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精细化与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中的应用RV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158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项目管理精细化与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中的应用RV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项目管理精细化与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中的应用RV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项目管理精细化与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中的应用RV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项目管理精细化与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中的应用RV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项目管理精细化与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中的应用RV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项目管理精细化与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中的应用RV3.docx

《项目管理精细化与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中的应用RV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管理精细化与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中的应用RV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管理精细化与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中的应用RV3.docx

项目管理精细化与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中的应用RV3

目录

一、选题背景及公司发展概况3

1.1选题背景(田正)3

1.2公司发展状况4

1.2.1公司在西南地区超高层的业绩状况(陈朝宏、俊鹏,田正)4

1.1.2项目管理标准化实施的状况(俊鹏、田正调整)4

1.2.3超高层应用BIM技术的状况(俊鹏)5

1.2.4三公司BIM发展的状况(俊鹏)5

1.3拟应用的项目概况(田正)6

二、项目管理标准化的精细深耕实施(田正)6

2.1项目两层次组织架构的建立(田正)7

2.2坚持项目管理手册的11233核心思想及PDCA持续改进(俊鹏)7

2.3基于两化管理及承包模式,采用BIM技术进行项目管理(俊鹏)8

2.4岗位职责及责任分工的精细化分解(田正)8

2.5利用BIM技术进行项目前期策划(何义强)9

2.6利用BIM技术进行样板引路实施模拟(熊奎)10

2.7采用看板管理制度及信息化技术,全面掌握现场状况(田正)10

2.8坚持引起6s管理理念,加强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田正)11

2.9遵照公司管理基础上进行现场管理流程精细化(田正)3.111

2.10跟踪解决现场问题的AR机制建立(田正)12

2.11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的经验教训的传承及案例分享(田正)12

三、BIM技术在金融城项目的实施12

3.1BIM技术应用实施目的及解决的问题(何义强)13

3.2基于BIM技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何义强)13

3.3应用内容14

3.3.1整体建模及模型整合14

3.3.2管线综合及空间管理14

3.3.3施工工艺模拟16

3.3.4四维仿真及动画展示19

四、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的效果总结21

4.1实现节奏流水施工,节省工期(田正)21

4.2将工艺模拟视频作为技术交底内容,提高施工质量(俊鹏+熊奎)21

4.3主要施工机械运转模拟,保障施工安全(田正)22

4.4物料信息化管理,实行JIT物料供应模式(田正)如何与BIM结合22

4.5现阶段取得的成果及社会效益(何义强)22

五、BIM技术在建筑业界的发展前景及三公司BIM技术的发展规划(小节整合及匹配性)23

5.1BIM技术在建筑业界内的发展前景及应用时机(田正、俊鹏)没有深度23

5.2BIM团队组织的建立并逐步壮大(俊鹏)24

5.4BIM小组目前的工作成果(俊鹏、何义强)24

5.5BIM小组在技术方面的对外合作拓展(李倩)25

5.6三公司BIM技术在其他项目的运用及探索(谢鹏、田正)25

5.7BIM技术在基础设施领域中的运用准备及探索(陈朝宏)26

5.8BIM技术在投标过程的应用准备(陈朝宏)26

5.9BIM技术结合公司信息化大数据库在5D方面的应用探索(刘鑫林)27

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俊鹏、田正)27

项目标准化精细管理与BIM技术在超高层项目中的应用

-以金融城项目为依托的项目管理标准化实施

一、选题背景及公司发展概况

1.1选题背景(田正)

股份公司易军董事长在2013年中期工作会上指出:

标准化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带来人类社会第三次科技革命,两者都是企业管理先进性的重要标志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许多国际知名企业成功的背后,一定有成熟完善的标准化和信息化体系做支撑。

“标准化”是“专业化、区域化、标准化、信息化、国际化”的“五化”发展策略的中心环节,打开了这个“节”向后促进专业化区域化,向前促进信息化与国际化。

按照住建部2011-2015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高度重视信息化对建筑业发展的推动作用,通过统筹规划、政策导向,进一步加强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升;发展目标要求在“十二五”期间,基本实现建筑企业信息系统的普及应用,加快建筑信息模型(BIM)、基于网络的协同工作等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标准建设,促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软件的产业化,形成一批信息技术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建筑企业。

