况,因地制宜,设计自己的雨水收集方式,实现雨水回收的最大化。

于此同时,屋面材料雨水水质也会因为材料的老化程度而有所不

同。

因此对于屋面材料的日常维护以及管理是必备的,为了获得相对相对利用率较高的雨水,我们需要一系列必要的措施。

通过对屋面收集雨水的成分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其中的化学成分,相应的进行处理用于住宅区内的冲厕、洗车、绿化和景观水的补充。

二、屋面雨水收集优化

为了使屋面雨水收集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在居住建筑进行屋顶绿化设计。

通过屋面绿化有以下有点:

能够延缓各种防水材料老化,增加了屋面的使用寿命;削减雨水径流量,减少雨水资源的流失,调节雨水的自然循环和平衡;削减雨水污染负荷,其产生的径流具有良好水质,有利于后续的收集利用。

为了确保屋顶不漏水和屋顶排水的通畅,可以考虑双层防水和排水系统。

即除了建筑物屋顶原设的防水、排水系统外,在种植层底部再增加一道防水和排水措施。

种植区的排水通过排水层下的排水花管或排水沟汇集到排水口,再通过雨水管排入地面雨水池或雨水渗透设施。

在靠近雨水收集管的种植区表面还要考虑溢流口,遇到暴雨超出土壤渗透能力的降雨可通过溢流口直接下排,不会造成屋顶过量积水。

三、屋面雨水处理措施

1、屋面雨水处理流程

雨水收集后的处理过程,与一般的水处理过程相似。

不同的是雨水的水质明显比一般的回用水水质好。

其处理流程为:

屋面雨水—

初期弃流—贮水池—清水池—冲洗、绿化等。

2、初期弃流

屋面雨水污染物主要来源为屋面材料分解、大气中的沉积物和天然降水。

由于屋面径流雨水经常表现出初期冲刷效应,初期径流雨水中污染物浓度较高,水质混浊,随着降雨的持续,一旦冲刷效应完成,径流雨水的水质将明显提高,所以要对初期雨水采用弃流措施。

3、贮水池

贮水池是整个工艺的主要构筑物,它不仅起到屋面雨水收集的作用,同时也起到调节、沉淀作用。

设计降雨量应根据工程所在地多年降雨统计资料和雨水利用工程投资规模、水量平衡等多重因素来合理确定。

4、清水池

清水的回用需要水泵提升。

小规模的雨水回用一般是采用潜水提升泵,潜水泵可设在清水池内。

一般的冲厕、绿化浇灌、地面冲洒、露天观赏性水景等用水的水质要求不高。

四、屋面雨水的供应

雨水的使用,在未经过妥善处理前(如消毒等),一般建议用于替代不与人体接触的用水(如卫生用水、浇灌花木等)为主。

也可将所收集下来的雨水,经处理与储存的过程后,用水泵将雨水提升至顶楼的水塔,供厕所的冲洗使用。

另外,如与人接触的用水,仍以自来水供应。

雨水除了可以作为街厕沖洗用水外,也可作为其它用水如空调

冷却水、消防用水、洗车用水、花草浇灌、景观用水、道路清洗等均可使用,此外,也可以经处理消毒后供居民饮用。

五、屋面雨水的利用前景分析

我国作为一个缺水国家,缺水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必然课题。

城市屋面雨水资源化利用,不仅能涵养和补给城市地下水、缓解地面沉降、调节气候、净化空气、增进城市绿化、防治雨洪灾害,还能减轻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减轻防汛压力、减少雨水径流污染,利用城市河湖和各种人工与自然水体、沼泽、湿地,调节气候、遏制城市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从经济社会意义来看,可以有效增加城市水资源供给,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节省市政和居民用水开支。

因此屋面雨水的回收再利用是一项势在必行的措施,为了我国的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不断完善这门技术,加强对屋面雨水的最大利用。

参考文献

1?

?

伍,李俊奇.城市雨水利用技术与管理.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2史元北;;蚌埠城市雨水利用浅谈[j];治淮;2011年04期

3王彦梅,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8

4?

?

翠莲.建筑屋面雨水简易利用的分析讨论.给水排水,2007

【篇三:

雨水收集系统调研报告】

雨水收集系统调研报告

一、雨水收集系统综述

1、雨水收集系统根据雨水源不同,可粗略分为两类:

(1)屋顶雨水。

屋顶雨水相对干净,杂质、泥沙及其他污染物少,可通过弃流和简单过滤后,直接排入蓄水系统,进行处理后使用。

(2)地面雨水。

地面的雨水杂质多,污染物源复杂。

在弃流和粗略过滤后,还必须进行沉淀才能排入蓄水系统。

2、雨水收集系统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

目前多数由六部分组成:

(1)集水区:

是一个确定的表面区域。

收集降落的雨水一般来自于屋顶表面、地面、墙体。

(2)输水系统:

将水从集水区转输到贮水系统的渠道或者管道。

(3)屋顶冲洗系统:

该系统可以过滤并且去除污染物和碎屑,包括初期的弃流装置。

(4)贮水系统:

用做贮水收集雨水的地方。

(5)配送系统:

利用重力或泵配送雨水的系统。

(6)净化系统:

包括过滤设备、净化装置和用于沉淀、过滤和消毒的添加剂。

二、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简介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最早采用重力流排水系统,即雨水由天面天沟汇集后经雨水斗下接的立管靠重力自流排出。

这种系统管线并不能被水完全充满。

水沿立管管壁流下时,一般情况下只占立管断面的一部分,甚至一小部分为水,一部分为空气。

如果能将上述的“重力流”变为“满管流”,则立管管径就可以比原来的管径小得多,而且满管流会产生抽吸作用,提高排水速度。

虹吸屋面雨水排放系统就是使排水系统在一定的水量下,使系统达到“满流”状态的系统。

虹吸屋面雨水排放系统是利用能够隔绝空气的虹吸式雨水斗和精密的管道水力平衡计算,依靠建筑物的势能,雨水通过密闭的管道系统形成满管流,将屋面的雨水迅速排放的新型雨水排放系统。

虹吸系统由虹吸雨水专用雨水斗、hdpe管材管件(连接到hdpe排水管材管件)和紧固装置三部分组成。

最主要的部分为虹吸雨水专用雨水斗,结构如下:

(一)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特点

1、虹吸式雨水斗采用机械固定的方式,能确保雨水斗与屋面连接的密封,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安装时无需做防锈处理。

2、管道排水实现满管流,从而节省材料、节省空间、减少了各专业之间的交叉作业,使建筑外形美观,节约资金。

3、虹吸式雨水系统机械强度高,施工简单。

而且是有压流,管道不易堵塞。

4、本工法规定了雨水斗、水平悬吊管、排出管的施工工艺,确保虹吸式雨水系统施工质量符合《建筑给排水与采暖卫生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243-2003)及cecs标准《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的要求。

(二)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应用范围和优势

1、应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工业或民用建筑虹吸雨水的排放。

2、优势:

(1)管道安装所需空间小且所需管材口径较小;

(2)悬吊管道坡度小,可为管道安装提供方便,节约建筑空间;(3)下水道连接管和理地管道少,地下工程量小;(4)系统流速大,有较好的自清作用。

(三)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一般规定

1、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水系统采用的设计重现期,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程度、汇水区域性质、气象特征等因素确定。

一般建筑物屋面的设计重现期不小于5年,重要建筑物屋面以及要求生产工艺部允许渗漏的工业厂房屋面,设计重现期应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溢流造成的危害程度确定,一般情况下不低于10年。

2、对汇水面积大于5000平米的屋面,应设置不少于2组独立的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

3、虹吸式屋面雨水排放系统应设置溢流口或溢流系统。

溢流口或溢流系统的总排水能力,宜大于设计重现期为50年、降雨历时5min时的设计雨水流量。

4、对于标高不同的屋面或不同结构形式的屋面雨水汇集的雨水,应采用独立的系统排出。

5、与排出管连接的雨水检查井应能承受水流的压力,应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或消能井,并设置排气装置。

(四)虹吸屋面雨水排放系统演示图

(五)雨水斗数量确定

2、查询当地的暴雨强度,并根据设计重现期计算降雨量

3、雨水斗数量计算

横管悬吊系统

(2)横管紧固系统部件为:

导向管卡、方钢、方钢连接件、方形骑卡

方形钢管骑形卡方形钢导管方形钢导管联接件管卡

(3)对于立管的固定装置,同样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把安装片固定在柱子上或墙壁上,以便进行立管管卡的安装。

(如图)

(4)管道支架最大间距

2、雨水斗基本安装方法

(1)虹吸式雨水斗应设置在屋面或天沟的最低点,每个汇水区域的雨水斗数量不少于两个。

两个雨水斗之间的间距不超过20m。

雨水斗距屋面边缘的距离不少于1m,并不大于10m。

(2)虹吸式雨水斗与屋面(天沟)以及管路系统系统应可靠连接。

(3)系统接入多个虹吸式雨水斗时,雨水斗排水连接管应接在悬吊管上,不得直接接在雨水立管的顶部。

(4)接入同一悬吊管的虹吸式雨水斗应在同一屋面标高。

(5)天沟起点深度应根据屋面的汇水面积、坡度及虹吸式雨水斗的斗前水深确定。

天沟坡度不宜小于0.003。

(6)要注意雨水斗内不得遗留杂物、充填物或包装材料等,清除流入短管内的密封膏,再安装其他部件,以免堵塞。

3、混凝土屋面虹吸雨水斗安装

(1)天沟平直、同一天沟内的雨水斗标高要一致,雨水斗要固定牢固,土建施工时在屋面雨水斗安装位置预留孔洞,安装时将不锈钢底盘平放在孔的正上方(确保底盘与楼板顶面标高一致),同时封堵尾管与孔之间的空隙。

(2)防水卷材的铺设。

(3)压板应在防水施工后找平施工前。

(4)找平施工到压板的边缘。

(5)管路系统安装完成后,安装导流罩。

(6)安装在钢板或不锈钢天沟内的雨水斗,采用氩弧焊与天沟焊接连接。

4、管道基本安装方法。

(1)雨水管道应按设计规定的位置安装,悬吊管不设坡度、要水平安装。

(4)安装过程中,管道及雨水斗的敞开口应采取封堵措施。

(5)悬吊系统应避免穿越建筑沉降缝伸缩缝。

当因现场情况无法避免时,应根据系统管材的特点,考虑不同管材的挠度,采取相应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