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必修二 第二章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3586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必修二 第二章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必修二 第二章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必修二 第二章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必修二 第二章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必修二 第二章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必修二 第二章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必修二 第二章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必修二 第二章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必修二 第二章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与发展.docx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必修二第二章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

必修二第二章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1.新航路得以开辟的客观条件有()

①航海技术的进步②造船技术的进步③罗盘的使用④西、葡两国热衷于传播天主教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某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

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一组是()

A.哈格里夫斯史蒂芬孙爱迪生

B.人工动力蒸汽动力燃油动力

C.18世纪60年代19世纪初19世纪后半期

D.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3.“每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由帝国他处走过上海,他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建筑、整洁的街道、电灯或瓦斯灯,他们可以看到机器、自来水、电报、电话,火轮船、公园,他们在这里所得到的印象,必然多少传到内地去。

”该段论述体现的史观是()

A.唯物史观B.革命史观

C.文明史观D.全球史观

4.英国曼彻斯特在17世纪时人口不超过1万人。

从1786年阿克莱特纱厂的第一个烟筒立起,15年后拥有蒸汽机的纺纱厂发展到50个;1790年人口发展到5万,到1801年猛增至9.5万人,到1841年又增至35万人。

曼彻斯特的发展印证了()

A.殖民扩张促进了其发展B.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进程

C.大企业制度的出现激发了城市活力D.世界市场最终确立的全过程

5.17世纪中期,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纽约得自下列哪一国家()

A、西班牙B、荷兰C、法国D、葡萄牙

6.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

ABCD

7.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

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西方的航海技术远比中国先进B.明朝的国力已远远落后西方国家

C.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决定的D.中国人热爱和平,西方热衷海外殖民

8.与表中反映的现象相关的是()

1800——1880年世界贸易总额增长情况表(单位:

10亿美元)

年份

1800

1840

1860

1880

金额

1.4

2.4

7.2

7

蒸汽机广泛用于交通运输

②自由贸易政策的实行

③工业国以武力迫使落后国家通商

④国际贸易中心转移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④

9.英国政府1701年9月29日宣布,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除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

上述“违禁品”一经发现,均予没收。

对其所有者和贩卖者课以二百英镑的罚金”。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英国保护自身棉纺织业的发展

B.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C.斯图亚特王朝试图“闭关锁国”

D.英国为工业革命开拓国内市场

10.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和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三大经济理论。

它们诞生的时代背景分别是()

A.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知识经济B.工业革命、信息革命、全球化

C.商业革命、工业革命、经济危机D.工业革命、全球化、新经济

11.在早期殖民扩张中,葡萄牙并未在东方开辟大片殖民地,而主要是以建立商业据点为主。

造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A.葡萄牙仅以掠夺东方的商品为扩张目的

B.葡萄牙国小力弱,其军事优势主要在海上

C.其扩张一直遭到当地人民的强烈反抗

D.葡萄牙的殖民地为荷兰、英国等国抢占

12.下表是1860年至1970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产值排序表,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时间

世界排名

1860年

1870年

1890年

1900年

1970年

第一

英国

英国

美国

美国

美国

第二

法国

美国

英国

德国

苏联

第三

美国

法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第四

德国

德国

法国

法国

德国

①1890年以前英国工业产值最高是由于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②1870年以后英国逐渐丧失了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

③20世纪初美国凭借经济优势获得世界霸权

④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13.新航路开辟以后,来自美洲的金银大量涌人西班牙,造成通货膨胀;同时,西班牙商人变得富有,他们纷纷取得地产,购买贵族头衔。

这些现象对西班牙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推动了殖民扩张活动B.缓和了国内阶级矛盾

C.阻滞了国内工业发展D.提升了西班牙的国际地位

14.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工的陈述:

“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

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

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

我暂时不再贫穷了。

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

”这段材料表明()

A.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15.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16.英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770年的45%降至1841年的22%,1901年再降至6%,工业相应地从4%升至34%和69%。

导致英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的最重要因素是()

A.自由主义政策B.政府制定的政策C.两次科技革命D.对外扩张的推动

17.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下列关于世界市场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世界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加强了世界各国的联系

B.冲击瓦解着东方各国旧的经济,客观上促进东方各国近代化

C.使世界形成了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D.使全球化达到了最高水平

18.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时,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美洲的黄金、白银、玉米、烟草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往世界各地。

材料二:

(美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图爱迪生发明的电灯

(1)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现象开始于什么事件之后?

