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道路设计说明书.docx
《311道路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1道路设计说明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11道路设计说明书
道路施工图设计说明
1概述
1.1项目背景
四川省会理县红旗特色工业集中区东坝食品工业园区道路工程是《会理县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规划的城市道路。
会理县红旗特色工业集中区东坝食品工业园区是一新建园区,该园区的建设将是会理县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而道路工程将是该园区的基础建设。
道路工程长6.341km,道路宽为A型:
20m、B型15m、C型8m,行车道宽A型15m、B、C型8m。
该项目的实施能保证会太路的畅通,提高城市功能和形象,有利于招商引资,带动城市经济发展。
1.2设计标准
1.2.1技术标准
1、道路等级:
1).主干道A型为城市主干路III级40Km/h
2).次干道B型为城市次干路II级30Km/h
3).支路C型为城市支路I级30Km/h
2、计算行车速度:
A型40Km/h,B、C型30Km/h
3、路面类型:
水泥混凝土路面
4、标准轴载:
BZZ-100
5、设计荷载:
公路I级
6、路面结构设计基准期:
A、B、C型均为20年
7、路基宽度:
1).A型2.5(人行道)+7.5(行车道)+7.5(行车道)+2.5(人行道)=20.0米
2).B型3.5(人行道)+4.0(行车道)+4.0(行车道)+3.5(人行道)=15.0米
3).C型4.0(行车道)+4.0(行车道)=8.0米
8、地震烈度:
VII度设防
1.2.2采用主要技术规范
(1)《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4.03)
(2)《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017-96
(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
(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30-2003
(7)《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
(8)《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10)《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1)《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6
(1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5)《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019-89
(16)《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17)《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D61—2005
(18)《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19)《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20)《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06
(2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22)《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
1.3任务依据
(1)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总体规划(2005—2020);
(2)会理县红旗特色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四川攀枝花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现状地形图1:
1000(四川省第三测绘工程院);
(4)签订的相关设计合同;
1.4设计经过
根据会理县红旗工业园区管委会的中标书要求,我院立即抽调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组,项目组依据《会理县城市总体规划》、《会理县红旗特色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部分详规资料拟定路线优化调整方案,经向业主和规划单位同意后进场开展外业工作。
在仔细研究分析《会理县红旗特色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原始地貌地形图后我院于2011年10月2日向会理县红旗工业园区管委会及相关规划管理部门做了设计方案汇报,经研究讨论确定了具体设计的思路及方案。
