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下册七年级历史下册 检测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40320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7.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七年级下册七年级历史下册 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七年级下册七年级历史下册 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七年级下册七年级历史下册 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七年级下册七年级历史下册 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七年级下册七年级历史下册 检测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七年级下册七年级历史下册 检测卷含答案.docx

《最新七年级下册七年级历史下册 检测卷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年级下册七年级历史下册 检测卷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七年级下册七年级历史下册 检测卷含答案.docx

最新七年级下册七年级历史下册检测卷含答案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而诗之盛者莫过于唐。

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多首。

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

——摘编自仪平策等著《中国审美文化史》

材料二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域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

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概括唐诗、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

(2)上述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唐诗的特点:

艺术成就高;数量众多;题材丰富;作者广泛。

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

兼收并蓄;中西贯通;博大宏放;昂扬进取。

(2)原因:

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政策开明,对外交往频繁。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唐诗、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是;唐诗的特点艺术成就高,数量众多;题材丰富;作者广泛;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

兼收并蓄,中西贯通;博大宏放,昂扬进取。

考查七年级下册唐朝的兴盛的知识点。

(2)上述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是:

当时的国家统一,政治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力强盛,人民生活水平比较高。

国家统治者的实行的政策开明,对外交流频繁。

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初与隋盛时人口、垦田、粮仓比较简表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

四千六百多万人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多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含嘉仓、洛口仓

材料二“天下转漕仰给,在此一渠。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传输,其为利也博哉!

请回答问题:

(1)请你分析材料一的统计数字,把答出的结论填到右边的空格中。

(2)材料一反映了隋朝社会的什么情况?

(3)材料二中这条“渠”指的是什么?

开凿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二评价者持什么态度?

【答案】

(1)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隋朝经济繁荣

(3)隋朝大运河。

目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统治。

作用:

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4)肯定大运河的作用。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表格信息“隋初,人口,三千多万”“隋盛时,四千六百多万人”分析概括可知,隋朝时期人口激增;“垦田,由一千九百多万多顷到五千五百多万顷”可知,垦田在不断扩大;“粮仓,由长安太仓到含嘉仓、洛口仓”说明了粮仓丰实。

(2)依据材料一表格信息可知,隋朝繁盛时期,人口激增,垦田在不断扩大,粮仓丰实。

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出现了经济繁荣的局面,隋朝成为国力强盛的王朝。

(3)依据材料“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天下转漕(水上粮食运输),仰此一渠。

”分析可知,材料二中这条“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开凿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统治。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隋炀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全长两千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4)依据题干“北通涿都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表述的是隋朝大运河的积极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便利江南粮食,布匹的北运,进而巩固隋王朝对去全国的统治。

605年,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促进了运河沿线经济和商业城镇的发展,对我国以后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有利于国家统一。

所以材料二评价者对大运河持的态度是:

肯定大运河的作用。

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苏州)常(常州)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材料二:

……宋朝政府还把种植方法印成榜文广为张贴,将占城稻推广到江淮两浙地区。

材料三:

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规定: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四:

“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

材料一反映了其变化的依据有哪些?

(2)材料二反映了其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请举一例说明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中心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3)古今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消极影响?

我们该怎样去应对?

【答案】

(1)经济重心南移;依据:

财政收入;粮食产量。

(2)政府的支持和重视;南宋时定都临安,临安的繁华程度超过了北宋的开封。

(3)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开发与环保相结合,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苏(苏州)常(常州)熟,天下足”“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结合所学知识,宋朝时,长江流域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宋朝中央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反映经济重心南移的依据就是财政收入、粮食产量,故材料反应的是经济重心南移。

(2)根据材料中“宋朝政府还把种植方法印成…将占城稻推广到…”等信息可以得出其材料中反应的原因是:

政府的支持和重视;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南宋时定都临安,临安的繁华程度超过了北宋的开封,也就是说,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南移有一定影响。

(3)根据所学知识,江南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所以我们要继续发展经济,还要做到,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4.阅读下列材料: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残无不赖之。

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矣,而皆开自黄婆一人,是不当尸而祝之,社而稷之.与先蚕同列祀典乎?

