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意义小册子1.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3322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6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意义小册子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临床意义小册子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临床意义小册子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临床意义小册子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临床意义小册子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意义小册子1.docx

《临床意义小册子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意义小册子1.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意义小册子1.docx

临床意义小册子1

检验科检验项目目录

血常规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标本的采集:

短紫帽管(EDTA抗凝)静脉全血2ml

白细胞计数(WBC)

临床意义:

外周血白细胞数量的变化受生理状态和许多病理因素的影响。

1.增加

(1)生理性增加:

新生儿、妊娠晚期、分娩期、月经期、饭后、剧烈运动后、冷水浴后及极度恐惧与疼痛等。

(2)病理性增加:

大部分化脓性细菌所引起的炎症、尿毒症、严重烧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急性出血、组织损伤、手术创伤后、白血病等。

2.减少:

病毒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极度严重感染、X线照射、肿瘤化疗后和非白血性白血病等。

参考值:

成人:

(4~10)×109/L

儿童:

(15-20)×109/L6个月-2岁(11-12)×109/L新生儿:

(15~20)×109/L

一、白细胞分类

中性粒细胞:

生理性变化见于:

年龄,日间变化,运动、疼痛和情绪、妊娠和分娩、吸烟等。

1、反应性增高见于:

急性感染、炎症、组织损伤、血细胞破坏、急性失血、恶性肿瘤、急性中毒等。

2、异常增生性增多见于:

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等。

 减少见于:

感染、血液病、理化损伤、脾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嗜酸粒细胞:

生理性变化:

日间变化、运动和刺激。

增多见于

变态反应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等。

减少见于

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伤寒、副伤寒,严重组织损伤等。

嗜碱性粒细胞:

1、 增多见于:

过敏性和炎症性疾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内分泌疾病。

重金属中毒等

2、减少见于:

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很少,其减少与否难以察觉多无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

1、   增多见于:

某些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和急性细菌感染恢复期,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细胞性淋巴肉瘤等,组织移植术后等

2、 减少见于:

流感恢复期,HIV感染,结核病,药物治疗,接触放射线,免疫性疾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症等。

单核细胞:

1、增多见于:

感染,如伤寒、结核、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

血液病,如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异常增殖综合症、恶性组织细胞病。

结缔组织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恶性疾病,胃肠道疾病等。

成人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值

———————————————————————————

细胞百分率(%)绝对值

———————————————————————————

中性粒细胞50~702.00-7.70

嗜酸性粒细胞0.5~50.05-0.50

嗜碱性粒细胞0~10-0.10

淋巴细胞20~400.80-4.00

单核细胞3~80.12-0.80

———————————————————————————

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多及减少的参考标准

——————————————————————————————————

疾病参考标准

——————————————————————————————————

白细胞增多外周血白细胞>10×109/L

白细胞减少外周血白细胞<4.0×109/L

中性粒细胞增多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7.0×109/L

粒细胞减少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成人<2.0×109/L;

儿童<1.5×109/L

粒细胞缺乏外周血白细胞<2.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0.5×109/L或消失

——————————————————————————————————

红细胞计数(RBC)

生理性变化:

1、增多:

新生儿、高山居民、体力劳动、长期吸烟、情绪波动、应用肾上腺激素等。

2、减低:

婴儿、老年人、孕妇、长期饮酒等。

病理性变化

1、红细胞增多见于:

严重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及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

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脏疾患、肾癌、肝癌、肾积水、多囊肾等。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2、红细胞减少见于:

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贫血,贫血的病因应结合临床进一步检查。

参考值:

3.5~5.5×1012/L

红细胞计数医学决定水平:

高于6.8×1012/L,应采取治疗措施;低于3.5×1012/L

可诊断贫血;低于1.5×1012/L应考虑输血。

 

血红蛋白(HGb)

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相似,但判断贫血程度优于红细胞计数,应注意:

在某些贫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程度可不一致,同时测定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以作比较,对诊断更有意义。

参考值: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新生儿170-200g/L

红细胞压积(Hct)

临床意义与红细胞计数相似,

增加见于大量脱水、血液丢失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参考值:

男性0.380~0.508;女性0.335~0.450

红细胞平均指数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

参考值:

80~100fL-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

参考值:

26~31pg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参考值:

310~370g/L

正常成人静脉血红细胞参鼓的参考范围及其临床意义

贫血形态学分类MCVMCHMCHC临床意义

正常细胞性贫血正常正常正常急性失血、急性溶血、再生障碍性贫

血、白血病等

大细胞性贫血增高增高正常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或吸收障碍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降低降低正常慢性炎症、尿毒症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降低降低降低铁缺乏、维生素B6缺乏、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失血等

——————————————————————————————————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临床意义:

RDW与MCV结合可将贫血分为小细胞均一性与不均一性贫血,正常细胞均一性与不均一性贫血,及大细胞均一性与不均一性贫血。

在治疗过程中大细胞性或小细胞性贫血的这一指标会有动态变化。

参考值:

11.5~15.5%

血小板(PLT)

临床意义:

1.血小板减少

见于:

①血小板生成障碍:

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②血小板破坏增多: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TP)、脾功能亢进;③血小板消耗过多:

如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2.血小板增多(>400×109/L)见于:

①骨髓增生综合征、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②急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溶血等;③其他:

脾切除术后。

参考值:

100~300×109/L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

临床意义:

用于鉴别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当MPV增大反映新生血小板较多、活性较强,亦可作为血小板减少患者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较早期指征,而且MPV增大常先于PLT升高。

参考值:

9~13fL

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临床意义:

血小板体积大小不均时,血小板分布宽度可增加,常见于血小板降低。

参考值:

9~17fL

血小板压积(PCT)

增高:

见于骨髓纤维化、脾切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

减低: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等。

参考值:

0.1~0.3%

网织红细胞计数(RET)

(1)增多:

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各种增生性贫血均可增多,溶血性贫血增加尤为显著。

大细胞贫血伴网织红细胞增多,常提示用叶酸或维生素B12治疗有效。

(2)减少:

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障危象等。

凝血五项

标本的采集:

蓝管静脉全血3ml

⑴凝血酶原时间(PT)

1)PT延长,主要见于:

先天性因子Ⅱ、Ⅴ、Ⅶ、Ⅹ缺乏症和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获得性见于DIC、原发性纤溶症、维生素K缺乏症,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如口服抗凝剂、肝素和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存在等。

2)PT缩短见于先天性因子V增多症、口服避孕药、高凝状态和血栓性疾病等。

3)抗凝药物监测临床常将INR2-4作为口服抗凝剂治疗的适用范围。

参考值:

10-14S

⑵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1)APTT延长 超过正常对照10s以上即延长。

主要见于轻型的血友病,可检出FⅧ活性低于15%的血友病甲,对FⅧ超过30%和血友病携带者灵敏度欠佳。

在中、轻度FⅧ、FⅨ、FⅪ缺乏时,APTT可正常。

APTT延长也见于血友病乙、

FⅪ、FⅫ缺乏症、血中抗凝物如凝血因子抑制物、狼疮抗凝物、华法林或肝素水平增高,FⅡ、FⅠ及FⅤ、FⅩ缺乏,但灵敏度略差。

其他疾病如肝脏疾病、DIC,大量输入库血等。

2)APTT缩短DIC早期,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

3)监测肝素治疗

参考值:

23-35S

⑶纤维蛋白原(FIB)

1..纤维蛋白原增高

见于糖尿病和糖尿病酸中毒、动脉血栓栓塞(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急性传染病、结缔组织病、急性肾炎和尿毒症、放射治疗后、灼伤、骨髓瘤、休克、外科大于术后、妊娠晚期和妊高征、轻型肝炎、败血症、急性感染和恶性肿瘤等。

2.纤维蛋白原减少

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原发性纤溶症、重症肝炎和肝硬化等,也见于降纤药治疗(如抗栓酶、去纤酶)和溶血栓治疗,故是它们的监测指标之一。

参考值:

2-4g/L

⑷凝血酶时间(TT)

1)延长:

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物质存在,SLE,肝病,肾病,低(无)纤维蛋白血症,异常纤维蛋白病(纤维蛋白机能不良血症),FDP增多,异常球蛋白血症或免疫球蛋白增多等疾病。

2)缩短:

见于血样中有微小凝块或钙离子存在。

参考值:

13-18S

(5)D二聚体(D-D)

I.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中的一个特征性产物,在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重症肝炎等疾病中升高。

2.也可作为溶栓治疗有效的观察指标。

3.陈旧性血栓D-二聚体并不升高。

4.凡有血块形成的出血,均可升高。

尿常规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

标本的采集:

黄盖尿管尿液10ml

尿干化学

1、尿糖: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尿糖阳性见于:

糖尿病、肾性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内服或注射大量葡萄糖反精神激动等也可致阳性反应。

2、尿蛋白: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见于:

1.生理性蛋白尿包括

1)功能性:

常见于剧烈运动、发热、精神紧张等。

2)体位性:

又称直立性蛋白尿,多见于发育期少年,卧位时尿蛋白阴性,起床活动或久立后,尿蛋白阳性,平卧后又为阴性。

3)偶然性:

见于尿中混入白带、月经血、精液、前列腺液等

4)摄入性:

在输注成分血浆、清蛋白及其他蛋白制剂,或摄入过多蛋白食品后5)妊娠性:

见于妊娠妇女,与机体处于妊娠状态有关,分娩后可消失。

2.病理性蛋白尿:

1)肾前性蛋白尿:

浆细胞病、血管内溶血性疾病、急性肌肉损伤、酶类增高性疾病。

2)肾性蛋白尿:

见于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病综合征,原发及继发性肾小球性疾病。

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小管间质性病变,重金属中毒,器官移植。

3)肾后性蛋白尿:

泌尿、生殖系炎症反应,泌尿系结石、结核、肿瘤等,泌尿系临近器官疾病。

3、胆红素: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在肝实质性及阻塞性黄疸时,尿中均可出现胆红素。

在溶血性黄疸病人的尿中,一般不见胆红素。

4、尿胆原:

参考值:

Normal

临床意义:

1)正常人为阳性(+)反应,尿液稀释20倍后多为阴性。

2)尿胆原阴性常见于完全阻塞性黄疸。

3)尿胆原增加常见于溶血性疾患及肝实质性病变,如肝炎。

5、酸碱度(pH值):

参考值:

晨尿,5.5-6.5随机尿,4.5-8.0

临床意义:

尿酸性:

生理活动如剧烈运动、应激、饥饿、出汗。

食物如食入肉类、高蛋白及混合食物,药物如氯化铵、氯化钾等,常见疾病如糖尿病、酸中毒、白血病、尿酸盐或胱氨酸尿结石等。

其他如尿液混入含酸性磷酸盐。

尿碱性:

生理活动如用餐后碱潮。

食物如食入蔬菜、水果,药物如小苏打、碳酸钾利尿剂等,常见疾病如碱中毒,严重呕吐、尿路感染、肾小管性酸中毒草酸盐或磷酸盐或碳酸盐尿结石。

其他如尿内混入多量脓、血、细菌。

6、隐血: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尿液中含有游离血红蛋白称为血红蛋白尿,为透明的鲜红色(含氧血红蛋白)或暗红色(含高铁血红蛋白),严重者呈浓茶色或酱油色,离心后颜色也不改变。

沉渣中无红细胞,隐血试验呈阳性。

正常人尿液中无游离血红蛋白。

当体内大量溶血,尤其是血管内溶血,血液中游离血红蛋白可大量增加。

当超过1.00-1.35g/L时,即出现血红蛋白尿。

此种情况常见于血型不合输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急性溶血性疾病等。

还可见于各种病毒感染、链球菌败血症、疟疾、大面积烧伤、体外循环、肾透析、于术后所致的红细胞大最破坏等。

7、酮体: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严重未治疗的糖尿病酸中毒病人酮体可强阳性反应。

妊娠剧烈呕吐,长期饥饿、营养不良、剧烈运动后可呈阳性反应。

8、亚硝酸盐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尿路细菌感染,如大肠埃希菌属、克雷伯杆菌属、变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感染者可呈阳性。

