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基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1122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基础.docx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基础.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基础.docx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基础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

【学习目标】

1.了解空间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

2.掌握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3.理解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概念.会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4.理解二面角及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概念,会求一些简单的二面角的大小;

5.能利用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判定定理解决与其相关的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一、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

1.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

如果直线 l 和平面 α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我们就说直线 l 与平面 α 互相垂直,记作 l ⊥ α .直线 l

叫平面 α 的垂线;平面α 叫直线 l 的垂面;垂线和平面的交点叫垂足.

要点诠释:

(1)定义中“平面 α 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就是指“平面α 内的所有直线”,这与“无数条直线”不同,

注意区别.

(2)直线和平面垂直是直线和平面相交的一种特殊形式.

(3)若 a ⊥ α , b ⊂ α ,则 a ⊥ b .

2.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文字语言:

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图形语言:

 

特征:

线线垂直 ⇒ 线面垂直

要点诠释:

(1)判定定理的条件中:

“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是关键性词语,不可忽视.

(2)要判定一条已知直线和一个平面是否垂直,取决于在这个平面内能否找出两条相交直线和已知直线

垂直,至于这两条相交直线是否和已知直线有公共点,则无关紧要.

相关的重要结论

①过一点与已知直线垂直的平面有且只有一个;过一点与已知平面垂直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②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与一个平面垂直,那么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垂直.

③如果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与一条直线垂直,那么另一个也与这条直线垂直.

 

要点二、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1.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定义

.

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相交,但不和这个平面垂直,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平面的斜线 过斜线上斜足外的一

点向平面引垂线,过垂足和斜足的直线叫做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

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要点诠释:

(1)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是一条直线.

(2)直线与平面垂直时射影是点.

(3)斜线上任一点在平面内的射影一定在斜线的射影上.

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θ 的范围:

直线和平面相交

不垂直时,0°<θ <90°

垂直时,θ =90°

直线和平面平行或直线在平面内,θ =0°..

直线和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 0°≤θ ≤90°.

3.求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一般步骤:

(1)确定斜线与平面的交点即斜足;

(2)经过斜线上除斜足外任一点作平面的垂线,确定垂足,进而确定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

(3)解由垂线、斜线及其射影构成的直角三角形,求出线面角.

 

要点三、二面角

1.二面角定义

平面内的一条直线把平面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通常称为半平面.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

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表示方法:

棱为 AB 、面分别为 α、β 的二面角记作二面角α - AB - β .有时为了方便,也可在 α、β

 

内(棱以外的半平面部分)分别取点 P、Q ,将这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 P - AB - Q .如果棱记作 l ,那么这

 

个二面角记作二面角α - l - β 或 P - l - Q .

 

2.二面角的平面角

(1)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

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该点为垂足,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

棱的射线,则这两条射线构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2)二面角的平面角θ 的范围:

0°≤θ ≤180°.当两个半平面重合时,θ =0°;当两个半平面相交时,

0°<θ <180°;当两个半平面合成一个平面时,θ =180°.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

二面角的大小可以用它的平面角来度量,二面角的平面角是多少度,就说这个二面角是多少度 平面角

是直角的二面角叫做直二面角.

(3) 二面角与平面角的对比

角二面角

图形

 

定义

从半面内一点出发的两条射线(半直线)所组

成的图形

从空间内二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

成的图形

表示

由射线、点(顶点)、射线构成,表示为∠AOB 由半平面、线(棱)、半平面构成,表示

为二面角α - a - β

(4) 二面角的平面角的确定方法

方法 1:

(定义法)在二面角的棱上找一特殊点,在两个半平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

如右图,在二面角α - a - β 的棱 a 上任取一点 O,在平面 α 内过点 O 作 OA

 

⊥a,在平面 β 内过点 O 作 BO⊥a,则∠AOB 为二面角α - a - β 的平面角.

