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雨伞圆溜溜说课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165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5.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把雨伞圆溜溜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一把雨伞圆溜溜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一把雨伞圆溜溜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一把雨伞圆溜溜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一把雨伞圆溜溜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把雨伞圆溜溜说课稿.docx

《一把雨伞圆溜溜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把雨伞圆溜溜说课稿.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把雨伞圆溜溜说课稿.docx

一把雨伞圆溜溜说课稿

一把雨伞圆溜溜说课稿

一把雨伞圆溜溜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一把雨伞圆溜溜》,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的小学五年级音乐课本第十册的第四课。

通过准备分析,我对本课有以下了解:

1,本单元的主题是《四季》,课中的四首作品表现的正是人们在四季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缩影。

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学习的演唱歌曲是《童心是小鸟》,欣赏的歌曲是《四季歌》,这两首歌曲都是描写一年四季中大自然的变化,激起了孩子们的共鸣,引发了他们的独特感受。

《一把雨伞圆溜溜》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是一首描写在夏天的雨中,同学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歌曲。

曲调欢快活泼,歌词十分风趣。

2,本课出现了几个难点分别是附点节奏,休止节奏,切分节奏,要求学生唱得清楚,准确。

3,学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进行创作表演;4.用模仿,重复的方法创作旋律。

音乐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及职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音乐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扩与转换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对音乐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唱简单的曲调。

但学生的音乐知识参差不齐。

对于一些对音乐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的孩子,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创编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合作探究法,快乐探究法,直观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手段,并及时地以语言来启发和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对于那些有一定音乐基础,悟性较高的孩子,我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大胆想象、讨论、参与和评价。

对于表现丰富,活泼好动的孩子,尽量让他们主动参与活动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唱好休止,附点,切分节奏。

  2、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用欢快,诙谐的声音,用头声和弱声演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让学生在音乐表演中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感受到愉悦。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2′)

  复习《童心是小鸟》,引导学生用喜悦,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

(〈童心是小鸟〉这首歌曲是上一课时学会的新歌,在这里演唱起到的是复习的作用,对学生也是一个开嗓的练习,要求学生歌唱的气息均匀,要进入歌唱的状态。

  

(二)情景导入(1′)

  1、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为课堂的每一环节都作了精心的设计,制作了一套课件,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喜欢雨天吗?

(课件出示下雨的情景)在这场雨中,正发生着动人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故事导入:

在夏天的某一天,三个小伙伴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到了一阵大雨,但是只有一个孩子有伞,他们会怎么办呢?

(运用课件把孩子们带入到虚拟的情景中,在具体情景的启发下有效的学习。

  (三)、学唱新歌(27′)

  1、聆听范唱(3′)

  

(1)聆听范唱,揭示课题。

设问:

同学们,三个小伙伴在大雨中是怎么做的?

他们的情绪怎们样?

(引导学生说出:

三个小伙伴在大雨中共用一把雨伞,他们在一起嘻嘻哈哈笑个不停口,心里很高兴。

)老师总结:

是啊,他们的心里一定比吃了蜂蜜还甜,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团结的力量。

(2′)

  

(2)你们感受到了吗?

我们再来听一遍。

(再次感受歌曲旋律)(1′)

  2、学习歌曲

  

(1)指导学生用“啦”音唱旋律。

要求学生声音要轻,要有共鸣。

(2′)

  

(2)教师范唱第1——15小节的旋律,请学生说出旋律的特点,节奏上有什么规律。

(这一段旋律的难点就是休止符号的运用,每一句唱完后都有两个休止符号,可以请学生在休止的地方,用拍手,拍肩,和同桌击掌来掌握节奏。

“同学们,还有哪个地方难唱?

对,还有第一句和第三句,分别有一个八度大跳的旋律,听老师唱一遍。

”老师要作好示范,要求学生音要唱准。

(4′)

  (3)教师范唱后半部分的旋律学生跟唱,请学生提出难唱的地方。

(学生会找出以下难点)(2′)

  (4)重难点的突破:

出示附点节奏,提问:

同学们,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在房顶上的声音是怎样的?

