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的产业结构历史演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3885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77.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中国成立后的产业结构历史演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中国成立后的产业结构历史演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中国成立后的产业结构历史演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中国成立后的产业结构历史演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中国成立后的产业结构历史演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中国成立后的产业结构历史演变.docx

《新中国成立后的产业结构历史演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中国成立后的产业结构历史演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中国成立后的产业结构历史演变.docx

新中国成立后的产业结构历史演变

案例名称:

新中国成立后的产业结构历史演变

交通经济

08170111孙小明08170101李玉府

08170201陈冠锦08170122李新

08170215马澜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其数量比例关系。

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不仅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着联系,而且各种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以及由此综合形成的产品产量或产值也存在着数量比例关系。

任何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都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新中国成立61年来,我国产业结构经过了由“重、轻、农”到“农、轻、重”,再到一、二、三产业的调整优化演进过程,国民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大大增强,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历史性变迁。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进过程

新中国成立50年来,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变化也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1、“重、轻、农”产业结构指导思想的形成及其实践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提出:

要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国家工业化,尽快建立大体完整的工业化体系。

从1953年开始,以大规模工业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正式启动。

到1957年,重工业在全部工业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37.3%上升到45.0%。

重、轻、农之比由1952年的15.3∶27.8∶56.9上升为25.5∶31.2∶43.3。

  从1958年开始,中国进入了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

经济发展被简单化为工业发展,工业发展被简单化为重工业发展,重工业发展被简单化为只发展钢铁工业。

工业化强攻集中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全民”强攻。

  1959年初,产业结构失衡已非常严重,到年底重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48.1%,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上年的53.5%上升到58.5%。

1960年,决策仍要求“大跃进”再掀高潮,集中全力保钢。

到年底,轻工业产值大幅下降了9.8%,农业下降了12.6%,重、轻、农之比达到52.4∶25.8∶21.8。

2、“农、轻、重”产业比例关系的调整

  针对“大跃进”时期国民经济结构出现的严重失调,从1961年起,我国开始调整经济结构。

轻、重工业的比例由1960年的33.4∶66.6提高到1966年的49.0∶51.0,农、轻、重的比例由1960年的21.8∶26.1∶52.1转变为1966年的35.9∶31.4∶32.7。

农业重新成为国民经济中占最大份额的产业。

  1965年,国民经济呈现一定的良性增长局面。

出于“战争不可避免”的估计,工业化的方向转为以“准备打仗”为指导思想的“三线建设”。

1970年,农、轻、重之比由1965年的37.3∶32.3∶30.4变为32.5∶31.1∶36.4。

1971年,地方出现了一个“大办五小”的工业化高潮。

1975年农、轻、重之比进一步失调,变为28.2∶31.6∶40.2。

  1976年,第五个五年计划开始执行。

但在不太长的时间内“把国民经济搞上去”的指导思想再次导致了急于求成。

导致产业结构更加严重失调,农轻重之比为24.8∶32.4∶42.8。

3、“农、轻、重”排序得到落实,产业结构逐步改善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得以确立。

从1979年开始,国家对国民经济实施了第二次全面调整。

1979-1981年,中国轻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分别为9.6%,18.4%和14.1%,而同期重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则分别为7.7%,1.46%和-4.7%。

到1981年底,轻工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达到51.5%,超过了重工业。

  1981年我国开始实施“六五”计划。

投资向“以能源、交通为战略重点”的产业倾斜,着力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1985年,轻、重工业基本保持49.6∶50.4的协调比例;农、轻、重之比为34.3∶30.7∶35.0,比较合理。

4、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整个20世纪80年代下半期和90年代上半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加大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步伐,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培育扶持主导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结构水平。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巨大进展。

能源、原材料供应紧张,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落后的状况大大缓解。

三次产业结构向合理化方向发展。

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一、二、三产业之比由1985年的28.4∶43.1∶28.5变为1998年的18.4∶48.7∶32.9。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全部劳动人口的比重由1985年的62.4%降低为1998年的49.8%,第二产业由20.8%上升到23.5%,第三产业由16.3%上升到26.7%。

在改善基础工业的基础上,轻、重工业的比重保持了相对稳定。

1997年二者比例为42.93∶57.07,比1985年略有下降。

农业在稳定发展的同时,内部结构也在发生着合理的变化。

在农、林、牧、渔总产值中,牧业所占的比重由1985年的22.1%上升到1998年的28.6%,渔业由3.5%上升到9.9%,种植业由69.3%下降到58.1%。

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重大比例日趋协调

60年来,党中央一直十分重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在不放松农业基础的同时,大力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从重视调整农、轻、重比例关系,到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向优化升级的方向发展。

1952-200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51.0%持续下降至11.3%,下降了39.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8%逐步升至48.6%,上升了27.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8.2%升40.1%,上升了11.9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与此同时,就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

建国初期确立的“重点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农产品统购统销”政策、城乡人口隔离的户籍制度,既造成了大量就业人口束缚于农业和农村,也造成了阻碍劳动者在企业、行业、产业和区域之间转移的藩篱。

改革开放以后,乡镇工业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用工制度和工资制度改革、加上政府推出的各式各样的扶持和扩大就业的工程,促进了就业结构的大调整。

80%以上人口从事农业的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相当比例的人口转而从事工业和服务业。

1952-2008年,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由83.5%下降至39.6%,下降了44.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7.4%升至27.2%,上升了19.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由9.1%升至为33.2%,上升了24.1个百分点。

1、农业内部结构实现了由以粮为纲的单一结构向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的转变

建国前,我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非常落后,农业生产表现为对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过度畸重的单一结构。

种植业在农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异常突出,种植业以外的其他农业发展较为缓慢,农业内部比例极度不协调。