因此,做实标准化、做细标准化,在标准化的实施上进行精细深耕加上BIM技术的运用是响应股份公司“五化”发展策略、“两化”融合的最优选择。

中建六局三公司深知标准化的重要性和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前景发展,依托“成都高新区天府大道北段966号商业用房工程项目”(以下简称“金融城项目”)将以上两项工作同步实施。

1.2公司发展状况

1.2.1公司在西南地区超高层的业绩状况(陈朝宏、俊鹏,田正)

公司自2010年中标222米的成都天玺超高层项目(现更名“阿玛尼艺术公寓”)并顺利提前封顶,接下来又先后中标333米高的东方荟(现更名为“顺江路333号”)、218米高的成都金融城、200米的丽都国际中心(现更名“高盛金融中心”)等一批在成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超高层项目共计4个,西南四川地区由中建股份所属工程局建成和在建高度超过200米的高层建筑共计10个,我司承揽项目数量占股份公司在该地区超高层项目总数的40%,陆续还有投标洽谈的项目。

1.1.2项目管理标准化实施的状况(俊鹏、田正调整)

公司认真贯彻执行《项目管理手册》,组织各层级管理人员深入学习,领会手册“11233”的精髓,通过学习从而推进、提高项目标准化管理的自觉性。

以“实行标准化全覆盖,加强标准化符合性,增进标准化精细化,推动全局五化建设”的标准来全面推动企业及项目标准化的实施进步。

在项目上,项目经理为本项目第一责任人,全面推进项目管理标准化的施行。

在公司层面专门成立稽核组,组织机关各部室到在建的项目进行标准化的培训、辅导、检查、纠正、补缺、促进,培养项目及机关自检自纠、自我进化的能力,形成项目自检-机关辅导-公司稽核-整改回复-项目纠偏的PDCA持续改进循环,逐步扩大项目检查范围及项目管理实施的精细化程度,将项目管理手册的实施情况与项目及机关部门的绩效挂钩。

1.2.3超高层应用BIM技术的状况(俊鹏)

超高层项目以其建筑高度、深大基坑施工、管线空间布置、砼泵送技术、混合结构施工等一系列体现各参建单位综合实力、对土地高效利用和建成后对地方经济拉动等原因,成为现代建筑行业的新宠。

越来越多的业主在设计阶段已经要求设计方必须运用BIM技术进行效果验收、在施工阶段要求施工总承包单位运用BIM技术进行项目管理。

三公司作为西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建筑的一员,积极响应趋势,分别在天玺(阿玛尼艺术公寓)、东方荟(顺江路333号)及金融城等项目运用BIM技术,尤其是金融城项目的BIM综合应用更是数次在全国及地方性的BIM应用比赛中获奖,展示了我公司在超高层项目中运用BIM技术的优势及成果。

1.2.4三公司BIM发展的状况(俊鹏)

在金融城项目招标阶段,投标文件中明确要求“承包人除完成上述各项承包工作外,考虑到本工程的复杂性,还需完成建筑信息模型(简称BIM)的建模工作”包括“BIM模型深化和加工图制作、典型部位施工工艺模拟BIM模型及动画、四维仿真模型和动画,实现对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集成化和自动化管理”;实施阶段中,我公司与中建西南设计院组成金融城项目BIM小组,共同完成包括管道综合调整、四维仿真、施工工艺模拟、关键节点模型交底,调整控制工期等合同中约定的BIM服务内容。

随着公司业务量、业务类型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项目要求采用BIM技术进行投标及项目管理,BIM技术的发展及团队组建必要性越来越强。

公司于2014年初,在原金融城项目BIM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建六局三公司BIM工作组,与中建西南设计院BIM研究中心进行交流合作,先后完成了金融城项目、昆明“清河名居”、成都“云端”等三个项目的建模工作,团队的工作技能在实战中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在积累一定经验后,我们也将配合市场部投标需要,对高端房建项目及基础设施项目等具有技术特点和区域影响力的项目进行深度挖掘,从多角度将投标文件可视化,完成项目实施预演及项目收益预期。