方法 2:

(垂面法)过棱上一点作棱的垂直平面,该平面与二面角的两个半平

面产生交线,这两条交线所成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如下图(左),已知二面角α - l - β ,

 

过棱上一点 O 作一平面 γ ,使 l ⊥ γ ,且 γα = OA , γβ = OB .

 

∴ OA ⊂ γ , OB ⊂ γ ,且 l ⊥OA, l ⊥OB,

 

∴∠AOB 为二面角 α - l - β 的平面角.

 

方法 3:

(垂线法)过二面角的一个面内一点作另一个平面的垂线,过垂足作棱的垂线,利用线面垂直

可找到二面角的平面角或其补角,此种方法通常用于求二面角的所有题目,具体步骤:

一找,二证,三求.

如上图(右),已知二面角 A-BC-D,求作其平面角.

过点 A 作 AE⊥平面 BCD 于 E,过 E 在平面 BCD 中作 EF⊥BC 于 F,连接 AF.

∵AE⊥平面 BCD,BC ⊂ 平面 BCD,∴AE⊥BC.

又 EF⊥BC,AE∩EF=E,

∴BC⊥平面 AEF,∴BC⊥AF

由垂面法可知,∠AFE 为二面角 A-BC-D 的平面角.

 

要点四、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定义与判定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1.平面与平面垂直定义

定义:

两个平面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

表示方法:

平面α 与 β 垂直,记作α ⊥ β .

画法:

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通常把直立平面的竖边画成与水平平面的横边垂直.如图:

 

2.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文字语言:

一个平面过另一个平面的垂线,则这两个平面垂直.

符号语言:

 l ⊥ α , l ⊂ β ⇒ α ⊥ β

图形语言:

 

特征:

线面垂直 ⇒ 面面垂直

要点诠释:

.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告诉我们,可以通过直线与平面垂直来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 通常我们将其

记为“线面垂直,则面面垂直”.因此,处理面面垂直问题转化为处理线面垂直问题,进一步转化为处理

线线垂直问题.以后证明平面与平面垂直,只要在一个平面内找到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内的一条直

线垂直即可.

【经典例题】

类型一:

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定义

例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如果直线 l 与平面 α 内的无数条直线垂直,则 l ⊥ α ;

②如果直线 l 与平面 α 内的一条直线垂直,则 l ⊥ α ;

③如果直线 l 不垂直于 α ,则 α 内没有与 l 垂直的直线;

④如果直线 l 不垂直于 α ,则 α 内也可以有无数条直线与 l 垂直.

A.0B.1C.2D.3

【答案】B

【解析】当直线 l 与平面 α 平行或在平面 α 内时,在平面 α 内都有直线与直线 l 垂直,故在平面 α 内

存在一组平行线(无数条)与 l 垂直,因此①②③均错,④正确.

【总结升华】 无数条直线”只说明直线的条数有无穷多,而“任意条直线”除能说明直线无穷多条外,

还说明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任意的,是不受限制的.解题时一定要加以区别.

举一反三:

【变式 1】设直线 m 与平面 α 相交但不垂直,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平面 α 内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 m 垂直

B.过直线 m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平面α 垂直

C.与直线 m 垂直的直线不可能与平面α 平行

D.与直线 m 平行的平面不可能与α 垂直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答案】B

【解析】可以通过观察正方体 ABCD - A B C D 进行判断,取 BC 为直线 m ,平面 ABCD 为平面α ,

11111

由 AB, CD 均与 m 垂直知,选项 A 错;由 D C 与 m 垂直且与α 平行知,选项C 错;由平面 ADD A 与 m

1111

平行且与 α 垂直知,选项 D 错,故选 B.

类型二: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例 2.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 ABDC 的边 BC=AC,AD=BD,作 BE⊥CD,E 为

垂足,作 AH⊥BE 于 H,求证:

AH⊥平面 BCD.