对,是嗒嗒嗒的声音,我们一起用雨点的声音来唱节奏,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唱一遍。

出示休止节奏,雨下小了,打在雨伞上面有嘀嘀嗒嗒的声音,我们一起来模仿小雨打在雨伞上的声音,小伙伴探出脑袋看一看,雨是不是下小了。

出示切分节奏,这一条节奏学生可能没有提出来,老师可以提出来,这一条节奏同学们唱得不是很好,我们一起来一遍。

提示:

女孩子可以仰一下小辫子,男孩子可以摇一下头,表现切分休止节奏。

这几条节奏是这首歌曲的难点,分别练习。

老师及时发现孩子们学习情况,请学的快的孩子帮助学的较慢的孩子,体现新课标里的合作学习。

(7`)

  (5)唱全曲,点评学生的优缺点。

“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这么快就把歌曲的基本旋律唱准了,但是附点、休止、切分节奏还需要加强,我们再来一遍。

”(3′)

  3,处理歌曲:

同学们,我们怎样让歌曲更好听?

(引导学生说出要有感情的演唱)歌中的孩子们会有怎样的感情呢?

(引导学生说出欢快、有趣的感情)前面1——15小节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

(引导学生说出笑起来,眉毛扬起来,声音应该在高声位置);后半部分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

(引导学生说出要有强弱对比,声音要有起伏)(6′)

  4,表演歌曲(8′)

  

(1)老师带领学生随乐表演唱。

(2′)

  

(2)“同学们的歌声真美妙,动作也很优美!

老师从你们欢快的歌声和绽开的笑脸中感受到了同学之间团结和纯真的友情。

大家能不能开动脑筋,和你的小伙伴团结合作,用歌唱,舞蹈,情景表演,绘画等方式把我们歌曲的意境表现得更美好,更生动?

(2)

  (3)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

  (4)各小组展示表演,学生互评,及时给予表扬。

(2′)

  “你们的歌声悦耳动听,舞蹈欢快活泼,表演情真意切,画也非常漂亮,无论是哪种表现形式,都把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家真是多才多艺。

  (三)、课堂小结(2′)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渡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会了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连较难的休止、附点、切分节奏也唱得很准确;不仅如此,欢快,活泼的情绪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强弱起伏的旋律把歌儿唱得更加生动优美;更重要的是大家在团结合作中成功地把歌曲的意境表现了出来,更真切的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和纯真的友情。

希望大家在学习、生活中也能像歌里的孩子一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一把雨伞圆溜溜说课稿2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一把雨伞圆溜溜》,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的小学五年级音乐课本第十册的第四课。

通过准备分析,我对本课有以下了解:

1,本单元的主题是《四季》,课中的四首作品表现的正是人们在四季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缩影。

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学习的`演唱歌曲是《童心是小鸟》,欣赏的歌曲是《四季歌》,这两首歌曲都是描写一年四季中大自然的变化,激起了孩子们的共鸣,引发了他们的独特感受。

《一把雨伞圆溜溜》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是一首描写在夏天的雨中,同学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歌曲。

曲调欢快活泼,歌词十分风趣。

2,本课出现了几个难点分别是附点节奏,休止节奏,切分节奏,要求学生唱得清楚,准确。

3,学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进行创作表演;4。

用模仿,重复的方法创作旋律。

音乐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及职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音乐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扩与转换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对音乐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唱简单的曲调。

但学生的音乐知识参差不齐。

对于一些对音乐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的孩子,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创编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合作探究法,快乐探究法,直观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手段,并及时地以语言来启发和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对于那些有一定音乐基础,悟性较高的孩子,我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大胆想象、讨论、参与和评价。

对于表现丰富,活泼好动的孩子,尽量让他们主动参与活动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唱好休止,附点,切分节奏。

  2、能力目标:

指导学生用欢快,诙谐的声音演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

让学生在音乐表演中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感受到愉悦。

  3、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歌曲,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复习《童心是小鸟》,引导学生用喜悦,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

(〈童心是小鸟〉这首歌曲是上一课时学会的新歌,在这里演唱起到的是复习的作用,对学生也是一个开嗓的练习,要求学生歌唱的气息均匀,要进入歌唱的状态。

  

(二)情景导入

  1、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喜欢雨天吗?

