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标准规范汽车系统用电子元器件检验规范WORD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3081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标准规范汽车系统用电子元器件检验规范WORD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企业标准规范汽车系统用电子元器件检验规范WORD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企业标准规范汽车系统用电子元器件检验规范WORD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企业标准规范汽车系统用电子元器件检验规范WORD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企业标准规范汽车系统用电子元器件检验规范WORD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标准规范汽车系统用电子元器件检验规范WORD档.docx

《企业标准规范汽车系统用电子元器件检验规范WORD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标准规范汽车系统用电子元器件检验规范WORD档.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标准规范汽车系统用电子元器件检验规范WORD档.docx

企业标准规范汽车系统用电子元器件检验规范WORD档

电子元器件检验规范

1范围

电子元器件、器件和组件,在本规范中,均统称为电子元器件。

本规范主要针对汽车系统中所使用的电子元器件。

电子元器件的种类繁多。

就安装方式而言,目前可分为传统安装(又称通孔装即DIP)和表面安装两大类(即又称SMT或SMD)。

2目的

确定了对设计、生产中所使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检验的一般方法和指导。

由于器件的种类繁多,应用目的不同,适用的试验方法上也有区别,具体可查阅相关标准。

3参考文件

适合于微电子器件组件的试验检测标准:

MIL-STD-883E美国国防部-微电子器件试验方法标准试验、检测方法及标准适用于军用及宇航用的,单片、多片、厚膜薄膜混合微电路、微电路阵列,以及构成微电路和阵列的各类元器件。

对于恶劣环境下的应用,也可以参考本标准对所用器件进行试验和检测。

适合于汽车电子器件的试验标准:

VW80101:

2005大众-汽车中的电气和电子组件通用试验条件。

GMW3172:

2006通用工程标准-汽车电子器件的环境、可靠性、及性能要求符合性分析、开发及验证总规范。

MESPW67600:

1995马自达工程标准-汽车器件试验标准。

主要检验标准有:

GB/T5729—94《电子设备固定电阻器第一部分:

总规范》;

GB/T2693-2001《电子设备用固定电容器第1部分:

总规范》;

GB/T8554—1998《变压器和电感器测量方法及试验程序》;

GB/T4023-1997《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第2部分:

整流二级管》;

GB/T6571-1995《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第3部分:

信号(包括开关)和调整二级管》;

GB/T4587-94《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第7部分:

双极型晶体管》;

GB/T4586-94《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第8部分:

场效应晶体管》;

GB/T15651.2-2003《半导体器件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第5-2部分:

光电子器件基本额定值和特性》;

GB/T15291-94《半导体器件第6部分晶闸管》;

GB3442-86《半导体集成电路运算(电压)放大器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

GB/T6798-1996《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压比较器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

GB/T4377-1996《半导体集成电路电压调整器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

GB3439-82《半导体集成电路TTL电路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

GB3834-83《半导体集成电路CMOS电路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

GB/T14028-92《半导体集成电路模拟开关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

GB3443-82《半导体集成电路MOS随机存储器测试方法的基本原理》;

YD/T731-2002《通信用高频开关整流器》;

YD/T1019-2001《数字通信用实心聚烯烃绝缘水平对绞电缆》;

GJB128A-97《半导体分立器件试验方法》;

GJB150-86《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GJB360A-96《电子及电气元件试验方法》;

GJB548A-96《微电子器件试验方法和程序》等。

5程序

5.1试验及检测标准的选用原则:

对于设计、试生产过程中所选用的新器件,在向器件厂家或其分销商申请样件时,应同时索取器件的检验报告,传感器等特殊器件还要求提供详细的试验报告,以便于我司质保部门按同样的试验要求和条件进行抽检和复验。

