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检测含义及工作程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5626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检测含义及工作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职业病危害检测含义及工作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职业病危害检测含义及工作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职业病危害检测含义及工作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职业病危害检测含义及工作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检测含义及工作程序.docx

《职业病危害检测含义及工作程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检测含义及工作程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职业病危害检测含义及工作程序.docx

职业病危害检测含义及工作程序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第一章、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

第一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念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分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又称职业性有害因素,是指在职业活动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职业病人群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或体条件,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

目前分为:

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等10类115种。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是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主要是利用采样设备和检测仪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对产生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形象和i、强度及时空分布情况,评价工作场所作业环境和劳动条件是否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要求,为制定卫生防护对策和措施、改善不良劳动条件、预防控制职业病、保障劳动者健康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作业环境中的物理因素检测、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空气检测以及作业环境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生物检测等。

物理因素检测是指利用仪器设备对作业现场环境中噪声、高温、振动、射频辐射、紫外光、激光的强度及其接触时间进行测量,以评价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和劳动者的接触程度及可能的健康影响。

空气检测是指在一段时期内,通过定期(有计划)地检测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以评价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和劳动者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及可能的健康影响。

生物检测是指在一段时间内,通过定期(有计划)地检测人体生物效应水平,以评价劳动者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及可能的健康影响。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类

(一)按照检测目的分类

1.评价检测

适用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预评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评价和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评价。

在开展评价检测过程中,如果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应该选择代表性采样点,连续采样3个工作日,其中应包括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的工作日;如果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应选择代表性采样,在一个工作日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连续3个工作日。

2.日常检测

适用于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日常的、定期的检测。

在开展日常检测过程中,如果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时间加权评平均容许浓度时,应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在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日采样一个工作班;如果评价职业接触限制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应选择代表性采样点,在一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

3.监督检测

适用于职业卫生监督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时,对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进行的检测。

监督检测过程中,如果评价职业接触限值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时,应选择代表性的工作日和采样点进行采样;当评价职业接触限值为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许浓度时,应选择代表性采样点,在一个工作班内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的时段进行采样。

4.事故性检测

适用于对工作场所发生职业危害事故时,进行的紧急检测。

事故检测应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采样点进行检测。

检测是应对空气中有害物质进行逐时检测至其浓度低于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或最高容浓度为止。

5、委托检测

随着行业的发展,委托检测也将列入其中。

(二)按照检测方法及仪器类型分类

1.现场检测

现场检测是指利用便携直读式仪器设备在工作场所进行实时检测、快速给出检测结果,适用于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作出迅速判断。

例如,事故检测、高毒物质工作场所的日常检测等。

常用方法有检气管(气体检测管)法、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测定法、物理因素的现场检测等。

(1)检气管法:

是将浸渍过化学试剂的固体吸附制剂成指示剂,装在玻璃管内,当空气通过时,有害物质与化学试剂反应引起固体吸附剂变色,根据颜色深浅、或变色柱的长度‘并与事先制备好的标准色板或浓度标尺比较后,即时作出定性或定量的检测。

利用检气管可对100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检测,如苯、甲苯、丙酮、氯乙烯、CO、CO2、SO2、H2S、HCI、O3、NO2、HCN、CI2等。

检气管法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快速和费用低等优点。

但是检测的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差,检气管的保存时间较短,一般为一年左右。

因此,使用检气管法是应注意如下事项:

注意检气管的保存期限,不要用过期检气管;

2、抽气体积要准确,最好用配套抽气装置;

3、注意温度对某些检气管显色的影响;

4、在规定的时间内读数;

5、应注意共存物地干扰。

(2)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测定法:

是指采用以红外线、半导体、电化学、色谱分析、激光等检测原理制成的便携式直读仪器在工作现场进行的快速检测。

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测定法的优点是:

有较高的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可用于多种有害物质的检测;仪器设备体积较小,质量较轻,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快速。

目前,我国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国家标准方法中仅有一个快速直接方法,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不分红外线气体分析法。

便携式气体分析仪测定法的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前,应对仪器进行校正;

2、应使用经过认证的仪器;

3、是否是标准方法;

4、现场共存物地干扰。

(3)物理因素的现场除振动外,多以场地形式存在作业场所,如声场、电磁射场等,而且除高温外,物理因素的产生和消失与生产设备的启动与关闭是同步的,因此,基于其产生病仅存在作业场所的特点,物理因素的检测采用便携式仪器设备现场即时直读的方式进行。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的现场检测项目主要包括:

噪声、高温、照度、振动、射频辐射、紫外光、激光等。

2.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是指在现场采样后,将样品送回实验室,利用更加精确的仪器进行测定分析的方法,是目前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检测最常见的检测方法。

