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5008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8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docx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docx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指导性培养方案

部门:

电气工程学院

部门负责人:

凌有铸

专业负责人:

韩超

审核:

陶庭先

校长:

刘宁

制订日期:

2016年3月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学校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诚信实干、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人文修养和科学素养,具有扎实且全面的自然科学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较强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实践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好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质,能从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上述培养目标可以归纳为以下六项:

1、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良好的人文修养和科学素养。

2、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

3、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实践能力。

4、具有较好的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

5、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

6、能从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

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掌握专业所需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业务素养。

必须达到本专业规定的总学分要求和各类学分要求。

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创新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终身学习能力、获取及处理信息能力。

4、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重要健康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5、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基础,具有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掌握电路与电子学领域、信号系统与控制知识领域、计算机知识领域、电磁场领域的基本理论。

6、掌握电子信息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领域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能够在信号与信息处理、嵌入式系统方面具有初步专长,能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电子信息领域的基本问题。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及生产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良好的科学精神和职业道德。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

工程知识: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

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设计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制造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4:

研究: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毕业要求5:

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

工程与社会:

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

职业规范: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

个人和团队: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毕业要求10:

沟通:

能够就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

项目管理: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毕业要求12:

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本专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分解目标的矩阵关系图

培养

目标

毕业

要求

培养目标1

具有高尚的品德、良好的人文修养和科学素养

培养目标2

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

培养目标3

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实践能力

培养目标4

具有较好的团队精神和国际视野

培养目标5

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目标6

能从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运营管理等相关工作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毕业要求9

毕业要求10

毕业要求11

毕业要求12

本专业毕业要求和指标项分解

毕业要求

分解指标项

毕业要求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复杂工程问题。

1-1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

1-2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具备解决复杂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问题能力。

1-3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解决基本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问题能力。

毕业要求2:

问题分析。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和判断复杂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问题的核心步骤。

2-2能够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问题多种方案及寻求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2-3能正确表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

2-4能运用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获得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复杂问题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设计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制造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能够根据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复杂问题需求确定设计目标和解决方案。

3-2能够设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系统的单元(部件),制定其制造工艺流程。

3-3能够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复杂问题进行设计方案优选,体现创新意识。

3-4设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复杂问题解决方案时能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毕业要求4:

研究。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能够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相关的各类物理现象、材料特性进行研究和实验验证。

4-2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电子零件、结构、装置、系统制定设计方案。

4-3能够构建实验系统和实验方案,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5:

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能够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5-2能够使用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预测与模拟复杂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问题,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6:

工程与社会。

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行业的特性,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

6-2能够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6-3能够理解工程和技术的价值与人类伦理准则,工程师社会责任,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关注人类面临的挑战,认识地球生态环境和全球变化,理解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与本专业工程实践的关系。

7-2能够理解和评价与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程复杂领域工程问题相关的专业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毕业要求8:

职业规范。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并履行责任。

8-2能够结合工程实践理解工程伦理,并履行责任。

8-3能够结合工程实践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职业道德,并履行责任。

毕业要求9:

个人和团队。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多学科背景下具备团队意识和个人责任。

9-2能够与团队其他成员有效沟通与交流,听取并综合团队其他成员的意见与建议,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毕业要求10:

沟通。

能够就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具备良好的表达沟通能力,能够通过口头表达或书面方式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应用专业知识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中、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10-2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毕业要求11:

项目管理。

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能够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2掌握一定的经济决策方法,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毕业要求12:

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能够认识到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12-2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断学习,在基础知识上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

二、专业方向

不分方向

三、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嵌入式系统平台为依托,以信息的采集、检测、传输、控制与处理为目的,掌握采用嵌入式系统进行信息处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主要学习、研究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和应用方面的理论、技术和工程问题。

本专业在支撑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

本专业注重培养学生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较高的英语水平、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创新实践能力和创业意识。

2、安徽工程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坚持走深度融合地方经济建设,产学研用相结合,积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培养的学生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3、遵循高等教育规律,适应区域经济建设需求,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以科学的主干课程、合理的专业方向课程、丰富的选修课程形成良好的理论课程体系,以良好的实验环境、丰富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第二课堂,完善的本科生导师制度,加强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四年的学习生活。

4、结合学科发展,优化课程体系,将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以培养方案为依据,科学构建课程体系、严格成绩考核;注重基础课程、实践环节及素质培养课程的设置。

对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充分保证其教学时数,以实现厚基础;通过合理地设置专业课程,以实现宽口径;通过校内外实践性环节、课程实验、创新创业环节的课程设置,以实现强能力;通过必要的自然、人文及社会责任感课程的设置,以实现高素质。

四、学制:

本科四年

修业年限:

3~6年

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五、学分总体要求

规定毕业总学分:

195学分(含实践教学环节、综合素质学分),其中:

通识必修课:

62.5学分,占32.1%

通识选修课:

7学分,占3.6%

学科基础课:

53学分,占27.2%

专业核心课:

18学分,占9.2%

专业方向课:

7.5学分,占3.8%

实践教学环节:

45学分,占23.1%

综合素质学分(不含社会责任教育):

2学分,占1%

六、主干学科、主要课程、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微机原理及应用Ⅲ、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Ⅰ、ARM体系结构与汇编语言、嵌入式Linux系统程序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与专业方向的3门核心课程,信号射频识别原理及应用、数字图像处理*、信息理论与编码*。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

七、课程配置流程图、专业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

专业主干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图

毕业要求

及其分解

 

课程体系

1.工程知识

2.问题分析

3.设计/开发

解决方案

4.研究

5.使用

现代

工具

6.工程

与社会

7.环境

和可持

续发展

8.职业规范

9.个人

和团队

10.沟通

11.项目

管理

12.终身

学习

1

2

3

1

2

3

4

1

2

3

4

1

2

3

1

2

1

2

3

1

2

1

2

3

1

2

1

2

1

2

1

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H

H

H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H

H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M

H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H

M

H

军事理论及国防教育

L

H

形势政策

H

L

H

就业创业指导

H

L

M

体育

M

M

大学英语

H

H

高等数学Ⅰ

H

H

大学物理

H

H

物理实验

M

M

H

大学计算机基础

H

M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导论

H

H

H

H

工程制图基础

H

L

H

C语言程序设计

H

M

入学教育

M

H

军事训练

M

H

线性代数

H

H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M

M

M

专业认识实习

H

H

H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H

H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H

工程离散数学

H

H

数理方程

H

电路分析

H

H

H

电路分析实验

H

H

H

工程训练II

(1)

M

M

模拟电子技术

H

H

H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H

H

H

数字电子技术

H

H

H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H

H

H

工程训练II

(2)

M

M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H

H

H

微机原理及应用III

M

H

信号与系统

H

H

H

H

H

计算机通信基础

M

H

电磁场与电磁波II

H

H

射频识别原理及应用

H

H

高频电子线路

M

M

M

高频电子线路实验

M

M

M

工程软件训练基础

(1)

H

L

H

工程软件训练基础

(2)

H

L

H

通信原理II

H

H

H

H

H

数字信号处理I

H

H

M

L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I

H

H

H

H

ARM体系结构与汇编语言

L

H

H

数字图像处理

H

H

工程管理导论

M

M

软件工程概论

M

M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H

H

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