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848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6.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docx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docx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1、什么是史前时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传说时代?

四者之间的关系怎样?

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人类历史一般被称为史前时代。

在漫长的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石制和木制工具,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

而人工取火的成功,农耕、畜牧的发明,定居社会的实现,是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

根据生产工具的变化,考古学家把史前社会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旧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称为新石器时代。

在文字发明之前,人类的历史依靠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成为古史传说。

古史传说中描述的远古时代被称为传说时代。

四者之间的关系: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传说时代都属于史前时代。

2、了解史前时代历史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了解史前时代历史的主要途径:

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

3、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在哪里?

新石器与旧石器相比主要“新”在两方面:

生产工具新,主要使用磨制石器。

生活工具新,发明了陶器。

(生活方式新,产生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开始定居,形成村落。

4、古猿是怎样进化为人的?

古猿进化过程包括下列环节:

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语言的产生→人脑的形成→工具的制造。

其中直立行走是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社会诞生的标志之一;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本领,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5、人类诞生的时间与标志?

人类诞生的时间:

二三百万年前。

标志:

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

6、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

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7、北京人与山顶洞人的比较

典型人类

距今年代

发现地点

体质特征

主要生产生活工具

主要生活情况

北京人

70万—20万

北京周口店

头部还留有猿类的一些特征。

打制石器、木棒。

以采集、狩猎为生,使用天然火,群居(杂居)。

山顶洞人

3年

北京周口店

与现代人基本相似。

打制石器为主,开始懂得磨制、钻孔技术。

采集、渔猎为生,能人工取火,能用骨针,氏族群居。

8、火有哪些作用?

人工取火与天然火相比有哪些好处?

火的作用:

照明、取暖、熟食、驱赶野兽,改变人的食性和生理机制,促进大脑和身体的发育。

人工取火与天然火相比的好处有:

方便,不用保存火种,不用担心火种熄灭等。

9、原始农业和原始畜牧业产生的时间、原因及作用?

产生时间:

距今一万年左右。

产生的原因:

(1)环境的变化:

气候变得温暖湿润。

(2)人口的增加:

仅靠采集、狩猎难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

作用:

(1)使人类有了较充足的食物来源,生活有了保证,走向定居。

(2)促进了生活工具的改进,出现新石器,进入新石器时代。

(3)发明了新的生活用具:

陶器。

10、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村落出现的时间、地点?

时间:

九千年前,地点:

西亚

11中国典型古村落河姆渡村与半坡村之比较

典型村落

距今年代

发现地点

自然环境特征

建筑形式

农作物

陶器特点

河姆渡人

7000年

浙江余姚

(长江流域)

气候温暖湿润

干栏式

水稻

黑陶

半坡人

五六千年

陕西西安

(黄河流域)

气候寒冷干燥

半地穴式

彩陶

(注:

出现上述不同的主要原因:

自然环境的不同)

12、传说时代不同地区流传的传说有什么共同特点?

(1)从时间上看:

大致都是距今四五千年左右,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

(2)从内容看:

多是英雄人物的故事。

(3)从形式看:

都属于口述资料。

(4)从意义、价值看:

故事中包含了一定的事实,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13、我们中华民族为什么自称炎黄子孙?

(或为什么炎帝黄帝被尊称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因为炎帝黄帝是距今四五千年前,我国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

他们联合起来打败了东方的蚩尤部落后,在黄河流域繁衍生息,形成华夏族的主体,所以我们自称炎黄子孙。

另外也与传说中炎帝黄帝的杰出贡献有关。

(炎帝的贡献:

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黄帝的贡献:

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

让下属官员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其妻还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14、什么是禅让制?

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情况?

中国原始社会后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叫禅让制。

与禅让制有关的传说中的部落联盟首领有:

尧、舜、禹。

禅让制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原始民主制度。

15、禹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哪些情况?

大禹的主要功绩是治水。

治水一事反映的社会情况:

(1)黄河流域是我国人民的聚居地。

(2)说明当时黄河经常泛滥,我国人民自古就有同洪水等自然灾害作斗争的历史。

(3)治水成功说明当时我们已具有了一定的改造自然的能力。

16、为什么要保护文物古迹?

在文物保护中还存在着什么问题?