在收到器件时,首先应根据器件的特性、应用的产品类别,选择相应的试验检测标准。

在没有器件的试验及检测标准时,应该向供应商及器件厂家索取。

如果仍找不到器件的专用试验检测标准,可参考其应用的最终产品的试验标准。

如参考文件中,适合于汽车电子器件的试验标准。

具体的试验条件可参考器件的数据手册所提供的存贮温度,操作温度,和其它相关试验检测条件参数。

5.2目检:

接收元器件必须在10倍的放大镜下通过所有的外观检查项目,玻璃密封器件应该在7~10倍的放大镜下检验。

无源器件的目检可参考MIL-STD-883E方法2032.1-无源元器件的目检;

密封封装器件的外部目检依据MIL-STD-883E方法2009.9-外部目检;

对于组件(如遥控器的接收头、传感器等)的内部目检的实施细则和判据标准依据:

MIL-STD-883E方法2017.7内部目检(混合电路),此项试验带有破坏性。

带有旋钮/按钮等其它手柄的调谐元器件(如电位器、滑动电阻、开关、按钮)的内部目检,依据MIL-STD-883E方法2014。

此项试验带有破坏性。

例如变压器,看其所有引线有否折断,外表有无锈蚀,线包、骨架有无破损等。

如三极管,看其外表有无破损,引脚有无折断或锈蚀,还要检查一下器件上的型号是否清晰可辨。

对于电位器、可变电容器之类的可调元器件,还要检查在调节范围内,其活动是否平滑、灵活,松紧是否合适,调节器件时,应无机械噪声,手感好,并且保证各触点接触良好。

5.3尺寸检查

依据MIL-STD-883E方法2016(物理尺寸)。

对于新购置的电子元器件,在PCB布线前或器件安装使用前,必须对其封装尺寸进行检查确认,是否与图纸相符。

5.4试验前的性能参数检查

电子元器件的数据手册均提供了各种电气性能及热性能参数。

器件的关键参数必须在试验前即进行检测,以便与试验后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判断其性能优劣。

测试条件应该符合电子元器件数据手册或电子元器件技术规范的要求。

因电子元器件试验后的检测方法和要求与试验前的一致,参见5.6。

检测时,只须做好检测数据的记录以备查。

5.5老化筛选/加速寿命试验`

为了保证在产品试制的过程中不浪费时间,减少差错,同时也保证产品能长期稳定地工作,必须进行老化/加速寿命试验。

要保证试制的电子装置能够长期稳定地通电工作,并且经得起应用环境和其它可能因素的考验,对电子元器件的筛选是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

所谓筛选,就是对电子元器件施加一种应力或多种应力试验,暴露元器件的固有缺陷而不破坏它的完整性。

筛选的理论是:

如果试验及应力等级选择适当,劣质品会失效,而优良品则会通过。

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发现新制造出来的电子元器件,在刚投入使用的时候,一般失效率较高,叫做早期失效,经过早期失效后,电子元器件便进入了正常的使用期阶段,一般来说,在这一阶段中,电子元器件的失效率会大大降低。

过了正常使用阶段,电子元器件便进入了耗损老化期阶段,那将意味着寿终正寝。

这个规律,恰似一条浴盆曲线,人们称它为电子元器件的效能曲线,如图1所示。

电子元器件失效的原因,是由于在设计和生产时所选用的原材料或工艺措施不当而引起的。

元器件的早期失效十分有害,但又不可避免。

因此,人们只能人为地创造早期工作条件,从而在制成产品前就将劣质品剔除,让准备用于产品的元器件一开始就进入正常使用阶段,减少失效,增加其可靠性。

常用的试验项目一般有:

无载温度存贮;有载温度存贮;温度交变;湿热;热冲击试验;寿命;热疲劳(也称热老化)等等。

其中有载温度存贮是给试验的电子元器件通电,模拟实际工作条件,存放于+90℃(依据电子元器件数据手册或零件技术规范)高温试验箱内,经历96小时或更长(依据所选用的试验标准),它是一种对元器件多种潜在故障都有检验作用的有效措施,也是目前采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