【思路点拨】要证 AH⊥平面 BCD,只需利用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 AH

垂直平面 BCD 中两条相交直线即可.

【解析】

证明:

取 AB 中点 F,连 CF,DF,

∵BC=AC,∴CF⊥AB.

又∵AD=BD,∴DF⊥AB,

∴AB⊥平面 CDF,∴AB⊥CD.

又 BE⊥CD,且 AB∩BE=B,

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直线 CD⊥平面 ABE.

∴CD⊥AH.

而 AH⊥BE,CD∩BE=E,∴AH⊥平面 BCD.

【总结升华】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垂直的判定,关键是找到平面 BCD 内与 AH 垂直的两条相交直线,

要证线面垂直,需证线线垂直;要证线线垂直,需证线面垂直,即通过判定定理实现线线垂直与线面垂直

的互相转化.

例 3.(2016 山西运城模拟)如图,已知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CB=90°,AC=BC=2,AA1=4,

D 是棱 AA1 上的任一点,M,N 分别为 AB,BC1 的中点.

 

(1)求证:

MN∥平面 DCC1;

(2)试确定点 D 的位置,使得 DC1⊥平面 DBC.

【思路点拨】

(1)连接 AC1,由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出 MN∥AC1,故而 MN∥平面 DCC1;

(2)由 BC⊥平面 ACC1A1 可得 BC⊥C1D,故当 C1D⊥CD 时有 DC1⊥平面 DBC,设 AD=x,根据

勾股定理列方程解出 x,从而确定 D 的位置.

【证明】

(1)连接 AC1,

∵M,N 分别是 AB,BC1 的中点,

∴MN∥AC1,

又 MN ⊄ 平面 ACC1A1,AC1 ⊂ 平面 ACC1A1,

∴MN∥平面 ACC1A1.

即 MN∥平面 DCC1.

(2)∵CC1⊥平面 ABC,BC ⊂ 平面 ABC,

∴CC1⊥BC,

又 AC⊥BC,AC ⊂ 平面 ACC1A1,CC1 ⊂ 平面 ACC1A1,

∴BC⊥平面 ACC1A1,∵C1D ⊂ 平面 ACC1A1,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BC⊥C1D.

故当 C1D⊥CD 时,C1D⊥平面 BCD.

设 AD=x,则 A1D=4-x,

CD =AD2 + AC 2 =x2 + 4 , C D =A D2 + A1C 2 = (4 - x)2 + 4 .

111

又 CC1=4,

∴CD2+C1D2=CC12,即 x2+4+(4-x)2+4=16.解得 x=2.

∴D 为 AA1 中点时,C1D⊥平面 BCD.

【总结升华】

(1)判定线面垂直的方法:

①利用线面垂直定义:

一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任意直线,则这条直线垂直于该平面.

②用线面垂直判定定理:

一直线与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这条直线与平面垂直.

③用线面垂直性质:

两平行线之一垂直于平面,则另一条也必垂直于这个平面.

(2)证明线线(或线面)垂直有时需多次运用线面垂直的定义和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实现线线垂

直与线面垂直的相互转化.

举一反三:

空间的线面垂直 398999 例 2

【变式 1】 正方体 ABCD - A B C D ,求证:

 A C ⊥ 面 BDC .

111111

证明:

(略写)AC ⊥ BD , AA ⊥ BD

1

∴ B D⊥ 平面 A A C

1

∴ A C ⊥ B D

1

同理:

 A C ⊥ BC

11

所以 A C ⊥ 面 BDC

11

【变式 2】 2015 年 江苏)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 - A B C 中,已知 AC⊥BC,BC= CC ,设 AB 的

11111

中点为 D, B C ∩ BC =E.

11

求证:

(1)DE∥平面 AAC C ;

1  1

(2) BC ⊥ AB .

