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经白话注解 严协和居士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3221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孝经白话注解 严协和居士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孝经白话注解 严协和居士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孝经白话注解 严协和居士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孝经白话注解 严协和居士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孝经白话注解 严协和居士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孝经白话注解 严协和居士著.docx

《孝经白话注解 严协和居士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孝经白话注解 严协和居士著.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孝经白话注解 严协和居士著.docx

孝经白话注解严协和居士著

孝经白话注解严协和居士著

孝经这部书,据说是曾子问孝于孔子,退而和学生们讨论研究,由学生们记载而

成的一部书。

吕维祺《孝经或问》中称:

‘孝经为何而作也?

曰,以阐发明王以

孝冶天下之大经大法而作也。

’汉书艺文志上说:

‘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

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

’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社会上奉为圭皋,人人所

应遵守的德目。

?

?

?

孝经白话注解

关中严协和居士著

《孝经白话注解》出版的因缘

开宗明义章第一天子章第二

诸侯章第三

卿大夫章第四士章第五

庶人章第六

三才章第七

孝治章第八

圣治章第九

纪孝行章第十五刑章第十一广要道章第十二广至德章第十三广扬名章第十四谏诤章第十五感应章第十六事君章第十七丧亲章第十八

《孝经白话注解》出版的因缘

于凌波

孝经这部书,据说是曾子问孝于孔子,退而和学生们讨论研究,由学生们记载而

成的一部书。

吕维祺《孝经或问》中称:

‘孝经为何而作也?

曰,以阐发明王以

孝冶天下之大经大法而作也。

’汉书艺文志上说:

‘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

之行也,举大者言,故曰孝经。

’这是中国人自古以来社会上奉为圭皋,人人所

应遵守的德目。

孝经一书,全文共为十八章,将社会上各种阶层的人士——上自国家元首,下至

平民百姓,分为五个层级,而就各人的地位与职业,标示出其实践孝亲的法则与

途径。

这是自古以来读书人必读的一本书,所以被列为‘十三经’之一。

然而近

百年来,国人受到西洋文化的影响,唯以追逐物质文明,而鄙弃固有道德。

凡是

传统文化,都被斥为落伍陈腐的东西,如果有人在当下社会中提倡人伦道德,宣

说忠、孝、节、义,一定会被别人讽讥为迂阔顽固,不识时务。

现代社会上,有多少人心灵污染,沉溺在物质欲望中,迷失自我;为了追求感官

的享受,以攫取金钱为人生唯一的目标。

而为了攫取金钱,可以不择手段,所以

欺、诳、诈、骗,偷窃抢劫,以至于绑票勒赎等事件,充斥于社会之中。

尤有甚

者,世人为了金钱,可以亲族反目,兄弟成仇,骨肉相残,以至于儿子杀害父母。

这些事件,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成为新闻(例子太多,不胜枚举)。

可怕啊!

类的堕落,为何一至于此?

近百年来,我们旧的文化传统破坏无遗,而新的道德轨范并未建立。

现在社会上

的价值观有两点,一点是:

‘谁怕谁?

’另一点是:

‘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

以?

’前者是唯力是视,后者是有我无人。

难道我们真的要回归到茹毛饮血的野

蛮时代?

为了净化人心,我曾编印了一套‘净化心灵小丛书’,希望藉著文字的

传播,对社会风气有所改善。

这一本《孝经白话注解》,就是净化心灵小丛书中

的一本。

《孝经白话注解》的注释者严协和先生,是我早年的一位老友,他是陕西三原人,

早先在监察院审计部任职,后来调到台湾省审计处服务,住在台中,我们交往多

年,不幸他早已作古。

月前住在彰化的龚永川、赵咏芬两位老菩萨,捐了一笔净

财,要印经会印经典或善书,我选印这本《孝经白话注解》,想尚能符合两位老

菩萨的愿望。

孝经白话注释

(考虑编排与阅读方便,将原文之【注解】省略。

开宗明义章第一

【章旨】这一章书,是全部孝经的纲领。

它的内客,就是开示全部孝经的宗旨,

表明五种孝道的义理,本历代的孝治法则,定万世的政教规范,列为一经的首章。

仲尼居,曾子侍。

子曰:

‘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

汝知之乎?