1.3拟应用的项目概况(田正)

金融城项目为成都市金融城商务中心加建项目,是成都市市政府重点工程,为目前天府新区内最高、造型最复杂的标志性建筑物,由两栋约218米的超高层建筑及三层地下室组成,总建筑面积为167895.00m2,地下室与现有3#、4#楼及地铁站连通等9个地下通道。

结构形式由混凝土核心筒+钢管混凝土柱+钢梁+桁架楼板+伸臂桁架+腰桁架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伸臂桁架及腰桁架的斜腹杆采用屈曲约束支撑BRB系统,双塔外部界面采用全隐框玻璃幕墙加“冰花”雕刻图案的铝幕墙,整体造型为纺锤体。

工程目标为确保“天府杯”,力争“鲁班奖”

本项目由成都金融城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开发,业主除了按国家要求委托设计、监理单位、总承包管理单位外,还另行委托建管单位、过控单位对项目现场进行全面监督管理及全过程成本控制。

我方作为项目总承包管理方及施工总承包方,工程管理范围包括土建、钢构、桁架、强电、弱电、暖通、机电、给排水、幕墙、消防等全部分包。

基于本项目合同要求及工程特点,我们将项目管理标准化的精细管理及BIM技术综合运用于本项目。

二、项目管理标准化的精细深耕实施(田正)

所谓项目管理标准化精细管理就是运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协调管理现场的各种生产要素,包含项目管理手册所涉及的十八个板块和人(操作者、管理者)、机(机械设备)、料(原材料、半成品、配件)、法(工艺、检测)、环境、资金、能源、信息等,进行计划、组织、控制、协调、激励等,以保证现场按预定的管理组织、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实现预定的目标任务。

 以“实行标准化全覆盖,加强标准化符合性,增进标准化精细化,推动全局五化建设”的原则来推动标准化实施,要把项目管理做实、做精,做准、做细、做严。

2.1项目两层次组织架构的建立(田正)

工程局2012年3月1日《关于成都金融城项目施工组织管理有关问题的函》中要求“我工程局高度重视并誓将该项目打造为优质精品工程,使之成为我工程局在成都尤其是在成都金融城区域内的品牌形象工程,从而充分展示和提升中建六局甚至中国建筑的市场美誉度和社会知名度”;并成立了以工程局副总经理吕晓刚同志为主任的成都金融城项目管理委员会。

针对本工程特点,要求总包管理团队及项目团队的能力超强。

因此分公司特聘具有国际化视野及管理水平的海外管理专家陈荣茂先生担任本项目的总指挥,成立正真意义上的总包管理团队,代表监管方一同对项目的所有分包进行协调管理;由分公司副总经理谭建同志担任项目经理,教授级高工李真担任项目总工,聘请原电子信息产业第十一设计院院长王毅勃同志担任技术顾问,并与中建西南建筑设计院合作利用BIM技术为本工程提供BIM项目管理应用服务(详见组织架构图),确保该工程各项管理目标的实现。

2.2坚持项目管理手册的11233核心思想及PDCA持续改进(俊鹏)

金融城项目作为成都市重点工程、工程局第一个全面运用BIM技术的超高层项目,严格执行总公司《项目管理手册》“11233”核心思想。

在项目启动策划阶段,积极配合公司编制了项目责任书、项目策划书;并认真编制项目实施计划书等必要策划。

针对本项目工程特点和施工重难点,除了编制手册中所规定的各类策划外,还编制BIM实施计划,使BIM技术应用于落实执行《项目管理手册》的实践过程中;

公司在标准化实施上坚持“三全、三段、四循环”的工作方法。

施工阶段项目按月向直属分公司填报项目经理月度报告和项目商务月度报告,每日提供项目《每日情况报告》。

由项目管理部和成控部牵头,分别针对两个报告作出分析评估报告,提出预警,根据预警信息进行纠偏、调整,给出指导性意见,从而有效规避项目部因管理原因导致的履约风险。

金融城项目在公司每季度的标准化考核中一直名列前茅,在2011年工程局标准化考核中取得了全局第七名的成绩。

2.3基于两化管理及承包模式,采用BIM技术进行项目管理(俊鹏)

