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3292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3.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docx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章 《物态变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docx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在一次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所用温度计准确,观察到沸腾时的温度是97℃,这可能是什么原因?

()

A.容器里盛的水太多

B.当地的大气压大于1标准大气压

C.加热的火力太弱

D.当地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2.两盆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盆放在阳光下,一盆放在阴凉处,在盆内冰块均未熔化完前,两盆的水温相比()

A.在阳光下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B.在阴凉处的那盆水的温度高

C.两盆一样高

D.无法确定

3.下列哪一项属于气态物质分子的排列特点()

A.分子排列十分紧密,分子间有强大的作用力

B.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

C.分子没有固定的位置,运动比较自由,分子间作用力较小

D.分子排列规则,就像坐在教室座位上的学生

4.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

北方的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

B.

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可以晾干

C.

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越来越小,直至“消失”

D.

夏天吃冰棒,揭开包装纸后,会看见冰棒冒“白气”

5.五一节时,为了避免游客排队时被阳光晒得过热,动物园内加装了一大批喷雾设施,为游客喷雾降温.喷雾降温设施喷洒的水雾,即使在水温与气温相近的情况下,也有比较明显的降温效果,主要原因是()

A.水的密度大

B.水的比热容大

C.水汽化时要吸热

D.水雾透光性差

6.我国在高温超导研究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已获得绝对温度为100K的高温超导材料.绝对温度(T),与摄氏温度的关系是T=(t+273)K,绝对温度100K相当于(  )

A.−173℃

B.−100℃

C.273℃

D.100℃

7.某同学用一支示数为35.3℃的体温计依次为甲、乙、丙三位身体不适的同学测体温.因粗心,测量过程中,只用酒精简单的消毒,测得的结果依次是:

38.2℃、38.9℃、38.9℃,根据测量结果可以推断,一定处在发烧状态的同学是()

A.甲、乙、丙

B.甲、乙

C.乙、丙

D.甲、丙

二、填空题

8.据报载,阿根廷科技人员发明了一项水果蔬菜脱水新方法——升华脱水法.其原理很简单:

先将水果蔬菜冷冻后,放进低压环境中,使冰直接从固态变为_____态.

9.为增加营养,妈妈每天早上都会给小明烧鸡蛋吃,有时油煎蛋,有时水煮蛋,小明发现油煎蛋容易煎糊,而水煮蛋不会糊.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_不同.

10.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实施手术的部位“冻结”起来,以便医生实施手术时病人无太大的痛感,液体氯乙烷接触皮肤时发生________现象,此时它需要________热(选填:

吸或放)

11.如图画出了四种测水温的方法,其中操作正确的是______,示数偏高的是______

1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____性质来测量温度的;

(2)若将瓶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液柱在A处,B、C是与A点相差2摄氏度的两点,则A处的温度是______,B处的温度比A处______(高/低).

(3)为了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使读数更精确,可采取哪些措施?

(答出2点)

答:

______;______.

13.凝固的两个必要条件:

一是温度必须达到________,二是凝固过程中要继续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

14.学习物态变化时,老师写了一幅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下联是“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该对联先后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它还说明了冰是一种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三、实验题

15.学习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后,李丽同学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请你利用下面提供的实验样品,设计实验验证李丽的猜想是否正确.

(1)实验中应控制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和________都相同.

(2)实验室已提供装好酒精和水的几个样品,如图所示.按实验要求,应选择________两个样品进行对比研究.

(3)若一个同学选好两个液体样品后,将一个放在室内,另一个放在室外,经过相同时间后进行对比,这样做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

(4)按要求正确选择样品并进行正确操作,经过相同时间后样品的情况如图所示.据此,你认为李丽的猜想________.

16.某固态物体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由于疏忽,有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1)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

(2)该物质_________晶体(填“是”或“不是”),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条新的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一般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下表是某探究小组的同学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铜、铝线的横截面积相同).

1.该实验应准备的两件测量仪器是和.

2.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实验序号与(或3与4),可得结论:

当原长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的线膨胀与材料有关.

(2)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3)为了继续验证

(2)中的结论,请在表格中空格里填上相关的信息.

四、简答题

18.也许同学们没有看到过冰凌的形成过程,但是通过已学过的八年级物理课,再观察如图所示带有冰凌的两幅图片,也许能较好说明冰凌的形成过程.请你尝试说明冰凌的形成过程.

19.如图所示,为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和寒暑表的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这三种温度计,说出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这些不同的地方与它们的用途有什么联系?

五、综合能力题

20.室内温度20℃,把酒精反复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温度计示数会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这是因为________,2min时玻璃泡上的酒精全干了,此后温度计的示数会________(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请在图中画出能正确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的大致图像.

21.在下图中大致画出晶体海波的凝固图像;

22.某地区某时刻气温达到零下12℃,请在图中标注出液柱上升到的位置.

