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品社下册《第一单元 好大一个家》教案 未来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3467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品社下册《第一单元 好大一个家》教案 未来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五年级品社下册《第一单元 好大一个家》教案 未来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五年级品社下册《第一单元 好大一个家》教案 未来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五年级品社下册《第一单元 好大一个家》教案 未来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五年级品社下册《第一单元 好大一个家》教案 未来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年级品社下册《第一单元 好大一个家》教案 未来版.docx

《五年级品社下册《第一单元 好大一个家》教案 未来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品社下册《第一单元 好大一个家》教案 未来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五年级品社下册《第一单元 好大一个家》教案 未来版.docx

五年级品社下册《第一单元好大一个家》教案未来版

好大一个家

本册教学内容共分三个单元:

一山一水一圣人;心中有祖国;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

本册教学内容通过对有关祖国的国土地理、历史文化、民族、国情等的呈现,帮助学生初步、多方面的认识和了解祖国,增进对祖国的亲近感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通过对当今社会发展以及面临的新问题的了解,提高学生辨别能力、道德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1、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本学期共教学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

一山一水一圣人

第二单元:

心中有祖国

第三单元:

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

 

第一单元:

一山一水一圣人,共分为我们站在泰山顶峰、来到黄河岸边、寻迹孔子故里三个主题。

本单元设计思路:

1.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兴趣。

本单元学习内容选取了学生身边的山水名人,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自主构建。

2.以点带面,注重学生整体知识体系的建构。

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名山大川先贤入手,引导学生在了解身边的名山大川先贤的基础上,开阔眼界,进一步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了解古代历史人物为国家发展所作的贡献,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构建知识体系。

3.注重有效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注重学生有效学习方法的建构,以多元化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专题研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本单元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结合主题开展专题研究,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第二单元:

心中有祖国,共分为好大一个家、同是炎黄子孙、为了祖国的振兴三个主题。

本单元设计思路:

1.以培养爱国情感为主线,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2.注重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主动探究,专题研讨,增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为学生的探究和知识的拓展提供了空间和平台。

4.采用多元的学习方式,如游戏、专题研究、讨论、访问、展览等,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载体。

第三单元:

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共分为林海雪原、江南水乡、黄土高坡、雪域高原三个主题。

本单元设计思路:

1.通过探究性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地理环境下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从而理解生活与环境的密切关系。

2.注重以问题引领学生开展专题研究,增强学生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3.注重对学生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二、学情分析

1.五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收集、整理、分析的能力,知识面广的学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知识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数学生不会主动去了解远离现代生活的中国历史。

2.五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随着学生的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迫切需要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

3.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学习这一门课程,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但他们缺少社会经历。

三、学期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养成热爱国土、热爱祖国、热爱祖国博大精深文化艺术的情感。

3.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荣誉感,对维护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4.养成具有开放的世界视野,具备正确的世界观。

5.关爱自然,感受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

6.尊重不同地区人民的文化差异,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

能力:

1.提高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学习作专题研究的方法,形成利用专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会识读、比较复杂地图的能力,并能通过地图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

4.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用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知识:

1.知道我国古代文化对世界发展进步做出的贡献。

2.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了解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

3.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4.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5.了解祖国大陆人民、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为祖国做出的贡献,加深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认识。

6.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各行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7.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8.知道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的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四、单元内容分析

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

(一)单元基本内容

 

(二)单元内容分析

单元

主题

主要内容与呈现方式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登临泰山

以图片展示泰山的壮美,让学生收集泰山的相关资料。

阅读古代诗人的诗作,让学生将对泰山美景的感受写到空白处。

我们的国家9

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

我们的国家4

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我们共同的世界3

初步了解一些人类的文化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文化艺术的情感。

能力:

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学习作专题研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利用专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

1.知道我国古代文化对世界发展进步做出的贡献。

2.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了解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

2.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

 以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调查了解泰山文化的相关资料,通过古代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禅、古文化遗址等研究,了解我国的文字、书法、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

设计拓展练习,让学生收集其他名山资料,相互交流。

1.我看到了母亲河

设计学生来到黄河的情境,通过一些图片资料让学生对黄河有总体的感知。

2.母亲河哺育了我

以探究的形式组织教科书。

提出问题,通过学生探究了解黄河在我们生产、生活中,在历史中(插入半坡氏族生活)的重要作用。

3.为了“母亲”微笑

提出问题,通过让学生收集资料,让学生知道黄河沿岸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

召开主题班会或写倡议书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设计拓展练习,学生收集我国其它河流的资料,