【白话】有一天,孔子在他的家里闲坐著,他的弟子曾参,也陪坐在他的一旁。

孔子说:

‘古代的圣王有一种崇高至极之德,要约至妙之道。

拿它来治理天下,

天下的人民,都能够很和气的相亲相敬,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都不会相互的愁

恨。

这个道德的妙用,你知晓吗?

曾子避席,曰:

‘参不敏,何足以知之!

【白话】曾子听了孔子给他讲的这一段话,道理很深,他不觉肃然起敬,离开他

的坐位站起来,向孔子答对说:

‘我曾参很鲁钝,不大聪敏,怎么能够知晓这样

深奥的道理呢?

子曰: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复坐,吾语汝。

【白话】孔子因曾子很谦恭的起来答对,就告诉他说:

‘前边所讲的至德要道,

就是孝道,这个孝道,就是德行的根本,教化的出发点。

你先坐下,我慢慢的告

诉你’。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

【白话】‘说起这个孝道,固然范围很广,但行的时候,却很简单,你要晓得爱

亲,先要从自己的身上爱起。

凡是一个人的身体,或者很细小的一根头发和一点

皮肤,都是父母遗留下来的。

身体发肤,既然承受之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爱

儿女的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敢稍有毁伤,这就是孝道的开始。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白话】‘一个人的本身,既站得住,独立不倚,不为外界利欲所摇夺,那他的

人格,一定合乎标准,这就是立身。

做事的时候,他的进行方法,一切都本乎正

道,不越轨,不妄行,有始有终,这就是行道。

他的人格道德,既为众人所景仰,

不但他的名誉传诵于当时,而且将要播扬于后世,无论当时和后世,将因景慕之

心,推本追源,兼称他父母教养的贤德,这样以来,他父母的声名,也因儿女的

德望光荣显耀起来,这便是孝道的完成。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白话】‘这个孝道,可分成三个阶段,幼年时期,一开始,便是承欢膝下,事

奉双亲。

到了中年,便要充当公仆,替长官办事,藉以为国家尽忠,为民众服务。

到了老年,就要检查自己的身体和人格道德,没有缺欠,也没有遗憾,这便是立

身,这才是孝道的完成。

‘大雅云: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

”’

【白话】孔子引诗经大雅篇文王章的这两句话说:

‘你能不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

行?

如要追念你祖父文王的德行,你就得先修持你自己的德行,来继续他的德

行。

【释义】本章共分四段:

自‘仲尼居’至‘汝知之乎’为首段,是孔子给曾子提

示出至德要道的重要性,使曾子领悟孝道,不止善养父母为孝,要他晓得治国平

天下,才是孝道之远大目标。

自‘曾子避席’至‘吾语汝’为第二段,是曾子听

了孔子给他讲明了至德要道的妙用以后,他就很谦恭地接受了教诲。

孔子说明孝

道是道德之本,教化之所由生,不是短短数语,可以讲说明白,因命他坐下,慢

慢的谈,藉以发挥孝道的整体。

自‘身体发肤’至‘终于立身’为第三段,是孔

子给曾子讲明孝道的大纲。

自‘大雅’至‘聿修厥德’为最后一段。

孔子引诗经

上的这两句话,就是证明他所讲的孝道,是述为不作之意。

并且以周公给成王所

讲的话,来作一比方,言人不但不能忘怀祖先的德行,而且要更进一步的来继续

祖先的德行。

这样,才算是尽到了大孝。

天子章第二

【章旨】这一章书,是说明一国的元首应当尽的孝道,要博爱广敬,感化人群。

人无分种族,地无分中外,天子之孝,起感化作用,故为五孝之冠,列为第二章。

子曰:

‘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白话】孔子说:

‘要亲爱自己的父母,必先博爱。

就不敢对于他人的父母有一

点厌恶。

要恭敬自己的父母,必需广敬,就不敢对于他人的父母,有一毫的简慢’。

‘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白话】‘元首的孝道,只要把亲爱恭敬的诚心,尽到自己父母的身上,他的身

教之德,如风吹草,自然风行草偃,很快的普及到百姓身上。

外国人看见了,也

要摹仿实行,争相取法。

大概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吧?