2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很多物理现象跟气压的大小(通常说气压的高低)有关系,对人类的生活、健康有重要影响.

实验:

(如图a)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就停止沸腾;待水的温度降低一些后将大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向外拉注射器活塞,看到了什么现象?

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换用其它液体,在各种气压下实验,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增高.

(1)研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的步骤:

A提出假设;B分析归纳;C得出结论;D提出问题;E实验研究;F理论推导;G经验总结等.你认为编者对“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研究”依次采取的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明同学把图b的装置改成图c的装置,注射器改为加热,待水沸腾后,才与胶管连接,并继续加热,目的是想通过实验验证“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你猜想小明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看到的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练习题

答案解析

1.【答案】D

【解析】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现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所用温度计准确,所测温度小于100℃.说明气压变小,沸点降低了.

2.【答案】C

【解析】无论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还是放在阴凉处,气压相同,都是冰水混合物,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温度相同.

3.【答案】B

【解析】A、气态物质中,分子的特点是:

极度散乱,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故A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气态物质中,分子的特点是:

极度散乱,间距很大,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则分子极度散乱,间距很大,分子间作用力极小,容易被压缩.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气态物质中,分子的特点是:

极度散乱,间距很大,所以易向四面八方运动;粒子间的作用力极小;故C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气态物质中,分子的特点是:

极度散乱,故D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4.【答案】A

【解析】A、北方的冬天,窗玻璃上有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为固态的小冰晶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符合题意;

B、北方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也可以晾干,是衣服中的冰直接变成水蒸气的结果,属于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C、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吸收热量,由固态变为气态,樟脑丸越来越小,直至“消失”,属于升华现象,不符合题意;

D、夏天吃冰棒,揭开包装纸后,冰棒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的小水珠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不符合题意;

5.【答案】C

【解析】喷出的雾会迅速汽化,发生的是汽化现象,在汽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温度迅速降低,所以具有比较明显的降温效果.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摄氏温度和热力学温度的关系,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又称为绝对温度)的换算关系是:

T=t+273℃,T代表热力学温度,单位是K(开尔文);t代表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绝对温度100K,那么用摄氏温度表示应该是:

t′=T′﹣273℃=100K﹣273℃=﹣173℃.

7.【答案】B

【解析】体温计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由于体温计的液柱不能够自动的回到玻璃泡内,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在最低刻度值以下,要在正常体温值以下,否则必须将体温计的液体甩下去.本题由于没有做到先甩再用,测出的结果就不准确,只能根据测量的全过程来判断:

甲是准确的、乙的体温高于甲的体温,也是准确的、丙的示数等于乙的示数,可能丙的体温低于或等于38.9℃,所以不能判断丙的体温高低.

8.【答案】气

【解析】升华脱水的原理:

先将水果蔬菜冷冻后,放进低压的环境中,利用冰升华现象,使冰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

9.【答案】沸点

【解析】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油的沸点多在300度左右,水煮蛋时,温度达到100℃就不再上升了,而油煎蛋时,温度可以达到更高,可以把蛋煎糊.因此,这主要是因为二者的沸点不同造成的.

10.【答案】汽化;吸

【解析】液体氯乙烷在常温下可以汽化,汽化从手术部位吸收热量,使实施手术的地方温度降低.

11.【答案】C;D

【解析】A、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入液体中,故A错误;

B、温度计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示数偏高,故B错误;

C、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C正确;

D、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不相平,视线偏离液柱上表面靠上读数,示数偏高,故D错误.

12.【答案】

(1)气体的热胀冷缩;

(2)0℃;低;(3)弯管变细;烧瓶变大

【解析】

(1)瓶内气体受热以后,体积膨胀,瓶内气体会推动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C处移动;瓶内气体遇冷以后,体积缩小,弯管中间的液柱由A处向B处移动,所以此温度计就是根据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故A处的温度为0℃;瓶内气体推动液柱由A处向C处移动时,表示温度上升,液柱由A处向B处移动时,表示温度下降,所以B处的温度比A处低.

(3)实际使用中发现该温度计玻璃管中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因此建议换用更细的弯管,换用容积更大的瓶子.

13.【答案】凝固点,放,不变

【解析】晶体凝固的条件:

①温度达到凝固点;②继续放热;凝固过程中对外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14.【答案】凝固;熔化;晶体

【解析】“杯中冰水,水放热结冰温度不降”,水是液体的,放热变为冰,冰是固体的,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盘内水冰,冰吸热化水温度未升”,冰吸热变为水,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温度未升”说明冰熔化的过程中温度是不变的,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

15.【答案】

(1)温度

(2)甲乙(3)不正确(4)正确.

【解析】

(1)影响液体蒸发的因素有三个:

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和液体温度.题目中已经控制了前两个,所以答案为第三个因素:

温度.