9、白细胞酯酶:

参考值:

阴性

临床意义:

阳性提示尿路炎症,如肾脏和下尿道炎症,包括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和前列腺炎,表明尿液中白细胞数量每微升>20个。

10、尿比重:

参考值:

1.003-1.035

临床意义:

1.增高见于:

尿少时,比重可增高,见于急性肾炎、高热、心功能不全、脱水等;尿量增多同时比重增加,常见于糖尿病。

2.降低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不全、尿崩症等。

连续测定尿比重比一次测定更有价值,慢性肾功能不全呈现持续低比重尿。

11、颜色及透明度:

参考值:

尿液多透明、淡黄色或黄色。

临床意义:

尿色深红如浓茶样见于胆红素尿;红色见于血尿、血红蛋白尿;紫红色见于卟啉尿;棕黑色见于高铁血红蛋白尿、黑色素尿;绿蓝色见于胆绿素尿和尿蓝母;乳白色可能为乳糜尿、脓尿。

三、尿沉渣

1.红细胞

1.:

正常人特别是青少年在剧烈运动、急行军、冷水浴、久站或重体力劳动后可出现暂时性镜下血尿,这种一过性血尿属于生理性变化范围。

女性患者还应注意月经污染问题,应通过动态观察加以区别。

疾病见于泌尿系统炎症、肿瘤、结核、结石、创伤、肾移植排异反应、先天性畸形等,生殖系统疾病,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IgA肾病等。

影响因素:

结晶、真菌、细菌等增多时,可能因其中大量的检测参数与红细胞参数相重叠,可误计为红细胞,以草酸钙结晶多见。

参考值:

0-25/ul

2.白细胞与细菌

(1)泌尿系统感染时,尿中除了白细胞增高,白细胞、细菌组合检查对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影响因素有:

大量上皮细胞、真菌、滴虫、脂肪滴等,可使尿白细胞计数不同程度增高。

参考值:

白细胞0-30/ul

参考值:

细菌0-130/ul

3.上皮细胞(EC):

正常尿中可见少量的鳞状上皮细胞,泌尿系统炎症时尿液上皮细胞增多,UF仪器能定量测定上皮细胞外,还能标出小圆上皮细胞(SRC)。

影响因素:

大量白细胞、滴虫等,检测参数与上皮细胞重叠,上皮细胞计数显著增高。

4.管型(CAST):

正常尿中可见极少量的透明管型,但由于管型的种类较多,且形态特点各不相同,仪器只能区分出透明管型和病理管型。

影响因素:

粘液丝、棉毛、麻纤维等类管型异物可引起假阳性。

有些管型短而小,易被漏检,产生假阴性。

参考值:

0-1.3/ul

6..酵母细胞(YLC):

酵母菌细胞(白色念珠菌)可提示尿道念珠菌感染,特别是见于化疗、长期卧床、长期抗菌素应用者、糖尿病患者。

真菌还常见于女性阴道念珠菌感染者的被污染的尿液中。

具体情况要结合临床,YLC只是提示信息,仅供参考,病列动态观察时意义较大。

尿中出现酵母细胞是泌尿道真菌感染的指征,在指导临床用药上有重大意义。

7..RBC-Info(红细胞信息):

血尿来源的鉴别:

仪器不仅能计数尿中红细胞的总量,而且可显示每个红细胞大小分布的情况,并提示红细胞形态学信息:

①形态非均一性红细胞;②混合型红细胞;③形态均一性红细胞。

④未达到判断标准。

临床意义见于血尿定位的临床意义

9.Cond(电导率):

Cond-Info电导率信息(尿浓度信息):

据报道电导率和渗透压、比重有一事实上的相关性,对鉴别低渗透压尿、高渗透压尿、低比重尿和高比重尿等相关的疾病,及对肾功能的变化的临床诊断有较大的意义。

10.SRC(小圆上皮细胞):

也称肾小管上皮细胞,多见于肾小管病变和急性肾小球肾炎,在肾小管坏死时,大量成堆出现。

11.MUCUS(粘液丝):