1.至圣先师

以探究的形式提出问题:

为什么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通过学生探究了解孔子的生平及对中国文化及教育的贡献。

2.孔子的影响

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探究孔子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思想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并建立一个有关孔子的资源库。

教科书最后设计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收集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资料。

以简报或手抄报的形式将大家收集的资料进行展览交流。

第二单元心中有祖国

(一)单元基本内容

 

(二)单元内容分析

单元

主题

主要内容与呈现方式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祖国有多大

通过展现我国的疆域图让学生了解我国地域广阔。

通过查阅地图和资料了解我国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

开展“畅游神州”主题活动,全面掌握有关知识。

我们的国家1

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我们的国家4

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我们的国家11

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

我们的国家2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国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多民族统一大家庭的情感。

3.增强学生对祖国的荣誉感,对维护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具有强烈的责任感。

4.培养学生具有开放的世界视野,养成正确的世界观。

能力:

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学会识读、比较复杂地图的能力,并能通过地图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比较复杂问题的能力。

知识:

1.知道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知道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

2.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3.了解祖国大陆人民、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为祖国做出的贡献,加深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认识。

4.知道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各行业取得的辉煌成就,加深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增强振兴祖国的责任感。

2.我们都是一家人

通过图片展示不同民族的特点,通过调查了解民族间的亲密感情,通过唱歌升华民族团结的情感。

1.海外华人心系祖国

通过华人祭奠黄帝的图片,引出黄帝的传说,指导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通过国外华人爱国的感人事例,进一步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2.两岸人民血浓于水

通过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认识到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人民是一家人。

1.辉煌成就

引导学生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祖国建设方面的成就。

以学生探究成果的形式呈现我国的科技、教育卫生、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迅猛发展的图片及资料,感受我国的迅速发展。

2.祖国不会忘记他们

以收集资料或参访等形式了结先进人物、劳动模范、科学家等的事迹,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情感。

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搜集革命先辈为中华的崛起发奋读书的典型事例,反思自己应怎样做。

以主题班会的形式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想、理想,从小立志报国。

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

(一)单元基本内容

 

(二)单元内容分析

单元

主题

主要内容与呈现方式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境多

1.北国风光

通过图片、场景、文字资料,展现本国风光和当地人民的生活文化,引导学生探究环境与人们衣食住行的关系。

我们的国家3

了解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知道并理解这些差异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我们的国家4

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我们的国家6

初步了解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以及工农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关系,知道工人、农民付出的辛勤劳动与智慧,尊重他们的劳动。

我们的国家2

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关爱自然,感受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

2.尊重不同地区人民的文化差异,尊重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

能力:

1.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社会事物和现象,尝试合理地、有创意地探究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学习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社会信息,能够运用简单的学习用具探索和说明问题。

知识:

1.了解一些基本的地理知识,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2.知道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

知道社会生活中不同群体、民族、国家之间的和睦相处的重要意义。

2.资源宝库

利用图片、文字等展示东北地区丰富的资源,明确自然资源与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恩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

1.水上人家

通过图片及介绍,展现水乡人民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感受社会的进步。

2.鱼米之乡

运用天气预报引导学生探究本地区的气候特点及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理解环境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1.走进窑洞

通过图片、场景、歌曲等反映西部干旱地区生产、生活和文化特点,探究环境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关系;呈现名胜古迹范例,引导学生探究黄土高原在我国文明史上的地位与贡献,激发爱国情感;展示环境污染资料,反思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2.开发热土

利用图片了解我国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开发利用的情况,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为西部开发出谋划策。

1.领略雪域风情

通过图片、歌曲展现雪峰的壮美,探究自然环境的特点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了解感受藏族文化。

2.走进布达拉宫

通过图片和文成公主入藏的文字介绍。

了解汉藏两族人民为促进民族团结所付出的努力;探究佛教和布达拉宫在藏民心目中的地位,探究更多少数民族的生活与文化。

3.雪域变通途

呈现青藏高原过去和现在的交通状况,通过对比分析,探究交通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作用。

五、课时分配:

本学期上课17周,每周上课2课时,共计34课时,2课时为机动。

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11课时

内容

课时

《站在泰山顶峰》

3课时

《来到黄河岸边》

3课时

《寻迹孔子故里》

2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课时

单元过关

1课时

第二单元《心中有祖国》9课时

内容

课时

《好大一个家》

2课时

《同是炎黄子孙》

2课时

《为了祖国的振兴》

2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

2课时

单元过关

1课时

第三单元《不同的环境多彩的生活》12课时

内容

课时

《林海雪原》

2课时

《江南水乡》

2课时

《黄土高坡》

2课时

《雪域高原》

2课时

单元过关

1课时

复习

2课时

考试

1课时

六、综合实践活动设计

1.活动主题:

祖国的名山大川

活动目的:

自上述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风光图片展等形式,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爱国之情。

活动策略:

在学习了解泰山、黄河的基础上,发动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名山大川,收集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可以设计手抄报、剪报、风光图片展、电子网页等形式。

让学生在了解、欣赏祖国河山之美的同时,陶醉于祖国的美好风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2.活动主题: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活动目的:

了解我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简单了解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认识各民族互相尊重彼此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及民族团结意识。

活动策略:

步骤一: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教师呈现民族分布图,结合地图让学生认知我国多民族的组成,结合地图能初步了解各民族的分布情况。

步骤二:

民族风情展。

结合九顶塔民族风情园、学生的旅游所得及查阅的资料等,举办一个民族风情展,了解主要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认识尊重各民族风俗和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步骤三: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结合第一单元的学习,可让学生先进行一个专题研究——为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历史上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而做出贡献的典型人物和事例,认识到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结合实际情况,谈谈如何与少数民族朋友和睦相处。

步骤四:

民族风情画展。

以民族团结和民族和睦为主题,举办一个民族情画展。

也可举办本主题其他类型的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民族团结和民族和睦相处重要性的认识。

第一单元一山一水一圣人

(一)学情分析

学生对泰山、黄河及圣人孔子应该并不陌生,从书籍、网络、电视中应该储备了一定量的相关知识,但这些知识可能是比较零散的,所以老师一定要设计好,通过本主题的学习,帮助学生在整理的基础上有所提升。

(二)单元基本内容

 

第一单元:

一山一水一圣人,共分为我们站在泰山顶峰、来到黄河岸边、寻迹孔子故里三个主题。

本单元设计思路:

1.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兴趣。

本单元学习内容选取了学生身边的山水名人,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系统学习,自主构建。

2.以点带面,注重学生整体知识体系的建构。

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名山大川先贤入手,引导学生在了解身边的名山大川先贤的基础上,开阔眼界,进一步感受祖国河山的壮美,了解古代历史人物为国家发展所作的贡献,使学生全面系统的构建知识体系。

3.注重有效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注重学生有效学习方法的建构,以多元化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注重专题研究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

本单元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结合主题开展专题研究,注重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三)单元内容分析

单元

主题

主要内容与呈现方式

《课标》要求

教学目标

1.登临泰山

以图片展示泰山的壮美,让学生收集泰山的相关资料。

阅读古代诗人的诗作,让学生将对泰山美景的感受写到空白处。

我们的国家9

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掌握应有的历史常识,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

我们的国家4

知道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有着许多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的国家,体验热爱国土的情感。

我们共同的世界3

初步了解一些人类的文化遗产,激发对世界历史文化的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博大精深文化艺术的情感。

能力:

1.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学习作专题研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利用专题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

1.知道我国古代文化对世界发展进步做出的贡献。

2.知道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了解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

2.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

 以探究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调查了解泰山文化的相关资料,通过古代建筑、泰山石刻、帝王封禅、古文化遗址等研究,了解我国的文字、书法、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

设计拓展练习,让学生收集其他名山资料,相互交流。

1.我看到了母亲河

设计学生来到黄河的情境,通过一些图片资料让学生对黄河有总体的感知。

2.母亲河哺育了我

以探究的形式组织教科书。

提出问题,通过学生探究了解黄河在我们生产、生活中,在历史中(插入半坡氏族生活)的重要作用。

3.为了“母亲”微笑

提出问题,通过让学生收集资料,让学生知道黄河沿岸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并由此引发一系列不良后果。

召开主题班会或写倡议书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设计拓展练习,学生收集我国其它河流的资料,

1.至圣先师

以探究的形式提出问题:

为什么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通过学生探究了解孔子的生平及对中国文化及教育的贡献。

