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方案编制指导书模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260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2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方案编制指导书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方案编制指导书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方案编制指导书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方案编制指导书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建筑施工方案编制指导书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方案编制指导书模板.docx

《建筑施工方案编制指导书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方案编制指导书模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施工方案编制指导书模板.docx

建筑施工方案编制指导书模板

施工方案

编制内容指导书

 

一、方案编制内容

工程概况:

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编制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图纸、标准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施工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施工工艺技术:

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

保证措施:

组织保障、技术、安全、环境、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

劳动力计划: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指导施工附图:

建(构)筑物平、立、剖面图、结构详图、节点大样详图、机械平面剖面布置图等。

计算书:

准确的详细计算书。

二、确定施工起点流向

是指确定单位工程在平面或竖向上施工开始的部位和开展的方向。

一般应考虑如下因素:

1、确定施工流向的是关键要素。

2、一般应考虑建设单位对生产或使用急的工段或部位先施工。

3、施工的繁简程度。

一般技术复杂、施工进度慢、工期较长的区段或部位应先施工。

4、房屋高低层或高低跨。

5、工程现场条件和施工方案。

6、分部分项工程的特点及相互关系。

三、确定施工顺序

施工顺序是指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的先后次序。

确定施工顺序时,一般应考虑以下几项因素。

1、遵循施工程序;

2、符合施工工艺要求;

3、与施工方法一致;

4、按照施工组织的要求;

5、考虑施工安全和质量;

6、考虑当地气候的影响。

3-1施工程序

四、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

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是施工方案中的关键问题。

(一)选择施工方法

选择施工方法时着重考虑影响整个单位工程施工的分部分项工程。

通常,施工方法选择的内容有:

1.土石方工程

1.1计算土石方工程量,确定土石方开挖或爆破方法,选择土石方施工机械。

1.2确定放坡坡度系数或土壁支撑形式和打设方法。

1.3选择排除地面、地下水的方法,确定排水沟、集水井或井点布置。

1.4确定土石方平衡调配方案。

2.基础工程

2.1基础中垫层、混凝土基础和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的技术要求,以及施工地下室的技术要求。

2.2桩基础施工方法及施工机械选择。

3.砌筑工程

3.1砖墙的砌筑方法和质量要求;弹线及皮数杆的控制要求。

3.2确定脚手架搭设方法及安全网的挂设方法。

4.钢筋混凝土工程

4.1确定模板类型及支模方法,对于复杂的工程还需要进行模板设计及绘制模板放样图;选择钢筋的加工、绑扎和焊接方法。

4.2选择混凝土的搅拌、输送及浇筑顺序和方法,确定混凝土搅拌设备的类型和规格,确定施工缝的留设位置。

5.结构制作工程

5.1确定结构安装方法和超重机械;确定构件运输及堆放要求。

5.2绘制、制作大样图;放样、下料、切割、除锈;构件校正、制孔、组装、焊接、无损检验、涂装。

6.结构安装工程

6.1确定起重机械的类型、工作技术性能;构件安装工艺,结构安装方案。

6.2确定起重机三个主要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技术性能曲线图;柱的绑扎和吊升方法;屋架的绑扎、翻身扶直排放;结构吊装方法;构件预制阶段和吊装前的平面布置。

7.屋面工程

9.1屋面各个分项工程施工的操作要求。

9.2确定屋面构件的运输方式。

8.装饰工程

10.1各种装修的操作要求和方法。

10.2选择材料运输方式及储存要求。

(二)选择施工机械

机械化施工是改变建筑工业生产落后面貌,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基础,因此施工机械的选择是施工方法选择的中心环节。

选择施工机械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

1、选择施工机械时,应首先根据工程特点选择适宜的主导工程的施工机械。

2、几种辅助机械或运输工具应与主导机械的生产能力协调配套,以充分发挥主导机械的效率。

3、在同一工地上,应力求建筑机械的种类和型号少一些,以利于机械管理。

4、机械选择应考虑充分发挥施工单位现有机械的能力。

施工方案指导书

1基坑支护、降水工程施工方案

1.1编制说明及依据

简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目的以及方案编制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图纸、标准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1.2工程概况

