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优秀语言儿歌教案20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3302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优秀语言儿歌教案2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班优秀语言儿歌教案2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班优秀语言儿歌教案2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班优秀语言儿歌教案2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班优秀语言儿歌教案2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班优秀语言儿歌教案20篇.docx

《中班优秀语言儿歌教案2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优秀语言儿歌教案20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班优秀语言儿歌教案20篇.docx

中班优秀语言儿歌教案20篇

中班优秀语言儿歌教案20篇

这是中班优秀语言儿歌教案20篇,是优秀的中班语言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中班语言活动过春节(儿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交流讨论学说儿歌,感受欢度春节的氛围。

2、积累儿歌中"剥"、"搓"、"踩"、"舞"、等动词,会在生活中正确使用。

3、体验与同伴合作朗诵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幼儿用书。

2、春节歌谣、录音磁带、各种小动物角色图片。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磁带,激发幼儿的兴趣。

1、远处传来热闹的背景音乐和鞭炮声。

提问:

猜猜是什么事情这么热闹?

春节的时候你都做些什么?

二、听听、看看、讲讲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

1、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

提问:

图片上有谁?

他们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2、教师朗诵儿歌,幼儿欣赏。

提问:

有哪些小动物兴高采烈的迎接春节?

他们是怎样迎接春节的?

他们说了什么祝福的话?

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鼓励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三、以游戏的形式,学习动词。

1、教师做动作幼儿说出动词。

2、变化游戏方式,请个别幼儿做动作大家说动词。

四、通过各种形式朗诵儿歌,体验与同伴合作朗诵的快乐。

1、利用图片,教师和幼儿共同朗诵儿歌。

2、请部分幼儿分角色表演儿歌。

3、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朗诵。

活动延伸与建议幼儿自由结伴进行表演。

儿歌:

过春节春节到,真热闹,家家户户哈哈笑。

黄狗贴春联,山羊把地扫,猴子买糖果,花猫蒸年糕。

松鼠宝宝剥花生,母鸡大婶搓元宵,三个小猪来拜年,穿着新衣戴新帽,你来舞龙灯,我来踩高跷,放起爆竹劈啪响,恭喜恭喜春节好。

教学反思

这节课结束,孩子们都还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大家了解了"过新年"的风俗,在延伸环节更是让幼儿的激情得以释放到极致。

今后就让幼儿在课堂上能说,有看、有动(操作)。

 

第2篇、中班语言活动儿歌大南瓜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学习朗诵儿歌。

2、让幼儿体会儿歌的意境,有表情地朗诵。

学习正确发出"南"、"老"、"奶"的音。

3、激发幼儿学习小娃娃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品德。

活动准备:

1、南瓜若干个,小拉车一个。

2、幼儿情景表演一组。

3、PPT背景图一张,老奶奶、小娃娃、以及指偶各一个。

活动过程:

1、PPT出示一个南瓜,请幼儿猜一猜南瓜哪来的?

2、观看情境表演,熟悉儿歌内容。

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3、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记住儿歌。

(1)教师有表情地将儿歌朗诵一遍,再让幼儿一边看手偶表演,一边轻声地朗诵。

(2)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

(重点练习:

老、奶、南的发音。

4、练习有表情地朗诵。

5、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表演。

讨论:

小娃娃拉着小车笑哈哈,他为什么这么高兴?

教育幼儿学习小娃娃乐于帮助别人的好品德。

儿歌:

   大南瓜

老奶奶,收南瓜,

南瓜甜,南瓜多,

拿不了,抱不动,

来了一个小娃娃,

拉着小车笑哈哈,

帮助奶奶送南瓜。

活动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

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

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

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并将丰收的氛围和喜悦的渲染了出来,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第3篇、中班语言活动儿歌—好朋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地朗诵。

  

  2、感受与好朋友友好相处的快乐。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难点:

  重点:

理解儿歌,表现儿歌

  难点:

学习与伙伴友好相处

  活动准备:

  1、小狗,小鸭,娃娃的贴绒或磁性教具及相应的头饰

  2、小班小册2号挂图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引题

  1、小朋友,你们有好朋友吗?

你的好朋友是谁?

  2、你看到好朋友时会怎么说,怎么做?

  3、师小结幼儿所说的:

“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并且都有不同的交友方式那么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么交朋友的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二、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1)教师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提问:

儿歌中谁和谁是好朋友?

  

  

(2)教师再一次演示教具,朗诵儿歌

  提问:

1、儿歌中两只小狗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2、小鸭见了面是怎么做的?

  3、两个娃娃见了面又是怎么做的?