——王应安《柳南续笔》

原文大意:

现在榨布广泛应用,用来御寒保暖,无论老少贵贱都离不开它。

棉布成为后世的主要衣被原抖,其作用甚至超过了丝绸,这都是黄道婆一人的功劳.难道不应该像拜祭神灵一样崇敬她,让她享有与蚕神螺祖同等的祭祀吗?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

(1)在棉布盛行之前,我国人民的主要衣被原料是什么?

(2)材料中所说“黄道婆一人的功劳”是指什么?

你怎样看待这一说法?

(3)黄道婆的成就对她的故乡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案】

(1)丝织品(丝、丝绸)、麻织品(麻布、麻)。

(2)革新棉纺织工具和织造方法,促进棉纺织业发展。

这一说法充分肯定了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但说成是“黄道婆一人的功劳”,夸大了其个人作用(因为她是在学习黎族人民先进棉纺织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革新)。

(3)使她的故乡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发生了技术性变化,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棉布盛行之前,我国人民的主要衣被原料是丝织品(丝、丝绸)、麻织品(麻布、麻)。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道婆革新棉纺织工具和织造方法,促进棉纺织业发展。

因此“黄道婆一人的功劳”指的是这一事件。

这一说法充分肯定了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但说成是“黄道婆一人的功劳”,夸大了其个人作用,因为她是在学习黎族人民先进棉纺织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革新。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道婆革新棉纺织工具和织造方法,促进棉纺织业发展。

使她的故乡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发生了技术性变化,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得到了高度发展,使得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完成了从黄河流域向南方的转移。

材料二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经商的时间也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都市的商贸活动也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草市;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材料三

(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何时开始南移?

何时完成?

(2)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3)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请结合材料二、三说明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有哪些表现?

(4)宋朝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在重要港口设置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说出当时海外贸易的范围。

(5)从古到今,发展经济、富民强国都是一项重要国策。

请你对当今我国经济建设提出一个建议

【答案】

(1)唐朝中期。

南宋。

(2)南方的战乱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3)城市中出现了早市、夜市,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出现了商标意识;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一交子。

(4)市舶司。

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5)和平、稳定的环境;重视生产技术的提高,培养高素质人才等。

【解析】

【分析】

【详解】

(1)据课本所学可知,从唐朝中晚期至两宋时期,因为北方战乱较多,大量中原人南迁,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2)依据第一问和材料一的内容,可知题干“这种现象"指的是经济重心南移。

结合所学知识,总结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即可。

如南方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劳动力大量增加;北方人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政府的重视等。

(3)依据材料二的“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出现了早市、夜市”,“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可知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有:

城市中出现了早市、夜市,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市镇也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材料三“宋代针铺商标”反映了宋代商人出现了商标意识。

依据材料三的“交子”可知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一交子,是宋朝商业发展的表现。

依据材料三的“南宋海船”可知南宋的海船反映了宋朝海外贸易的发展和造船业的发达。

(4)宋朝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宋朝时期为了鼓励海外贸易,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广州等主要港口设立市舶机构,称“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州东海岸。

(5)从古到今,发展经济、富民强国都是一项重要国策。

当今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政府要重视生产技术的提高,培养高素质人才。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玄奘,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孤征沙漠,独步雪山历时17年,独行五万里……在天竺期间,他极力宣扬我国文化……

材料二: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1)根据材料一指出玄奘西游的目的是什么?

(2)他所写的重要历史和佛学典籍是什么?

这本书有什么影响?

(3)结合材料二思考,指出玄奘西游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提示:

可从当时的政治局面、社会经济、外交政策以及对外交通等方面考虑)

(4)玄奘作为我国杰出的外交使者有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

(1)目的:

寻求佛法(或佛经).

(2)《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3)因素:

唐朝统一强盛,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唐朝对外采取较为开放的政策.