简要描述工程地址、周边建筑物、道路、管线等环境情况、基坑平面尺寸、基坑开挖深度、工程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气候条件(极端天气状况,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暴雨)、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支护(降水)结构选型依据,支护(降水)系统的构造。

重点说明:

关注的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状态。

1.3管理机构及劳动力组织

简要描述质量、安全管理机构的组成,给出质量、安全管理机构网络图。

简单描述劳动力组织。

1.4施工部署

阐述施工目标、施工准备、施工劳动力投入计划、主要材料计划、主要设备计划、施工现场平面布置、施工进度计划。

重点说明:

基坑支护中的施工工艺流程是有交叉穿插作业的,要明确总体的部署和土方开挖施工流程。

1.5基坑工程支护和降水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点

基坑工程的重点难点要描述清楚,结合工程实际编制。

如砂性土中的土钉墙支护,基坑降水的处理就是一个关键点,对井点降水等要有详细的叙述,制定降水措施,还有备用井点、备用发电机等。

1.6主要分项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描述施工技术参数、工艺流程(设计的基坑开挖工况)施工顺序、施工测量、土石方工程施工、基坑支护的施工工艺、变形观测、基坑周边的建筑物(地下管网)的监测和保护措施。

方案中应绘制相应的基坑支护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及节点大样施工图。

应有相应的基坑水平、竖向和相邻建筑(构)物沉降变形的监测技术措施和基坑周边的地下管网的监测和保护措施。

1.7质量保证措施

描述保证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1.8安全保证措施

描述安全生产组织措施、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用电安全措施。

1.9文明施工措施

描述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10雨季、台风和夏季高温季节的施工措施。

1.11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主要有施工机械设备表,进度计划表,平面布置图,支护结构的设计计算书、支护结构施工工况图,降水或截水计算书、施工图(井点平面布置图、剖面图、井点详图),基坑安全防护做法图,基坑内外排水图。

2土方开挖工程施工方案

2.1编制说明及依据

简述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目的以及方案编制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图纸、标准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2.2工程概况

描述工程地址、施工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河流、气象、运输道路、邻近建筑物、地下基础、管线、电缆坑基、防空洞、地面上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和堆积物状况,供水、供电、通讯情况,防洪排水系统等等、基坑平面尺寸、基坑开挖深度、地下水位标高、工程地质情况、水文地质情况、气候条件(极端天气状况,最低温度、最高温度、暴雨)、测量控制点位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等。

2.3施工计划

描述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劳动力计划: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2.4基坑工程开挖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点

基坑工程的重点难点要描述清楚,结合工程实际编制。

如在软粘土中的挖土也是一个关键点,要制定详细措施,确保工程桩不歪斜、不断裂,达到安全性等。

2.4施工工艺

详细描述勘察测量、场地平整方案;排水、降水设计、支护结构体系选择和设计情况,土方开挖设计包括设计的基坑开挖工况、开挖顺序、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开挖路线、顺序、范围、各层底部标高,边坡坡度,排水沟、集水井位置及流向,弃土堆放位置、质量标准等。

特别是对定位放线的控制,控制内容主要为复核建筑物的定位桩、轴线、方位和几何尺寸。

对土方开挖的控制,控制内容主要为检查挖土标高、截面尺寸、放坡和排水;基坑(槽)验收。

2.5监测监控

描述基坑及周围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的监测方案及保护措施。

2.6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描述组织保障、技术措施、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扬尘、遗洒)等安全保证措施。

2.7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包括但不限于土方平衡计算、边坡稳定分析、开挖平面图、土方开挖路线图,剖面图,基坑安全防护做法图,基坑内外降排水图等图纸。

