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3536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9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docx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课题

21、杨氏之子

执教老师

陈雪梅

课型

新 授 课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诣、禽”2个生字,会写“梁、诣、禽”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与幽默。

教学准备

1、课件

教 法

讲授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板块一单元导读,引出课题

1.谈话导入。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

杨氏之子)

3.理解课文题目。

(1)理解“氏”和“之”的意思。

(2)杨氏之子的意思是什么?

(杨家的儿子)

(3)这样说,我该是“刘氏之女”,你该是什么呢?

4.回顾学过的文言文。

(1)从题目上我们就可以知道,这是用古代语言写成的文章,我们把它叫作文言文。

(2)回顾一下,这学期我们学过的一篇文言文。

(《自相矛盾》)

5.教师小结:

读文言文、学文言文其实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君不见古人读书摇头晃脑,读得有滋有味吗?

板块二初步感知,读出韵味

1.学生试读文言文。

(1)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给把握不准读音的字做上记号。

(2)学生试读文言文。

(3)指名学生读文言文,集体纠正读错的字音。

相机指导多音字“为”和“应”的正确读法。

2.教师范读文言文。

(1)好多人认为文言文难学,其实学好文言文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古时候,诵读诗文是一种很风雅的事,一卷在手,书声琅琅。

下面,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

课件出示:

(2)教师按划分的节奏范读文言文。

(3)怎么样,读文言文也蛮有味道的吧?

你们觉得朗读文言文特别要注意什么?

(停顿)对,文言文节奏明快,舒缓有度,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词语和词语、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停顿。

(4)那你们仔细听老师读第一句。

(老师带读第一句,学生跟读第一句)

(5)只注意停顿还不行,还要注意读出古文的韵味,再仔细听老师读。

(老师带读第一句,学生跟读第一句)这一遍是不是读得更有古文的味道了呢?

(6)教师小结:

我们读古文的时候要尽量做到字断音连,音断意连。

3.指名学生读第一句,进行朗读指导。

4.学生看着课件上划分好节奏的课文,练读。

5.指名学生读全文。

教师相机指导文中的“家禽”不同于现在的“家禽”,这里的“家”和“禽”各自表达意思,所以要分开读,不能连起来读。

6.女生读,男生读,全班齐读文言文。

7.检查学生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

造诣、禽兽)

8.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梁”“诣”和“禽”字。

(学生观察—老师范写—学生练写)

板块三熟读课文,读懂课文

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的内容。

课件出示:

●你对杨氏之子了解了多少?

●故事中除了杨氏之子,还有谁?

●他们谈了些什么?

你是从哪句话中知道的?

指导学生回答以上三个问题。

(学生能感知多少,就感知多少,先不强求正确,这只是初步的感知,主要是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能力。

2.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3.学生自学,理解课文的意思。

4.小组讨论交流:

何以得知杨氏之子“甚聪惠”?

5.全班交流反馈。

(学生ZY交流)

6.引导学生讲述杨氏之子的故事。

谁能把课文的意思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指名学生讲故事)

第二课时

板块一体会巧妙,感受机智

1.理解孔君平的话。

(1)你听懂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了吗?

为什么他单单指着杨梅说,不说其他水果呢?

(孔君平看到杨梅,联想到孩子的姓,就故意逗孩子:

“这是你家的水果。

”意思是,你姓杨,它叫杨梅,你们本是一家嘛!

)(板书:

杨梅——杨家果)

(2)这么巧妙的弦外之音杨氏子听出来了吗?

(听出来了)你是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来的?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杨氏子也拿孔君平的姓来反驳)

(3)这一招在兵法上叫以其人之道——(学生接读)还治其人之身。

(4)再读读最后两句话。

想想杨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呢。

可以借助板书来说说。

2.理解杨氏子的回答。

(1)如果孔君平这样跟你开玩笑,你会如何回答呢?

(指名学生回答)

(2)我们的回答和杨氏之子相比,你体会到了什么?