文物古迹的价值:

是我们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是不可再生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在文物保护中存在着资金缺乏、技术落后、人员不足、保护意识淡薄、旅游开发过度、人口密度过大等问题,也与经济建设、城市规划等存在着矛盾。

17、传说时代的英雄史诗。

《吉尔伽美什》——流传西亚的英雄史诗

〈荷马史诗〉——流传古希腊的欧洲最早的史诗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主要知识点

1、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国家的产生和文字的发明。

2、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况及空间分布(落实在图中)

文明古国

地理位置

发源河流

建国时间

统一时间及人物

古代埃及

非洲东北部

尼罗河流域

BC3500年

BC3000年

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居民)

西亚

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BC3500年

公元前18世纪

汉穆拉比

古代印度

南亚

印度河、恒河流域

BC2500年

公元前6世纪逐步统一

公元前3世纪基本统一阿育王

古代中国

东亚

 

黄河

长江流域

 

BC2070年

BC2070年禹

3、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点及原因探究

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点:

文明都产生于大河流域,受惠于大河母亲的哺育。

原因探究:

(1)大河流域水资源丰富。

(2)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3.)气候温和。

有利于农作物培植、生长,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生活。

4、早期国家的主要特点及区别

典型城市

王权神圣

社会等级

军队、刑法

古埃及

孟斐斯

法老(太阳神之子)

王室、僧侣和贵族为统治阶级,工匠和农民是自由民,受贵族剥削,处于社会底层的是奴隶。

建立了常备军,军事将领具有较高的地位。

古巴比伦

乌尔城

国王(汉穆拉比——世界四方之王)

汉穆拉比法典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文法典。

古印度

摩亨佐.达罗

国王(阿育王)

种性制度,将社会成员分为四个等级: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古中国

二里头

国王(禹划九州、铸九鼎)

在商朝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官员和部落首领构成贵族,社会的主体是平民。

夏朝建立军队,商朝军制较完备,已经有步兵、车兵和弓箭部队,出现战车。

妇好是中国第一为出现在文字记载中的女将军。

5、汉穆拉比法典的实质和与现代法律精神的区别。

汉穆拉比法典的实质:

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

现代法律精神的区别:

汉穆拉比法典比较残酷、不公平,只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现代法律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人道主义,比较人性化。

6、印度种姓制度概况。

等级

名称

组成人员

权利与义务

第一等级

婆罗门

僧侣

掌握祭祀大权

第二等级

刹帝利

国王、武士、官吏

掌握军政大权

第三等级

吠舍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供养前两个种姓

第四等级

首陀罗

征服者、破产无土地的人

没有任何权利

7、比较三种古老文字的异同。

文字名称

发明者

书写材料

共同特点

备注

象形文字

古埃及人

纸草

1、都图画文字发展而来

2、都是各地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3、都是现代文字的起源。

1、最早的象形文字是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多年创造的,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2、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楔形文字

西亚的苏美尔人

泥版

甲骨文

中国商朝人

龟甲与兽骨

8、四大文明古国的主要文化成就。

类别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印度

古中国

文字

象形文字

楔形文字

甲骨文

建筑

金字塔(世界七大奇迹中唯一现存的建筑)狮身人面像、

空中花园(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工艺

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天文历法

太阳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后来的罗马历法和现行公历都源于这种历法。

太阴历、星期制度和60进位记时法

9、文字产生的原因、过程及意义。

文字产生的原因:

为了记忆和交流的需要。

文字产生的过程:

刻画的符号或标记(文字的雏形)——图画文字——象形文字。

真正的文字就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起来的。

文字产生的意义:

标志着人类告别了野蛮,进入了文明时代。

10、对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的“古代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的理解

对“古代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可从两方面来理解。

(1)从自然环境看:

尼罗河是埃及境内唯一的水源,是尼罗河充足的水利资源和定期泛滥带来的肥沃土壤孕育了古埃及的古老文明。

(2)从文化成就看:

古埃及人按照尼罗河水的涨落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制定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也是因为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与丈量土地的需要产生了古埃及的几何学。

11、蓝田人的今昔变化及变化原因、启示。

蓝田人的今昔主要变化:

气候温暖湿润,水源丰富、植被茂密,森林覆盖面广,动物种类繁多。

森林减少,植被破坏,河床淤塞,河流断流,有些动物濒临灭绝。

变化主要原因:

人口的增长与统治者的大兴土木,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与利用,破坏了生态平衡。

蓝田人的今昔变化的启示:

(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

)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

(2)依法制裁破坏环境的行为;

(3)植树造林,保护水土,保护环境。

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

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

1、欧洲文明、希腊文明与爱琴文明的关系。

欧洲文明起源于希腊文明,而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开端。

爱琴文明的两个中心:

克里特岛和迈锡尼。

(克里特岛的文明起源于公元前2500年,米诺斯王宫是其文明的代表)

2、古希腊的地理范围:

希腊半岛,爱琴海和小亚细亚西海岸。

(落实在图中)

3、古希腊城邦时代的两个重要的国家雅典、斯巴达的特点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特点