基于金融城项目的特殊性,业主方要求采用代建及总承包管理作为项目管理方的运营模式,我公司同时作为总承包管理及工程施工总承包方,既要维护业主利益,同时又要考虑施工成本等利于我方的因素等。

恰逢工程局推行标准化及信息化,即满足作为总承包管理方对总包方及分包方管理系统化、精细化的要求,又能达到全部生产资料自我控制的目的,加之BIM技术是集“两化”的大乘者,利用标准化的程序性和内容、信息化的对所有工程信息数据集合,转化为BIM模型,从而对工期合理安排、劳动力充分调配、优化流水施工作业顺序,不仅满足合同中对业主的管理承诺,同时也满足工程局标准化的要求。

2.4岗位职责及责任分工的精细化分解(田正)

按照《项目管理手册》要求,在项目启动后即按照策划之《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审批表》任命项目班子,组建项目部;除了严格执行《项目部岗位职务说明书》内的规定编制《项目部岗位职责》文件外,按照项目业主及建设管理方的要求结合国际化的工程管理组织结构模式及项目管理工作任务分工编制《项目管理总承包(代甲方)管理职责分工》表,作为总承包管理方在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权、责、利的划分;

在标准化的执行上,编制《项目管理标准化职责分解表》明确项目管理人员在标准化实施方面的职责要求,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明确标准化实施的责任人、提供材料人、批准人,制定自查周期及频率,平时做好积累工作,无需在上级检查时匆忙补救,应对考核,并且将标准化考核与绩效考核相结合。

2.5利用BIM技术进行项目前期策划(何义强)

利用BIM技术进行现场前期规划主要用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施工用地规划,依据建立带有场地布置的BIM模型,在施工现场设仓库、加工棚、材料堆场、办公用房等,尽量靠近已有交通线路、对并在场地内设置闭合环形车道。

根据场地模型优化场地布置方案,减少二次搬运、缩短运输距离;

二是施工现场CI规划,依据以上施工用地规划模型进行CI布置模拟规划,包括股份公司所规定的CI形象、安全消防设施、加工棚、材料堆放场、办公用房等现场的直观模拟。

三是节能及能源利用,通过对灯光、日光照度分析,模拟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保作业区域的可见性控制灯具的密度与调控灯具位置,以达到最佳照明效果的同时减少能耗;

四是节材与材料资源管控,通过BIM技术,统计三维模型中的各类材料信息及用料的时间节点,对材料进行合理的调度减少材料的损耗量实行限额领料。

2.6利用BIM技术进行样板引路实施模拟(熊奎)

为加强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力度,有效防止质量通病及质量瑕疵,规范施工质量控制流程,全面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响应工程局及公司标准化管理相关要求,提升工程整体形象。

在现场不仅开展了常规的钢筋、砌体、屋面、门窗等样板引路工程,同时还对复杂的工艺和节点如钢管柱混凝土高抛砼浇筑、超大直径叠合柱施工、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柱节点设计、大截面弧形混凝土梁施工等,在施工之前通过BIM技术进行相关模拟。

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帮助施工人员判断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并最终确定可行性的实施流程,然后对照可视化模型及最终流程在现场开展实物样板制作,并配上反映相应工序等方面的视频模型、照片、文字说明等,不仅能能让技术人员深刻的理解图纸,避免对图纸错误理解从而造成的错误施工,同时也给施工管理人员提供了直观的质量检查和验收的判定依据,从而有利于消除工程质量通病,有效地促进工程施工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

2.7采用看板管理制度及信息化技术,全面掌握现场状况(田正)

农民工出勤状况实现现场公示管理:

积极响应成都市农民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农民工实名制管理,进出管理刷卡,每天工人、班组、工种、施工部位的出勤状况反映在信息化系统管理并在门卫处滚动公示,同时在电脑后台进行统计分析,工程师可以根据出勤状况分析判断出勤状况及对比是否与当日现场工作计划相符,并依据情况判断是否进行调整。