由于尿道炎性刺激产生的,尽管数量很少,但有时也会影响到管型的准确检测,大量粘液丝存在会误计为透明管型而致生理性管型计数假阳性。

镜检

1.红细胞:

镜下血尿:

显微镜下红细胞数>3/HPF。

肉眼血尿:

肉眼见到呈不同程度红色浑浊如洗肉水样或有血凝块,称肉眼血尿,此时,每1L尿中含血量在1ml以上。

临床意义:

红细胞增加,常见于肾小球肾炎、泌尿系结石、结核或恶性肿瘤。

详见尿沉渣红细胞临床意义

参考值:

0-3/HP

2.白细胞

尿内白细胞增加表示泌尿系统有感染性、非感染性炎症。

嗜酸性粒细胞出现,对间质性肾炎诊断有价值。

参考值:

男性0-3/HP女性0-5/HP

3.吞噬细胞

见于泌尿系统急性炎症,如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等

参考值:

阴性

4.上皮细胞

1)肾小管上皮细胞:

尿中出现肾小管上皮表示肾小管有病变,急性肾小球性肾炎时最为多见。

成堆出现,表示肾小管坏死性病变。

肾移植术后1周内,尿中可发现较多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当发生排斥反应时,尿中可再度出现成片的肾小管上皮细胞。

参考值:

阴性。

2)移行上皮细胞:

提示相应部位的病变,单独出现少量无明显的临床意义。

3)鳞状上皮细胞:

正常尿中可见少量,大量增多并伴有白细胞增多,则提示有炎症。

女性患者应排除阴道分泌物混入的位于阴道表皮的扁平上皮细胞。

5..管型:

1)透明管型:

正常尿液中可偶见透明管型,大量持续出现透明管型,同时可见异常粗大的透明管型和红细胞,表示肾小管上皮细胞有剥落现象,肾脏病变严重;可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进行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盂肾炎、肾淤血等、复合透明管型提示肾出血、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

参考值:

0-1/LP

2)颗粒管型:

1.细颗粒管型:

健康人尿中一般无颗粒管型,激烈运动后、脱水和发热时可偶见细颗粒管型。

增多提示肾脏有实质性病变,多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肾小球硬化症、肾盂肾炎等。

参考值:

0-0/LP

2.粗颗粒管型:

多见于病情较重者,在疾病进展期,此管型数量多且体积大。

参考值:

0-0/LP

3)细胞管型

1.红细胞管型:

参考值:

0-0/LP

可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肾出血、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移植排斥反应、肾静脉血栓形成、恶性高血压等,亦可见于狼疮性肾炎、亚急性心内膜炎、IgA肾病等。

也会因红细胞溶解破坏而形成红褐色血液管型或均质化的血红蛋白管型。

2.白细胞管型:

参考值:

0-0/LP

见于急性肾盂肾炎、肾脓肿、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球肾炎;非感染性炎症的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肾炎;肾移植排斥反应。

3.肾上皮细胞管型:

参考值:

0-0/LP

见于肾小管病变,如急性肾小管坏死、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子痫、肾淀粉样变性、慢性肾炎晚期、重金属中毒等;肾移植患者,在移植术3天内,尿液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为排异反应的可靠指标之一。

4)蜡样管型:

参考值:

0-0/LP

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长期无尿和少尿、尿毒症、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肾淀粉样变性;亦可见肾小管炎症和变性、肾移植慢性排异反应、重症肝病等。

5)脂肪管型:

参考值:

0-0/LP

见于亚急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中毒性肾病、肾病综合症等。

6)宽大管型:

参考值:

0-0/LP

提示重症肾病、肾功能衰竭。

7)其他管型和类管型相似物

1.细菌管型:

参考值:

0-0/LP

肾脏有细菌感染,肾脓毒性疾病。

2.真菌管型:

参考值:

0-0/LP

肾脏真菌感染。

3.结晶管型:

参考值:

0-0/LP

代谢性疾病、中毒或药物所致的肾小管内结晶沉积伴急性肾衰、隐匿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

4.混合管型:

参考值:

0-0/LP

见于肾小球肾炎反复发作、出血和血管坏死、肾梗死、肾移植后急性排异反应。

5.类管型

参考值:

0-0/LP

见于急性肾炎、肾血循环障碍或肾受刺激的患者。

6..粘液丝:

见于正常尿中,尤其其妇女尿液中较多;如大量存在常表示尿道受刺激或有炎症反应。

7.结晶:

(1)生理性结晶:

多来自食物及机体正常的代谢,一般无临床意义。

1)草酸钙结晶:

新鲜尿液中大量出现此结晶伴有红细胞,而又有肾或膀胱的刺激症状,多为肾或膀胱结石的征兆。

2)尿酸结晶:

正常情况下,如多食高嘌呤的食物可使尿液中尿酸浓度增高,引起尿酸结晶增多,一般无临床意义。

大量尿酸沉淀于肾小管及间质中,可产生高尿酸肾病及尿酸结石,引起肾小管堵塞及肾小管间质病变。

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发生障碍时,也可见到高尿酸盐尿,最后可引起肾功能衰竭。

高尿酸可见于急性痛风症、儿童急性发热、慢性间质性肾炎等。

3)非结晶性尿酸盐:

主要是尿酸钠、钾、钙、镁的混合物,在低温、浓缩或酸性较强的尿容易析出。

4)马尿酸结晶:

由苯甲酸与甘氨酸结合而成,一般无临床意义。

5)磷酸盐类结晶:

常见于碱性或近中性尿

①磷酸钙结晶:

如长期在尿液中见到大量磷酸钙结晶,则应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肾小管性酸中毒或因长期卧床引起的骨质脱钙。

②磷酸铵镁结晶:

一般无临床意义。

感染引起结石时,尿中常出现磷酸铵镁结晶。

③非晶型磷酸盐:

属正常代谢产物,无临床意义。

(2)病理性结晶:

参考值:

阴性

1.胆红素结晶:

梗阻性黄疸、急性肝坏死、肝硬化、肝癌、急性磷中毒。

2.胱氨酸结晶:

肾或膀胱结石。

3.亮氨酸与酪氨酸结晶:

急性肝坏死、急性磷中毒、氯仿中毒、肝硬化。

4.胆固醇结晶:

肾淀粉样变、脂肪变性、偶见膀胱炎、肾盂肾炎。

5.磺胺类药物结晶:

伴有红细胞出现提示药物性损伤,甚至尿闭。

6.泛影酸结晶和碘番酸结晶和泛影葡胺结晶:

使用造影剂后。

其他有形成分

1.细菌:

如出现多量的细菌,并伴有许多脓细胞和上皮细胞时,多为尿路炎症。

2.真菌:

白色假丝酵母菌,有阴道分泌物污染而来。

酵母菌,多见于糖尿病患者、女性尿液及碱性尿中。

3.寄生虫:

都由于标本污染所致,乳糜尿中可检出微丝蚴,血吸虫卵也可直接由膀胱壁黏膜进入尿中。

4.精子:

多见于男性遗精后及性交后尿中。

5.纤维状物:

如毛发、棉花和化学织物纤维等

6.其他:

若混入前列腺液,可能见到磷脂酰胆碱小体、前列腺颗粒细胞和淀粉小体。

便常规+潜血

一、标本的采集:

一般常规检验,应取新鲜标本,选择含有异常成分的粪便,如黏液或脓血等病理成分;外观无异常的粪便必须从表面、深处及粪端多处取材,取3~5g粪便送检,放入干燥、清洁、无吸水性的有盖大便盒内送检。

颜色及性状

正常粪便因粪胆素而呈棕黄色,但可因饮食、药物或病理原因影响而改变粪便颜色。

灰白色见于钡餐后、服硅酸铝、阻塞性黄症、胆汁减少或缺乏。

绿色见于食用含叶绿素的蔬菜后及含胆绿素时。

红色见于下消化道出血、食用西红柿、西瓜等。

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等。

酱色常见于阿米巴痢疾,食用大量咖啡、巧克力等。

米泔水样见于霍乱、副霍乱等。

正常时为有形软便。

1.球形硬便便秘时可见。

2.黏液稀便见于肠壁受剌激或发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