3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施工方案

3.1编制说明及依据

简述模板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目的以及方案编制所依据的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图纸、标准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3.2工程概况

简要描述主体工程概况。

结合结构平面图、立面图及剖面图,详细描述模板工程的情况,如梁板、柱、墙支模高度、构件的截面尺寸等,明确哪些部分属危险性较大的分项。

3.3模板支撑体系的材料选择

简要描述模板支撑体系选用的形式、材料,以及各种材料的力学性能指标。

3.4模板支撑体系工程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点

模板支撑体系工程的重点难点要描述清楚,结合工程实际编制。

其中,模板及模板支撑的整体稳定性是施工的重点,对工程的内、外在条件要求进行详细解析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3.5模板支撑体系的主要搭设方法、验收要求及拆除要求

详细描述模板支撑体系的搭设顺序、主要搭设方法、工艺要求、以及构造设置要求。

为保证支撑体系的稳定,主次梁及板底立杆间距应按模数统一考虑,板下立杆纵向间距应为沿梁纵向立杆排距的整数倍。

详细描述模板支撑体系的验收要求。

模板拆除的时间要求、拆除顺序、拆除方法、工艺要求。

3.6质量保证措施

描述保证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

3.7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

简述模板安装和拆除的安全技术措施,其中包括:

模板施工前的安全准备工作、模板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模板拆除的安全、技术要求。

3.8监测措施

简述模板支撑体系在搭设、钢筋安装、砼浇捣过程中及砼终凝前后的模板支撑体系监测措施。

3.9文明施工措施

描述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3.10梁、板模板及支撑体系计算

3.10.1描述梁、板的部位、结构尺寸、层高和跨度。

3.10.2描述梁、板底支撑布置情况及支撑布置简图。

3.10.3梁下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验算。

根据支撑系统设置情况,分别选择不同支撑布置形式截面最大的梁进行验算。

要求如下:

1)画出需验算类型的支撑节点详图,简述该种类型的布置情况和安装做法,以及所需各种材料的规格。

2)梁底模板验算:

荷载计算:

包括梁模板自重、砼自重、钢筋重量、施工荷载;画出计算简图;进行模板的抗弯强度、抗剪强度、挠度的计算。

3)梁底次楞验算:

荷载计算中增加次楞自重,其它荷载由上部传递,验算步骤同梁底模板。

4)梁底主楞验算:

荷载计算中增加主楞自重,其它荷载由上部传递,验算步骤同梁底模板。

5)支撑立杆稳定性验算:

荷载计算中增加钢管、扣件自重,其它荷载由上部传递。

进行支撑立杆的强度验算、稳定性验算。

6)梁侧模计算:

计算步骤同梁底模,其中包括梁的对拉螺栓计算。

7)板下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验算:

计算步骤同梁下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验算。

8)梁、板支撑体系得扣件抗滑移验算。

9)支承层地面或楼层的承载力验算。

3.11墙、柱模板支撑计算

计算步骤同梁模板的计算。

3.12模板支架相关图纸

一般应有结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

模板与支架立杆布置平面图、立面图、重要部位的剖面图,竖向剪刀撑布置图、水平剪刀撑布置图,架体与结构拉结点平面图、拉结点做法详图,梁下、板下支撑详图、立杆下垫板、底座做法详图等。

4砌筑工程施工方案

砌筑工程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砖混和外砖内模结构的基础砌筑结构。

4.1编制依据

简单描述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标准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4.2工程概况

简单描述工程名称、位置、结构形式、层高、建筑面积、进度。

住宅部分、裙楼、设计(构造柱、圈梁、过梁、其他)等要求,图纸使用注意事项。

4.3施工部署

描述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劳动力计划: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砌筑作业人员等。