现场管理人员出勤状况也在临时办公室的公共区域进行看板公示,人员的当日在岗、请假、外出的状况一目了然,以便现场上级监管各方随时联系、劳务班组有事情随时联系在场管理人员及时处理、项目部管理人员动态管控。

农民工工资发放也实行现场公示,项目部监督劳务公司在领到工程款后,在施工现场办公室直接发放到农民工手中,现场留下影像资料,并在现场出入口进行每月公示,确保农民工工资发放到位及农民工友对工资的确认无误,避免劳资纠纷及非法集会闹事产生。

2.8坚持引起6s管理理念,加强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田正)

6S管理的开展实施,是由领导作用全员参与,以清理、清扫、整理、整顿、素养、安全为内容的项目管理活动。

项目部、施工班组、分包队伍、业主监理等各方全面参与,每天项目各方管理人员在现场巡查时,利用随身携带的摄影设备,对现场只要违背6S要求的现象进行拍照回传,无论是那个区域,那种违规情况、谁发现的问题,均可以在生产办公室专人管理电脑上进行登记,并写明拍照时间、区域、责任人、问题类别,由生产经理组织的每日例会上进行播放公示,并确认整改责任人,确定整改时间,整改责任人必须在改善完成后,在相同地点、相同位置、相同角度、拍摄改善完成的照片,随同缺失照片进行前后对比,在第二天的生产例会上进行说明,由项目经理确认整改落实有效方可结案。

2.9遵照公司管理基础上进行现场管理流程精细化(田正)3.1

针对本工程技术难度大、管理要求高、上级管理方多、协调方面广、系统结构复杂且分包单位多的特点,要求必须有严格的文件传递及分包管理流程,因此依据项目性质,专门制定了相应的内外部文件签发流程、分包文件管理流程、现场工作流程、请款流程、物资处理流程等十余项流程,以利现场上对业主监理、下对分包劳务的管理顺畅的要求。

2.10跟踪解决现场问题的AR机制建立(田正)

无论是项目监管各方提出的问题,还是项目部内部提出、发现的问题,通过建立AR(ActionRequestList)追踪机制进行追踪,将各方提出的问题,每项单独列出,定整改措施、定完成时间、定责任人、定检查人,事项完成必须附上整改完成的结案证明材料、照片,经提出问题人确认同意方认为闭合。

每周例会前由生产口进行追踪登记,逐项进行整改回复。

并且列出各部门的整改比例,与绩效挂钩,以此形成强有力的问题追踪及执行机制。

2.11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的经验教训的传承及案例分享(田正)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经验教训(LessonLearn)的形式逐条记录整理,打破传统经验教训言传身授的模式,采用书面记录形式,记载施工现场发生的问题时间、类型、影像资料、当时处理方案、将来长效预防措施,并且分析问题类别,从设计、施工、材料、工序、环境、管理等方面进行归类分析,以利项目上出现的问题在将来项目的规避,做到前车之鉴,后车之师。

同时用真实的案例教材,来分析剖析问题的根源及预防措施,对新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及经验传承。

三、BIM技术在金融城项目的实施

金融城项目BIM技术应用范围包含模型深化整合、管线综合、施工工艺模拟、施工技术方案论证、四维仿真、钢结构深化等综合性应用。

为施工、设计、项目管理提供协调支持,利用三维空间协调解决各专业之间的冲突问题及控制标高;通过施工过程复杂节点模拟,重点部位施工顺序,制作施工模拟动画,对技术方案进行可视化和可行性分析;通过制作不同的施工动画,结合场地情况、成本、工艺复杂性,确定最佳方案;利用BIM模型深化设计,指导材料采购、构件加工,实现BIM阶段性应用。

3.1BIM技术应用实施目的及解决的问题(何义强)