(2)据材料二,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3)材料三中,图的广泛使用将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时间和标志。

(4)试概括上述材料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工业革命的主角——蒸汽机,是经验和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科学对工业革命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工场手工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力和以经验为主的技术;以机器为主的大工业生产,需要用自然力代替人力。

这就得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知识。

大工业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能力,从此,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一天比一天高。

——引自《简明科学史话》

材料二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

我们迄今所提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工业和运输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由科学家做出。

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经验有才能的技工完成的。

不过1870年以后,科学开始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作坊。

——引自《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阐述了一种什么关系?

请对这种关系作简要表述。

(2)材料二对这种关系作了什么重要补充?

(3)对材料一中所说的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主角”,你如何理解?

(4)联系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不同之处。

20.科学、技术与革命

材料一 在18世纪现代工业初期,科学知识本身很贫乏,不能直接用于工业过程。

事实上,直到19世纪后半期,随着化学和电子科学的繁荣,科学理论才为新的方法和新工业提供了基础。

不管怎样,早在19世纪末期,科学的方法——尤其是观察和实验——已被付诸实践(都不是成功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这些进步并非皆归功于专业技术人员。

事实上,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科技进步的最明显特征之一就是,发明者中大部分是天才的修补工、自觉的机修工和工程师以及其他自学成才者。

许多事例说明,“实验方法”一词太正式和确定、不能准确描绘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研究),“反复试验法”也许更恰当。

——R·卡梅伦《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1870年到1900年间,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比以前任何时期都密切得多。

19世纪最后30年间,几乎没有什么工业部门未曾受到科学新发现的影响,虽然这不是说传统的、来自经验的方法大部分或甚至全盘都被抛弃了。

经验主义在许多工业中仍然占统治地位,有些工业时至今日依然如此。

但是1870年以后,我们可清楚地看到20世纪科学工业的开端。

新兴工业,诸如电气工业等这些完全是科学发展中首创的工业,其面貌的改变当然要比那些早已建立的工业显著得多。

在这些早已建立的工业中,科学的应用只是很大程度上改进旧的生产方法,而不是建立崭新的生产方法。

——F·欣斯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

(1)材料一与材料二试图阐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请简述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21.自由贸易关乎国家利益,也关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目前,世界性金融危机仍然在肆虐,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自由贸易的原则面临严重威胁。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2000年,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值从约610亿美元增加到61328亿美元,增长了将近100倍。

即使扣除通货膨胀因素,实际商品出口值也增长了15倍多,远远超过了工业革命后乃至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国际贸易增长速度。

而且,世界贸易实际价值的增长速度(年平均增长6%左右)超过了同期世界实际GDP增长的速度(年平均增长3.8%左右)。

材料二WTO统计资料和国家经贸委和外经贸部的统计资料显示,从1979年8月欧共体对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发起第一起反倾销案件至2001年12月初,已经有欧美等29个国家对我国提起共计477起反倾销案件,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案件最多的国家。

2000年各国提起的反倾销案件总数为251起,其中我国遭到反倾销起诉的案件有33起,对中国的反倾销占世界总数的13%以上……2001年1-11月中旬,我国遭受的外国反倾销投诉案件已经达到34起……据统计,对华反倾销调查涉及15类商品,影响13000多家企业,包括钢铁、彩电、纺织品、化工、玩具等行业。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50-2000年世界贸易发展的主要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

并请就中国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22.古今中外经济政策的变革或调整,始终伴随经济成长的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49年,英国废除保护对外贸易的《航海条例》,并宣布从1850年开始生效……此后,英国继续削减关税,许多商品的关税甚至被取消……1860年,英、法签定《科布登一谢瓦利埃条约》;随后,又和其他国家签署降低关税的商贸条约,使大多数欧洲国家加入了自由贸易网络,即所谓的“科布登—谢瓦利埃条约”网络。

——据《剑桥欧洲经济史》等整理

材料二经过苏联的斯大林主义、1956年后中国的乌托邦主义和1977年中共十一大之后邓小平推行的务实主义的探索,现在已经有人在议论,认为中国将可能成为当代实现现代化的一个样板。

邓并不放弃社会主义作为最终目标。

但对大量的市场经济的做法予以放行。

他说,新的体制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结合”。

——摘编自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英国对外贸易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当时,其变化原因和重大影响分别有哪些?