随即我院有针对性地开展了相关方面的调查和勘测工作。
根据实测与调查资料拟定更为详细的方案后,我院向业主和规划单位进行了多次汇报,根据业主和规划单位的意见多次反复修改设计,其中对于道路竖向设计先后进行了4次重大优化修改,于2011年11月19日确定最后的道路竖向优化方案。
该方案充分考虑了园区内道路、排水的经济、合理可行性,并兼顾了二期建设的可行性。
2011年12月14日于会理进行了初步设计图纸会审,我院随即汇集会上领导和专家、业主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本设计做了再次优化和修改,之后进行了图纸评审,并对评审意见做了修改。
2011年12月下旬编制完成施工图设计文件。
1.5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本项目位于会理县城东南方向2Km附近,属路网城市道路,附近与会太路相接。
园区内共有7横4纵共11条道路,为示区别,为设计和施工辨别提供方便,横路用H(horizontal)如H1、H2、H3……..表示,纵路用V(vertical)V1、V2、V3……表示。
起点定位规则:
Hn路左(西)为起点,Vn路上(北)为起点。
工业园区现状工业园区全貌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1
路线长度
m
6341.695
2
平曲线个数
个
9
3
路线增长系数
4
平曲线占线路比例
%
5
竖曲线占线路比例
%
6
平曲线最小半径
m/个
93
7
最大纵坡
%/处
6.79/1
8
最短坡长
m/处
68.22
9
变坡点个数
个
10
竖曲线
最小半径
凸形
m/处
/1
凹形
m/处
/1
11
平面交叉
处
20
2工程概况
本项目工程为新建工程,根据《规划》道路路网共有7横4纵共11条道路,平交道口20处。
本项目H1线、H2线各有挖填,V1线、V3线北端挖方较高,最高达12m,分别进行了边沟、放坡、平台、护坡植草等设计,其余地段多为低填方段,对于填方路段为少占土地,均进行了挡墙、边沟设计,因波形护栏连续、简洁、安装、维护方便,同时也符合工业园区的整体形象,对于高于地面1米的挡墙均设置了波形护栏。
排水设计做到雨、污分排,设计原则上按《控规》执行。
雨水在设计时保证道路排水同时兼顾考虑场外、场内积水、农排用水;污水在设计时还兼顾今后工业园区东北方向新农村建设的污水排放。
本项目工程的设计内容包括:
(1)道路工程
(2)道路照明(3)交通安全设施工程(4)市政综合管线工程
在遵循《会理县城市总体规划》及《会理县红旗特色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前提下进行了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路基路面工程、交通安全工程、交通管理工程、市政综合管线工程等方面的设计。
本项目主体工程计价土石方22.17万立方米,22cm厚水泥混凝土路面69.62千平方米,平面交叉20处,永久占地面积174.87亩(道路实际占地127.23亩)。
主要建设规模见下表。
道路主要建设规模数量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施工图设计
备注
1
路线长度
m
6341.695
2
占用土地(永久)
㎡
116466.764
含放坡
暂用土地(临时)
㎡
31708.475
3
拆迁建筑物
㎡
10132.889
4
拆迁电力电讯线杆
根
30
5
路基土石方
挖方
m³
164328.47
含石方
填方
m³
57377.64
6
路基、路面排水工程
M10浆砌片石
m³
8359.683
M10砂浆抹面
㎡
29282.446
砂砾基层
m³
1374.763
7
路基防护工程
波形护栏
m
2744.00
拱形护坡
M10浆砌片石m³
4756.208
C20预制砼m³
186.370
植草㎡
39196.204
挡墙
片石m³
22926.35
8
路面工程
行车道
混凝土路面㎡
69620.65
水稳层m³
20295.126
砂砾石基层m³
43028.823
人行道
砼人行道砌块㎡
16983.83
6cm厚
水泥砂浆找平㎡
16983.83
2cm厚
C10砼垫层㎡
16983.83
10cm厚
9
桥涵
米/座
大桥
米/座
无
中桥
道
无
涵洞
处
无
10
平面交叉
处
20
3建设条件
3.1地理位置
会理县红旗特色工业集中区位于东经102°15'28.8″,北纬28°38'11″附近,周边与四川省攀枝花市盐边县、米易县和凉山彝族自治州德昌县、宁南县、会东县相毗邻,与云南省禄劝县、武定县、元谋县、永仁县隔江相望。
辖区国土面积4527.73km2,约占凉山州的7.57%;2008年全县人口45万人,约占凉山州的9.76%。
会理县北距西昌185km,成都749km,南距攀枝花市102km,距昆明310km,成昆铁路从西面擦县境而过县城距离省会成都600余公里。
3.2工程地质条件
3.2.1地形地貌
勘察场地位于会理县红旗工业园区内,北侧为会太路,其余方向为空地及山坡。
场地地形总体呈北高南低的趋势,地面标高为1775.86m~1781.92m,相对高差为6.06m。
地貌单元上属会理县山间冲洪沉积盆地,地基土成因为山前坡洪积层与山间河流冲洪积交错沉积层,以山前坡洪积层为主。
3.2.2气象及水文
会理盆地属亚热带大陆性气候,谷底海拔较低,寒潮影响小,冬暖夏凉,四季如春,年平均气温14.6~15.9℃。
每年6~10月为雨季,11月到翌年5月为旱季,多风,平均风速为1.6m/s。
年平均降雨量1155.5mm,平均蒸发量1787.6mm,蒸发量大于降雨量。
