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县生猪屠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3622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5.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阴县生猪屠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湘阴县生猪屠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湘阴县生猪屠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湘阴县生猪屠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湘阴县生猪屠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阴县生猪屠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湘阴县生猪屠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阴县生猪屠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阴县生猪屠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湘阴县生猪屠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与开发单位

项目名称:

湘阴县城关地区生猪定点屠宰场建设项目

项目实施地点:

湘阴县白泥湖乡大坝堤北侧。

开发单位概况:

1949年8月,湘阴县人民政府设立工商科,1956年6月工商科更名为湘阴县商业局,1992年因机构改革,湘阴县商业局变更为湘阴县商业总公司,2006年,经县编办批准设立“湘阴县商业行业管理中心”。

“湘阴县商业总公司”、“湘阴县商业局”、“湘阴县商业行业管理中心”是三块牌子,一套班子的机构设置模式。

目前,湘阴县商业总公司共有在编干职工36人,大专以上学历占100%,党员占100%。

1.1.2建设内容、规模及资金来源

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总建筑面积2780.3平方米。

其中,新建1栋1层的检疫房,建筑面积85.4平方米;2栋1层的屠宰房576平方米;1栋1层的牛栏,建筑面积192.9平方米;2栋1层的猪栏,建筑面积243平方米;1栋1层的冷冻房,建筑面积604.4平方米;1栋1层的配送中心,建筑面积152.5平方米;1栋1层的污水处理房,建筑面积90.1平方米;1栋3层的屠工休息室及附属用房,建筑面积836平方米。

并配套建设道路、广场、绿化、水电等基础设施。

估算项目总投资:

960万元。

资金来源:

县财政配套资金45万元,其余的由企业自筹解决。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家发改委第40号令)(2005年本);

(2)、《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第三版)》(中国电力出版社2O02年3月出版);

(3)、《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25号)、《生猪定点屠宰厂(场)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5)、县委、县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

1.3项目可研究范围与工作概况

(1)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包括:

研究我国生猪屠宰现状及相关政策,评估该项目建设的意义;调查项目拟建地各项技术指标(包括地理、气候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对项目能源的消耗情况进行评估;研究该项目单位的技术水平、组织结构状况;对该项目建成后的各项能耗指标、对环境的影响及其相关设备进行综合评估;研究该项目的实施进度、投资估算、融资方案和财务评价,分析可能存在的各项风险等。

(2)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况

根据委托,我公司组织专业人员对项目建设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有关资料,依据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和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要求及项目地的地理、水文、气象、交通、水电等基本情况,对项目的建设条件、建设方案、建设规模及综合效益进行了研究与论证,在满足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基础上完成了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1.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平方米

7740.96

约11.6亩

2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2780.3

3

总基地面积

平方米

2219.3

4

屠工休息室

平方米

836

5

检疫房

平方米

85.4

6

屠宰房

平方米

576

7

牛栏

平方米

192.9

8

猪栏

平方米

243

9

冷冻房

平方米

604.4

10

配送中心

平方米

152.5

11

污水处理

平方米

90.1

12

容积率

0.36

13

建筑密度

%

28.7

14

绿化率

%

30

15

总投资

万元

960

2、项目实施背景与市场分析

2.1项目实施背景

2.1.1项目提出的宏观背景

中国肉类产业是在政府的宏观指导下,自由养殖、自由购销、价格随行就市。

所以,它的发展是在市场经济的成长中不断进行调整、组合。

在肉类产业链中,肉类加工以它特有的连结作用对促进我国农牧业发展、繁荣市场经济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肉类工业的发展正处在新的转型期,其资本结构、技术装备、产品结构、产品质量、企业规模都在得到快速提升。

关于增建项目单位生猪肉品的物流配送设施、将购销运输配送流程中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增加冷冻设备等生猪屠宰的生产线综合技术升级措施,符合《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颁布实施的有关食品无公害标准。