(4)不屈不饶、坚忍不拔的精神;主动学习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成果的开放精神;取长补短的务实求真精神。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解决本题的关键词是:

“在贞观年间冒着生命危险西行学经求法”,我们可以判断出玄奘西游的目的是:

寻求佛法(或佛经)。

(2)依据所学可知,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后,专心翻译佛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3)依据材料二是唐朝的对外交通路线图,通过这幅图,我们知道:

唐朝的对外交往非常活跃,玄奘西游就是唐朝对外交往的一个重大事件,因为唐朝国家统一安定;经济繁荣发展:

实行宽容开发的对外政策:

对外海陆路交通发达,这些都是玄奘西游的有利条件。

(4)开放性的问题,考查的是玄奘的精神,玄奘西游求学过程中,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到他不屈不饶、坚忍不拔的精神;主动学习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成果的开放精神;取长补短的务实求真精神。

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部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时,还绘有120多幅插图,画面直观生动,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人教版统编教材七年级《历史》

材料二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是出自我国哪个朝代的哪部科技著作?

其作者是谁?

(2)这部著作主要对我国古代的哪两个方面的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

这部书有什么地位?

(3)请列举出两部同时期的优秀科技著作及作者。

(4)这些科学家们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答案】

(1)①明朝②《天工开物》③宋应星

(2)①农业、手工业②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①《本草纲目》李时珍②《农政全书》徐光启

(4)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执着、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

(观点正确,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详解】

(1)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在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时,还绘有120多幅插图,画面直观生动”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明朝的《天工开物》;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天工开物》的作者是宋应星。

(2)第一问依据材料信息“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可知,《天工开物》主要对我国古代的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第二问依据所学可知,《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依据所学可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我国一部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也是明代著名的科技著作。

(4)开放性题目,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执着、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等。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士族门阀的弟子中选拔,而庶族子弟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做高官,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这制度已经无法进行下去了。

材料二: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三:

(唐太宗)尝私幸端门,见新进士缀行而出,喜曰: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原指箭射出去所能达到的范围,后用以比喻牢笼,圈套)。

”……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的依据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哪种选官制度?

该制度是由谁正式确立的?

(3)材料三反映了该制度最大的受益者是谁?

由此可见该制度实施的根本目的是么?

(4)材料三中该制度的创立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答案】

(1)出身门第。

(2)科举制;隋炀帝。

(3)皇帝或统治者或统治阶级;巩固统治。

(4)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解析】

【详解】

(1)由材料一“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士族门阀的弟子中选拔,而庶族子弟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做高官”并结合所学知,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采用九品中正制,选官的依据是出身门第。

(2)第一问:

据材料“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的科举制;

第二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制度是隋炀帝确立;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3)第一问:

据材料“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可知,科举制度的创立,笼络了人才,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

因此科举制度的最大受益者是皇帝或统治者或统治阶级

第二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通过科举制,统治者扩大的选官的范围和权力,提高了官员素质,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英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

(1)材料一中所说的“最早的考试制度”由谁创立?

指的是什么制度?

(2)材料二说明了当时的一种什么现象?

(3)这一“最早的考试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大约多少年?

(4)这一“最早的考试制度”在历史上有哪些进步作用?

【答案】

(1)隋文帝。

指的是科举制。

(2)材料二说明当时的进士科影响很大,被视为一种很高的荣誉,收到时人的重视。

(3)这一“最早的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

(4)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所说的中国所采用的考试制度正式确立于隋炀帝在位时期,指的是科举制度。

(2)根据材料二“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明当时的进士科影响很大,被视为一种很高的荣誉,收到时人的重视。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正式废除了从隋朝的进士科到光绪(1905年)的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

(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考试制度的实行,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政府办事效率;激发了士子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诗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贞观四年,皇帝想重修乾元殿。

大臣张玄素劝谏皇帝说:

“现在这样大兴土木(指的是修建乾元殿),跟隋朝有何两样?

……现在刚统一不久,国家元气尚未恢复,百姓生活极其贫困,接着又大兴徭役赋税,这是在重蹈隋朝灭亡的覆辙呀!

”……上叹曰:

“吾思之不熟(我考虑不全),乃至于是(以至于这样)。

”于是罢役(放弃重修乾元殿)。

——辑录、《贞观政要》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太宗最终罢修乾元殿(不再重修乾元殿)的原因有哪些?