平均日照197天,无霜期240天,温润系数0.66,属半温润气候。
会理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南侧横断山脉峡谷地带,属中亚热带西部半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冬暖无严寒,夏短无酷暑,四季如春。
会理地区气候总体特点是干、湿季节分明:
雨季(5月~10月)雨量充沛,雨量集中(占全年降雨量的85%);旱季(10月~翌年4月)多风少雨,气候干燥,蒸发量较大。
气温年差较小,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15.1oC;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5%;平均无霜期240天。
由于地形北高南低,气候垂直差异变化突出,境内地方性气候特征较为明显:
县城一带中部地区气候温和、冬暖无严寒;北部山区为高寒区,冷凉湿润,长冬无夏;南部河谷为干热区,炎热干燥,长夏无冬。
县境内以南、北风为主,年均风速较小,年平均风速仅1.8米/秒,春季多西南大风,最大7~8级。
3.2.3地质构造
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安宁河强震带东侧之相对地震弱活动区的地壳次稳定区,属地震波及区。
该断裂带较宽,是活动断裂,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但未从本拟建场地内通过。
3.2.4地层岩性
据钻探揭露,场地勘探范围内的地基土上部为现代填土(Q4ml)和第四纪坡洪积相与冲洪积相(Q4dl+pl)形成的粉质黏土、淤泥质黏土、细砂及含砾粉质黏土等组成,据野外鉴别资料(即根据沉积环境、深度、颜色、密实度和状态),结合结合标准贯入试验的相关资料,将场地地基土分为5层,从上至下分述如下:
(1)素填土:
分布于地表层部分地段。
灰、灰褐色,表层50~80cm为耕质土,以黏性土为主,少量植物残留物及粉土。
全场钻孔分布。
厚度1.30~3.30m。
(2)粉质黏土:
灰黄色、灰绿色、灰褐色,稍湿,可塑状为主,局部呈软塑状,中——高压缩性,摇振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由黏粒及粉粒组成,部分层段粉粒含量较高。
局部含少量碎砾石约10%。
场地内除(18#、22#、39#、48#、50#、51#、52#、53#、54#)钻孔外,其余钻孔均有分布。
顶板埋深1.30~4.40m,厚度1.20~5.30m。
(2)—1细砂:
红褐色,松散状,湿。
以细砂为主,少量粉砂。
场地内仅在(13#、14#、15#、18#、22#、30#、33#、36#、50#、51#、52#、53#、54#)钻孔分布。
层顶面埋深1.90~4.80m,厚度1.00~3.30m。
(2)—2淤泥质黏土:
灰黑色、灰绿色,软塑状为主,局部呈流塑,高压缩性,摇震反应弱,干强度较差,韧性好。
有机质、云母等侵染。
场地内仅在(37#、38#、47#、48#)钻孔分布。
顶板埋深1.90~4.30m,厚度为0.90~5.30m。
(3)含砾粉质黏土:
灰黄色为主,局部为灰绿色,可塑状,中压缩性,摇振反应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稍有光泽。
由黏粒及粉粒组成,部分层段粉粒含量较高。
碎砾石由上至下逐渐增多,含量约20~35%,成分以砂岩为主,少量灰岩和花岗岩,棱角——次圆状,一般粒径约3~80mm不等,强风化。
全场钻孔分布。
层顶面埋深4.50~7.30m,钻孔最大深度8.80m未揭穿。
3.2.5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处于会理县红旗工业园区内。
地层由第四纪坡洪积相与冲洪积相(Q4dl+pl)形成的粉质黏土、细砂、淤泥质黏土及含砾粉质黏土等组成。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
地下水类型为上层滞水及孔隙型潜水,以孔隙型潜水为主。
上层滞水主要分布在素填土的孔隙中;潜水主要分布于下部细砂及含砾粉质黏土以下的碎石的孔隙中。
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迳流的渗透补给。
勘探期为丰水期,钻探外业过程中钻孔内测得地下水位为0.40~1.20m。
根据相邻场地水质分析资料及场地附近未分布有污染地下水的化工厂等,地下水及土未受污染,该场地地下水及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3.2.6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
拟建场地位于会理县红旗工业园区内,根据场地此处地貌单元位置和场地构造地质特征,目前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因场地为山区不排除环境、气候及地质条件的改变而引发的不良地质作用。
路线经过区域表多为耕地、藕田,表层厚度约0.4m为耕植土,填方路段应清除后再填方。
3.2.7地震效应评价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场地开阔、平坦,存在液化土层,为中软场地土,为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版)》的有关规定,建筑物的抗液化措施是基础和上部结构处理,亦可不采取措施。