(2)材料二中邓小平“务实主义的探索”与“1956年后中国的乌托邦主义”在经济领域有哪些不同?

其中,“新的体制”确立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23.中外民生政策留给我们许多反思。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社会救助与社会治乱有莫大的关系,正如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良吏痛击时政所言:

苟百姓之不存,则社稷不得固其重……故治天下不可不知百姓之情”。

唐朝政府利用赈谷、赈银、赈工等赈济方式救济灾民,对濒临生命危机的灾民进行紧急救助,遣返安置流离失所的灾民,减免赋税,免除差役,以休养生息。

扶助抚恤鳏寡孤独废疾人员,州县关顾鳏寡人员的婚姻。

尊崇优待高龄老人,赏赐八十岁以上老人财物。

对收成不好的贫民“或贷种子,则至秋而偿”,还规定:

“流民还者,给复二年,田园尽,则授以逃田”。

据胡柏翠《唐朝的社会救助制度及其启示》)

(1)据材料一归纳唐朝救济制度的特点。

材料二1601年《济贫法》规定,用生活必须品等救济贫困工人,救济一般跛足、无能者、盲人以及其他不能工作的人。

1834年英国通过了《济贫法(修正案)》,规定受救济者必须劳动才能得到生活必需品。

其目的是培养受救济者的劳动习惯,使他们走出济贫院后能劳动谋生。

(据李世安《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英国部分法律:

时间

法律名称

内容

1875年

《工匠住宅法》

针对不卫生地区的改造和规划形成议案,然后提交

政府制定改善工人住房的法案。

1897年

《工商赔偿法》

铁路、工厂、采石场、矿山等行业工作的工人,在工作时间发生工伤事故,雇主必须无条件承担赔

偿责任。

1908年

《老年年金保险

法》

对年收入在21磅至31磅并年过70岁的老人,每

周可在政府领取1至5先令的养老金。

1911年

《国民保险法》

在保障失业工人基本生活前提下,设立劳工介绍学

校或培训学校,为工人另谋职业提供方便;工人的

保险费用由国家、雇员、雇主三方共同出资。

(2)材料二中1834年《济贫法》有何新规定?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依据材料三指出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期英国“救济”制度的新变化。

材料四20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的农业立法进程

(据黄季焜《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

(3)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与市场关系角度解释材料四。

(要求:

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

西、葡两国热衷于传播天主教是主观方面的原因,排除。

故选A。

航海技术的进步、造船技术的进步、罗盘的使用都是开辟新航路的客观条件。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

点评:

新航路开辟只有三个大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一个是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包括经济方面、社会方面、宗教方面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其次是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如本题解析的内容;第三个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其中新航路的开辟的原因当中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条件。

2.A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史实,联系所学史实,应该是卡尔·本茨发明了早期汽车,爱迪生主要发明了电灯等电器,故答案为A不准确。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主要发明

3.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和认知的能力。

根据材料信息及题干要求,此题考查史观问题。

回忆所学史观的定义,根据关键信息“必然多少传到内地去”等,解读材料,不难得出,材料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均是与“文明”相关,而且提到要“传承”。

综上,符合题意的只有C,正确答案选C。

考点:

历史评判史观·文明史观

4.B

【解析】

试题分析:

从材料的反映信息来看曼彻斯特的发展和工业革命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也不断的增多,规模逐渐的扩大。

故选B。

A项材料未体现;C项说法错误,大企业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的;D项也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最终确立的。

考点:

工业革命

点评:

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世界进入了民主化、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大众化等阶段,世界的面貌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工业革命的成就、特点等也需要掌握。

5.B

【解析】纽约原为荷兰的殖民地新阿姆斯特丹,所以B正确。

6.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

1851年展出的应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B是新航路开辟时期所用的指南针,是中国宋代出现的科技成果;A和C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7.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

透过现象把握本质是考生在高考中必备的能力,通过对东西方航海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二者出现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社会经济状态的不同。

