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真题解析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2546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真题解析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真题解析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真题解析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真题解析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真题解析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真题解析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

《高考真题解析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真题解析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真题解析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docx

高考真题解析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013高考真题解析之: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2013大纲卷)7、反应X(g)+Y(g)

2Z(g);△H<0,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减小容器体积,平衡向右移动B.加入催化剂,Z的产率增大

C.增大c(X),X的转化率增大D.降低温度,Y的转化率增大

【答案】D

【解析】根据方程式系数和△H,分析可得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

(2013福建卷)12.NaHSO3溶液在不同温度下均可被过量KIO3氧化,当NaHSO3完全消耗即有I2析出,根据I2析出所需时间可以求得NaHSO3的反应速率。

将浓度均为0.020mol·L-1NaHSO3(含少量淀粉)10.0ml、KIO3(过量)酸性溶液40.0ml混合,记录10~55℃间溶液变蓝时间,55℃时未观察到溶液变蓝,实验结果如右图。

据图分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40℃之前与40℃之后溶液变蓝的时间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

B.图中b、c两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相等

C.图中a点对应的NaHSO3反应速率为5.0×10-5mol·L-1·s-1

D.温度高于40℃时,淀粉不宜用作该试验的指示剂

【答案】B

【解析】A读图可知正确;计算v,根据公式,C0等于0.02/5,终了为0,除去80,v(NaHSO3)=

=5.0×10-5mol·L-1·s-1,得到选项C是对的。

可得;D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但是这里呈现负增长,淀粉不再合适做指示剂。

B中因为温度是唯一改变的条件,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不会相等。

(2013江苏卷)15.一定条件下存在反应:

CO(g)+H2O(g)

CO2(g)+H2(g),其正反应放热。

现有三个相同的2L恒容绝热(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密闭容器I、II、III,在I中充入1molCO和1molH2O,在II中充入1molCO2和1molH2,在III中充入2molCO和2molH2O,700℃条件下开始反应。

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I、II中正反应速率相同

B.容器I、III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同

C.容器I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II中的多

D.容器I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参考答案】CD

【解析】本题属于基本理论中化学平衡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速率概念理解与计算,平衡常数概念与计算,平衡移动等有关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

高三复习要让学生深刻理解一些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A.在I中充入1molCO和1molH2O,在II中充入1molCO2和1molH2,刚开始时,容器I、中正反应速率最大,容器II中正反应速率为零。

达到平衡时,容器I温度大于700℃,容器II温度小于700℃,所以,容器I中正反应速率大于容器II中正反应速率。

B.容器III可看成容器I体积压缩一半,各物质浓度增加一倍,若温度恒定,则平衡不移动;但恒容绝热的情况下,容器III中温度比容器I高,更有利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平衡常数容器III小于容器I。

C.若温度恒定,容器I、II等效,但两者温度不等。

达到平衡时,容器I温度大于700℃,容器II温度小于700℃,有利于容器I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容器I中CO的物质的量比容器II中的多。

D.若温度恒定,容器I、II等效,容器I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O2的转化率之和等于1。

但两者温度不等,达到平衡时,容器I温度大于700℃,容器II温度小于700℃,有利于容器I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有利于容器II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容器I中CO的转化率相应减小,容器II中CO2的转化率同样会相应减小,因此,容器I中CO的转化率与容器II中CO2的转化率之和小于1。

[2013高考∙重庆卷∙7]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E(g)+F(s)

2G(g)。

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压强/MPa

体积分数/%

温度/℃

1.0

2.0

3.0

810

54.0

a

b

915

c

75.0

d

1000

e

f

83.0

①b<f②915℃、2.0MPa时E的转化率为60%

③该反应的△S>0④K(1000℃)>K(810℃)

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有

A.4个B.3个C.2个D.1个

答案:

A

【解析】同温下,增大压强,平衡逆向进行,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变小,故可知c>75.0>54.0>a>b,利用c>75.0>54.0可知同压下,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从而可知f>75.0,所以①正确;在915℃、2MPa下,设E的起始量为amol,转化率为x,则平衡时G的量为2ax,由题意得2ax/(a-ax+2ax)=75%,解得x=0.6,②正确;该题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因此为熵增反应,③正确;结合前面分析知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增大,④正确,故正确答案为:

A。

(2013四川卷)6.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6mol充入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

生反应X(g)+Y(g)

2Z(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数据如下

表(  )

t/min

2

4

7

9

n(Y)/mol

0.12

0.11

0.10

0.10

A.反应前2min的平均速率v(Z)=2.0×10-5mol/(L·min)

B.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反应达到新平衡前v(逆)>v(正)

