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马哲真题及详解.docx
《考研马哲真题及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马哲真题及详解.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马哲真题及详解
考研政治真题之马哲部分
2009
一、单项选择题:
1.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2.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
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
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3.近年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一些国家销量大增。
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
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
A.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B.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C.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D.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
4.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
“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司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A.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B.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C.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D.自由理性的外化
二、多项选择题:
17.近一年多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
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
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D.事不必难,知难不难
18.邓小平说:
“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
A.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B.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C.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D.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19.“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
A.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B.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C.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D.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
20.华罗庚生前曾说:
“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
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这段话对我们如何实现人的个人价值的教益是()
A.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B.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C.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D.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
2008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D)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2.最近,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利用一台粒子加速器,让两束原子在一个圆环轨道上做高速运动,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
这项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具有(C)
A.客观性B.有限性C.相对性D.一维性
3.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
“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
”这位企业家回答说:
“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
”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D)
A.普遍有效性B.客观规律性C.主体能动性D.直接现实性
4.“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
”这一说法表明(A)
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B.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
5.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值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D)
A.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和生产价值的时间B.转移旧价值的时间和创造新价值的时间
C.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D.在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
二、多项选择题:
17.右边这幅漫画对于我们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警示意义在于(AB)
A.人类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将受到自然界的报复B.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来自于不当的人类实践方式
C.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对立的D.人类依附于自然是摆脱自身困境的根本出路
18.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
“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
”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ABD)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C.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离可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D.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19.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体现这种一致性的公式有(ABC)
A.个别——一般——个别B.实践——认识——实践C.群众——领导——群众D.团结——批评——团结
20.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的交往活动日益普遍和深化,交往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对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ABCD)
A.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C.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D.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21.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AB)
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B.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
2007年
1.“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2.“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3.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
它们是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时间经济社会 B.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
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D.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
4.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
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
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是无耻之徒”。
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
C.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 D.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5.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交换的媒介物B.商品价值的一般等价物 C.商品的等价物D.商品相对价值形式
6.在资本主义社会,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争夺的是
A.形成级差地租Ⅰ的超额利润B.形成级差地租Ⅱ的超额利润
C.形成绝对地租的超额利润D.形成垄断地租的超额利润
7.作为商品的资本是
A.商业资本B.借贷资本C.产业资本D.流通资本
8.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的会议是
A.党的二大B.遵义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党的七大
17.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
这表明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18.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
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
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
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
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B.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19.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科林?
杰克逊保持了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记录。
科林?
杰克逊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的记录时,没有一丝沮丧:
“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
他说:
“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
”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
A.创新是永无止境的B.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C.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D.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
20.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
A.具体的、现实的人B.广大人民群众 C.作为个体的个人D.社会全体成员
21.商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
A.与货币的价值量变化无关B.与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有关 C.与商品的生产价格无关D.与商品的供求变化有关
22.利润率表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殖程度,提高利润率的途径有
A.提高剩余价值率B.提高资本有机构成C.加快资本周转速度D.节省不变资本
考研政治马哲部分——详解
2009
1.【答案】A
【解析】列宁指出:
“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
”列宁关于“物质”的经典型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性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一定义标明,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本体论的范围内指出它们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便是相对的。
因为,意识不过是物质的反映,而反映者是不能同被反映的对象相脱离的。
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A。
2.【答案】D
【解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
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对象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这种情况决定了检验标准既不能在纯粹主观范围内去寻找,也不能在纯粹客观范围内去解决,而只能是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实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
实践的特点是直接现实性,即实践是直接改造客观世界的活生生的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它能给人们直接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成果。
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在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判明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D选项。