‘《甫刑》云:

“一人有庆,兆民赖之。

”’

【白话】书经吕刑篇有两句话说:

‘只要国家的元首,他一人有敬亲爱亲可庆幸

的事,那天下几万万老百姓,都是欢欣鼓舞的仰赖效法,而敬爱他们自己的父母

了。

【释义】本章共分三段,自‘子曰’以下至‘不敢慢于人’为首段。

是说元首之

孝,要本住博爱广敬推己及人之意。

自‘爱敬尽于事亲’至‘盖天子之孝也’为

第二段。

是说明德教的神速广大,影响群伦之意。

最后第三段,引证书经的两句

话,仍证明述而不作之意。

就是说,天子是一国的元首,即现代的总统,他的地

位,居万民之首,他的思想行动,为万民的表率,如能实行孝道,尽其爱敬之情

于他的父母,那末,全国的民众,就没有不跟著他敬爱他们自己的父母而更敬爱

他们国家的元首。

孔子说: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就是证明德教感化之神速广大了。

诸侯章第三

【章旨】这一章书,是讲明诸侯的孝道,包括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在内,

所以在上不骄和制节谨度、为诸侯孝道的基本条件,列为第三章。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白话】‘诸侯的地位,虽较次于天子,但为一国或一地方的首长,地位也算很

高了。

位高者,不易保持久远,而易遭危殆。

假若能谦恭下士,而无骄傲自大之

气,地位虽高,也没有危殆不安的道理。

其次,关于地方财政经济事务,事前,

要有计划的管制,有预算的节约,并且照著既定的方针,谨慎度用,量入为出,

自然收支平衡,财政经济,便充裕丰满。

然满则易溢,如照以上的法则去切实执

行,那库存虽然充盈,不浪费,自然不至于溢流。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白话】‘地位很高,没有丝毫的危殆,这自然长能保持他的爵位。

财物充裕,

运用恰当,虽满而不至于浪费,这自然长能保持他的富有。

‘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盖诸侯之孝也。

【白话】‘诸侯能长期保持他的财富和地位,不让富贵离开他的身子,那他自然

有权祭祀社稷之神,而保有社稷。

有权管辖人民,而和悦相处。

这样的居上不骄、

和制节谨度的作风,才是诸侯当行的孝道。

‘《诗》云:

“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

【白话】孔子引述诗经小雅篇小旻章的这一段话说:

‘一个身任诸侯职位的大员,

常常要警戒畏惧,谨慎小心。

他的用心之苦,就像踏进了深渊,时时有灭顶的危

险。

又像践踏在薄冰之上,时时有陷入冰窟的危虑。

【释义】本章共分四段。

自‘在上不骄’至‘满而不溢’,为第一段。

说出诸侯

孝道重点的所在。

因为诸侯的权能,上奉天子之命,以管辖民众。

下受民众的拥

戴,以服从天子。

所有一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要政,都得由他处

理。

这种地位,极容易犯著凌上慢下的错误,犯了这种错误,不是天子猜忌,便

是民众怨恨,那他危险的日期就快到了。

如果用戒慎恐惧的态度,处理一切事务。

那末,他对上可以替天子行道。

对下,可以替人民造福,自然把他很高的地位,

可以保持得很长久,而不至于危殆。

财物处理得恰当,收支平衡,库存充裕,财

政金融稳定。

人民生活丰足。

那末,这种国富民康的社会现象,可以保持久远,

个人的荣禄,还有什么可说呢?

自‘高而不危’至‘长守富贵’为第二段,说明

‘不危不溢’,‘长守富贵’,乃为诸侯立身行远的长久之计,自‘富贵不离其

身’至‘盖诸侯之孝也’为第三段。

说明诸侯之孝的最后效果。

引诗经证语为最

后一段,表明戒慎恐惧,才是诸侯尽孝的真正要道。

卿大夫章第四

【章旨】这一章书,是说明卿大夫为天子或为诸侯的辅佐官员,也就是政策决定

的集团,全国行政的枢纽,地位也很高的。

但不负守土治民之责,故次于诸侯。

他的孝道,就是要在言语上、行动上、服饰上,一切都要合于礼法,示范人群,

起领导作用。

列为第四章。

‘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

【白话】‘任卿大夫之官者,即辅佐国家行政之官吏。

事君从政,承上接下。

政、外交、礼仪攸关。

故服装、言语、德行、都要合乎礼法,也就是合乎规定。

所以非国家规定的服饰,就不敢乱穿。

非国家规定的法言,就不敢乱讲。

非国家

规定的德行,就不敢乱行。

‘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口无择言,身无择行,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