  三、学习儿歌

  师: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这首儿歌。

  

(1)请幼儿进行集体跟诵

  

(2)集体朗诵、男女分组朗诵  

  四、表演

  分别请幼儿分别戴上小狗、小鸭、娃娃头饰,找一个好朋友表演儿歌。

  附:

儿歌

  好朋友

  两只小狗见了面,

  互相亲亲鼻子尖;

  两只小鸭见了面,

  尾巴摇摇头点点;

  两个娃娃见了面,

  亲亲热热把手牵。

  活动反思:

  活动根据中班发展情况而选择,比较容易熟念。

在学习儿歌时,结合相应的儿歌图片,幼儿很容易就学会了,而且能达到活动目标。

启发幼儿创编时,也结合了鲜明的图片,幼儿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及目标。

而不足之处,是在选材时,应选些较肯定的儿歌,教具,做起来也比较鲜明易懂。

总的来说,整个活动还算是很成功的,活动基本达到目标要求。

第4篇、中班语言活动儿歌《碰碰车》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内容,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自觉地学习儿歌。

  2、充分利用儿歌的节奏约束幼儿乱碰撞的行为,培养幼儿自觉遵守游戏规则。

  3、理解、学习词:

好脾气。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游戏票每人一张,票上写有1-6数字号码;羊角球6-7只。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课题,引起幼儿学习兴趣

  猜谜语:

请幼儿回答这是什么车?

  什么车子真好玩,你碰我,我碰你,

  软软的车座碰不坏,大家玩得笑嘻嘻。

  二、出示玩碰碰车的图片,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1、为什么碰碰车你碰我,我碰你,不会发生危险?

  2、为什么碰碰车有好脾气?

或怎样才算是好脾气?

  3、用儿歌来总结幼儿的回答。

  三、通过简单游戏让幼儿学习朗诵儿歌。

  1、老师边与幼儿游戏边示范朗诵儿歌。

  2、请幼儿自觉学习儿歌,让学得好的幼儿,老师要求他一起参加游戏并奖游戏票一张。

在自觉的游戏中,幼儿学会朗诵儿歌。

  3、讲明简单的游戏规则,并用儿歌节奏约束幼儿碰撞行为。

  四、运用有趣的直观玩具让幼儿边念儿歌边充分游戏

  1、出示准备好的羊角球当碰碰车,进一步激发幼儿游戏欲望,并巩固对儿歌内容的掌握。

  2、教师示范羊角球当碰碰车的玩法,要求幼儿尽量用羊角球去碰。

  3、幼儿充分游戏。

  4、小结鼓励后让幼儿边念儿歌边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活动根据中班发展情况而选择,比较容易熟念。

在学习儿歌时,结合相应的儿歌图片,幼儿很容易就学会了,而且能达到活动目标。

启发幼儿创编时,也结合了鲜明的图片,幼儿也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及目标。

而不足之处,是在选材时,应选些较肯定的儿歌,教具,做起来也比较鲜明易懂。

总的来说,整个活动还算是很成功的,活动基本达到目标要求。

第5篇、中班语言活动仿编儿歌《会变的小手》教案反思

   活动设计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见阅读区里的小朋友围在一起,仔细的看着闵佳乐带来的《有趣的手影》这本书,他们边看边学着摆手的姿势,欢呼声一阵又一阵,引起旁边其他幼儿的好奇,他们也不约而同地加入队伍,跟随着做手影,在宽松的氛围中他们尽情地表现着。

语言《会变的小手》皆在围绕“手”这个话题创造性的表现手的变化,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同时通过活动也让幼儿的阅读经验得以提升,让他们一起来获得关于“手”快乐又新奇的创新体验!

  

  活动目标   

  1、感受儿歌的语流节奏和韵脚的重复,体验儿歌的节奏美。

  

  2、通过想想、试试,说说,学习儿歌,利用诗句的重复仿编儿歌。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1、幼儿玩过手的动作变化,手形的各种图片(兔子、剪刀、螃蟹、小花)  

  2、手影图片若干,展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师与幼儿打招呼。

  

  1、伸出一只手与小朋友打招呼。

(嗨,小朋友好!

)老师用几只手与你们打招呼?

一只手有几个手指头?

(5个)  

  2、嗨,大家好!

我现在用几只手与你们打招呼?

(两只手)两只手我们还可以说一双手,(出示一双手的图片)。

  

  3、你们也有一双手,数数看一双手有几个手指头?

