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37167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学设计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反思.docx

《教学设计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反思.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设计反思.docx

教学设计反思

教学设计,反思

费继明

教学目标: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及其配平

知识技能: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能力培养:

通过复习培养判断能力和应用能力。

思想情感:

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进取的精神。

科学方法:

认识本质,进行资料整理与完善的方法培养。

重点、难点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的理解、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和有关产物的推断。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疑】请同学们讨论以下问题:

1.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表征是什么?

3.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强弱的判断原则是什么?

4.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判断方法是什么?

5.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技巧是什么?

6.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方法的要求是什么?

7.氧化还原反应基本计算的规律是什么?

根据讨论后逐一回答问题。

1.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有电子得失或电子对偏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的实质、氧化还原的标志。

3.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

4.氧化产物是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的生成物,还原产物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生成物。

5.配平的技巧是电子得失守恒。

6.电子转移的方向和电子转移的数目。

7.计算规律是电子得失守恒。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讨论式回忆复习。

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适当讲解。

【投影】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网络

【归纳总结】

1.概念实质:

电子的转移(或偏移)

根据知识网络提出问

题。

氧化产物是怎么判断

呢?

生—生研讨:

根据学生的复习情况在大脑中整理信息,使头脑中的知识体系完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特征:

元素化合价变化

从对应关系去判断:

还原剂→氧化产物

从价态变化去判断:

元素化合价升高后的产物。

 

2.表示方法

电子转移:

单线法(转移方向)

双线法(化合价升降)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依据原则:

氧化剂化合价降低总数

=还原剂化合价升高总数

技巧:

得失电子守恒

4.有关计算

依据:

升、失、氧、还

方法:

根据守恒列等式(电子守恒)

提问: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方法与步骤是如何呢?

生—生研讨:

教师归纳总结,结合学生以清晰的思路和知识网络启发探究。

【设问】请举例说明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和基本反应类型。

【板书】二、疑难点拨

1.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认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①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既没有单质参加,也没有单质生成,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回答:

化合反应:

氧化钙与水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铁与氧气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分解反应:

硝酸钾分解,是氧化还原反应。

碳酸钙加热分解的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置换反应:

锌与稀硫酸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

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根据高考说明的要求解决学生中常出现的问题。

 

 

 

 

 

 

 

 

从反应类型看氧化还原反应,使学生思维系统化。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板书】

2.从元素价态变化判断氧化性或还原性规律

【方法指导】从不同的实验说明:

①元素的最高价态有氧化性为氧化剂,如:

Fe3+、浓H2SO4、KMnO4、HNO3,其中正三价的铁、正六价的硫、正七价的锰、正五价的氮均有强氧化性。

②元素的最低价态有还原性为还原剂,如:

S2-、Fe、Na+、C、H2、I-。

③中间价态的元素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

SO2、SO32-、Fe2+、S。

请根据上述一般规律,写出具有代表性的氧化还原方程式。

【设问】氧化还原性强弱怎样判断?

【板书】小结

3.氧化性或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1)由金属性或非金属性比较强弱:

①金属单质的还原性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强→弱,其离子的还原性由弱→强。

②非金属性越强的非金属单质其氧化性越强,其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分析记忆,练习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回答:

可以根据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强弱判断强弱。

从不同的实验事实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从基础的知识升华到理论规律的小结。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通过不同的方面进一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设问】由反应条件能判断氧化能力吗?

能举例吗?

【投影】

(2)由反应条件进行比较:

回答:

可以。

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F2最容易,它的氧化能力最强。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①卤素单质分别与氢气反应,条件不同,说明反应条件越容易,卤素单质氧化能力越强。

②两种不同的金属与水反应,反应在常温或高温下进行,反应条件越易,金属单质的还原能力越强。

(3)由氧化还原反应方向比较:

氧化性:

A>a;还原性B>b

【设问】请举例说明?

(4)相同还原剂与不同氧化剂反应时,可根据还原剂被氧化的程度不同来判断氧化剂氧化性强弱。

一般规律是:

 强+强→弱+弱

【设问】请举例说明?

回答:

如:

2Fe2++Br2=2Fe3++2Br-

回答:

如:

Cl2与Fe反应与S和Fe反应的产物可以判断Cl2与S的氧化性。

学会用所学知识判断实际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小结】

4.氧化剂的氧化性或还原剂的还原性的影响因素

(1)温度:

一般温度高氧化剂的氧化性强。

(2)浓度:

一般氧化剂的浓度大时氧化性强;还原剂的还原性强。

(3)酸、碱性:

一般在酸性条件下氧化剂的氧化性增强。

如:

KMnO4在酸性条件下氧化能力更强。

【练习】

1.已知有如下反应:

①2Fe3++2I-=2Fe2++I2

②2Fe2++Br2=2Fe3++2Br-

③2Fe(CN)64-+I2=2Fe(CN)63-+2I-,试判断氧化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

分析:

强的氧化剂与强的还原剂反应通过以上的反应①可知Fe3+>I2(氧化性),②可知Br2>Fe3+(氧化性),③可知I2>Fe(CN)63-(氧化性),所以应选C项。

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和补充。

启发思考。

培养学生根据自己已复习的知识内容,正确提取信息的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A)Fe3+>Br2>I2>Fe(CN)63-

(B)Br2>I2>Fe3+>Fe(CN)63-

(C)Br2>Fe3+>I2>Fe(CN)63-

(D)Fe(CN)63->Fe3+>Br2>I2

2.已知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

不知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关系(未配平):

①G→Q+NaCl

③Y+NaOH→G+Q+H2O

④Z+NaOH→G+X+H2O

在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

【评价】正确。

【能力培养】

分析:

此题的突破点是每个反应中的价态变化,①反应中G的价态高于Cl-,又低于Q,根据此原则依此类推。

所以答案是G、Y、Q、Z、X。

达标测验,反馈矫正。

根据复习内容检测和落实已复习的知识内容,反馈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

1.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情况,才可能结合实际,有的放矢。

从知识起点上看,学生在第一专题已经初步了解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常见氧化剂,还原剂,这为本课的学习埋下了伏笔,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但学生的基础非常不扎实,因此本课的讲授需稍降低速度。

而从认知思维起点上看,该年龄段的学生思维敏捷、活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借助小组活动探究,加强过程与方法的培养,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2.要注意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相关知识和得失电子守恒的计算。

要更多的重视例题的选择,讲解可以尽量少些,用习题在各个角度上进行训练。

例如: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的联系,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在粒子共存,离子反应的练习。

3.课上的讲解时少的重要的是老师对每一节课大方向的指引,在操作上要把老师的粉笔换成学生手中的钢笔,让学生们去认知,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自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