2.2.2项目提出的微观背景

湘阴县处于长沙、岳阳、益阳三市五县中心,县城至省会长沙仅38公里,位于长沙市区长株潭半小时经济圈内,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紧密圈层,是长株潭城市群向洞庭湖南岸拓展空间、带动“3+5”城市群发展、连接武汉城市圈的核心节点。

总面积1581.5平方公里,总人口近70万。

全县辖12个镇、7个乡:

文星镇、袁家铺镇、界头铺镇、樟树镇、南湖洲镇、三塘镇、长康镇、城西镇、湘滨镇、新泉镇、岭北镇、石塘乡、六塘乡、白泥湖乡、静河乡、玉华乡、青潭乡、杨林寨乡。

湘阴位于省会长沙之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古称“楚南首治”,有“鱼米之乡”之美誉。

自古以来,凭借其水陆交通区位优势,游人如织,商贾如云,骚人唱和,题咏不绝,故又称“文献之邦”。

2.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现有生猪定点屠宰场的规模已不能满足目前屠宰工作的需要

现在的屠场系2004年由商业局原食品公司冷库改建而来,使用面积仅201平方米,设计日屠宰量50头,由于场地的限制,动检等相关设备设施明显滞后,目前日屠宰量已达100头以上,现有的屠场已处于严重超负荷运转状态,屠场建设的落后将严重制约我县定点屠宰工作的健康发展。

(2)环保问题较为严重

现在的屠场地处城区中心,四周均为居民居住区(屠场周边院内居民户达67户,与屠场的平均距离不到5米),由于下水工程等配套设施先天不足,周边居民一年四季遭受噪声、臭气、牲畜排泄物的污染,居民怨声载道,一项“民心工程”变成了“扰民工程”。

由于不符合环保要求,环保等职能部门多次提出了“整体搬迁,彻底整改”的意见和建议。

(3)现在的屠场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随着城市居民的快速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建立城市现代化的牲畜(含猪、牛、羊等牲畜和家禽)集中屠宰和检疫中心势在必行,而现有屠场由于受场地等客观条件的制约,显然无法承担起这一重担,因此整体搬迁屠场,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屠宰中心很有必要,也很迫切。

2.3市场分析

湘阴县长期以来,成品猪外调困难,销售不畅,规模效益差,抗风险能力弱,附加值低等原因一直制约着本县生猪养殖的发展。

猪价跳水引起的连锁反应已及时遏制母猪存栏增长势头,猪价跳水引起的连锁反应:

养殖盈利下降——商品仔猪补栏积极性下降——仔猪价格下降——母猪补栏积极性下降——母猪存栏增速下降,同时部分养殖户淘汰生产性能差的经产母猪,这都大大减轻了2010年生猪供应过剩的压力。

宏观政策扶持养猪生产。

各级政府颁布实施新的土地政策,更多的政策、资金向农业倾斜,养猪业作为畜牧业的主体,获得了较大的扶持力度。

湘阴县生猪主要以传统养殖方式为主,为纯粮喂养为主,全价饲料喂养的成品猪所占比例较小。

其猪肉具有肉质细腻、味香、营养丰富等优点,深受各地消费者所喜爱。

湘阴的生猪50%都是销售外地。

实施精深加工,将大大提高肉类市场竞争力。

因此,实施本项目具有较好的市场基础。

3、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

3.1项目选址

项目选址湘阴县白泥湖乡大坝堤北侧,规划用地面积7740.96平方米,约11.6亩。

项目用地地势平坦,分布完整,形状规则。

地块地下没有电缆、通讯线路等影响施工的因素。

项目地质状况良好,地基承载力较强,没有其他规划性限制条件。

3.2项目建设条件

3.2.1地质条件

⑴、依据项目地质勘察资料显示,地质状况为表层黄色粘填土,厚约4.5米;11米以下为沉积潮粘土,地基承载力一般为150-250kpa。

地质结构条件较好。

⑵、抗震设防:

建筑物按GB18306—2001《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规定的标准,按岳阳市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抗震设防。

⑶、根据拟建场地的实际情况,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可充分利用地形标高,减少挖填土方及拆迁工作量,节约建设资金。

3.2.2自然条件

⑴、气象条件

湘阴县地处东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性质,属湿润大陆季风气候。

其主要特征是严寒期短,无霜期长;春温多变,秋寒偏早;雨季明显,夏秋多旱;四季分明,季节性强,“湖陆风”盛行。

⑵、水文特征

年平均气温17℃

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4.5℃

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9.2℃

极端最高气温40.0℃

极端最低气温-14.7℃

年平均气压1009.9百帕

年平均日照1760小时

年主导风向N

夏季主导风向S(6-7)

年平均风速2.96m/s

年平均降水量1509.6mm

年最少降水量1043.2mm(1963年)

历史最大积雪深度32cm(1972年)

项目所在地临长江伴洞庭、通长江湘阴水位站历史最高水位为36.66米(1996.7.21吴凇高程),1998、1999年也达到36.36m、36.25m。

枯水季节最低水位为1999年2月21日,22.23米,次低1928、1929年22.71米。

水面宽广,水源充足,一年四季水运交通方便。

⑶、环保特征

大气正常

水质正常

拟建地周边环境满足要求

3.2.3交通运输条件

湘阴县位于湖南省北部(偏南),濒南洞庭湖,居湘江资江尾闾。

县境东接汨罗,西邻益阳,南连望城,北交沅江、岳阳、屈原行政区。

湘江分东、西自南向北贯穿全境,资江干流及其东支自西向东折北流经西境。

境内大部分地区为洞庭湖冲积平原,河湖密布,沟渠纵横,东部兼有丘陵、低山。

交通方面除有发达的水路外,还有省道湘阴至长沙高等级公路和S308线从县境穿过,湘阴湘江大桥、临资口大桥已建成通车。

3.2.4项目配套条件

项目供排水、建设道路、广场、绿化、通讯、电力等配套设施齐全。

4、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4.1建设规模

项目总建筑面积2780.3平方米。

其中,新建1栋1层的检疫房,建筑面积85.4平方米;2栋1层的屠宰房576平方米;1栋1层的牛栏,建筑面积192.9平方米;2栋1层的猪栏,建筑面积243平方米;1栋1层的冷冻房,建筑面积604.4平方米;1栋1层的配送中心,建筑面积152.5平方米;1栋1层的污水处理房,建筑面积90.1平方米;1栋3层的屠工休息室及附属用房,建筑面积836平方米。

并配套建设道路、广场、绿化、水电等基础设施。

4.2建设目标

屠宰车间采用现代化自动屠宰流水线设计,日屠宰生猪能力300—400头。

确保城区、城乡结合部及周边乡镇的屠商所有生猪进场屠宰,将堵塞税费漏洞,防止税收流失,增加专项税费收入,还可以增加就业人员30人以上,带动周边居民的就业。

通过规模生产,可以有效降低屠宰成本,预计每头猪的屠宰费用可降低5—8元,按日均屠宰150头计算,年降低屠宰成本35万元以上,减少政府财政的专项补贴。

 

5、项目建设条件

5.1建设用地

根据县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和主要领导的指示,从2008年起商务局和商业总公司(职能主管部门和屠场业主单位)就对新屠场的选址工作进行了前期论证和实地考察,已选定县农业局农科所为新屠场建设地址(白泥湖乡大坝堤北侧)。

该地位于城乡结合部,交通便利、四周空阔、远离居民、下水顺畅。

5.2经济状况

畜牧产业作为湘阴农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牧业实现总产值131167.6万元,其中生猪产值104513.3万元。