3.对比阅读,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

课件出示:

●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2)杨氏子的回答妙在什么地方?

(3)从杨氏子巧妙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杨氏子的什么特点?

4.理解“应声答曰”的妙处。

(1)这么巧妙的回答,杨氏子思考了很长时间吗?

(2)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

(3)教师小结:

杨氏子的回答是如此快速,如此巧妙,如此有礼,怪不得文章一开头就说了——(学生接读)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5.语言训练。

(1)如果来访的客人姓黄,你觉得他会怎样回答?

(未闻黄瓜是夫子家菜)

(2)如果来访的君平不姓孔,也不姓黄,而是其他的姓,你会用自己的姓说一句吗?

(指名学生说)

板块二发挥想象,熟读成诵

1.发挥想象,突出妙处。

(1)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孔君平听了杨氏子的话会是什么反应。

(2)谁能用文言文的形式表述孔君平的反应?

2.熟读成诵。

(1)教师引导:

古人用了短短5句话55个字就讲了一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杨氏子的聪慧、礼貌,像这样的文章,我们应该把它背诵下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男女生比赛背诵课文。

3.教师小结:

文言文《杨氏之子》这个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同学们可以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家长听,也可以直接背诵古文给家长听。

板块三拓展阅读,好书推荐

1.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介绍《世说新语》。

2.推荐《世说新语》。

要想了解到更多像杨氏子这样聪慧的人的故事,老师推荐大家阅读《世说新语》,你会发现学习文言文很有意思。

3.总结学法。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文言文,你能回忆一下我们都采用了哪些方法吗?

4.教师总结:

汉语有着无穷的魅力,有“口吐金兰”的语言香气,有“唇枪舌剑”的语言战争,有“妙笔生花”的语言表达,有“舌战群儒”的语言典故,语言的艺术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许多乐趣。

希望同学们能在生活中恰当地使用语言,远离粗俗的字眼,唇齿间流露幽默、风趣的智慧语言。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

22、手指

执教老师

陈雪梅

课型

新 授 课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弦、揿、搔”等13个生字,读准1个多音字“薄”,会写“拇、搔、痒”等15个字,正确读写“拇指、接触”等8个词语。

2.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3.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4.会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教学重难点

1.了解五根手指的作用,体会课文风趣的语言。

2.感悟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与生活中的哪些人有相似之处。

教学准备

1、课件

教 法

讲授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板块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我们来猜一个谜语。

课件出示:

五个兄弟,生在一起,有骨有肉,长短不齐。

(猜器官)

指名学生猜谜底。

(手指)

2.“人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

”这句话足以说明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五根手指呢?

对这样五根平平常常的手指,作家丰子恺写了一篇有趣而意味深长的文章《手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引导学生依次说出五根手指的名称。

伸出你们的一只手,让我们来叫出这五根手指的名称吧!

4.教师小结:

这五根手指我们时时看到,常常用到,却很少有人去仔细想它们,丰子恺先生就仔细研究过它们,并且把它们想象成具有不同姿态、不同性格的人。

课文中的插图非常有趣,丰老先生对这五根手指的描述更有趣,并且还向我们阐明了一个人生的哲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入课文中吧。

板块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初读课文,找中心句。

2.理清文章的结构。

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总—分—总)

3.了解课文的段落大意。

根据文章“总—分—总”的结构,将课文划分成三部分,怎样划分?

(指名学生说)相机出示课件。

4.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谁能根据课件上的提示,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指名学生说)

5.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

板块三细读课文,了解大拇指

1.学法指导。

2.品读第1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五根手指的?

(姿态、性格、长处、短处)

(3)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拟人。

从“姿态”和“性格”这两个词可以看出,作者把五根手指当成人来写。

(4)用笔圈出这句话中的关键词。

(板书:

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5)教师小结:

这一句话概括指出五根手指姿态不同,性格不同,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那么,五根普通的手指,在作者眼中究竟有着什么样的长处与短处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对大拇指的描写吧!