无怨恶。

【白话】‘所以卿大夫的讲话,不合礼法的话,就不讲出口。

不合道理的事,就

不现于行为。

一言出口,传满天下,可是没有人检出他的错误,那自然无口过。

一行做出,普遍天下,可是没有人检出他的不法行为,那自然无怒恶。

‘三者备矣,然后能守其宗庙,盖卿、大夫之孝也。

【白话】‘服饰、言语、行动、三者都能谨慎实行,全备无缺,那自然德高功硕,

得到首长的亲信,不但禄位可保,宗庙祭祀之礼,自然照常奉行。

卿大夫的孝,

大致就是如此。

‘《诗》云:

“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

【白话】孔子引述诗经大雅篇蒸民章的这两句话说:

‘为人部属的,要早晚勤奋

的来服务长官,尽他应尽的责任。

【释义】本章共分四段,自‘非先王之法服’至‘不敢行’为第一段,说明卿大

夫的服饰、言语、行动、应特别注意。

自‘是故非法不言’至‘无怨恶’为第二

段,是说明言行,为三者之中的重要部分,故重言以申明之。

‘自三者备矣’至

‘卿大夫之孝也’为第三段。

是说明三者全备无亏,才能保守宗庙祭祀之礼。

诗作证为第四段,以证明卿大夫之孝。

以拥护领袖为第一要义。

按卿的地位,近

乎现代的各部会首长,或省级的各厅处长,大夫的地位,近乎各部会首长及省级

各厅处长以下之官员。

卿大夫之职,虽不负守土治民之贵,但为政府的中坚,领

袖的辅佐,对于政治的良窳,负有绝大的影响。

士章第五

【章旨】这一章书,是说明初级公务员的孝道。

第一,要尽忠职守。

第二,要尊

敬长上。

列为第五章。

‘资于事父以事母而爱同,资于事父以事君而敬同。

【白话】孔子说:

‘士人的孝道,包括爱敬,就是要把爱敬父亲的爱心移来以爱

母亲,那亲爱的心思,是一样的。

再把爱敬父亲的敬心,移来以敬长官,那恭敬

的态度,是一样的。

‘故母取其爱,而君取其敬,兼之者父也。

【白话】‘所以爱敬的这个孝道,是相关联的,不过对母亲方面,偏重在爱,就

取其爱。

对长官方面,偏重在敬,就取其敬。

爱敬并重的,还算是父亲。

‘故以孝事君,则忠。

以敬事长,则顺。

【白话】‘读书的子弟。

初离学校和家庭,踏进社会,为国家服务,还未懂得公

务的办理。

若能以事亲之道,服从长官,竭尽心力,把公事办得好,这便是忠。

对于同事方面,地位较高年龄较大的长者,以恭敬服从的态度处之,这便是顺。

‘忠顺不失,以事其上,然后能保其禄位,而守其祭祀,盖士之孝也。

【白话】‘士的孝道,第一,要对长官服务尽到忠心。

第二,要对同事中的年长

位高者,和悦顺从,多多领教,那长官方向,自然相信他是一个很好的干部。

事方面,都会同情他,协助他。

如果这样,那他的忠顺二字不会失掉,用以事奉

其长官,自然他的禄位可以巩固。

光先耀祖的祭祀,也可以保持久远,不至失掉,

这就是士的孝道吧!

‘《诗》云:

“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

”’

【白话】孔子引诗经小雅篇小宛章这两句话,说明‘初入社会作事的小公务员,

安早起晚睡。

上班办公,不要迟到早退,怠于职务,遗羞辱于生身的父母。

【释义】本章共计五段。

自‘资于事父’至‘而敬同’为首段,说明移孝作忠的

诚心所本。

自‘故母取其爱’至‘父也’为第二段,说明父兼爱敬之义。

自‘故

以孝’至‘则顺’为第三段,说明忠顺二字的道理。

自‘忠顺不失’至‘盖士之

孝也’为第四段,说明士的孝道,以保持忠顺二字为主要条件。

最后引诗作证为

第五段,说明不要懒惰而有伤父母的面子。

按士的孝道,在乎尽忠职守,善处同

事,因为他是初入社会作事的人,甚么公事都不懂,安虚心静气的练习。

一面服

从长官的命令做事,一面要对年长位高的同事恭敬顺从,多多请教。

如果做事不

负责任,那便是不忠。

对同事不大恭敬,那便是不顺。

不忠不顺,那便得不到长

官的信任,和同事的好感。

一个人所处环境,如果是这样的恶劣,那他还能保持

他的禄位和守其祭祀吗?