基础及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到按7度烈度设防。
3.3工程地质评价
3.3.1场地稳定性评价
(1)该场地位于会理县红旗工业园区内,根据场地此处地貌单元位置和场地构造地质特征,目前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因场地为山区不排除环境、气候及地质条件的改变而引发的不良地质作用。
(2)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安宁河强震带东侧之相对地震弱活动区的地壳次稳定区,属地震波及区。
该断裂带较宽,是活动断裂,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但未从本拟建场地内通过。
(3)该场地地基土为中软土,存在可液化土层,Ⅱ类场地,为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在抗震设计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到按7烈度设防。
(4)场地土呈水平层理分布,层面坡度呈平缓状,土层厚度均匀,物理力学性质稳定,为均匀地基(仅局部地基土为不均匀),有较好的修建适宜性。
综上分析,并结合拟建建筑物的特点,该拟建场地有较好的修建适宜性。
3.3.1水、土腐蚀性评价
根据相邻场地水质分析资料及场地附近未分布有污染地下水的化工厂等,地下水及土未受污染,该场地地下水及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具微腐蚀性。
3.3.2持力层选择评价
1、根据标准贯入试验成果资料并结合地区经验,建议场地内各地基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及承载力特征值采用如下表:
主要地基土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
土类
压缩模量
Es(Mpa)
重度γ(kN/m3)
内聚力C(kPa)
内摩擦角φ(°)
承载力特征值fak(kPa)
(2)粉质黏土
6.56
19.43
36.90
14.53
130
(2)—1细砂
5.5
19
11
100
(2)—2淤泥质黏土
3.0
17
18
8.0
70
(3)含砾粉质黏土
8.5
20
22
19
180
2、场地内第
(1)素填土层埋深浅,厚度小,呈松散状,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属基坑开挖范围;第
(2)粉质黏土层其力学性质较好,呈可塑状,埋深适当,但该层为局部分布;第
(2)—1层细砂层为液化土层,力学性质较差且为局部分布;第
(2)—2层淤泥质黏土层承载力较差,软塑状为主,局部呈流状,不宜直接作为拟建道路的持力层;第(3)层含砾粉质黏土层力学性质较好,呈可塑状,由于埋深较大不宜直接作为拟建建筑物的持力层。
鉴于上述特点,建议拟建道路基础持力层选择第
(2)粉质黏土层,局部选择第
(2)—1层细砂层或第
(2)—2层淤泥质黏土层,当选择第
(2)—1层细砂层或第
(2)—2层淤泥质黏土层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
3.4结论及建议
3.4.1结论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除大气降水影响基坑涌水量外,主要是上层滞水,只要作好基坑内明排,对基坑开挖及施工无较大影响。
3.4.2建议
由于场地的水位较高,故基坑开挖时可采用管井降水方案或基坑内明排措施。
4设计概要
4.1设计原则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会理县城市总体规划》及《会理县红旗特色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路线方案主要控制因素。
路线方案选定同时考虑城市美观和土地利用率,总的设计原则为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功能适用,布景美观。
4.2路线设计
4.2.1路线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本项目位于会理县城东南方向2Km附近,属路网城市道路,附近与会太路相接。
园区内共有7横4纵共11条道路,为示区别,为设计和施工辨别提供方便,横路用H(horizontal)如H1、H2、H3……..表示,纵路用V(vertical)V1、V2、V3……表示。
起点定位规则:
Hn路左(西)为起点,Vn路上(北)为起点。
工业园区道路数字模型如下图:
4.2.2道路平面设计
本项目平面线形按照《会理县城市总体规划》及《会理县红旗特色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布置。
遵循《会理县红旗特色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道路系统分析图”及“道路工程规划图”设计理念,对局部个别超规、限部分做了优化修改。
平曲线最大半径为600米,平曲线最小半径为93.0米。
4.2.3道路纵断面设计
遵循《会理县红旗特色工业集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道路系统分析图”及“道路工程竖向规划”设计理念,对局部个别超规、限部分做了优化修改。