3.研读第2自然段,了解大拇指。

(1)探究大拇指的姿态。

①指名学生朗读第2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描写大拇指姿态的句子。

②指名学生读画线的句子。

③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大拇指的姿态的?

④大家注意一下“他”这个字,你有什么体会?

⑤你能读出这句话的趣味性吗?

⑥教师小结:

这个“他”字贯穿全文,突出了丰老先生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大家要注意品读、感悟类似的句子。

(2)探究大拇指的性格。

①用笔画出描写大拇指性格的句子。

②指名学生读画线的句子。

③大拇指有什么性格特点?

(肯吃苦,但不贪功,默默奉献)

④谁能读出大拇指肯吃苦的精神。

(3)探究大拇指的作用。

①用笔画出描写大拇指作用的句子。

②指名学生读画线的句子。

③说说大拇指有什么作用。

④这段话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排比句)

⑤排比句的运用不仅能增强语言的气势,还能突出作者的情感。

这段话中哪些词突出了大拇指“最肯吃苦”的性格?

(相帮、死力、拼命、用劲)

⑥你能有感情地朗读出大拇指的作用吗?

4.教师小结。

板块四借助表格,学生自学

1.了解文章的构段方式。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第2~5自然段的构段方式,你发现了什么?

2.大拇指的长处与短处我们已经从作者生动的描述中体会到了。

那其他手指又有什么特点呢?

接下来请同学们按照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仔细地读一读,找出相关语句,然后完成下面的表格。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4.集体反馈,深入研究。

全班交流汇报。

指名各小组代表反馈表格中的内容,老师适当引导。

5.完成课后习题第1题。

6.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板块一介绍手指,感受风趣的语言

1.了解作者。

2.引导学生介绍手指。

3.第一次介绍手指。

4.第二次介绍手指。

四人小组内介绍你喜欢的手指,可以边看自己填写的表格边介绍,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介绍。

(小组内互相介绍)

5.第三次介绍手指。

全班交流汇报。

推荐小组代表上台介绍,其他同学认真听,评价这样介绍好在哪,还有什么地方需要补充或改进。

(集体反馈成果)

6.感受风趣的语言。

课件出示:

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

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

(1)猜一猜这段话描写的是哪根手指。

(中指)

(2)这段话除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还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比喻,把中指比作关公,把无名指、食指分别比作关平、周仓。

(3)教师小结:

关平和周仓是我们阅读过的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他们都以关羽护卫的形象出现。

作者运用恰当的比喻,让我们由手指联想到人,将三指的关系描述得相当传神。

运用这种风趣的语言,可以使我们的介绍更加生动。

7.用风趣的语言介绍无名指和小指。

(1)谁能用风趣的语言介绍一下无名指和小指?

(指名学生介绍—学生评价)

(2)请班上一名学舞蹈的女生演示兰花指的动作。

8.第四次介绍手指。

谁能用风趣的语言,有条理地向大家介绍你喜欢的手指。

(指名学生上台介绍)

9.积累风趣的语言。

板块二练习仿写,学会运用

1.出示图片,引导学生仿写。

不仅仅是我们的手指,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很多事物会让我们有所感悟。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有趣的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

(课件出示人的五官图)

2.提出仿写要求。

我们身上的五官也同样具有不同特点,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3.指导仿写方法。

(1)我们也学着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描写五官。

仿写鼻子的同学可以这样开头:

课件出示:

让我们生存,让我们呼吸的第一高手,我看非鼻子莫属。

他是由两个双胞胎兄弟组合而成,或矮矮的,扁扁的……

(2)请仿写鼻子的同学接着往下写。

(3)仿写眼睛的同学可以这样开头:

课件出示:

眼睛位于五官的最上方,是非常忙碌的器官。

这花花绿绿的大千世界全靠他传递到我们的脑海中……

(4)请仿写眼睛的同学接着往下写。

4.学生写课后小练笔。

(1)学生边思考边仿写。

(学生仿写)