这些试验方法,在国标及ISO/IEC标准及其它主机厂的标准如:

大众标准VW80101,通用标准GMW3172,马自达标准MESPW67600等文件中均有详细描述。

我们只需要按要求选用一种即可。

序号

试验项目

GB标准

IEC标准

美国国防部标准

MIL-STD-883E

1

低温存贮

IEC68-2-1,Aa

-

2

低温操作

-

3

高温存贮

方法1015.9

方法1030.1(待密封组件)

4

高温操作

-

5

温度交变

方法1010.7

6

热冲击

方法1011.9

7

湿热

方法1004.7

浸水(浸液)

方法1002

沙尘

-

高温耐久性

方法1016

高温高湿老化

-

端子强度

IEC68-2-21Ua/Ub

可焊性

IEC68-2-20Ta

耐焊接热

IEC68-2-20Tb

振动

IEC68-2-6Fc

方法2026

方法2005.2

老化

跌落/机械冲击

IEC68-2-27Ea

方法2002.4

盐雾(腐蚀)

IEC68-2-11

方法1009.8

 

5.6元器件电性能及参数的检测

经过外观检查,试验前后的电子元器件,还必须通过对其电气性能与技术参数的测量,以确定其优劣,剔除那些已经失效的元器件。

当然,对于不同的电子元器件应有不同的测量仪器。

测量时,必须根据被测元器件标称值/或参数值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量程,以减小测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如果没有专用的电子测量仪器,也可利用万用电表或其它现有仪器对一些常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粗略检测。

各种电子元器件涉及到的电性能参数很多,我们可以根据产品的特点和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挑择其中某几项关键参数,进行检测,而不必对该元器件的所有参数都一一检测。

另外为了统一、规范该元器件的检验工作,还须编制该元器件的《检验文件》,以归档。

以后,就可以按《检验文件》的要求对元器件进行检测了。

下面列举几种基本元器件的检测方法。

5.6.1固定电阻(阻值)、固定电容(容值,漏电流)、固定电感(电感量,Q值)的检测

检测方法比较简单,而且都可使用RLC数字电桥或万用表测量出其值的大小,漏电流的测量使用漏电流测试仪直接测量,具体操作方法参见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及《操作规程》。

根据元器件标称值的不同,选择合适的量程和档位;读数与标称阻值之间分别允许有±1%±5%、±10%或±20%的误差。

如不相符,超出允许误差范围,则说明该元器件变值了。

应按不良品处置方法保存。

5.6.2熔断电阻器-功率电阻与普通电阻的测量方法相同。

5.6.3电阻排的检测,电阻排也常简称为排阻,其内部含有多个相同阻值的电阻,有互相独立的,也有内部每个电阻的一个端子相连引出一个公共端。

所以根据其特性,检测时,每个电阻引出脚均应测量,且均不得超出误差范围。

否则应作为不良品。

5.6.4可调电阻/电位器的检测

检查电位器时,首先要转动旋柄,看看旋柄转动是否平滑,开关是否灵活,开关通、断时“喀哒”声是否清脆,并听一听电位器内部接触点和电阻体摩擦的声音,如有“沙沙”声,说明质量不好。

其次,用电桥或万用表的欧姆挡测“1”、“3”两端,其读数应为电位器的标称阻值,如万用表的指针不动或阻值相差很多,则表明该电位器已损坏。

最后,检测电位器的活动臂与电阻片的接触是否良好。

用万用表的欧姆档测“1”、“2”(或“2”、“3”)两端,将电位器的转轴按逆时针方向旋至接近“关”的位置,这时电阻值越小越好。

再顺时针慢慢旋转轴柄,电阻值应逐渐增大(如果是指针式万用表,应该可以观到,表头中的指针应该平稳移动)。

当轴柄旋至极端位置“3”时,阻值应接近电位器的标称值。

如阻值有突变式跳动(或者看到指针在电位器的轴柄转动过程中有跳动现象),说明活动触点有接触不良的故障。

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的检测。

检测时,用万用表R×1挡,具体可分两步操作:

A常温检测(室内温度接近25℃);将两表笔接触PTC热敏电阻的两引脚测出其实际阻值,并与标称阻值相对比,二者相差在±2Ω内即为正常。

实际阻值若与标称阻值相差过大,则说明其性能不良或已损坏。

B加温检测;在常温测试正常的基础上,即可进行第二步测试—加温检测,将一热源(例如电烙铁)靠近PTC热敏电阻对其加热,同时用万用表监测其电阻值是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是,说明热敏电阻正常,若阻值无变化,说明其性能变劣,不能继续使用。

注意不要使热源与PTC热敏电阻靠得过近或直接接触热敏电阻,以防止将其烫坏。

6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的检测。

(1)、测量标称电阻值Rt用万用表测量NTC热敏电阻的方法与测量普通固定电阻的方法相同,即根据NTC热敏电阻的标称阻值选择合适的电阻挡可直接测出Rt的实际值。

但因NTC热敏电阻对温度很敏感,故测试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ARt是生产厂家在环境温度为25℃时所测得的,所以用万用表测量Rt时,亦应在环境温度接近25℃时进行,以保证测试的可信度。

B测量功率不得超过规定值,以免电流热效应引起测量误差。

C注意正确操作。

测试时,不要用手捏住热敏电阻体,以防止人体温度对测试产生影响。

(2)、估测温度系数αt先在室温t1下测得电阻值Rt1,再用电烙铁作热源,靠近热敏电阻Rt,测出电阻值RT2,同时用温度计测出此时热敏电阻RT表面的平均温度t2再进行计算。

7压敏电阻的检测。

用万用表的R×1k挡测量压敏电阻两引脚之间的正、反向绝缘电阻,均为无穷大,否则,说明漏电流大。

若所测电阻很小,说明压敏电阻已损坏,不能使用。

8光敏电阻的检测。

A用一黑纸片将光敏电阻的透光窗口遮住,此时万用表的指针基本保持不动,阻值接近无穷大。

此值越大说明光敏电阻性能越好。

若此值很小或接近为零,说明光敏电阻已烧穿损坏,不能再继续使用。

B将一光源对准光敏电阻的透光窗口,此时万用表的指针应有较大幅度的摆动,阻值明显减些此值越小说明光敏电阻性能越好。

若此值很大甚至无穷大,表明光敏电阻内部开路损坏,也不能再继续使用。

C将光敏电阻透光窗口对准入射光线,用小黑纸片在光敏电阻的遮光窗上部晃动,使其间断受光,此时万用表指针应随黑纸片的晃动而左右摆动。

如果万用表指针始终停在某一位置不随纸片晃动而摆动,说明光敏电阻的光敏材料已经损坏。

可变电容器的检测

A用手轻轻旋动转轴,应感觉十分平滑,不应感觉有时松时紧甚至有卡滞现象。

将载轴向前、后、上、下、左、右等各个方向推动时,转轴不应有松动的现象。

B用一只手旋动转轴,另一只手轻摸动片组的外缘,不应感觉有任何松脱现象。

转轴与动片之间接触不良的可变电容器,是不能再继续使用的。

C将万用表置于R×10k挡,一只手将两个表笔分别接可变电容器的动片和定片的引出端,另一只手将转轴缓缓旋动几个来回,万用表指针都应在无穷大位置不动。

在旋动转轴的过程中,如果指针有时指向零,说明动片和定片之间存在短路点;如果碰到某一角度,万用表读数不为无穷大而是出现一定阻值,说明可变电容器动片与定片之间存在漏电现象。

三、电感器、变压器检测方法与经验

1色码电感器的的检测将万用表置于R×1挡,红、黑表笔各接色码电感器的任一引出端,此时指针应向右摆动。

根据测出的电阻值大小,可具体分下述三种情况进行鉴别:

A被测色码电感器电阻值为零,其内部有短路性故障。

B被测色码电感器直流电阻值的大小与绕制电感器线圈所用的漆包线径、绕制圈数有直接关系,只要能测出电阻值,则可认为被测色码电感器是正常的。

2中周变压器的检测

A将万用表拨至R×1挡,按照中周变压器的各绕组引脚排列规律,逐一检查各绕组的通断情况,进而判断其是否正常。

B检测绝缘性能将万用表置于R×10k挡,做如下几种状态测试:

(1)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之间的电阻值;

(2)初级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电阻值;

(3)次级绕组与外壳之间的电阻值。

上述测试结果分出现三种情况:

(1)阻值为无穷大:

正常;

(2)阻值为零:

有短路性故障;

(3)阻值小于无穷大,但大于零:

有漏电性故障。

3电源变压器的检测

A通过观察变压器的外貌来检查其是否有明显异常现象。

如线圈引线是否断裂,脱焊,绝缘材料是否有烧焦痕迹,铁心紧固螺杆是否有松动,硅钢片有无锈蚀,绕组线圈是否有外露等。

B绝缘性测试。

用万用表R×10k挡分别测量铁心与初级,初级与各次级、铁心与各次级、静电屏蔽层与衩次级、次级各绕组间的电阻值,万用表指针均应指在无穷大位置不动。

否则,说明变压器绝缘性能不良。

C线圈通断的检测。

将万用表置于R×1挡,测试中,若某个绕组的电阻值为无穷大,则说明此绕组有断路性故障。

D判别初、次级线圈。

电源变压器初级引脚和次级引脚一般都是分别从两侧引出的,并且初级绕组多标有220V字样,次级绕组则标出额定电压值,如15V、24V、35V等。

再根据这些标记进行识别。

E空载电流的检测。

(a)直接测量法。

将次级所有绕组全部开路,把万用表置于交流电流挡(500mA,串入初级绕组。

当初级绕组的插头插入220V交流市电时,万用表所指示的便是空载电流值。

此值不应大于变压器满载电流的10%~20%。

一般常见电子设备电源变压器的正常空载电流应在100mA左右。

如果超出太多,则说明变压器有短路性故障。

(b)间接测量法。

在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中串联一个10/5W的电阻,次级仍全部空载。

把万用表拨至交流电压挡。

加电后,用两表笔测出电阻R两端的电压降U,然后用欧姆定律算出空载电流I空,即I空=U/R。

F空载电压的检测。

将电源变压器的初级接220V市电,用万用表交流电压接依次测出各绕组的空载电压值(U21、U22、U23、U24)应符合要求值,允许误差范围一般为:

高压绕组≤±10%,低压绕组≤±5%,带中心抽头的两组对称绕组的电压差应≤±2%。

G一般小功率电源变压器允许温升为40℃~50℃,如果所用绝缘材料质量较好,允许温升还可提高。

H检测判别各绕组的同名端。

在使用电源变压器时,有时为了得到所需的次级电压,可将两个或多个次级绕组串联起来使用。

采用串联法使用电源变压器时,参加串联的各绕组的同名端必须正确连接,不能搞错。

否则,变压器不能正常工作。

I.电源变压器短路性故障的综合检测判别。

电源变压器发生短路性故障后的主要症状是发热严重和次级绕组输出电压失常。

通常,线圈内部匝间短路点越多,短路电流就越大,而变压器发热就越严重。

检测判断电源变压器是否有短路性故障的简单方法是测量空载电流(测试方法前面已经介绍)。

存在短路故障的变压器,其空载电流值将远大于满载电流的10%。

当短路严重时,变压器在空载加电后几十秒钟之内便会迅速发热,用手触摸铁心会有烫手的感觉。

此时不用测量空载电流便可断定变压器有短路点存在。

 

温馨提示-专业文档供参考,请仔细阅读后下载,最好找专业人士审核后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