在本次设计中,结合周边建筑环境及地形地物,在保证少拆迁并节约投资的前提下,合理设计道路纵坡。
该条道路最大纵坡为6.79%,最小纵坡为0.231%,最短坡长为68.22米。
4.2.4道路横断面设计
(1)、路基断面形式
1).A型2.5(人行道)+7.5(行车道)+7.5(行车道)+2.5(人行道)=20.0米
2).B型3.5(人行道)+4.0(行车道)+4.0(行车道)+3.5(人行道)=15.0米
3).C型4.0(行车道)+4.0(行车道)=8.0米
(2)、路面横坡
行车道:
双向横坡1.5%
人行道:
双向横坡1.5%
道路超高:
2.0%
超高旋转轴:
绕道路设计中线旋转
4.2.5施工注意事项
1、施工前应对所提供的控制点(导线点、水准基点)逐一进行现场检查和核对,在无破坏松动、数据无误的前提下,方可用于路线平纵面放样和控制施工,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导线点和水准基点的保护,以达到各分项工程不同部位的施工始终引用同一导线点和水准基点之数据,避免发生差错。
当导线点和水准基点因破坏、松动、移位或因施工需要,需另行增设导线点和水准基点时,必须严格按《公路勘测规范》之规定进行观测、平差,达到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
2、当采用分段进场施工时,对相邻两段交界部位的路线坐标和高程应进行交叉搭接放样,相互核对,以避免在连接部位平面错位、纵面错台,鉴于此种现象在以往施工中已时有发生,处理也较困难,应特别引起重视。
建议自始至终保护好各自实施范围内的导线点和水准基点,须知工程各部位的放样和施工,以至于建成后初验和终验,都要以此为依据。
3、由于沿线部分路段架设有高压输电线路线纵面设计标高受限,实施时,请行走的机械、起重设备,千万注意空中安全,超高大型行走的机械宜适当绕行,起重设备必须收臂落架后,方可转移工点,即使在进行桥梁预制构件安装时,也应严格注意其举臂高度,以避免发生意外安全事故。
4、对有光缆的路段,破土动工前应与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保护通信设施,增强安全意识,避免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
5、实施过程中应加强对其他新建项目横穿的控制和管理,绝不允许在无任何依据的条件下和未与建设单位协调的前提下,随意假设或埋设各种管线横穿道路,造成道路通行净空受到限制,使用安全和使用功能得不到保障,这在以往道路建设过程中也相继发生过,造成逼迫变更设计,既降低了路线纵面设计标准,又延误了工期,特提醒施工过程中注意。
6、对于主线与现有公路相交时的施工,应制定严格的施工组织计划,并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以确保交通的畅通和安全。
4.3路基设计
4.3.1设计标准
1、路基设计标高:
建成后路面顶面中心线标高。
2、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1/50。
3、路基横断面布置:
行车道横坡(向外倾斜)采用1.5%,路拱曲线采用人字直线。
人行道横坡(向内倾斜)采用1.5%,直线坡。
4、路基超高及加宽: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之要求进行超高设计,超高采用2%;全线仅在H3路JD1、V4路JD1~JD4进行加宽设计。
4.3.2路堤设计
1、路基填方挡墙
1)本项目最大填方中心高度V1路约6m(仅60m),其余路段均为较低填方,平均为2m左右。
2)综合考虑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为少占用园区用地,本项目的部分填方段设置挡墙、边沟。
横断面设计图中的挡墙埋深为示意,挡墙埋深高程具体详见路施-37(即挡土墙设计图)。
3)A、B型道路的挡墙位于人行道边侧,C型道路的挡墙位于混凝土路面外侧。
当挡墙和路面结构层有重复冲突时,要保证挡墙的完整。
4)部分路段设置了波形护栏,详见路施-36(波形护栏工程数量表)。
2、路基压实及填料要求
1)路基的填筑应优先选用沿线级配较好的砂、砾类粗粒土作为填料。
根据沿线岩土性质表明,本项目一般挖方路段主要以粉土夹卵(砾)石或卵石土为主。
2)挡、涵台背和挡土墙墙背填料选用砂砾石、碎石等渗水性良好材料填筑。
3)填料的粒径和相关力学指标、压实度应符合下表的相关规定。
当路床填料最小强度达不到以上要求时,施工时可采取掺灰或其他稳定性较好的材料进行处理。
路基压实度及填料最小强度(CBR)表(CJJ1-2008)
项目分类
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
A型路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
B、C型路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
填料最大粒径(cm)
填料最小强度(CBR)(%)
填方路基
上路床
0~30
≥95
≥93
10
6
下路床
30~80
≥95
≥93
10
4
上路堤
80~150
≥94
≥90
15
3
下路堤
>150
≥92
≥90
15
2
零填及挖方路基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