(2)学生边读边修改自己的小练笔。

(3)学生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小练笔。

5.教师小结。

板块三领悟道理,总结全文

1.作者笔下的五根手指分别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1)大拇指肯吃苦、默默奉献的性格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清洁工、老师、妈妈……)

(2)食指机敏、敢于探险的性格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警察叔叔、宇航员、飞行员、探险家……)

(3)中指养尊处优的性格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我自己、富豪……)

(4)无名指和小指能力薄弱的特点让你联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婴儿、小学生……)

2.领悟文章的道理。

(1)作者运用风趣的语言将五根手指的特点写得淋漓尽致,现在请你们按正确的姿势握住笔……按老师的要求做,抬起大拇指……有什么感觉?

再抬起食指、中指……

(2)刚才的实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指名学生说)用丰老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学生接读)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3)你从这句话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呢?

(团结就是力量)

3.教师小结。

4.推荐阅读。

老师给大家推荐两本十分有趣的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一下。

《丰子恺儿童漫画选》和《小学生丰子恺读本》,这两本书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丰子恺漫画的幽默和他漫画般简练传神的语言风格。

5.教师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

23*童年的发现

执教老师

陈雪梅

课型

新 授 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胚、祸、患”等10个生字。

2.通过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3.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讲述自己童年的“发现”。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感受课文风趣的语言,讲述自己童年的“发现”。

教学准备

1、课件

教 法

讲授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板块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人们常说童年生活是美好、幸福的,那是因为处于童年时代的孩子活泼好动、富有朝气,他们对事物常带着好奇,充满幻想,并且善于探索。

课文中的“我”在童年的时候就有一个小小的发现。

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

童年的发现)

2.质疑课文题目。

读了这个题目,大家有哪些疑问?

(课文写谁的童年发现?

“我”在童年时发现了什么?

怎么发现的?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阅读提示,学生自学课文。

课件出示:

●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

●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经历了怎样的探究过程?

●结果怎样?

(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ZY朗读课文,读完后在文中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并画上线。

(学生自学课文)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这四个问题。

(学生ZY讨论)

2.集体反馈自学情况。

(1)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

(因为睡梦中,人在长身体;人的细胞回想起了远古时代,那个时候,人还是飞鸟。

(2)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母亲怀胎九个月生下来的。

(3)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我”经历了怎样的探究过程?

(4)结果怎样?

(“我”大胆想象胚胎发育的规律与达尔文的“进化论”不谋而合。

3.理清课文脉络。

课文是以倒叙的形式来写的,共分三部分,应该怎样划分呢?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5.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6.教师小结:

一个九岁的孩子竟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真是不可思议!

作者童年时之所以会有这个发现,与他敢于提问、不断探究、大胆想象是分不开的。

板块三读悟结合,体会人物特点

1.默读课文,思考:

从“我”的童年发现和发现的过程中,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请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依据,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句子旁边做好批注。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费奥多罗夫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ZY讨论)

3.集体反馈自学情况。

(1)体会“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①指名学生读出画线的句子。

课件出示:

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

后来,我甚至学会了滑翔,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树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

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可以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②轻声朗读这段话,闭上眼睛想象这段话描写的情景。

③如果你也做了这样一个梦,你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高兴、惊喜、新奇……)

④从这段话中可以体会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我”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⑤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⑥指名学生读出画线的句子。

课件出示: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时间。

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

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

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⑦这段话中,哪些地方是“我”的幻想?

⑧当“我”发现或者是幻想了这样一个规律时,“我”的心情怎样?

(格外高兴、得意……)

⑨从这段话中可以体会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我”是一个敢于大胆想象的孩子。

⑩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2)体会“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

指名学生读出画线的句子。

(课件出示这些句子)

①找一找,“我”问了几个问题?