庶人章第六

【章旨】这一章书,是孔子专对一般平民而说的。

平民,为国家社会组织的基本。

书云: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因此列为五孝之末章。

‘用天之道,分地之利。

【白话】‘孔子讲到众百姓的孝道,他说:

‘我国古来就是一个农业国家,农人

的孝道,就是要会利用四时的气候来耕耘收获,以适应天道。

分辨土地的性质,

来种植庄稼,生产获益,以收地利之果。

‘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白话】‘庶人的孝道,除了上述的利用天时和地利以外,第一、还要谨慎的保

重自己的身体,和爱护自己的名誉,不要使父母遗留下来的身体、有一点损伤,

名誉、有一点败坏。

第二,要节省用度,不要把有用的金钱,作无谓的消耗。

果照这样的保健身体、爱护名誉、节省有用的金钱,使财物充裕,食用不缺,以

孝养父母,那父母一定是很喜悦的。

这样,不但可以孝养父母,就是子女的教养

费,社会的应酬,也足以应付了。

这便是庶人的孝道。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白话】‘所以说:

上自国家元首,下至一般平民,孝道虽然有五种类别,但都

本于每一个人的天性,来孝顺父母,所以说这个孝道,是没有终始的。

若果有人

说恐怕尽不了孝道的话,那是绝对没有的事。

【释义】本章计分三段。

自‘用天之道’二句为首段,是说明取法于天,获利于

地。

‘谨身节用’三句为二段,说明谨慎自身,节俭用费,才算是尽了孝道。

‘故自天子至于庶人’四句,为三段。

总结以上的五孝,各本天性,各尽所能。

总之,孝道本无高下之分,也无终始之别。

凡是为人之子女的,都应站在自己的

岗位上,尽其应尽的责任,大而为国为民,小而保全自身,都算是尽了孝道。

不限于冬温夏清,昏定晨省,兢兢于口腹之养以为孝。

只要把这一颗爱敬的本心

搁在孝亲的上面,自然事事替父母著想,时时念父母恩爱。

如为非作歹,作奸犯

科,也就不敢去做。

一举一动,都恐怕连累了父母,让父母担忧。

这样,不但他

个人是一个孝子,家庭方面,也获得莫大的幸福。

国家社会的秩序,也受到最大

的裨益。

世界大同的理想,也就不难实现。

三才章第七

【章旨】这一章书,是因曾子赞美孝道的广大。

所以孔子更进一步给他说明孝道

的本源,是取法于天地,立为政教,以教化世人。

故以名章,列于五孝之次。

曾子曰:

‘甚哉,孝之大也!

’子曰: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白话】曾子以为保全身体,善养父母,就算尽了孝道。

自听了孔子所讲的这五

等孝道以后,不由得惊叹赞美说:

‘嗳呀!

孝道就有这样大的关系?

’孔子听见

曾子赞叹,知道曾子对于他所讲的五孝,已有领悟。

所以又说:

‘你知道这个孝

道的本源,是从甚么地分取法来的?

它是取法于天地的。

天有三光照射,能运转

四时。

以生物覆帱为常,是为天之经。

地有五土之性,能长养万物,以承顺利物

为宜,是为地之义。

人得天之性,则为慈为爱。

得地之性,则为恭为顺。

慈爱恭

顺,与孝道相合,故为民之行。

‘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

其政不严而治。

【白话】‘人生天地之间,当效法天经地义以为常道,而实践力行。

但是爱亲之

心,人人都有,其中的道理,知者甚少。

惟有圣明的元首,效法天之明,教民出

作入息,夙兴夜寐。

利用地之宜,教民耕种五谷,生产孝养。

以上法则,都是顺

乎天地自然之理,以治理天下。

这种教化,既合乎民众的心理,自然民众都乐意

听从,所以教化不待警戒而自成。

政治不待严厉而自治。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

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

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白话】‘先代圣王,见教育可以辅助政治,化民成俗,所以他先以身作则,倡

导博爱,使民众效法他的博爱精神先爱其亲,所以莫有遗弃其亲的人。

宣扬道德

和仁义,以感化民众,民众自然会兴起力行。

对人对事,先实行敬谨和谦让,以

为天下民众的表率,民众自会效法他的敬让,不会发生争端。

诱导民众以礼乐教

化,民众自然就相亲相敬,和平相处。

再晓示民众,使知为善当有庆赏,作恶当

受刑罚,民众自然晓得禁令的严重性而不敢违犯法纪了。

‘《诗》云:

“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

【白话】孔子引诗经小雅篇节南山章的这一段话,是说明周朝有显耀的一位姓尹

的太师官,他仅是三公之一,尚且能为民众景慕和瞻仰如此,如果身为国家元首,

以身作则,那天下的民众还能不爱戴和尊敬吗?