在之后近30年时间里,由于人口快速增长造成的巨大压力,农业生产整体技术水平较低,以及计划经济体制和片面强调“以粮为纲”的政策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结构基本上仍停留在“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单一结构阶段。

改革开放以后,农业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产品流通体制等多方面改革,以杂优水稻技术为主的农业生产技术逐步得到普遍推广,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带来了市场需求的巨大引力,以及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措施,农业生产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粮食供给短缺的状况,而且促进了农业生产结构从单一的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开始向提高食物结构和品质转变,促进了从分散经营的小生产向生产的专业化、布局的区域化和经营一体化等为主要特征的产业化经营转变。

60年来,我国已经基本改变了过去“农业-种植业-粮食”的高度单一和效率低下的结构模式,向“优质、高效、全面发展的”的新型结构模式转变。

农业生产内部结构显著调整。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林、牧、渔业比重显著提高。

农业所占比重由1952年的85.9%下降为2008年的48.4%,下降了37.5个百分点。

林、牧、渔业所占比重分别由1952年的1.6%、11.2%和1.3%提高到2008年的3.7%、35.5%和9.0%,分别提高了2.1、24.3和7.7个百分点。

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进展明显。

粮食、经济作物和其它作物种植面积比由1952年的89.2∶9.0∶1.8转变为2008年的68.3∶27.8∶3.9,经济作物种植比重明显提高。

畜产品构成中,猪肉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1952年的94.2%下降到2008年的63.5%;牛羊肉则由1979年的5.74%上升到13.6%;禽肉等也由1985年的5.80%上升到了22.9%。

禽蛋、牛奶等的产量快速增长,在畜产品中的比重也大幅度上升。

1952-2008年我国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比重

1952-2008年我国种植业播种面积比例(%)

2、工业结构实现了从门类简单到齐全,从以轻工业为主到轻重工业共同发展转变,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导向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共同发展的转变

 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门类不全。

工业整体水平基本上处于手工作业状况,根本谈不上工业化和工业体系。

只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

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工业结构极为简单,生产水平极为低下。

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产业政策和专项规划,对工业经济内部结构进行了多次重大的调整。

从“轻纺工业优先”、促进消费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到“优先发展基础工业和高技术产业”,再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整体工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工业结构基本实现了从结构简单到门类齐全,从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为辅到轻、重工业基本协调转变,从劳动密集型工业主导,逐步向劳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共同发展的转变。

建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

建国之初,工业部门比较单一。

经过60年的建设,工业行业发生根本性变化。

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煤炭、石油加工、化工、机械、建材、轻纺、食品、医药等工业部门逐步发展壮大,一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如航空航天工业、汽车工业、电子工业等也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起来。

目前我国已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的全部工业门类我国都有。

一个行业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已经形成。

轻、重工业关系逐步趋于协调。

从建国初期至1978年,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偏差和体制方面的原因,我国工业发展片面强调重工业的发展,在重工业内部又片面强调“以钢为纲”,轻、重工业比例严重失衡。

工业总产值中,轻、重工业的比重分别由1952年的64.5%、35.5%变为1978年的43.1%和56.9%。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对积累与消费、生产与生活等各方面关系的调整,轻工业发展步伐加快,工业结构严重重型化的倾向得以扭转。

到1995年,轻、重工业比例调整到了47.3:

52.7。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工业内部结构向更高层次的演进,以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及建筑业为主体的重化工业的加快发展,提升了我国的产业结构高度,消费品加工主导型结构开始逐步向重化工业主导型结构转变。

2008年,轻、重工业比重分别为28.9%和71.1%。

1949-2008年我国轻重工业比例

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紧紧把握当今世界经济走势和未来市场需求,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科技体制改革重大方案,加强对技术引进、技术创新和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方向的宏观引导,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了技术创新和高新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有力地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1995-2008年,全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7.0%上升至9.6%。

目前我国部分工业产品生产技术和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一些高技术产品在国际上居领先地位。

装备技术水平和国产化率稳步提升。

1000万吨炼油设备国产化率已经达到90%。

30万吨合成氨和52万吨尿素成套设备实现了国产化。

火电设备已由亚临界参数向超临界、超超临界参数升级,水电设备生产技术由单机容量30万千瓦提高到70万千瓦,50万伏直流输变电设备实现了国产化。

日产4000~6000吨规模生产线的装备国产化率达到90%。

一些电解铝、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等的生产工艺已经逐步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神舟”载人航天飞船的成功发射,更是集中显示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

企业组织结构明显改善。

从建国到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经济规模普遍偏小,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现象比较普遍。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通过实施“抓大放小”的战略,行业集中度逐步提高,形成了一批有带动力、影响力的大企业集团,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工业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

到2008年,大型工业企业集团拥有资产1624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资产的55.8%;实现营业收入128283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0.9%;实现利润总额912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6.8%。

3、服务业结构基本实现由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到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转变

建国初期,我国服务业异常凋敝。

交通运输网络近乎瘫痪,邮政通信网点稀少,市场商品严重匮乏,金融、家政、旅游等服务行业近乎空白。

随着经济的恢复,服务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发展缓慢。

在服务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占居主要地位,金融保险、房地产、社会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发展受限。

1978年,批发和零售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27.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为20.9%,金融业和房地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仅为5.8%和7.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大量服务职能开始从政府、企业和事业机构内部逐步分离出来,扩展了社会服务需求。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不断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各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现代服务业应运而生,快速发展。

2008年,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19.2%和13.8%,比1978年分别下降了8.6和7.1个百分点,金融业、房地产业所占比重为14.0%和10.6%,分别比1978年上升6.1和1.4个百分点。

1952-2008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

1952-2008年交通运输、批零贸易、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占第三产业的比重

1952-2008年金融业、房地产业及其他服务业增加值

占第三产业的比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