2.孔子的影响

在上述学习的基础上,探究孔子的政治、文化、教育等思想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并建立一个有关孔子的资源库。

教科书最后设计开放性的活动,让学生收集感兴趣的历史人物资料。

以简报或手抄报的形式将大家收集的资料进行展览交流。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站在泰山顶峰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登临泰山、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两个主题活动。

以登临泰山为线索,展示泰山的壮美景观及其灿烂的文化。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能力目标:

提高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学习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培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

了解泰山的壮美经管和文化内涵及其相关的古老文明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领悟做专题研究的方法,并逐步形成专题研究能力。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登临泰山

一、导入:

知道此句的来历。

多山多水多才子一山一水一圣人  

学生了解“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含义。

对一水的理解会有不同的解释,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二、课件学习泰山旅游地图

1.学生分组游览泰山,总体认识泰山的风景、认识泰山多样的自然景观。

旭日东升:

泰山日出是壮观而动人心弦的,是岱顶奇观之一,也是泰山的重要标志,随着旭日发出的第一缕曙光撕破黎明前的黑暗,从而使东方天幕由漆黑而逐渐转为鱼肚白、红色,直至耀眼的金黄,喷射出万道霞光,最后,一轮火球跃出水面,腾空而起,整个过程像一个技艺高超的魔术师,在瞬息间变幻出千万种多姿多彩的画面,令人叹为观止。

岱顶观日历来为游人所向往,也使许多文人墨客为之高歌。

晚霞夕照:

当雨过天晴,天高气爽,夕阳西下的时候,若漫步泰山极顶,仰望西天:

朵朵残云如峰似峦,一道道金光穿云破雾,直泻人间。

在夕阳的映照下,云峰之上均镶嵌着一层金灿灿的亮边,闪烁着奇珍异宝般的光辉。

“谁持彩笔染长空,几处深黄几处红。

”“清泉泻万仞,落日御千峰。

泰山佛光:

泰山佛光是岱顶奇观之一。

每当云雾弥漫的清晨或傍晚,游人站在较高的山头上顺光而视,就可能看到缥缈的雾幕上,呈现出一个内蓝外红的彩色光环,将整个人影或头影映在里面,恰似佛象头上方五彩斑斓的光环,故得名“佛光”或“宝光”。

泰山佛光是一种光的衍射现象,它的出现是有条件的。

据记载,泰山佛光大多出现在6-8月中半晴半雾的天气,而且是太阳斜照之时。

云海玉盘:

云海玉盘是岱顶的又一奇观。

夏天,雨后初晴,大量水蒸气蒸发上升,加之夏季从海上吹来的暖温空气被高压气流控制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高度时,如果无风,在岱顶就会看见白云平铺万里,犹如一个巨大的玉盘悬浮在天地之间。

远处的群山全被云雾吞没,只有几座山头露出云端;近处游人踏云驾雾,仿佛来到了天外。

微风吹来,云海浮波,诸峰时隐时现,像不可捉摸的仙岛,风大了,玉盘便化为巨龙,上下飞腾,倒海翻江。

投影有关景观图片。

认识泰山自然风景的美丽。

泰山景色壮丽无比,攀登泰山需要有坚强的毅力。

2.呈现十八盘图片

体会登山的困难

3.诵读杜甫《望岳》,学习此诗内容。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到底怎么样呢?

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内都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青色的泰山。

这座奇形异状的高山,好像是为神灵所特意创造,大自然把神奇秀美都会聚在泰山了,山势崇高,遮断阳光,把山南山北分割成了明暗不同的两个天地——这边已是明朗的早晨,而那边还是昏黑的夜晚。

遥看层积的白云在生出,自己的胸怀像经受了一次洗涤:

极尽目力眺望,远处归鸟的影子也投入了眼帘。

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这样朝下远望,周围的群山都显得矮小了。

4.搜集其他有关泰山的诗词。

了解泰山的伟大。

阅读书目:

家庭百分百旅游系列《一山一水一圣人》(大象出版社)

三、板书设计:

站在泰山顶峰

            五岳独尊     四大奇观         望岳

第二课时源远流长的泰山文化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泰山的自然风光欣赏了杜甫的著名的诗篇望岳,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源远流长的文化。

二、课件出示泰山旅游图

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以及自己曾经的实地旅游来谈谈泰山的文化。

自然分组,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把泰山主要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