支撑郑和下西洋的经济形态是封建自然经济,而哥伦布的航行虽然是封建王室的支持,但支撑其远航的社会经济形态则是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萌芽。

A、B、D表述都不符合史实,故选C。

考点:

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

点评:

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比较:

郑和下西洋和新航线开辟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二者有共同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同:

①从背景看,西欧在15世纪已处于资本主义的前夕,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得到快速发展;而同期的中国君主专制加强,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

②从目的看,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

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联系,满足统治阶级对异域珍宝的需求;主要形式是和平友好的贡赐贸易。

而西欧航海家的航海冒险,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

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货,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

③从影响和后果来看,郑和下西洋增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人民的友谊,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同时,还恢复了朝贡关系。

这种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政府造成巨大负担,后来因国力衰退而中止。

而西欧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人类历史的大转折,引起了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促进了资本主义的成长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

它还打破了世界各国相互隔绝状态,为后来大规模的殖民扩张打下了基础。

8.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革命。

从题干时间“1800——1880年”可知,正是两次工业革命时期。

依据所学,工业革命的进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自由主义思想兴起;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广泛应用于工业级交通运输业;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与扩张,以攫取更多的市场和原料产地。

故①②③,所以应选C。

新航路开辟使国际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④不合题意。

考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影响

9.A

【解析】

试题分析:

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与禁止外国优质纺织商品在本国销售之间不存在因果联系,故B项错误;题干中材料“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封存仓库”体现出英国实施防止外来优质商品流入国内市场的政策,这样有利于减轻国内棉纺织商品的竞争压力,故A项正确;材料中“除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说明英国政府还是允许外国普通商品流入,不符合“闭关锁国”的特点,故C项错误;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765年,所以材料中所体现出的时代工业革命还未开始,故D项错误。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英国保护自身棉纺织业的发展

10.C

【解析】根据所学,重商主义为商业革命奠定了理论基础,自由主义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为当年的经济危机提供了施政基础,因此答案选C。

11.B。

【解析】由于葡萄牙国力弱小,其军事优势主要在海上,故葡萄牙主要是以建立商业据点为主。

12.C

【解析】

试题分析: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美国一直并未获得世界霸权,所以本题凡是含“③20世纪初美国凭借经济优势获得世界霸权”均是错误的选项,①②④均是符合事实和题意的选项,所以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C。

考点: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世界主要国家工业产值排序表

【名师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而筛选法又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

本题可以使用否定筛选法,否定筛选法又称排除法,即确定一个或两个不符合题意的选项,排除包含这些选项的组合,得出正确答案。

13.C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说明西班牙掠夺的金银在国内被商人用来购买贵族头衔和购买地产,并没有用于扩大再生产,没有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故选C;AD与题意相反,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BD。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对西班牙的影响

14.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

选项A从题干引文中看不出来,排除。

从引文中的“蔑视”等可以看出当时女工在社会上仍旧受到歧视,排除B项。

从“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可以看出作者并未为改变自己的社会形象而斗争,排除C项。

只有D项符合题意。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15.B

【解析】略

16.C

【解析】

试题分析:

要准确把握题干材料隐含的有效信息,英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时间正是两次科技革命时期。

由于科技革命的出现,才促使英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故选C。

ABD说法都不是丛生产力的发展角度分析的,因而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考点:

两次工业革命

点评:

两次工业革命是西方工业文明崛起的标志,因此也是考试的重点。

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工业的进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迅速的增加,标志着进入到工业社会。

常考的地方有工业革命的原因、成果等,此外和工业革命有关的生产关系的变化和世界市场的问题也需要掌握。

17.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根据所学知识,ABC三项都是正确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得到了迅速发展,由此可知D项是错误的。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8.

(1)事件:

新航路开辟。

(2分))

(2)三项因素:

市场、资金、劳动力

市场:

殖民扩张扩大海外市场,圈地运动扩大国内市场

资金:

殖民扩张和海外掠夺和贸易

劳动力:

圈地运动和行会较早的瓦解(6分))

(3)时代:

电气时代。

(2分)

时间和标志:

1866,德国西门子发明世界上第一台大功率发动机(4分)

(4)影响:

新航路开辟使资本主义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