生猪出栏96万头,耕牛年末数3.68万头,年末出笼家禽327万只,蛋品产量10721吨。

畜牧业生产正由分散性养殖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的方向发展。

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线,紧扣“保障民生解‘八难’,加快脱贫奔小康”这一主题,突出重点、真抓实干,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6、技术方案与设备方案

6.1屠宰技术方案

6.1.1设计执行标准及有关规定

GB/T17236—1998《生猪屠宰操作规范》

GB/T17237—1998《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

GB/50317—2000《猪屠宰与分割肉车间设计规范》

GB2707—1994《猪肉卫生标准》

6.1.2技术方案

新屠宰场设计按商务部的有关文件要求设计,含屠宰、检验检疫、饲养(待宰)三个主要车间(屠宰车间采用现代化自动屠宰流水线设计,日屠宰生猪能力300—400头。

检验检疫车间装备现代化自动快速检验检疫设备)和水塔、大型沼气池及污水污物处理设施,最大程度实现能源利用和废物处理,确保“绿色环保”的设计要求。

6.1.3工艺流程

1.屠宰工艺流程

待宰→冲淋→电击窒息→扎腿提升→放血→预洗→烫毛→脱毛→清洗→干燥燎毛→清洗→体表检查→封肛→剖腹旋毛虫检→取肠胃→心肝肺→同步检验劈半→去头、蹄、尾→检验→修整→复检→过磅→分级盖章→去冷却排酸间

2.剔骨分割工艺

3.香肠灌装生产工艺流程图

 

6.1.4无害化处理

1.建立无害化处理设施和病猪隔离区。

对可疑病猪、传染病猪尸体应采取不会把血液和浸出物散播的方法进行扑杀。

2.猪场废弃物处理实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

3.对粪便污水通过沼气池、沉淀池进行处理,不仅可以满足自身用能,还可以产生大量有机肥,同时根治了猪场对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

实施“猪一沼一粮(果)”生态模式,就地吸收、消纳,降低污染,净化环境。

4.在保证生猪饮用水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的用量,即节约水资源又减少了污水排放。

6.2设备方案

设备选型应遵循先进、成熟、实用、价廉的原则,结合项目单位实际情况,围绕节能、环保的要求,经多方案比选,优先选用。

项目单位主要关键设备见下表

本项目关键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冷藏运输车(5吨)

2

 

2

检验设备

1

 

3

屠宰分割生产线

1

 

4

香肠灌装生产线

1

 

5

预冷车间及冷藏车间

2

 

6

无害化处理系统

2

污水处理

7

搅拌机

1

饲料加工

8

碎肉机

1

香肠生产

9

锅炉

1

 

10

其他动力设备

1

 

7、环境影响评价

7.1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单位生猪屠宰生产过程中主要的环境污染是废水及固体废弃物,养殖场的主要污染物为猪排泻物。

本项目运行仅有少量的噪声产生。

“三废”来源及成分:

1.噪音

噪音来源于生产过程中各种机械运转,振动发出声音,主要有制冷机房的氨压缩机、冷却水塔、各类水泵、通风设备、空调设备等。

2.废水

废水来源于屠宰加工车间、分割剔骨车间、废弃物处理加工及生活污水,含有较高的有机物,如:

血污、油脂、骨肉悄、未消化的食物和粪便。

这种废水属中等浓度的有机废水、无毒、易腐化发臭,有少许腥味,还可能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细菌,如大肠菌等。

其水质PH值6—9,COD为130Omg/1,BOD5为8OOmg/1,悬浮物SS为700mg/1但不含有害、有毒物质。

3.固体废弃物

固体废充物主要来源于待宰圈的猪粪便及屠宰车间内猪胃肠的内容物、猪血及部分废弃内脏和养殖场的猪粪便。

7.2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7.2.1环保设计标准及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3.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4.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5.国家《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