C.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

D.其他条件不变,再充入0.2molZ,平衡时X的体积分数增大

【答案】C

【解析】A.Y的反应速率为v(Y)=(0.16-0.12)mol/(10L*2mim)=2.0×10-3mol/L,v(Z)=2v(Y)=4.0×10-3mol/L。

  B.ΔH<0,放热反应,降温正反速率均降低,降温反应向正向移动,V(正)>V(逆)

  C.列出三行式,由平衡常数公式可得K=1.44

  D.反应前后计量数不变,达到等效平衡,X体积分数不变。

(2013上海卷)20.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

B+C(g)-Q达到平衡。

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产物B的状态只能为固态或液态

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A)消耗﹕n(C)消耗=1﹕1

C.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平衡可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molB和1molC,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

答案:

BC

【解析】若B为气体,且原平衡时B与C的浓度相等时,因容器保持恒温,缩小容器体积,达到新平衡时平衡常数不变,则气体C的浓度也一定不变,故A项错误;平衡时,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因此单位时间内n(A)消耗=n(C)消耗,B项正确;保持体积不变,若B为气态,则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平衡逆向移动,C项正确;因反应为可逆反应,故加入1molB和1molC至反应达到平衡时不能完全消耗,放出热量小于Q,D项错误。

(2013安徽卷)11.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特种陶瓷的原料MgO:

MgSO3(s)+CO(g)

MgO(s)+CO2(g)+SO2(g)△H>0

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若仅改变图中横坐标x的值,重新达到平衡后,纵坐标y随x变化趋势合理的是

选项

x

y

A

温度

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

B

CO的物质的量

CO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

C

SO2的浓度

平衡常数K

D

MgSO4的质量(忽略体积)

CO的转化率

【答案】A

【解析】该反应为正方向体积增加且吸热的可逆反应。

A、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的质量增加,密度增大,正确;B、增加CO的物质的量,平衡正向移动,但CO的转化率降低,故比值减小,错误;C、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错误;D中因MgSO4为固体,增加其质量,对CO的转化率没有影响,不正确。

(2013北京卷)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答案】C

【解析】

A、存在平衡2NO2

N2O4,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NO2方向移动,故正确;

B、水的电离是可逆过程,升高温度Kw增大,促进水的电离,故B正确;

C、催化剂不能影响平衡移动,故C错误;

D、弱电解质电离存在平衡,浓度越稀,电离程度越大,促进电离,但离子浓度降低,所以氨水的浓度越稀,pH值越小,故D正确。

(2013全国新课标卷2)28.(14分)

在1.0L密闭容器中放入0.10molA(g),在一定温度进行如下反应应:

A(g)

B(g)+C(g)△H=+85.1kJ·mol-1

反应时间(t)与容器内气体总压强(p)的数据见下表:

时间t/h

0

1

2

4

8

16

20

25

30

总压强p/100kPa

4.91

5.58

6.32

7.31

8.54

9.50

9.52

9.53

9.53

回答下列问题:

(1)欲提高A的平衡转化率,应采取的措施为。

(2)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计算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的表达式为。

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列式并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K。

(3)①由总压强p和起始压强p0表示反应体系的总物质的量n总和反应物A的物质的量n(A),n总=mol,n(A)=mol。

②下表为反应物A浓度与反应时间的数据,计算a=。

反应时间t/h

0

4

8

16

c(A)/(mol·L-1)

0.10

a

0.026

0.0065

分析该反应中反应反应物的浓度c(A)变化与时间间隔(△t)的规律,得出的结论是,

由此规律推出反应在12h时反应物的浓度c(A)为mol·L-1。

解析:

考察化学平衡知识,涉及平衡移动,转化率、平衡常数、平衡计算、反应速率、表格数据分析。

(1)根据反应是放热的、气体分子数增大的特征可知,要使A的转化率增大,平衡要正向移动,可

以采用升高温度、降低压强的方法。

(2)反应前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10mol,令A的转化率为α(A),改变量为0.10α(A)mol,根据差量

法可得,气体增加0.10α(A)mol,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列出关系:

α(A)=(

-1)×100%;α(A)=(

-1)×100%=94.1%

平衡浓度c(C)=C(B)=0.1×94.1%=0.0941mol/L

C(A)=0.1-0.0941=0.0059mol/L

K=

=1.5

(3)①

n=0.1×

;其中,n(A)=0.1-(0.1×

-0.1)=0.1×(2-

②n(A)=0.1×(2-

)=0.051C(A)=0.051/1=0.051mol/L

每间隔4小时,A的浓度为原来的一半

当反应12小时时,c(A)=0.026/2=0.013mol/L

答案:

(1)升高温度、降低压强

(2)(

-1)×100%;94.1%;K=

=1.5mol/L

(3)①0.1×

;0.1×(2-

);

②0.051;达到平衡前每间隔4小时,c(A)减少约为一半;0.013

(2013全国新课标卷1)28.二甲醚(CH3OCH3)是无色气体,可作为一种新型能源,由合成气(组成为H2、CO、和少量CO2)直接制备二甲醚,其中主要过程包括以下四个反应:

甲醇合成反应:

①CO(g)+2H2(g)=CH3OH(g)            △H1=-90.1kJ·mol-1

②CO2(g)+3H2(g)=CH3OH(g)+H2O(g)         △H2=-49.0kJ·mol-1

水煤气变换反应:

③CO(g)+H2O(g)=CO2(g)+H2(g)          △H3=-41.1kJ·mol-1

二甲醚合成反应:

④2CH3OH(g)=CH3OCH3(g)+H2O(g)          △H4=-24.5kJ·mol-1

⑴Al2O3是合成气直接制备二甲醚反应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之一。

工业上从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2O3的主要工艺流程是                             (以化学方程式表示)。

⑵分析二甲醚合成反应④对于CO转化率的影响                       。

⑶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另一产物为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⑷有研究者在催化剂(含Cu-Zn-Al-O和Al2O3),压强为5.0MPa的条件下由H2和CO直接制备二甲醚,结果如下图所示。

其中C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⑸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具有启动快,效率高等优点,其能量密度高于甲醇直接燃烧燃料电池(5.93kW·h·kg-1),若电解质为酸性,二甲醚直接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

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_______个电子的电量;该电池理论输出电压1.20V,能量密度E=_____(列式计算,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1kW·h=3.6×105J)

答案:

(1)Al2O3(铝土矿)+2NaOH+3H2O=2NaAl(OH)4;NaAlO2+CO2+2H2O=NaHCO3+Al(OH)3↓;2Al(OH)3

Al2O3+3H2O

(2)消耗甲醇,促进甲醇合成反应①平衡向右移,CO转化率增大;生成的H2O,通过水煤气变换反应③消耗部分CO。

(3)2CO(g)+4H2(g)=CH3OCH3(g)+H2O(g)ΔH=-204.7kJ/mol;该反应分子数减小,压强升高使平衡右移,CO和H2的转化率增大,CH3OCH3产率增加。

压强升高使CO和H2的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4)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左移

(5)CH3OCH3-12e-+3H2O=2CO2+12H+;12

(1)工业上从铝土矿中提纯高纯度氧化铝的流程是:

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铝土矿,然后过滤,在滤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得到氢氧化铝,然后高温煅烧氢氧化铝,即可得到高纯度的氧化铝。

(2)合成二甲醚消耗甲醇,对于CO参与的反应相当于减小生成物的浓度,有利于平衡向右移动,使CO的转化率提高。

(3)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将①×2+④即得到反应2CO(g)+4H2(g)=CH3OCH3(g)+H2O(g),所以该反应的放热△H=-90.1kJ/mol×2-24.5kJ/mol=-204.7kJ/mol。

(4)该反应分子数减小,压强升高使平衡右移,CO和H2的转化率增大,CH3OCH3产率增加。

压强升高使CO和H2的浓度增加,反应速率增大。

(5)原电池中负极失去电子,所以负极电极反应式是CH3OCH3-12e-+3H2O=2CO2+12H+;二甲醚中碳原子的化合价是-2价,反应后变为+4价,失去6个电子,所以一个二甲醚分子经过电化学氧化,可以产生12个电子的电量;由于能量密度=电池输出电能/燃料质量,所以该电池的能量密度=

(2013北京卷)26.(14分)

NO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NO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

_.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0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是_。

(3)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X的排放。

①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

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方程式:

_。

②当尾气中空气过量时,催化转化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吸收NOX生成盐。

其吸收能力顺序如下:

12MgO<2oCaO<38SrO<56BaO。

原因是,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氧化物对NOX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

(4)通过NOx传感器可监测NO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Pt电极上发生的是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答案】

(1)3NO2+2H2O=2HNO3+NO;

(2)①N2(g)+O2(g)=2NO(g)△H=+183KJ/mol;②增大;

(3)①2NO+2CO

N2+2CO2

②由Mg、Ca、Sr、Ba的质子数,得知它们均为第ⅡA族。

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4)①还原;②NO+O2--2e-=NO2;

【解析】

(1)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与NO;

(2)①△H=945kJ/mol+498kJ/mol-2×630KJ/mol=+183KJ/mol;