(课件出示下雨的情景)在这场雨中,正发生着动人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故事导入:

在夏天的某一天,三个小伙伴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到了一阵大雨,但是只有一个孩子有伞,他们会怎么办呢?

(运用课件把孩子们带入到虚拟的情景中,在具体情景的启发下有效的学习。

  (三)学唱新歌

  1、聆听范唱

  

(1)聆听范唱,揭示课题。

设问:

同学们,三个小伙伴在大雨中是怎么做的?

他们的情绪怎们样?

(引导学生说出:

三个小伙伴在大雨中共用一把雨伞,他们在一起嘻嘻哈哈笑个不停口,心里很高兴。

)老师总结:

是啊,他们的心里一定比吃了蜂蜜还甜,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团结的力量。

  

(2)你们感受到了吗?

我们再来听一遍。

(再次感受歌曲旋律)

  2、学习歌曲

  

(1)指导学生用“啦”音唱旋律。

要求学生声音要轻,要有共鸣。

  

(2)教师范唱第1——15小节的旋律,请学生说出旋律的特点,节奏上有什么规律。

(这一段旋律的难点就是休止符号的运用,每一句唱完后都有两个休止符号,可以请学生在休止的地方,用拍手,拍肩,和同桌击掌来掌握节奏。

“同学们,还有哪个地方难唱?

对,还有第一句和第三句,分别有一个八度大跳的旋律,听老师唱一遍。

”老师要作好示范,要求学生音要唱准。

  (3)教师范唱后半部分的旋律学生跟唱,请学生提出难唱的地方。

(学生会找出以下难点)

  (4)重难点的突破:

出示附点节奏,提问:

同学们,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在房顶上的声音是怎样的?

对,是嗒嗒嗒的声音,我们一起用雨点的声音来唱节奏,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唱一遍。

出示休止节奏,雨下小了,打在雨伞上面有嘀嘀嗒嗒的声音,我们一起来模仿小雨打在雨伞上的声音,小伙伴探出脑袋看一看,雨是不是下小了。

出示切分节奏,这一条节奏学生可能没有提出来,老师可以提出来,这一条节奏同学们唱得不是很好,我们一起来一遍。

提示:

女孩子可以仰一下小辫子,男孩子可以摇一下头,表现切分休止节奏。

这几条节奏是这首歌曲的难点,分别练习。

老师及时发现孩子们学习情况,请学的快的孩子帮助学的较慢的孩子,体现新课标里的合作学习。

  (5)唱全曲,点评学生的优缺点。

“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这么快就把歌曲的基本旋律唱准了,但是附点、休止、切分节奏还需要加强,我们再来一遍。

  3、处理歌曲:

同学们,我们怎样让歌曲更好听?

(引导学生说出要有感情的演唱)歌中的孩子们会有怎样的感情呢?

(引导学生说出欢快、有趣的感情)前面1——15小节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

(引导学生说出笑起来,眉毛扬起来,声音应该在高声位置);后半部分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

(引导学生说出要有强弱对比,声音要有起伏)

  4、表演歌曲

  

(1)老师带领学生随乐表演唱。

  

(2)“同学们的歌声真美妙,动作也很优美!

老师从你们欢快的歌声和绽开的笑脸中感受到了同学之间团结和纯真的友情。

大家能不能开动脑筋,和你的小伙伴团结合作,用歌唱,舞蹈,情景表演,绘画等方式把我们歌曲的意境表现得更美好,更生动?

  (3)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各小组展示表演,学生互评,及时给予表扬。

  “你们的歌声悦耳动听,舞蹈欢快活泼,表演情真意切,画也非常漂亮,无论是哪种表现形式,都把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表现得淋漓尽致!

大家真是多才多艺。

  (四)课堂小结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渡过了愉快的一节课。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会了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连较难的休止、附点、切分节奏也唱得很准确;不仅如此,欢快,活泼的情绪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强弱起伏的旋律把歌儿唱得更加生动优美;更重要的是大家在团结合作中成功地把歌曲的意境表现了出来,更真切的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和纯真的友情。

希望大家在学习、生活中也能像歌里的孩子一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以下为精品推荐,可删改!