6.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

7.2.2“三废”处理措施

1、噪音的防治

由于制冷机房内不可能对单独制冷压缩机隔离降噪,因此可采用车间内悬挂吸音板降低噪音,并且机房内设有控制室,当机器调整好,可进入控制室内监控,以避开噪音的污染。

采取以上措施后,各车间工作区的噪声可达到标准,控制在85db以内,不会对操作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废水的处理

根据国家《污水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级标准,本工程对厂内所有污废水混合后,自建无害化处理设施,对所有污水进行处理,出水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厂外城市污水管网内。

污水处理水量1800m3/d污水。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3、固体废弃物处理

每日产生的猪粪便及猪胃肠内容物清出物,统一收集后排入自建无害化处理池中,发酵产生沼气。

每日产生的猪血、骨及废弃内脏,可作为加工动物饲料的原料,其工艺流程如下:

原料→咖热蒸煮→消毒→干燥→粉碎→包装→入库。

综上所述,所有固体废弃物经处理后可变废为宝,不但保护了环境,且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7.2.3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单位只要严格实施相关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办法,将可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完善的解决。

 

8、项目实施进度

8.1总则

项目单位只要严格实施相关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办法,将可使环境污染问题得到完善的解决。

8.2项目实施进度安排

8.2.1项目实施进度

本项目计划安排12个月时间完成,拟分成四个阶段进行。

1.前期阶段:

包括方案论证、立项报批等前期工作;

2.设备选购;

3.实施改造及人员培训;

4.竣工及验收。

8.2.2项目实施计划表

项目实施时间及进度安排

进度安排

主要工作内容

1.2011年9月-10月

方案论证、立项报批等

2.2011年11月-2012年4月

工程建设

3.2012年5月-9月

设备采购、安装、调试、人员培训等

4.2012年10月

项目试运营、竣工验收

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9.1投资估算范围

(1)主要工艺生产装置的设备购置、安装工程、建筑工程。

(2)辅助工程,仓库、办公及检测用房、锅炉及配电用房。

(3)公用工程:

给排水、环保、安全消防、供电及电讯等。

(4)其他基建、无形资产、递延费用及预备费。

(5)项目流动资金。

9.2投资估算依据

(1)《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湖北省统一基价表》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3)各项目工程量及相关技术资料

(4)设备费用,按有关报价资料估算。

(5)其他费用按建设项目投资估算办法及项目实际情况估算,本预备费率按工程费用的5%计提。

(6)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

建设投资=工程费用+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用

9.3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经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为96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57.9万元、土地购置费90万元、其他费用52.1万元、工程预备费用60万元。

详见投资估算表

表9-1项目总投资估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

工程或费用

名称

单位

数量

估算价值(万元)

土建

工程

设备

购置

安装

工程

其它

费用

合计

工程费用

万元

579.9

68

647.9

1

屠宰房

576

46

2

冷库

604.4

110

3

牛栏

192.9

20

4

猪栏

243

40

5

检疫房

85.4

15

6

配送中心

152.5

12.2

7

员工休息室

836

100.3

8

污水处理

90.1

105

(含沼气池等基础设施)

9

道路广场

3199.37

20

10

水、电、管网

-

50

11

绿化

2322.29

25

12

围墙

m

706.6

21.2

13

码头

52

15.2

14

给排水

20

15

供配电

30

16

消防、环保

18

设备购置

110

土地购置费

90

其它费用

52.1

52.1

1

建设管理费

7.4

2

勘察设计等前期费

40

3

招标监理费

4.7

工程预备费

60

合计

960

资金筹措:

估算项目总投资为960万元,县财政配套资金45万元,其余的由公司自筹解决。

10、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本项目的分析、技术方案和工程方案论证、环境影响评价、投资估算和财务评价等专题分析,认为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政策和发展方针,在技术上和财务收益上均可行。

建议项目单位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按项目计划尽快进行,在项目建设和投产的过程中,计划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并根据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现实状况适应性地调整项目计划,并极力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