结合你学过的知识指出,唐太宗还有哪些治国理政的思想或政策?

材料二贞观八年,中年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言道:

“修筑洛阳宫殿,劳顿百姓;收地租,加重数额;时俗女子喜好束高髻,这是受宫中的影响啊!

”上(皇帝)勃然大怒,对房玄龄等人的说:

“德参(中年县丞)想要国家不役使一个人,不收一斗地租,宫女均不留发,这样才顺他的心思吗!

皇帝想要治他诽谤罪。

……过了几天,魏徵上奏说:

“陛下近来不喜欢直言强谏,即使勉强包容,也不如过去那么豁达了。

——摘自《资治通鉴》卷194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唐太宗在纳谏上有何变化?

你认为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四月,唐太宗嫌京城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

三个月之后,又指责宫室小气,辱没了大唐威仪,便重修了玉华宫……位于东都的“洛阳宫”本是隋炀帝吃喝玩乐的地方,唐太宗遂接管过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整座工程,都是黄金白银乃至能工巧匠的生命堆起来的。

——摘自《贞观政要》

(3)与材料一相比,概括材料三中唐太宗统治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

如何看待唐太宗在历史上的地位?

(4)从唐太宗治国理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或教训?

【答案】

(1)原因:

国家元气尚未恢复,百姓生活极其贫困,大臣进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唐太宗在纳谏上的变化是不如以前豁达,能虚心接受进谏,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唐朝逐渐强盛,国库充足,国家富有。

(3)变化是大兴土木,注重享受,唐太宗业绩却是在历史上最杰出的,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才使唐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他是一代明君。

(4)注重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善于改革,关注民生。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现在刚统一不久,国家元气尚未恢复,百姓生活极其贫困,接着又大兴徭役赋税,这是在重蹈隋朝灭亡的覆辙呀”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最终罢修乾元殿的原因有:

国家元气尚未恢复,百姓生活极其贫困,大臣进谏;唐太宗还有的治国理政的思想或政策是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

(2)依据材料二“陛下近来不喜欢直言强谏,即使勉强包容,也不如过去那么豁达了。

”的信息,以及材料一“吾思之不熟(我考虑不全),乃至于是(以至于这样)。

”的信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唐太宗在纳谏上的变化是不如以前豁达,能虚心接受进谏;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有唐朝逐渐强盛,国库充足,国家富有,以致唐太宗有些骄傲自满。

(3)依据材料三“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四月,唐太宗嫌京城闷热,便在临潼骊山顶上修筑了翠微宫。

三个月之后,又指责宫室小气,辱没了大唐威仪,便重修了玉华宫……位于东都的“洛阳宫”本是隋炀帝吃喝玩乐的地方,唐太宗遂接管过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整座工程,都是黄金白银乃至能工巧匠的生命堆起来的”的信息,与材料一相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唐太宗统治政策发生大兴土木,注重享受;唐太宗业绩却是在历史上最杰出的,正是由于他的努力,才使唐朝在当时的世界上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的国家,他是一代明君。

(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唐太宗治国理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吸取的经验或教训是注重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吸取别人失败的教训,善于改革,关注民生。

11.认识历史名人,知道他们对历史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1)图一中的人物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故被北方各族共同尊称为什么?

这一政策有什么表现形式?

并举一例说明。

(2)唐朝的对外交往可归纳为“一取一送”,图二中人物的东渡,此举有何意义?

(3)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给我们当今留下什么启示?

(4)图三中的人物是谁?

有何发明?

此发明有何意义?

(5)图一、图四中的人物都认为: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

都注重农业的发展,注重减轻农民负担,注重解决民生问题,请各举一例说明他们的具体做法。

【答案】

(1)开明的民族政策。

天可汗。

形式:

实行和亲政策。

如文成公主入藏。

(2)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

(3)民族方面:

重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反对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民族分裂。

对外交往:

保持开放心态;注重对外友好往来;反对战争行为。

(4)毕昇。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

意义:

①为近代印刷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5)图一:

改革赋役制度,减少百姓服劳役的天数,并规定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役。

图四:

①推行重农政策,下令把许多牧场重新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