实验室常用的方法有:

(1)称量法:

主要用于粉尘的测定。

(2)光谱法:

广泛用于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非金属无机化合物以及部分有机物的测定,如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等。

(3)色谱法:

主要用于有机化合物和非金属无机离子的测定,如:

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等。

用于实验室检测的分析仪器主要有:

分析天平、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和石墨炉)、原子荧光光谱仪、等离子发射光谱仪、红外光谱分析仪、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离子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相差显微镜等。

实验室检测的特点有:

适用范围广,可用于测定各种毒物和各类样品;测定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精密度好。

我国已颁布的职业卫生标准检测方法中以实验室检测方法为主。

实验室检测的缺点是检测所需时间较长,加上样品的运输,所需时间更长。

第二节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程序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的工作程度如图1-1所示。

项目委托

现场调查

检测方法制定

检测前期准备

现场采样

现场检测

实验室检测

数据处理

报告编制

报告审核签发

一、项目委托

检测机构根据检测项目来源、性质、检测对象和检测范围等,结合自身资质和技术能力,进行项目合同评审,接受来自企业客户、评价机构或者行政机关等的委托,双方签订技术服务合同。

二、现场调查

为了解工作场所空气中待测物浓度变化规律和劳动者的接触状况,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编便携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的卫生学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

(1)被调查单位概况,如单位名称、地址、劳动定员、岗位划分、工作班制等。

(2)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理化性质等。

(3)生产工艺流程、原料投入方式、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设备类型、数量及其布局。

(4)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5)工作地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产生和扩散规律、存在状态、估计浓度等。

(6)工作地点的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卫生防护设施及其使用状况、个人防护装备及使用状况等。

三、检测方案制订

检测方案应包括利用便携式仪器设备对物理因素的现场检测和对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样品采集两个方面的内容。

应根据现场调查情况以及GBZ1、GBZ2.1、GBZ2.2、GBZ/T160、和GBZ159规范的要求,确定各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代表性的现场检测点和样品采集地点、采样对象和数量,并根据职业病危害的职业接触限值类型和检测方法制订现场采样和检测实施方案。

方案应包括检测范围(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有害物质样品采集方式(个体或定点方法)、物理因素的检测时间和地点、化学有害因素的采样地点、采样对象、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等。

四、检测前准备

为确保现场检测工作的效率和安全,实施现场采样检测前应做好人员、设备、材料、现场采样检测记录以及相关辅助和安全防护设施等方面的准备工作。

具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确定现场采样检测执行人员及各自任务分工。

(2)做好采样仪器和检测仪器的准备工作,选择符合采样要求的仪器设备,检查其正常运行操作、电池电量、充电器、计量校准有效期、防爆性能等情况。

(3)做好采样设备的充电工作和流量校准工作。

(4)准备采样介质、器材、材料及相关试剂,确保其质量完好、数量充足。

(5)准备足够的现场采样检测记录单。

(6)做好采样人员必要的个体防护和仪器设备搬运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五、现场采样

在正常生产状况下、按照上述检测方案开展工作,采样前再次观察和了解工作现场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确保现场采样的代表性和有效性,如实记录现场采样记录单相关信息,记录单应经被检测单位相关陪同人员的签字确认。

六、现场检测

在正常生产状况下,按照上述检测方案开展工作,检测前再次观察和了解工作现场卫生状况和环境条件,确保检测的代表性和有效性,如实记录检测记录单相关信息,记录单应经被检测单位相关陪同人员的签字确认。

七、实验室检测

实验室检测主要指对现场采集的空气中有害化学物质样品的实验室分析和浓度测定。

包括:

现场采集样品的交接、采样记录单的交接、样品的编号和保存、实验室内样品的流转和分析测定。

八、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工作也是对原始采样记录和原始检测记录分析整理的过程,包括检测分析仪器产生的原始数据和原始图谱的计算整理、质控数据计算、采样时间和采样体积的计算、标准采样体积的计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的换算、数字修约等方面。

九、报告编制

检测报告是整理整个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工作的最终产出,既是整个检测工作的总结,也是对工作现场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浓度或强度及分布的归纳总结和结论,并且检测报告一旦签发盖章生效后将具有法律效力。

因此,检测报告编制工作的相关人员必须严肃认真对待,保证检测报告中相关信息和结果的真实、准确可靠。

同时,检测报告内容应清晰、整洁,便于查看结果。

十、报告审核签发

报告编制完成后,经过检测人员、校核人员、审核人员以及质量监督人员的逐次核对确认后,由授权签字人签发,加盖资质印章和检测机构检测专用印章,即可发送给委托方。

报告签发盖章后,相关原始记录和报告应归档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