产生差异的原因

雅典

沿海,商业贸易繁荣,经济以工商业为主,尚文,实行民主制度。

雅典位于沿海,海上交通便利,有较发达的航海,对外交流广

斯巴达

内陆,以农业为主,尚武,整个斯巴达像一座大兵营。

内,陆

斯巴达位于内陆,与外界交流少

(注:

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中国的春秋时期,古希腊进入城邦时代)

4、雅典的民主制度的内容,积极作用及局限性

雅典的民主制度的内容:

1)雅典的最高权利的机构是公民大会。

休会期间,由“500人议事会”负责处理城邦的日常事务。

2)雅典的最高司法机构是陪审法庭。

3)防止权力过大,破坏民主制度的办法:

陶片放逐法。

4)各级官员的产生方法:

抽签。

积极作用:

使雅典公民主动积极地参政议政。

局限性:

这种民主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5、5、古罗马的地理位置和从共和国到大帝国的主要大事。

地理位置:

地中海北岸的亚平宁半岛。

从共和国到大帝国的主要大事:

1)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

2)公元前27年,屋大维称“元首”,帝国建立。

3)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戏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

4)395年,罗马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

5)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

6、古罗马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原因是:

军事征服。

罗马人是尚武的民族,罗马人勇敢、善战,罗马军队战术高超,罗马军团具有多兵种协同作战的“集团军”优势。

7、西方文化之根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古希腊和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化之根。

表现在:

1)哲学:

现代西方人使用的哲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

2)自然科学:

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创造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成为西方近代科学的源头。

3)法律:

罗马法对欧美各国的法律影响很大,成为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

4)建筑:

现代体育场馆和欧美建筑都留有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特点。

5)人文学科:

戏剧:

人文学科:

戏剧——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历史学——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被称为“西方历史之父”。

文学——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是欧洲最早的史诗。

6)政治制度:

欧洲民主制起源于雅典的民主制度。

7)体育: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竞技会。

8、古希腊、古罗马主要文化成就

类别

古希腊

古罗马

哲学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

自然科学

阿基米德:

螺旋提水器、浮力原理、杠杆定理等。

人文学科

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

历史学家:

希罗多德被称为西方历史之父。

法律

〈十二表法〉——罗马法中的第一部成文法典,也是罗马法和欧洲法学的渊源。

建筑

帕特农神庙(雅典卫城)

凯旋门、古罗马竞技场等

第二课基督教文明与欧洲中世纪

1、中世纪的概念及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最大特点。

中世纪:

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衰落后,欧洲进入封建社会到16世纪之间的历史时期。

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最大特点:

政治上:

建立了封建农奴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不平等

经济上:

以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为主,11世纪城市才复苏,掀起。

——不开放

思想文化上:

基督教统治思想,教会垄断文化教育——不科学

因此,欧洲的中世纪也称“黑暗时代”。

2、西欧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的由来。

1)法国、德国、意大利的由来:

由查理曼帝国分裂后的三个王国:

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东法兰克王国发展而来。

西法兰克王国——法兰西,中法兰克王国——意大利,东法兰克王国——德意志。

注:

查理曼帝国分裂时间——843年(9世纪中期)

2)英国的由来:

由形成于9世纪早期的英吉利王国发展而来。

3、怎样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我”—封君,“附庸”—封臣

即封君只有权管理自己的封臣,而无权管理自己封臣的封臣。

后果或影响:

使中世纪欧洲的封建主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与混乱。

4、基督教的产生及在中世纪欧洲的地位。

(1)产生:

(时间、地点、人物、经典)

时间:

1世纪(基督教产生的时间是公元前后的分界点)

地点:

罗马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创始人:

传说的耶稣经典:

《圣经》。

(2)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的地位:

基督教在中世纪的欧洲成为了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会还垄断文化教育。

第三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第三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1、、伊斯兰教的产生(时间、地点、人物、经典、教义)

时间:

7世纪初(610年)地点: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创始人:

穆罕默德经典:

《古兰经》。

教义:

信奉“真主”安拉是宇宙间唯一的神。

2、世界三大宗教

创立时间

创立地点

创始人

经典

主要信仰区域

佛教

BC6世纪

印度

乔达摩。

悉达多

亚洲

基督教

1世纪

罗马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耶稣

〈圣经〉

欧美

伊斯兰教

7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

穆罕默德

〈古兰经〉

亚非

3、阿拉伯帝国的产生时间

8世纪中叶,阿拉伯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大帝国。

帝国的首都在巴格达。

4、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成就(保存、传播、创造)

(1)保存和传播世界文化:

阿拉伯人把希腊、罗马、印度的古典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再传播到世界各地。

(2)数学:

阿拉伯人改造和传播了印度人发明的十个数字的符号;

(3)建筑:

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对世界各地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文学:

《天方夜谭》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5)科学:

机械人和伊本﹒白图泰绘制的世界地图。

数学、天文学、化学和医学等在当时世界上居领先水平。

5、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

产生原因:

(1)地理位置。

地跨三大洲,版图的扩大,为各地区之间交流提供了条件

(2)阿拉伯人重视教育与知识。

(3)利用宗教进行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通过宗教传播形式带动世界文化交流,推动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

第四单元复习资料

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

1、主要朝代及概况。

朝代

建国时间p

建立者

都城

重点内容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周武王

镐京

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

东周(春秋、战国)

公元前770年

(BC770-BC476-BC221)

周平王

洛阳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诸子百家及其主要思想。

公元前221年

秦王嬴政

(秦始皇)

咸阳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

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内涵及其关系。

(1)分封制

内涵:

是指周王将王都以外的地区封赐给亲属、功臣等,建立诸侯国。

作用:

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朝控制的区域。

(2)宗法制

内涵:

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

核心:

嫡长子继承实质:

等级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

(3)礼乐制

目的:

用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

与宗法制的关系:

是宗法等级制的具体表现

意义:

为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打下了根基。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的共同作用:

维持社会秩序,巩固统治。

3、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

春秋五霸一说为:

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另一说为:

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战国七雄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要求:

落实在图中,按东南西北中的方位记忆。

4、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

背山面海,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管仲改革,富国强兵——实力雄厚

尊王攘夷,深得明心——手段高明;葵丘会盟——确立霸主

5、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作用。

主要内容:

(1)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2)奖励农耕(3)奖励军功;(4)建立县制。

作用:

(1)使秦国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

(2)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6、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及对当代教育的意义

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

)重视道德教育,特别是个人修养,强调用“礼”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

(2)广开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使人人都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体现了教育平等思想。

(3)注意“因材施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4)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注重启发式教育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力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6、诸子百家及其主要思想。

主要学派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类似的现实思想

儒家

孔子

核心思想为“仁”,即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以“德”治国、教育公平,针对不同的学生施以不同的教育等思想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以民为本

墨家

墨子

“非攻”“兼爱”

反对战争,主张和平。

博爱

法家

韩非子

“法治”,强化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力。

(被秦国所采纳)

依法治国

道家

老子

“无为”,顺应自然;辩证思想

遵循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兵家

孙子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

了解市场行情,确定投资方向等

孙膑

“事备而后动”(《孙膑兵法》)

7、秦能灭六国,统一全国的原因。

(1)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强盛,军事力量强大。

(2)秦地处关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物产丰富,物资充足。

(3)秦王嬴政精心勤政,有雄才大略,采取了正确的战略战术和外交策略。

(4)人民渴望和平安宁的生活。

8、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影响

政治上:

建立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职,地方推行郡县制。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政治制度。

经济上:

修建驰道,统一车軌;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商品的交换,促进经济的发展

文化上:

统一文字(小篆)——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机的重要因素

思想上:

“焚书坑儒”——有利:

统一了思想,也有利于政治的统一。

不利:

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

民族关系上:

修建“万里长城”,防御匈奴。

——万里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开凿灵渠,南征越族;——灵渠连接长江、珠江两大水系,成为后世沟通南北水路的重要通道。

第二课汉唐盛世

(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

1、主要朝代及概况

朝代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重点内容

西汉

公元前202年

刘邦(汉高祖)

长安

新的大一统的表现、“文景之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的政绩、丝绸之路

东汉

25年

刘秀(光武帝)

洛阳

光武中兴

三国南北朝

220

曹丕

洛阳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北魏孝文帝改革

221

刘备

成都

222

孙权

建业(南京)

隋朝

581

杨坚(隋文帝)

长安

京杭大运河

唐朝

618

李渊(唐高祖)

长安

“贞观之治”的表现及原因、“贞观遗风”“开元盛世”“安史之乱”——由盛转衰

2、西汉新的大一统的表现及原因

表现:

政治上,国家统一,皇权加强。

经济上,文景帝时,恢复发展(文景之治);汉武帝时,西汉出现鼎盛。

思想上,汉武帝时,实现大一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民族关系上,边疆安定,与周边各民族的联系加强。

原因:

政治思想上: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汉武帝:

(1).颁布“推恩令”——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

(2).加强监察制度——加强了皇权

(3).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统一了思想,有利于皇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

经济上:

汉高祖和文帝、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等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文景时期,提倡节俭,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

出现文景之治,汉武帝时经济达到繁荣。

民族关系上:

(1)通过张骞出使西域和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的设立,沟通和加强了与西域各族的联系。

(2)通过战争(汉武帝时,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和和亲(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解决了匈奴问题,使北部边疆得到安宁,并出现民族的融合。

3、汉武帝的功绩

(1).颁布“推恩令”,大大削弱了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

(2).加强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