【推荐一: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1

  一、说设计理念

  新课程理论认为,知识不能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应由学生依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去探索发现,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三者之间和谐统一的发展。

本节课在设计时,我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提供充分的动手测量和交流的机会,使他们体验长度单位毫米、分米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索研究中认识毫米、分米,形成长度概念。

不同的探究过程,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为他们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了空间,同时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行为品质。

  二、说教材:

  教材简析:

  《毫米与分米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学生通过使用直尺,已经有了一些感性认识,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的根本目的在于为个体的发展服务,本着这一理念,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我制定了以下三条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

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

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

  2、通过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结合教学,向学生渗透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思想。

同时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

而毫米、分米概念的形成过程和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应用又是本课的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的关键是尽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学生对毫米和分米的感性认识。

  三、说教法

  1、教学毫米认识时利用直观操作,采用导学法进行教学。

先让学生估计数学书的长、宽、厚大约各是几厘米,再用尺子测量,发现问题,需要引进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并让学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硬币,感觉硬币的厚度,观察1毫米的长度,然后用心体会。

最后,教师让学生从学具和日常实物中找出厚度约为1毫米的实物来。

  2、教学分米的认识时采用自主、合作、分层的教学策略。

先估计铅笔的长度,再实际测量,找一找、议一议1分米里面有几个1厘米,揭示1分米=10厘米。

再让学生用直尺量出1分米长的小棒,并剪下,用手感知1分米长的长度,紧接着让学生说出学具和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

最后抛开学具,用手比一比1分米的长度。

  3、教学单位进率时采用引导发现法进行教学,如教学1厘米=10毫米时,先让学生观察学生尺子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一比,再数一数有几小格,告诉学生1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从而得出结论。

  四、说学法

  1、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利用学具在找、摸、量、摆的自主实验、自主探索过程中,自主地建立起毫米和分米的观念,在建立观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的应用能力。

  2、通过分组学习,分组讨论,分组测量,让学生有了自主动手操作的机会。

在同学合作学习中,既让学生学会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合作能力。

  五、说教具和学具

  1、教具:

米尺、1分硬币、1分米长的小棒、1分米长或宽的实物、1毫米长或宽的实物。

  2、学具:

1分硬币、小棒、剪刀、直尺、1分米和1毫米长或宽的实物。

  六、说教学过程

  一、认识毫米

  1、小组学习,温旧迎新

  

(1)课件展示:

观察直尺1厘米长度

  

(2)课件展示:

测量纸盒。

  (3)估计数学书长、宽、厚大约各是几厘米。

  (4)实际测量,小组交流。

  (5)发现问题,引出毫米。

(板书:

毫米的认识)

  (意图:

通过动手测量,发现数学书的长、宽、厚不是整厘米数,让学生产生悬念,发现问题,进而导入新课)。

  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思考:

关于毫米的知识你都知道什么?

  

(2)交流与碰撞

  (3)教师引导、归纳(课件演示1毫米长度)

  (4)讨论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

  板书:

1厘米=10毫米

  1cm=10mm

  (意图:

此环节让学生教学生,把自己通过课后自学或其他渠道知道的知识告诉大家,互相补充,互相学习,初步对毫米有了认识)。

  3、建立1毫米的表象

  

(1)让学生估计1分硬币的厚度

  

(2)实际测量,验证与估计的差距。

  (3)感知1毫米有多长。

  (4)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厚约1毫米。

  (意图:

此环节让学生通过用眼观察,用手操作,用心体会,用脑思考而后建立感知,使每个学生心中都有把“称”)。

  4、实际测量

  

(1)测量橡皮擦长约几毫米。

  

(2)测量字典厚约几毫米。

  二、认识分米

  1、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每个学习小组估计、测量铅笔长度。

  

(2)交流、汇报。

  (3)认识分米。

  (4)讨论分米、厘米的关系(课件演示)

  板书:

1分米=10厘米

  1dm=10cm

  想一想:

从刻度0到刻度10是1分米,那么从刻度5到刻度几是1分米?