(10个)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

(教师边带领幼儿做手的动作边学习语句:

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  

  (评析:

教师亲切的用手与小朋友打招呼,一下子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在与小朋友问好的互动中自然地将主题转向手,充分的调动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在说说、数数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渗透了数学)

   

  二、引导幼儿创造性的表现手的变化。

  

  1、小手它还会变魔术呢!

你们看伸出一个手指头,变成什么了?

(虫子)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示范语句:

变成小虫爬爬爬。

  

  2、我们一起来学一学、说一说。

让幼儿初步感受诗歌的节奏。

  

  (评析:

幼儿对“小虫”非常感兴趣,纷纷模仿起来,情绪马上被提升了)  

  3、那你的小手会变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变一变,然后用好听的话说一说。

(幼儿创造性的表现手的变化。

)  

  (评析:

让幼儿的小手试一试,变一变,使他们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玩玩、想想、讲讲,充分发挥其想象力,幼儿边想边说的过程,也是自己构思诗歌的过程。

)  

  4、提问:

你是怎么变的?

变成了什么?

  

  幼1:

我是这样变的,(做动作)  

  师:

变成了什么?

(小兔子)教师及时出示小兔子的图片。

变成小兔怎么样?

  

  幼:

跳跳跳。

  

  师:

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变成小兔跳跳跳)  

  你又是怎么变的?

变成了什么?

(请2-3个幼儿回答)。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有意识的将诗歌中有的图片螃蟹贴出来,并及时的加以引导,变成螃蟹怎么样了?

再引导他们一起来学一学)  

  (评析: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给幼儿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同时也使幼儿体验到变手游戏的快乐,而且为后面的学习诗歌做了铺垫,幼儿的情绪更加高涨)  

  5、教师边做动作边示范念儿歌第一段。

(结合刚才贴出的图片)  

  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变成小兔跳跳跳,变成螃蟹爬爬爬  

  6、我有一双小小手,(贴出小手图片)那它还会变成什么呢?

用好听的话该怎么说(引导幼儿用儿歌里的话回答)?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儿歌中相应的图片:

变成剪刀剪剪剪,变成小花转转转。

  

  (评析:

在这里幼儿是活动的主人,在对第一段诗歌的理解下,教师适当的将要求提高,让幼儿尝试用诗歌的句式表达自己的手的变化,有效的突破了本次活动的重难点:

感受儿歌的语流节奏和韵脚的重复,体验儿歌的节奏美)  

  三、结合图片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1、小朋友的小手变了很多魔术,变成了小兔、螃蟹、剪刀、小花,我们一起来看着图片把变的魔术说一说吧  

  2、教师带领幼儿结合图片念儿歌,即:

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变成小兔跳跳跳,变成螃蟹爬爬爬,我有一双小小手,我有十个手指头,变成剪刀剪剪剪,变成小花转转转。

  

  (评析:

生动形象的图片,调动了幼儿的视觉体验,也为幼儿学习诗歌提供了方便,孩子们大胆的用动作和语言尽情的表现着)  

  3、小朋友说的真好,现在我们再一起来边说边做吧。

(幼儿站起来自由做。

)  

  (评析:

在第一遍学习诗歌的基础上,我进行了第二遍诗歌教学,虽然还是学习诗歌,但在这里,活动氛围更宽松了,有的三五成群的与好朋友边说边做,有的与老师边说边用动作表现,他们自由的边走边说,使学习不枯燥,充分发挥每一遍念诗歌的效益,真正做到了在玩乐中学习。

  

  四、引导幼儿仿编诗歌。

  

  1、教师做两个手的变化动作。

小手变成了什么?

  

  幼1:

小狗  

  幼2:

青蛙  

  师:

谁能用儿歌里的话说一说。

  

  2、请个别幼儿在集体前做动作,用自己的动作仿编儿歌。

  

  3、小朋友真能干。

你们看小手变变变,都变到我们的教室里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学着变一变,然后想一想用儿歌里的话怎么说?

(幼儿分成3组自由观看,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用“变成某某怎么样”的句式说)  

  4、提问:

告诉我你看到的小手变成了什么?

(幼儿用“变成某某怎么样”的句式回答,仿编儿歌)  

  我们一起来跟着他说一说。

另外两组的教学方法同上。

  

  5、那我们把自己编的儿歌一起来说一说吧!

(教师带领幼儿看看、走走、说说、变变)  

  6、现在我们一起来跟着老师把这些图片说一说。

  

  (评析:

利用手影图片,给予了幼儿视觉上的冲击,帮助了幼儿调动了生活经验,也为创编诗歌提供了便利。

同时孩子分三组,更是让幼儿的创编更具针对性,使他们充分运用多种感官,看看、说说、做做,人人动手动脑动嘴,有效的完成了教学目标2。

小朋友们边走边看边说,就像在看动画片一样,他们创编的很轻松和愉快。

)  

  7、延伸活动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小手在太阳底下变魔术,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

那我们一起到太阳底下去玩一玩,变一变吧!