②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3)①NO被CO还原N2,CO被氧化为CO2;

②由Mg、Ca、Sr、Ba的质子数可知,它们均处于第ⅡA族,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金属性增强;

(4)①由工作原理示意图可知,O2在Pt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O2-;

②在O2-参加反应下,NO在Ni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O2。

(2013天津卷)10、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um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

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

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下表:

离子

K+

Na+

NH4+

SO42-

NO3-

Cl-

浓度/mol.L

4×10-6

6×10-6

2×10-5

4×10-5

3×10-5

2×10-5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PM2.5的酸碱性为_________,试样的PH值=____________。

(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

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已知:

H2(g)+1/2O2(g)=H2O(g)

H=-241.8kJ/molC(s)+1/2O2(g)=CO(g)

H=-110.5kJ/mol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a(OH)2b.Na2CO3c.CaCl2d.NaHSO3

(3)汽车尾气中NOx和CO的生成及转化为:

①已知气缸中生成NO的反应为:

N2(g)+O2(g)

2NO(g)

H>0

若1mol空气含有0.8molN2和0.2molO2,1300℃时在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

测得NO为8×10-4mol。

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汽车启动后,气缸温度越高,单位时间内NO排放量越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汽车燃油不完全燃烧时产生CO,有人设想按下列反应除去CO:

2CO(g)=2C(s)+O2(g)已知该反应的

H>0,简述该设想能否实现的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减少CO和NO的污染,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

【解析】该题综合考查化学反应原理的基础知识。

涉及离子的水解、pH的计算、盖斯定律的应用、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自由能的应用等。

(1)观察表格中离子可知,含有NH4+,水解溶液显酸性,即pM2.5的酸碱性应该是酸性。

试样的pH值根据表中数据依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可计算出氢离子浓度是10-4mol/L,则pH=4。

(2)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②-①即得到C(s)+H2O(g)=CO(g)+H2(g),所以该反应的反应热△H=-110.5kJ/mol+241.8kJ/mol=+131.3kJ/mol。

烟气中含有SO2,而SO2是酸性氧化物,所以可以选择碱性物质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即答案选ab。

(3)①N2(g)+O2(g)

2NO(g)

起始量(mol)0.80.20

转化量(mol)4×10-44×10-48×10-4

平衡量(mol)0.80.28×10-4

由于反应前后体积不变,所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正方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单位时间内NO的排放量增大。

②该反应是焓值增加,熵值减小的反应,所以根据△G=△H-T·△S可知。

△G始终大于0,因此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实现。

③CO和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CO2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O+2NO

2CO2+N2。

答案:

(1)酸性;4

(2)①C(s)+H2O(g)=CO(g)+H2(g)△H=+131.3kJ/mol②a、b

(3)①4×10-6;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右移

②该反应是焓增,熵减的反应,任何温度下均不能自发进行

③2CO+2NO

2CO2+N2

(2013山东卷)29.(15分)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TaS2晶体,发生如下反应:

TaS2(s)+2I2(g)

TaI4(g)+S2(g)△H>0(I)

反应(I)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若K=1,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I2(g)和足量TaS2(s),I2(g)的平衡转化率为。

(2)如图所示,反应(I)在石英真空管中进行,先在温度为T2的一端放入未提纯的TaS2粉末和少量I2(g),一段时间后,在温度为T1的一端得到了纯净的TaS2晶体,则温度T1T2(填“>”“<”或“=”)。

上述反应体系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3)利用I2的氧化性可测定钢铁中硫的含量。

做法是将钢铁中的硫转化为H2SO3,然后用一定浓度的I2溶液进行滴定,所用指示剂为,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25℃时,H2SO3

HSO3-+H+的电离常数Ka=1×10-2mol/L,则该温度下NaHSO3的水解平衡常数Kh=mol/L。

若向NaHSO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I2,则溶液中

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解析:

(1)

,通过三行式法列出平衡浓度,带入K值可以得出转化率为66.7%。

(2)由所给方程式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低温有利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即有利于提纯TaS2。

在温度为T1的一端得到了纯净的TaS2晶体,所以T1<T2。

I2是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

(3)因为I2遇到淀粉会变蓝色,所以可以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剂。

离子反应方程式是H2SO3+I2+H2O=4H++SO42-+2I-。

(4)Ka=

HSO3-+H2O

H2SO3+OH-,Kb=

=1.0×102×1.0×10-14=1.0×10-12,当加入少量I2时,溶液酸性增强,[H+]增大,但是温度不变,Kb不变,则

增大。

答案:

(1)

;66.7%

(2)<;I2

(3)淀粉;H2SO3+I2+H2O=4H++SO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