(2)要想对蒸发的快慢进行探究,必须控制两种样品的体积相同,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体积变化大的就是蒸发的快.所以要选:

甲、乙.

(3)要验证液体种类对蒸发的影响,其他因素都要保持不变,若将一个放在室内,另一个放在室外的话,它们的温度就不一样了,没有办法对比,所以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4)从图中情况可以看出:

在两种液体体积相同时,水减少的慢,酒精减少的快,因此可以证明李丽的猜想是正确的.

16.【答案】

(1)69;

(2)是;因为在8-12分钟的冷却过程中放热,而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的特点;(3)温度高时散热快,温度低时散热慢.

【解析】本题考查了探究晶体凝固的过程的实验.

(1)从第8分钟到第12分钟,是物质的凝固过程,温度保持在79℃不变,所以69℃是错误的;

(2)由于该物质的凝固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故该物质是晶体;(3)从表格中可发现:

当物质温度高时,在相同时间内,降温快即散热快;在温度低时,降温慢即散热慢.

17.【答案】1.温度计;刻度尺;2.

(1)2、5;;

(2)当材料与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固体线膨胀与长度有关,长度越长,伸长量也越大;(3)铜;30.

【解析】1.需要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温度计测量物体升高的温度;

2.

(1)实验2和5中,原长和升高的温度均相同,材料不同,固体的线膨胀也就不同;

(2)实验序号1和2,材料都是铜,升高的温度都是10℃,第2次原长较大,物体的伸长量较大,由此得出:

当材料与升高的温度相同时,长度越长,伸长量也越大;(3)要探究固体的线膨胀和物体原长的关系,就要控制材料、升高的温度一定而物体的长度不同.

18.【答案】受室内温度较高的影响,房顶上的雪逐渐融化成水后向下流动;当这部分水慢慢离开房顶时,由于室外气温较低和风速较大等原因,使本来温度就较低的水又开始散热;所以在下流过程中又先后凝固,从而就凝结成了上粗下细的冰凌.

【解析】受室内温度较高的影响,房顶上的雪逐渐熔化成水后向下流动;当这部分水慢慢离开房顶时,由于室外气温较低和风速较大等原因,使本来温度就较低的水又开始散热;所以在下流过程中又先后凝固,从而就凝结成了上粗下细的冰凌.

19.【答案】实验室温度计玻璃泡里装的是煤油(染成红色),也有装水银的,测量范围在-20-105℃,分度值是1℃.寒暑表用来测气温,玻璃泡里装的是酒精(染成红色),测量范围在-15-50℃,分度值是1℃.体温计用来测体温,玻璃泡里面装的是水银,测量范围在35-42℃,分度值是0.1℃.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普通温度计没有缩口),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进入到玻璃管里,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仍显示原来的温度,所以体温计能够离开人体进行读数,但是测量体温前需要先把玻璃管面的水银甩回到玻璃泡.寒暑表和实验室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解析】实验室温度计玻璃泡里装的是煤油(染成红色),也有装水银的,测量范围在-20-105℃,分度值是1℃.寒暑表用来测气温,玻璃泡里装的是酒精(染成红色),测量范围在-15-50℃,分度值是1℃.体温计用来测体温,玻璃泡里面装的是水银,测量范围在35-42℃,分度值是0.1℃.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非常细的缩口(普通温度计没有缩口),测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进入到玻璃管里,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变冷收缩,水银柱在缩口处断开,仍显示原来的温度,所以体温计能够离开人体进行读数,但是测量体温前需要先把玻璃管面的水银甩回到玻璃泡.寒暑表和实验室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20.【答案】下降;酒精蒸发吸热;上升.

【解析】把酒精涂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的时候,加快了酒精的蒸发,因蒸发吸热,在0-2min内,温度会降低;玻璃泡上的酒精全干后,由于室温较高,温度计的玻璃泡从周围吸热,2min后温度上升且末温恢复20℃.

图像如下:

21.【答案】

【解析】海波是晶体,凝固前后都是放热降温的过程,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其凝固点是48℃,所以海波的凝固图像大致是下面的图像:

22.【答案】

【解析】首先看清温度计的分度值,然后根据温度值确定液柱上表面的位置,此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由于温度值是-12℃,则液柱上表面对应的刻度应是10刻度下面两格处.

23.【答案】水重新沸腾;液体表面的气压降低,液体沸点降低;

(1)DEBC;

(2)向内压向活塞;水停止沸腾.

【解析】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这是从瓶内向外抽气,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所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

(1)该实验先根据生活现象提出问题,然后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时先加热液体,使液体沸腾后,停止加热,从液面上抽气,观察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得出液体的沸点和气压的关系,实验采用的步骤是:

提出问题→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因此顺序是DEBC.

(2)要验证“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必须增大烧瓶内的气压,因此小明需要向内压活塞,这样烧瓶内的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此时水的温度低于水的沸点,会看到水停止沸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