3.【答案】B
【解析】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这一特殊有机体的物质承担者。
生产方式的构成及它所体现的关系是社会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骨骼”,其他一切政治的、思想的等等社会关系,作为社会有机体的“血肉”都是在这个基础上生长出来的。
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的自然条件,它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成为社会存在的构成要素,对社会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B选项。
CD两项所说的内容也是建立在这个物质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的,故排除。
4.【答案】C
【解析】人固然具有自然属性和意识属性,但人的自然属性和意识属性中渗透着社会属性。
自然属性是人的前提属性,但人突破了自然属性的某些限制而创造其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使自然属性从属和包含于社会属性之中。
人的社会属性是人所特有的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是在社会关系中产生和发展的,是由社会决定的。
所以A不正确。
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质,从人与动物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劳动;从人与人相区别的层次上,人的本质在于社会关系。
马克思指出: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就是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就具有的东西,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
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
因此,要真正达到对于现实的人的认识,应该深入到现实的社会关系中。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选项,B错误。
D项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17.【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论知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于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本题强调意识的能动作用,A选项突出信心的重要性,B选项突出恐惧作为一种感觉对主体的影响作用,C选项本身表述存在错误,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同时产生的,D选项突出知难则不难,意识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18.【答案】ACD
【解析】本题题干说明我们在实现思想理论创新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解放思想,不是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而是打破一切僵化的,教条的理论的约束,是对于理论的批判继承的过程,在实践的过程中还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并且要求我们要关注民生,关注基层群众需求,就是关注基层群众生活实践的需要,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19.【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技术的作用,先进的生产工具是人们先进的科学技术的物化,它运用于生产过程就会加快生产发展的速度,提高生产的效率。
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进而推动社会制度的变革。
在本题中,手推磨、蒸汽磨是先进的生产工具,是科学技术的物化,由于它们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分别产生了封建主义的社会和工业资本家的社会,所以,AC正确,B选项明显错误,科学技术不是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科学技术是间接的生产力,不是自主性力量,自主性力量只能是运用科技的劳动者,D选项错误。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C选项。
20.【答案】ABC
【解析】华罗庚这句话的意思是:
个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环节和链条,个人只有融入社会才能实现个人价值,同时,个人社会价值的实现又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所以,可以推出正确答案是A选项“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和B选项“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社会价值体现为个人为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个人价值体现为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为了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即个人需要的满足,也就是个人价值的实现。
所以,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这里的归宿是最终目的的意思,因而C选项正确。
D选项“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明显错误,应排除。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2008
1.【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
【解题思路点拨】紧扣题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两组核心概念,就很容易排除干扰项选D。
为了快速解题,本题也可以从易于区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哲学两个概念入手,运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相关知识链接】作为唯物主义现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基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需要而诞生的,又是在实践基础上对旧哲学的全面的清算和批判的继承,它是哲学史上伟大的革命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主要表现在:
第一,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
第二,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
以往的一切唯物主义对于物质世界仅仅从客体方面去理解,不能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只是把物质世界当作人们直观的对象,而不是把物质世界当作人们改造的对象,抹杀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相反地,能动性原则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
马克思、恩格斯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具有了能动性,成为生气勃勃的科学体系。
第三,为无产阶级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以往的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哲学都是剥削阶级的哲学,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改造世界、解放全人类为目的,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
2.【答案】C
【考点】本题考查时间还具有相对性这一特点。
【解题思路点拨】本题比较简单,抓住关键信息句“发现这些原子自身的时间确实比外界时间慢了”就知答案为相对性,而不是别的,故选C。
【相关知识链接】时空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时空的绝对性是指时空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它的客观实在性是不变的、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
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特性的具体性、可变性。
时空的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特性的变化而变化,人们关于时空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特性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非欧几何学和广义相对论揭示了时空特性随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这些都进一步证明时空和物质运动的不可分离以及时空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
形而上学时空观割裂时空与物质运动的联系,否认时空特性的相对性。
相对主义时空观借口时空特性和人们时空观念的可变性、相对性,否认时空的绝对性、客观性,陷入唯心主义。
3.【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具有直接现实的特性。
【解题思路点拨】本题不难,将学员和企业家的话进行对比,重点把握企业家话中的含义就可知道实践高于理论的关键所在就是它具有直接现实性,选项D正确。
【相关知识链接】实践是指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其含义有二:
一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具有物质的性质和形式,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这是实践活动区别于意识活动的一般本质;二是实践又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并把人的目的、理想、知识、能力等本质力量对象化为客观实在,创造出一个属人的对象世界,具有主体性的特点,这是实践区别于自然物质形态运动和动物本能活动的特殊本质。
实践有三个基本特征:
(1)客观现实性。
实践是客观的物质的活动,实践的要素、过程和结果都是客观的。
(2)自觉能动性。
实践是人有意识、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具有目的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这种自觉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也是实践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3)社会历史性。
实践不是孤立的个人的活动,而是社会活动,并受着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4.【答案】A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的功能。
【解题思路点拨】同样,本题抓住关键信息句“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就可以很容易得知答案是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可见,回答问题,不管是材料分析题还是选择题,紧扣关键信息句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知识链接】文化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
(1)信息功能。
文化传递社会经验,从而维持社会历史的连续性。
(2)教化、培育和塑造功能。
文化的重要意义,就在于通过知识体系、行为方式等规范人的行为,使人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成为社会的人。
文化造就每一代人,每一代人又创造和丰富着文化的新的形式,从而推动着人的发展,人是文化的存在物。
(3)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功能。
文化作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中介推动着社会的前进。
人类社会就是在基本需要(初级需要)——文化活动模式——新的高级需要——新的文化活动模式的不断循环中进步和发展的。
(4)认识功能。
人类的认识过程总是受到文化的制约和规范。
文化的认识功能表现为文化扩大人的认识的主体性,使主体由个体提升为“类”;文化提供人的认识背景,它作为各民族既得的思维传统,以一种潜在的惯性力量制约着人的思维过程,形成该民族特定的认识背景;文化还是各民族自我认识、自我意识的重要途径。
5.【答案】D
【考点】本题考查工人劳动时间的划分:
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解题思路点拨】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值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和必要劳动时间——生产自身的价值,这就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故D正确。
【相关知识链接】
(1)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工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再生产出自身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那部分时间;剩余劳动时间则是指工人无偿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所花费的那部分时间。
(2)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在其剩余劳动时间所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
(3)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实质,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的经济规律。
17.【答案】AB
【考点】本题考查人与自然的关系。
【解题思路点拨】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是热门考点,一般来说问题还是比较容易回答的。
本题C、D明显错误,分别错在“本质上是对立的”和“依附于自然”两组关键词。
【相关知识链接】从表面上看,生态失衡、全球危机是自然系统内平衡关系的严重破坏,实际上它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严重失衡,因为这种危机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进入自然系统而导致的,它是以“天灾”形式表现出来的“人祸”。
恩格斯早就提出了自然界“对人进行报复”以及“人类同自然的和解”问题。
马克思也认为,应当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社会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18.【答案】ABD
【考点】本题考查对俗语、言语中蕴含的哲学道理的理解。
【解题思路点拨】仔细分析一下题干中句子的含义,说的还是实践高于理论之意,仔细对比发现只有C项含义不符,排除。
【相关知识链接】(略)
19.【答案】ABC
【考点】本题考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本质上一致性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