把问题圈出来。

②想一想,这些问题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个问题套着另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是对前一个问题的追问。

)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受到作者的好奇、迫切,打破砂锅问到底。

③从这段话中可以体会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我”是一个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

④想象当时的情景,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这段话。

(3)体会“我”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

①指名学生读出画线的句子。

(课件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

课件出示:

高年级,离我们是那样遥远,而飞行却仍在继续。

和老师的一次谈话,更加激发了我的想象力。

我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从河里抓到一条鱼,我都会翻来覆去地看个仔细,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②哪些地方让你读到了他的“痴迷”?

③想象“我”研究一条鱼的样子,“我”会翻来覆去地看些什么?

想些什么?

④从这段话中可以体会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我”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执着探究的孩子。

⑤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4.教师小结:

我们通过读书、感悟、交流,知道费奥多罗夫是个天真无邪、求知若渴、善于探究和大胆想象的孩子,难怪他九岁的时候有那样令人难以置信的发现。

板块四品味语言,感悟趣味

1.默读课文,找出你觉得有趣的部分,说说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和同学交流自己有过什么“发现”。

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课文中有趣的部分和自己的感受。

(学生ZY讨论)

3.集体反馈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读出有趣的部分。

(2)你觉得这段话哪些地方很有趣?

(语言十分幽默风趣,“我”用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童年的发现这件事的看法。

(3)怎样理解“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这句话?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冒风险,都要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4)举例说说你对“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理解。

(5)作者为什么想出了这样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

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6)从这段话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不满、气愤)

(7)请你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这段话。

(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8)指名学生继续读出有趣的部分。

(9)你觉得这段话哪些地方很有趣?

(语言十分幽默风趣)

(10)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指名学生读,再全班齐读)

4.从“我”童年的发现中,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

5.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有过什么“发现”?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

口语交际:

我们都来讲笑话

执教老师

陈雪梅

课型

新 授 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收集内容积极向上的笑话。

2.了解笑话的特点,初步学习讲笑话。

3.体会笑话的价值,尝试运用讲笑话与他人沟通。

教学重难点

1.了解笑话的特点,初步学习讲笑话。

2.体会笑话的价值,尝试运用讲笑话与他人沟通。

教学准备

1、课件

教 法

讲授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板块一谈话导入,体会价值

1.谈话导入。

(1)第一次到我们班上课,班上有位同学这样问我:

“老师,你的脸为什么那么大呀?

”如果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回答呢?

(指名学生回答)

(2)我是这样回答的:

“我的脸是被我满脑子智慧撑大的。

我觉得脸大挺好的,脸大别人才看得清呀!

脸大,大家都喜欢和我合照,能起衬托作用,多好呀!

而且脸大的人丢脸丢得慢,为什么呢?

因为脸太大,一直没丢完!

还有,脸大的人脾气好,为什么呢?

因为脸大,翻脸翻得慢呀。

还有,我长这么美,不放大点,浪费!

(3)我这个回答怎么样?

(指名学生评价,相机点评)

2.引出口语交际的题目。

3.笑话给我们带来快乐,让我们都来讲笑话吧!

老师给你们设置了6个关卡,只要你顺利通过这6个关卡,一定会在讲笑话方面大有提升。

板块二了解笑话,聚焦特点

1.第一关:

关于笑话,我知道。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收集一些笑话。

那么有谁知道什么是笑话?

笑话有什么特点?

讲笑话有什么意义吗?

(先指名学生交流,再课件出示笑话的相关介绍)

2.教师小结:

同学们都对笑话有了更深的了解,恭喜你们闯过第一关。

板块三自主构建,提炼方法

1.能找会选,讲“好”笑话。

(1)第二关:

能找会选,我最棒。

大家课前已经收集了一些很棒的笑话。

说说看,你的笑话是从哪儿来的?

你为什么选择这些笑话?

(指名学生说)(板书:

找——书籍、报纸、杂志、网络……选——积极向上)

(2)教师小结:

我们的笑话可以从书籍、报纸、杂志、网络上来,也可以是从别人那里听来或是从自己的生活中来。

选择笑话,就要选内容积极向上的笑话。

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