  

  (评析:

承上启下,将问题直抛幼儿,使活动自然地过度到延伸环节,也激发了的探索能力,让他们一起来获得关于“手”快乐又新奇的体验!

  

  活动反思   

  《会变的小手》这首儿歌贴近幼儿生活,幼儿容易理解。

整个活动循序渐进,层次清晰,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多种感官,提高了他们的动作表现力。

在教学中,我大胆的放手,让孩子们尽情的用动作表现手的变化,并及时的加以引导,使他们在相对自由、宽松和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诗歌,在玩乐中学习诗歌。

孩子们人人参与,特别是在看手影图片进行创编活动时,孩子们更是情绪高涨,大胆的模仿手影的动作,到活动结束他们还意犹未尽。

第6篇、中班语言活动儿歌《三条鱼》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能口齿清楚,有感情地朗诵儿歌,体会儿歌的快乐的节奏韵律。

  2、理解孤孤单单所表达的含义,感受朋友之间相处的乐趣。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鱼、鸭、鸡等小动物头饰。

发愁,高兴等表情符号。

  活动过程:

  1、角色表演:

《小鱼找朋友》由配班老师扮演小鱼,在找朋友的音乐中表演。

(想朋友--找朋友--和朋友一起玩)。

  2、教师有表情的地向幼儿朗诵儿歌。

  3、教师按儿歌内容逐一出示表情符号,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①一条鱼为什么发愁?

体会孤孤单单所表达的含义。

  ②两条鱼在一起的时候是怎样的?

  ③三条鱼在一起,心情怎么样?

  ④许多鱼杂一起,心情怎么样?

  4、教师朗诵儿歌,请个别幼儿根据儿歌内容选择表情符号。

其他幼儿表演儿歌内容。

教师提醒幼儿根据儿歌里鱼的数量来表演。

  5、幼儿朗诵儿歌,教师选择表情符号,帮助幼儿理解儿歌内容。

  6、游戏:

《三条鱼》

  活动反思:

  整个流程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在授课中,忘记了语言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引导幼儿完整的表达,这是这节课所反映的语言教学,该引起我高度的重视,在内容的教授中,不能以点带面,应该深入。

虽然只是一节课,但是,却让我深刻的明白教师无时无刻的需要学习,需要学习与幼儿沟通的技巧,如何用自己的语言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我想,今后我会不断的反思总结!

争取更大的进步!

第7篇、中班语言活动儿歌-轻轻地教案反思

   设计思路:

  

  中班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情绪易受感染。

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运用了情景渲染法,创设一个宁静、温馨的家庭氛围,通过生动形象的表演,使作品中的人物、景物鲜明可见,让幼儿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他们在作品的人物情感中找到自己,在感受和体验的基础上,逐步从情感的感染过度到对行为的主动调节。

  活动目标:

  1.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感受和体验作品中关爱、温馨的情感。

  2.初步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和表演。

  3.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重难点:

  

  让幼儿感受和体验作品温馨、关爱的情感基调。

  活动准备:

  请幼儿事先排演好情景表演

  活动过程:

  1. 情景表演(让幼儿初步感受作品)

  

(1) 告诉大家你刚才看到了什么?

(幼儿泛讲)

  

(2) 为什么妈妈和佳佳起床时都很轻很轻呢?

  2. 配上儿歌再次情景表演(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和理解作品)妈妈和佳佳起床时都很轻很轻,他们起床后都轻轻地做了哪些事?

爸爸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这么辛苦,天这么亮了,还睡得那么香呢?

请你再仔细地听一听,看一看。

  (情景表演,老师旁白配儿歌)

  

(1)、妈妈起床后轻轻地做了哪些事?

  

(2)、佳佳起床后轻轻地做了哪些事?

  (3)、是什么原因妈妈和佳佳起床时都要那么轻呢?

  (4)、最后妈妈看看佳佳轻轻地笑了。

咦,妈妈为什么看看佳佳会笑呢?