本工程有楼层层高限制大、楼层管线密集、专业分包多,施工工艺复杂、施工周期长等特点。

基于以上因素,参建各方一致认为应用BIM技术能更好地为设计、施工、项目管理提供全面支持。

通过BIM建模软件平台,将各专业模型整合为一体,更加直观地对模型进行设计方案优化,有效的控制层高,快速、准确地帮助设计人员解决管线综合问题;通过BIM施工动画模拟,对施工方案的合理性进行论证,合理有效的协调各专业各分包的工序,达到不返工、不怠工;通过四维仿真技术,将模型与施工进度计划相关联,展示项目整体的虚拟建造过程,并与之与现场实际情况做对比,帮助管理人员调整、控制整体施工进度。

(有漫游动画)

3.2基于BIM技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何义强)

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利用网络、会议讨论、现场配合等多元化交流方式及时与各方沟通,建立了基于BIM的建筑工程信息交流平台,成功实现信息共享。

1、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通过网络信息技术,设置了一个FTP文件共享服务器,保证文件共享的同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并采用VPN技术,保证所有的参与单位在任何一个有互联网的地方,都能够调阅文件服务器的文档资源。

2、BIM应用过程中,利用开放式免费网络平台,建立了3个群和多个资料云盘:

一是业主、设计及施工方的“设计优化讨论群”;二是业主、施工、供应商的“材料需求群”;三是业主、施工、项管公司、监理公司的“项目施工管理群”

3、本工程BIM应用过程中建立完善的会议制度,通过现场会议、网络视频会议、电话会议与相关各方会商解决现场出现的问题。

4、BIM人员深入施工现场,就现场施工与模型进行实时对比,发现与模型不符时及时通知现场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对不规范施工进行调整。

3.3应用内容

3.3.1整体建模及模型整合

该项目BIM模型分为土建、钢结构、机电、装饰装修、幕墙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中钢结构由分包商建模及深化,BIM小组负责在各分包的技术支持下建立其余各专业的BIM模型。

各专业根据图纸完成后,BIM小组将模型进行整合,首先进行模型深入检查,找出整合后存在模型重合、缺失、冲突的问题,并进行初步的调整,反馈给各专业设计同时各分包方提出意见,进行各专业模型的初步分析,专业分析完成后将调整方案反馈给BIM小组,BIM小组再次调整模型(如此反复),经各方综合评估后各分包商对模型调整并制定出最优的设计及施工方案,最后由BIM小组根据模型生成图纸提交设计单位,制作施工图,并以图纸、方案、模型(含动画)进行技术交底,以此实现BIM对项目施工的指导。

3.3.2管线综合及空间管理

3.3.2.1机电管线安装、碰撞检查模拟(何义强)

本项目机房层管道集中、结构构件特殊,地下室部分机电、消防、给排水、空调、设备等管道图纸出图时间要求紧张,标准层业主对净高要求高,导致各专业配合难度大,尤其是初步设计图纸中各专业之间管路的位置冲突和标高“打架”问题十分突出。

我们使用BIM对其进行综合管网及设备布置图优化,对管线集中部分进行专题分析,召集设计、施工对该部分管综进行讨论,提出最佳解决方案。

通过BIM碰撞检查功能快速、直观、全面的识别管线重叠交叉、管线和天花造型冲突等问题,在施工前解决各专业之间的碰撞问题,检查调整了3275处管线碰撞问题,查出预留预埋问题49类,预计减少因变更引起的工期延误40-50天,减少返工误工的成本约330万元。

3.3.2.2空间管理的优化(何义强)

本项目楼层层高限制大,业主对标准层净高、地下空间的净高、公共走道的净高要求高,且天花板板造型及相应部分的管道布置复杂,为了保证净高要求,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布置管线和安装设备是一个需要克服的重难点。

我们采用BIM技术对标准层、走道、地下室管线复杂处进行综合管网及设备布置图优化。

尤其是在管线密集区域,多次对管线集中部分进行专题分析,基于BIM模型,按照管道布置设计要求、管道避让原则、实际施工工序要求、将来运行维护检修要求,不断讨论调整管道合理顺序,最终制定完善布置方案并调整模型进行论证,纠正原始初步设计不合理布置,使楼层净空由原来的2.8米提高到2.85米,地下室空间净高度局部2.9米提高到3.15米,(编写的,需要实例!

)使业主、建管、设计、监理各方相当满意。

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