4.4砌筑工程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点

工程的重点难点要描述清楚,结合工程实际编制。

如基层表面处理,楼地面平整度,测定标高尺寸,确定控制线,砼振实等工序。

4.5施工工艺

基层验收复验砼导墙检查立杆、挂线、砌墙构造柱、拉筋、浇筑砼检查7天后塞缝、收尾验收、养护、转入下一循环。

4.6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描述组织保障、技术措施(接槎、冬期施工措施、监测监控(水泥等材料的复验记录)等安全保证措施。

4.7其他要求

描述施工过程中成品保护、安全施工措施、环境保证措施。

4.8施工图纸与设计

设计中对构造柱、圈梁、过梁、其他等要求的数据,计算、强度、缝宽、拉筋等图示。

5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施工方案

起重吊装对于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和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应包括下述内容。

5.1编制依据

简单描述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图纸、标准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5.2工程概况

简单描述工程名称、位置、结构形式、层高、建筑面积、起重吊装部位、主要构件的重量、进度要求等。

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5.3施工部署

描述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劳动力计划: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5.4超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点

工程的重点难点要描述清楚,结合工程实际编制。

如高处作业,危险性较大,强调安全性,日常安全检查,维护工作记录。

5.5施工工艺

详细描述运输设备、吊装设备选型理由、吊装设备性能、构件设备的运输架设计、验算构件强度、清查构件、查看运输线路、运输、堆放和拼装、吊装顺序、起重机械开行路线、构件的绑扎、起吊、就位、临时固定、校正、最后固定、检查验收标准及方法等。

5.6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描述组织保障、技术措施、监测监控等安全保证措施。

5.7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起重机的型号选择验算、构件的吊装吊点位置、强度、裂缝宽度验算、吊具的验算、校正和临时固定的稳定验算、承重结构的强度验算、地基承载力验算等验算和吊装的平面布置图、机具站位图、开行路线图、胎架设计计算及施工图、构件卸载顺序图等图示。

6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

6.1编制依据

简单描述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图纸、标准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6.2工程概况

描述建筑物的平面尺寸、层数、层高、总高度、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地质情况、工期;外脚手架方案选择等。

6.3管理机构与组织

描述附着提升脚手架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队伍施工;操作人员持证上岗等组织管理措施。

6.4附着提升脚手架的构造

描述架体高度、架体宽度、直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折线或曲线布置的架体支承跨度、架体的悬挑长度、升降和使用工况下,架体悬臂高度、架体全高与支承跨度的乘积等参数。

6.5安装与提升

描述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安装要求。

描述附着升降脚手架组装完毕,进行检查验收的要求,描述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升降操作的规定。

描述附着升降脚手架升降到位架体固定后,应进行检查验收的项目。

6.6使用与计算书

说明附着升降脚手架的使用时的性能指标,架体上的施工荷载的规定。

说明附着升降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严禁进行的作业内容。

说明附着升降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的检查要求。

说明使用过程中对螺栓连接件、升降动力设备、防倾装置、防坠落装置、电控设备等的维修保养要求。

附计算书

6.7拆除

说明附着升降脚手架的拆卸程序以及拆除时的防止人员与物料坠落的措施。

6.8特殊部位的处理措施

说明与附着支承结构的连接处;架体上升降机构的设置处;架体上防倾、防坠装置的设置处;架体吊拉点设置处;架体平面的转角处;架体因碰到塔吊、施工电梯、物料平台等设施而需要断开或开洞处;其它有加强要求的部位的处理措施。

说明物料平台、防倾防坠装置、安全维护装置的设置、检查和验收的要求。

6.9附图

脚手架平面图(标明提升机位、塔吊、电梯、物料提升机位)、总装配剖面图、升降机构详图、防坠机构详图、防坠器详图、导轮(导轨)安装图、预埋件(安装预留孔)详图、洞口处架体详图(阳台、窗台等)、卸料平台位置及架体处理做法图,架体装配图等。

8人工挖扩孔桩工程施工方案

8.1编制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图纸、标准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8.2工程概况