  3、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和体验作品(分角色表演,让幼儿感受关爱和温馨的情感)

  

(1)、老师作妈妈,幼儿作佳佳。

(重点让幼儿感受佳佳爱妈妈的情感)

  

(2)、幼儿作妈妈,老师作佳佳。

(重点让幼儿感受妈妈对爸爸的关心以及对佳佳的赞扬之情)

  4、让幼儿初步学念儿歌佳佳学妈妈样,关心爸爸的事情可以用一首好听的儿歌,念出来名字就叫“轻轻地”。

  

(1)、教师范念儿歌。

  

(2)、幼儿尝试着跟念。

  (3)、要求幼儿把爱爸爸、关心爸爸的感情念出来。

  5、幼儿初步有感情地朗诵和表演作品

  

(1)、幼儿自由结伴,三个小朋友一起表演。

(根据幼儿表演的情况,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2)、请三位幼儿到佳佳的家里表演。

  活动反思:

  《轻轻地》是一首语言朴实、短小精焊、有利于中班幼儿理解与学习的儿歌。

从儿歌的选材上看,源于生活的题材,我发现我们班的孩子们都非常喜欢。

第8篇、中班语言活动庆“六一”儿歌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在看图讲述的基础上,理解儿歌的内容,并尝试创编儿歌。

  2、能正确发出:

“摘”、“啥”。

  3、进一步激发参与六一活动的兴趣。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图片三幅,每个幼儿一片“彩云”。

  活动过程:

  一)根据图片内容讲述。

  老师带来了三幅画,你看看图片上说了什么?

  出示图片一,提问:

你认为图片上什么最美丽?

为什么?

  出示图片二,提问:

你知道小朋友摘下一片彩云做了什么?

你是怎么知道的?

帮助幼儿发准:

“摘”。

  出示图片三,提问:

图片上的小朋友穿上花衣去做啥?

你是怎么知道她穿上花衣庆“六一”的?

纠正“啥”的发音。

  二)学习儿歌。

  1)老师完整朗诵一遍儿歌,边朗诵边指着图片。

  2)幼儿学习儿歌。

  3)分组和个别幼儿朗诵。

  三)创编儿歌。

  1)给每个幼儿一片彩云,引导幼儿想象,假如你摘下一片彩云,你最想做什么?

把你想的方法编进儿歌里。

  2)先请个别幼儿示范。

  3)每个幼儿一片彩云自己练习创编儿歌。

引导编号的诱饵,先把自己的儿歌编给好朋友听。

  4)请幼儿大声地朗诵自己编的儿歌,给大家听,引导大家相互学习。

  5)同伴间相互朗诵自己创编的儿歌。

  活动延伸:

  回家之后,请爸爸妈妈把你朗诵的儿歌记下来,以后我们再请你教给大家。

  活动反思:

  由于有相应的图片内容,加上老师的问题比较有针对性,所以,幼儿能比较自然、而又主动地理解儿歌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儿歌。

活动中,给每个幼儿一片彩云,更激发起了幼儿创编儿歌的兴趣,从他们创编的情况看,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原来的儿歌,更是结合了自己的想象和愿望,创编了一首首好听的儿歌。

整个过程幼儿兴趣高、学的主动、认真。

第9篇、中班语言活动仿编儿歌《快乐的小屋》教案反思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掌握儿歌的句式。

  

  2、在理解儿歌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仿编儿歌,并用清晰完整的语言讲述仿编的儿歌。

  

  3、体会同伴合作、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快乐。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知识点:

   

  1、儿歌句式:

**(谁)……(在做的事情)  

  儿歌内容:

  

  小朋友用鹅卵石,搭了一间小花屋。

  

  萤火虫给小花屋,点亮了灯。

  

  小蜘蛛给小花屋,织好了窗帘。

  

  小麻雀在屋旁,种上了花草。

  

  纺织娘来小花屋弹琴,  

  蛐蛐到小花屋唱歌。

  

  小蚂蚁手拉手,跳起了圆圈舞。

  

  大家都说,这真是一间快乐的小屋  

  2、仿编儿歌:

  

  小朋友用鹅卵石,搭了一间小花屋  

  小螃蟹用大钳子做窗帘  

  布谷鸟来到小花屋唱歌  

  大家都说,这真是一间快乐的小屋  

  活动准备  

  教具:

《快乐的小屋》PPT  

  座位安排:

双U型。

  

  前期经验:

提前两天发信息让幼儿仔细观察、搜集相关的图片,了解动物的本领 

 

  活动过程  

  

(一)创设“快乐的小屋”的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儿歌的兴趣。

  

  ——小朋友用鹅卵石搭了一间小花屋,有一些小动物想装饰小花屋,请你想一想都有哪些小动物,他们给小花屋干了些什么?

请你和你的好朋友互相说一说!

  

  ——谁愿意来说一说哪个小动物给小花屋干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