11

【思路点拨】

(1)由三棱锥性质知侧面 BB1C1C 为平行四边形,因此点 E

1

为 B1C 的中点,从而由三角形中位线性质得 DE∥AC,再由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得 DE∥平面 AAC 1C ;

(2)

因为直三棱柱 ABC - A1B1C1 中 BC= CC1 ,所以侧面 BB1C1C 为正方形,因此 BC1 ⊥ B1C ,又 AC⊥BC,

AC⊥ CC (可由直三棱柱推导),因此由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得 AC⊥平面 BB C C ,从而 AC⊥ BC ,再由

1111

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得 BC1 ⊥平面 AB1C ,进而可得 BC1 ⊥ AB1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答案】详见证明

【证明】

(1)由题意知,E 为 B C 的中点,

1

又 D 为 AB 的中点,因此 DE∥AC.

1

又因为 DE ⊄ 平面 AAC 1C ,AC ⊂ 平面 AAC 1C ,

所以 DE∥平面 AAC 1C .

(2)因为棱柱 ABC - A1B1C1 是直三棱柱,

所以 CC1 ⊥平面 ABC.

因为 AC ⊂ 平面 ABC,所以 AC⊥ CC1 .

又因为 BC1 ⊂ 平面 BB1C1C ,所以 B1C ⊥AC.

因为 BC= CC1 ,所以短形 BB1C1C 是正方形,因此 BC1 ⊥ B1C .

因为 AC, B1C ⊂ 平面 AB1C ,AC∩B1C =C,所以 BC1 ⊥平面 AB1C .

又因为 AB1 ⊂ 平面 AB1C ,所以 BC1 ⊥ AB1 .

类型三:

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例 4.如图,三棱锥 A-SBC 中,∠BSC=90°,∠ASB=∠ASC=60°,SA=SB=SC.

求直线 AS 与平面 SBC 所成的角.

【思路点拨】确定 AS 在平面 SBC 上的射影是关键,即找过点 A 的平面 SBC 的垂线.

因为∠ASB=∠ASC=60°,SA=SB=SC,所以△ASB 与△ASC 都是等边三角形.

因此,AB=AC.

【答案】45°

【解析】

取 BC 的中点 D,连接 AD,SD,则 AD⊥BC.

设 SA=a,则在 

SBC 中, BC =2 a , CD = SD =2 a .

2

 

在 

ADC 中, AD =AC 2 - CD 2 =2 a ,则 AD2+SD2=SA2,所以 AD⊥SD.

2

又 BC∩SD=D,所以 AD⊥平面 SBC.因此,∠ASD 即为直线 AS 与平面 SBC 所成的角.

在 

ASD 中, SD = AD =2 a ,所以∠ASD=45°,即直线 AS 与平面 SBC 所成的角为 45°.

2

【总结升华】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步骤:

作角,即作出或找到斜线与它的射影所成的角;证角,

即证明所作的角即为所求;求角,求角或角的三角函数值.其中作角是关键,而确定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

是作角的突破口.

举一反三: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变式 1】

(1)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BB1 与平面 ACD1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32

B.C.D.

33

6

3

(2)已知三棱锥 S—ABC 中,底面 ABC 为边长等于 2 的等边三角形,SA 垂直于底面 ABC,SA=3,

那么直线 AB 与平面 S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573

B.C.D.

4444

【答案】

(1)D

(2)D

类型四:

二面角

例 5.如图,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求二面角 B-A1C1-B1 的正切值.

【答案】 2

【解析】取 A1C1 的中点 O,连接 B1O,BO.

由题意知 B1O⊥A1C1,

又 BA1=BC1,O 为 A1C1 的中点,所以 BO⊥A1C1,

所以∠BOB1 即是二面角 B-A1C1-B1 的平面角.

因为 BB1⊥平面 A1B1C1D1,OB1 ⊂ 平面 A1B1C1D1,所以 BB1⊥OB1.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a,则 OB =2 a ,

12

在 

BB1O 中, tan ∠BOB1 = OB1 =

1

a

2

2

 

a

= 2 ,

 

所以二面角 B-A1C1-B1 的正切值为 2 .