  2、建立1分米的表象

  

(1)用直尺量出1分米长的小棒,并剪下用手感知1分米的长度

  

(2)找一找学具和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2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首先,感谢教研中心及学校领导们给我这次宝贵的锻炼机会,让我在这么广阔的舞台上展示自己。

下面,就来说一说我的这节课。

我执教的《毫米、分米的认识》是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个信息窗的内容,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

这节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建立1毫米、1分米的空间表象,感知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选择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基于以上理念,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激趣导课,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二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

因此,我结合教材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孙悟空变金箍棒的有趣情境,形成情境串贯穿全课,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并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实践操作,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二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通常是从现实生活里积累的相关感性认识出发,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为此,我是这样做的,

  1.做好课前预习。

  学生已经有学习厘米、米的基础,我让学生课前用手比一比1米、1厘米有多长;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米或1厘米,使学生回忆起厘米、米的长度观念,并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文具,测量它的长度,复习测量方法。

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唤醒学生对米、厘米表象的记忆,拉近学生对新知认识的距离,也为下一步感知四个单位之间的关系做好铺垫,更有助于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2.重视实际操作活动。

  这我一共设计了4次测量活动,先是测量7厘米的小棒达到复习测量方法的目的,然后测量8毫米的小棒,不到1厘米,学生现有的知识无法准确表示它的长度,使学生思想中产生寻找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的需要,水到渠成引出“毫米”的学习;还有就是测量1毫米厚的硬币,和后面的1分米的纸条。

整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数学活动,在充分体验、感受过程中,帮助学生深刻地建立1毫米、1分米的表象,形成测量技能。

  3.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

  我引导学生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指一指、比一比、想一想、找一找的方法认识了毫米,并引导学生利用这些方法同位合作学习分米,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长度单位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同事还重视了学生估测能力的培养。

  4.联系实际,加强应用。

  当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做到数形结合,使学生明确做一类题的方法和思路。

如:

练习题让学生填单位,及给猪八戒改错都需要学生先想一想实际物体有多长,再找合适的单位,最后填完要检查结果是不是和实际物体长短一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空间观念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5.课后延伸

  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课后延伸尤为重要。

本节课我以金箍棒变得很长很长变到天上去之后,用什么单位表示它的长度这一问题,延伸到千米的学习。

这样的设计给学生留了一个悬念,引发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

  本节课我努力践行区教研室提出的三单,即“课前预习单”“课上共研单”“课后延伸单”,把每一步落到实处,但纵观整节课,还有很多不足:

  1.课堂的教学机智和提高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我没想到学生一开始就说出8毫米,下面都不知道怎么接孩子的话,后面学习完毫米之后,重新让学生测量小棒,没有抓住刚才的8毫米的生成,如果顺着学生说“刚才有同学量出了8毫米,对不对呢?

验证一下。

”就更好了。

  2.课件收方不及时。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空间表象,本来就应该放在尺子上进行,为了给学生清晰的指导,才投影到大屏幕,学完1毫米的感念后应该马上隐去,我一时忘了,给学生造成错误认知,这一点值得注意。

  3.练习题处理不到位。

  在给八戒改错时,学生说13厘米长的铅笔错了,我让学生想象有没有13厘米的铅笔,这样不如让学生拿着尺子比一比13厘米有多长,看有没有这么长的铅笔,进而发现这个单位用对了,不用改,这样处理就更清晰。

  4.课堂时间分配把握不准。

  前面学习阶段节奏有点慢,导致后面有拖堂的现象。

要是再紧凑一些就更好了。

  以上就是我的想法,有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

毫米分米的认识说课稿3

  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有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安排了以学生估测数学书宽和厚,在测量时不能得到整厘米数时,自然地感悟毫米产生的需要,对于新的计量单位毫米,它是属于量与计量中的知识,也是几何教学中所必需的。

这样的编排启示我们,教学这些计量单位时,要关注几何直觉、几何想象、几何测量。

分米的编排与毫米类似,计量单位分米虽然不常用,但它对学生理解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是很有必要的。

因此学习好这课对今后学生从事的几何测量等活动是十分重要的。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对几何教学的基本精神,本着把计算几何、证明几何转变为直观几何、发现几何的想法,把今天要学习的与几何知识有关的分米、毫米的认识的教学目标定为①使学生认识长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