【释义】这一章书,共分四段。

‘曾子曰’,至‘民之行也’,为第一段。

就是

要把孝道的本原讲给曾子听。

以见道的本原,是顺乎天地的经义,应乎民众的心

理。

自‘天地之经’,至‘不严而治’,为第二段。

就是把孝道,作为元首教化

民众的准则。

不但教化易于推行,就是对于政治,也有绝大的帮助。

所以孔子特

别告诉曾子的,就是‘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

’政教如此的神速进展,

还有甚么话说?

自‘先王见教’至‘而民知禁’为第三段、就是说明孝道有如此

的妙用,故先王以身作则,率先倡导。

至引诗作证为第四段。

就是证明政府一个

大员,只要身体力行,都会被民众景慕瞻仰,何况一国的元首呢?

孝治章第八

【章旨】这一章书,是说天子、诸侯、大夫,若能用孝道治理天下国家,那便能

得到人民的欢心,能得到人民的欢心,那才是孝治的本意,也就是不敢恶于人,

不敢慢于人的实在表现。

列为第九章。

子曰:

‘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

男乎?

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

【白话】孔子再进一步的分别给曾子讲说:

‘古昔的明哲圣王,用孝道治理天下

的时候。

推其爱敬之心以爱敬他人。

即如对于附属小国派来的使臣,都不敢失礼

忘敬,何况自己直属的封疆大吏如公侯伯子男呢?

那自然更不敢轻视慢待了。

对万国的诸侯不敢失礼,那万国的诸侯也对他欣然服从,远近朝贡。

照这样的奉

事其先王,那孝道就算尽到极点了。

‘治国者不敢侮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

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

【白话】‘古昔的诸侯,效法天子以孝道治理天下的方法,而以爱敬治其国。

人的人。

也受人爱慕。

敬人的人,也受人敬重。

连可怜无告的鳏夫寡妇,都不敢

加以侮慢。

何况一般的士民呢?

因此,所以就能得到全国百姓的欢心,竭诚拥戴。

照这样的奉事其先君,岂不是尽到了孝道吗?

‘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

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

【白话】‘古昔卿大夫等的治家者,推其爱敬之情,下达于臣妾,虽较疏远的男

仆和女佣,都不敢对他们失礼,而况最能爱敬自己的妻子呢?

因此,人无分贵贱,

谊无分亲疏,只要得到大家的欢心,以奉事其亲。

那自然夫妻相爱,兄弟和睦,

儿女欢乐,主仆快愉,一门之内,一片太和气象。

以此孝道治家,那岂不是达到

理想的家庭吗?

‘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祭则鬼享之,是以天下和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

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白话】‘果能依照以上所讲的以孝道治理天下国家,自然能得到天下人人的欢

心,那做父母的人,在生存的时候,就可安心享受他们儿女的孝养,去世以后,

也就很欢欣的受用他们儿女的祭礼。

照这样治理天下国家,造成和平气象,水、

旱、风、火,病、虫、疠疫的灾害,不会在这个和乐的人间产生。

战争流血盗匪

猖獗的祸乱,也不会在这个和平社会里兴起了。

从这里可以知道历代明德圣王以

孝治天下国家的效果,是怎样的高明了。

‘《诗》云:

“有觉德行,四国顺之。

”’

【白话】‘孔子引诗经大雅篇,抑之章这两句话,是说明一国的元首。

有很大的

道德行为,那四方万国的人,都被感化的心悦诚服,没有不顺从他的。

由此可以

证明以孝道治理天下国家的优点,再没有比他更好的方法了。

【释义】本章共分五段,自‘子曰’至‘以事其先王’为第一段,是说明元首应

该怎样尽孝。

自‘治国者’至‘以事其先君’为第二段,说明诸侯应该怎样尽孝。

自“治家者”至“以事其亲”为第三段。

说明卿大夫及士庶人都应该怎样尽孝。

自“夫然”至“如此”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互联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