描述结构形式、层数、层高、总高、建筑面积、建筑功能等。

描述桩基工程的数量、承重方式、断面形状、桩下持力层以及所处地理位置的相应地质资料(土质、埋深、地下水位高低、有无淤泥、流砂等特殊土层)等。

施工现场周围环境情况。

如:

所处地段状况、桩孔离周边建(构)筑物的距离、挖桩施工时降低地下水位会否对建(构)筑物产生不利影响、建议采取什么保障措施等。

按合同要求施工中需要采取的措施。

如:

工期要求、施工程序要求与其他分部分项工程的交叉作业状况等。

8.3施工准备

描述场地平整、熟悉桩基础工程设计图纸、准备挖孔施工机具、气体检测仪、模板、通风机、水泵、照明及动力电器以及土建钢筋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机具等。

8.4施工组织与管理

描述人工挖孔桩施工队伍资质、开工前准备、现场组织管理机构等。

8.5人工挖扩孔桩工程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点

工程的重点难点要描述清楚,结合工程实际编制。

如作业环境,季节性,地质条件等对工程施工造成的难度及重点。

8.6施工工艺

描述挖孔桩的施工工艺,包括作业流程、人员、材料、设备要求、操作工艺、质量标准及验收等。

8.7安全防护和保护环境措施

针对项目特点、施工现场环境、施工方法、劳动组织、作业使用的机械、动力设备、变配电设施、架设工具以及各项安全防护设施等制定确保安全施工、保护环境,防止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从技术上采取的预防措施。

8.8附图

包括施工现场平面图,桩孔口的防护做法图,提升设备的设计计算及安装图,护壁施工图,照明用电平面图,通风机安装图等。

10钢结构工程方案

10.1编制依据

包括施工组织总设计、施工图、国家现行法律法规、规程,标准、标准图集,公司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等。

10.2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10.2.1工程概况:

包括工程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范围、施工工期、施工质量目标、施工条件和建设单位要求等。

10.2.2工程特点:

包括建筑、结构特点、施工难点及采取的相应措施等。

10.3施工总体部署

10.3.1前期准备:

根据项目经理部总体施工布置,合理布置施工平面,落实施工机具和施工人员,编制施工作业设计及项目部要求的其它技术管理文件。

10.3.2施工程序:

制作→基础复验→钢柱安装→柱间支撑安装、吊车梁系统→托架安装→屋架、檩条、天沟、天窗、单轨吊梁安装→墙架结构、平台安装→交工。

10.4钢结构工程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点

工程的重点难点要描述清楚,结合工程实际编制。

难点是钢构件的深化设计及加工工艺,运输及吊装机械的选择等。

10.5主要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10.4.1钢结构制作(施工顺序安排、制作工艺)

10.4.2钢结构安装(钢柱安装、吊车梁系统安装、屋面系统安装、墙皮系统、钢梯平台安装、

高强度螺栓连接、焊缝连接、主要结构安装允许偏差)

10.5施工进度计划

10.6施工组织机构

10.7施工资源配置计划

10.8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及标准和验收规范

10.9施工工期、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0.10季节性施工措施

10.11相关验算公式

10.11.1施工现场用电量计算

10.11.2柱底垫板验算

10.11.3重大构件吊装计算

10.11.4典型构件吊装计算

10.12附图

⏹施工平面布置图

⏹钢柱安装方向示意图

⏹屋面结构安装方向示意图

⏹钢柱吊装示意图

⏹吊车梁吊装示意图

⏹钢屋架吊装示意图

⏹钢楔、垫板、爬梯示意图

⏹吊装横撑示意图

⏹拼装台示意图

⏹路基箱示意图

11其他危险性较大工程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11.1编制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标准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

11.2工程概况

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11.3施工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劳动力计划: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11.4其他危险性较大工程的难点、重点和关键点

工程的重点难点要描述清楚,结合工程实际编制。

11.5施工工艺

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

11.6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

11.7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