【总结升华】求空间角如二面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等,都是找出或作出平面角,再把平面角放在

三角形中,利用解三角形得到平面角的大小或三角函数值.

举一反三:

【变式 1】已知 

ABC,斜边 BC ⊂ α ,点 A ∉α ,AO⊥ α ,O 为垂足,∠ABO=30°,∠ACO=45°,

求二面角 A-BC-O 的大小.

【答案】60°

【解析】如图所示,在平面α 内,过 O 作 OD⊥BC,垂足为 D,连接 AD.

设 OC=a,∵AO⊥ α ,BC ⊂ α ,∴AO⊥BC.

又∵AO∩OD=O,∴BC⊥平面 AOD.

而 AD ⊂ 平面 AOD,

∴AD⊥BC,∴∠ADO 是二面角 A-BC-O 的平面角.

由 AO⊥ α ,OB ⊂ α ,OC ⊂ α 知 AO⊥OB,AO⊥OC.

又∠ABO=30°,∠ACO=45°,∴AO=a, AC =

在 

ABC 中,∠BAC=90°,

2 a ,AB=2a.

∴ BC =

AC 2 + AB2 = 6 a ,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 AD = AB ⋅ AC

BC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2a ⋅ 2 a  2 3

=        =    a .

6 a 3

 

在 

AOD 中, sin ∠ADO =

AO    a     3

=      =

AD  2 3    2

a

3

∴∠ADO=60°,即二面角 A-BC-O 的大小是 60°.

【总结升华】本题是用垂线法作二面角的平面角,求二面角的平面角关键是找出(或作出)平面角,

再把平面角放到三角形中求解.

类型五: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

例 6.(2015 年 张家港模拟)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PA=PB=PD=AB=BC=CD= DA=DB=2,E

为 PC 的中点.

 

(1)求证:

PA∥平面 BDE;

(2)求证:

平面 PBC⊥平面 PDC.

【思路点拨】

(1)连接 AC 交 BD 于 O,连接 EO,PO,证明 PA∥EO,利用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

理证明 PA∥平面 BDE.

(2)在△PAC 中,推出∠APC=90°,求出 PC,然后证明 BE⊥DE,BE⊥PC,得到 BE⊥面 PDC,利用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平面 PBC⊥平面 PDC.

【证明】

(1)连接 AC 交 BD 于 O,连接 EO,PO

∵四边形 ABCD 是菱形,∴O 是 AC 中点,

又 E 为 PC 中点,∴PA∥EO

又 EO ⊂ 面 BDE,PA ⊄ 面 BDE,∴PA∥平面 BDE

 

)在PAC 中,易得 AO = CO = PO =

 

∴∠APC=90°,∴ PC = 2 2

3

 

∴在△PDC 中可求得 DE =

2 ,同理在△PBC 中可求得 BE = 2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精品文档 用心整理

 

∴在△BDE 中可得∠BED=90°,即 BE⊥DE

又 PB=BC,E 为 PC 中点,∴BE⊥PC

BE⊥面 PDC,又 BE ⊂ 面 PBC

∴平面 PBC⊥平面 PDC

举一反三:

【变式 1】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 S-ABCD 中,底面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SC⊥平面 ABCD,E

为 SA 的中点.

求证:

平面 EBD⊥平面 ABCD.

 

【证明】 如图连接 AC,与 BD 交于点 F,连接 EF.

因为 F 为平行四边形 ABCD 对角线 AC 与 BD 的交点,所以 F 为 AC 的中

点.

又 E 为 SA 的中点,所以 EF 为△SAC 的中位线,

所以 EF∥SC.

又 SC⊥平面 ABCD,所以 EF⊥平面 ABCD.

又 EF ⊂ 平面 EBD,所以平面 EBD⊥平面 ABCD.

 

资料来源于网络 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