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2439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79.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4.docx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4.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4.docx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0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4

第0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知识概览·

【作者简介】

埃里希·弗罗姆(1900——1980),美籍德国犹太人。

是著名的德国(后来加入美国籍)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亦被认为是新弗洛伊德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生于德国梅茵河畔的法兰克福,1922年获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1922年到1933年在法兰克福心理分析研究所和社会研究所工作。

纳粹夺取政权后,他于1934年流亡美国,曾任耶鲁大学讲师。

移居美国后,他与科·霍尼(1885—1952)一道成为美国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创始人。

1951年担任墨西哥国立大学教授,后来又执教于密执安州立大学和纽约大学。

弗罗姆长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

他自己曾说过:

“我试图找出弗洛伊德学说中仍然保存的真理,而排除那些需要修正的原理;对马克思的理论我也试图这样做,最后,我力图得出一种综合体,从对这两位思想家的理解和批评中应得出这种综合体。

”(弗罗姆《在幻想的彼岸》,纽约1963年版,第43页)弗罗姆努力试图把二者的思想结晶吸收到自己的学说中,他撰写了大量著作,阐述他的新精神分析学。

除《爱的艺术》外,主要著作有《基督教义的发展》(1931)、《逃避自由》(1941)、《心理分析和伦理学》(1954)、《让人占优势》(1960)、《为自己的人》(1961)、《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1961)、《在幻想锁链的彼岸》(1963)、《遗忘的语言》(1965)、《心理分析和宗教》(1967)、《革命和希望》(1968)、《分析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理论》(1970)、《对人的怀疑情绪的剖析》(1973)等。

在这些著作中,弗罗姆表现出他独特的世界观和思想,他把自己具体的世界观称为规范的人本主义。

他对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贡献也就在于他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他论述最多的也是人的存在、人的本性、人的爱、人的异化、人的解放问题。

弗罗姆毕生致力修改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

精神分析学说对世界有影响力。

 

【重点理解】

这篇课文可以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论述人从婴儿到童年时期感受和体验母爱的能力的发展。

第1段,说明婴儿还不能辨认物体,还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以外的世界的存在。

当然,婴儿还不具备爱的能力。

第2段,阐述孩子不断长大,就开始知道其他物体有其自己的、与他无关的存在。

孩子学会叫物体的名称,学习如何对待这些物体;开始学习同人打交道,渐渐地有母爱的体验。

母爱是无条件的,其缺陷是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

 

第3段,论述八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

以后在成长中,会出现新的感情,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从被爱转变为爱别人,去创造爱。

不过,从童稚的爱到成熟的爱需要许多年。

第二部分(第4~7段),阐述父爱的性质,以及父爱与母爱的根本区别。

 

第4段,说明婴儿完全依赖母亲,幼儿开始认识世界,与母亲的关系不再像起初那样至关重要,而与父亲的关系开始重要起来。

第5段,指出母爱的本质是无条件的,因此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深深渴求母爱。

而通过努力换取的爱往往会使人生疑,使人害怕这种爱会消失,并往往使人感到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

第6段,概述母爱和父爱的本质区别。

对孩子来说,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亲则代表思想世界,是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父亲是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第7段,阐释父爱的本质。

指出与无条件的母爱不同,父爱是有条件的爱。

父爱的本质是:

顺从是最大的道德。

父爱的积极面是,可以通过努力赢得这种爱;消极面是,如果辜负父亲,就可能失去这种爱。

与母爱不同,父爱可以受孩子的控制。

第三部分(第8~10段),指出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他成为自己的父母。

 

第8段,提出对母爱和父爱的不同要求。

母亲在身体上和心理上给予孩子爱和关怀,使孩子有安全感,还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

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就开始指导他正视将来会遇到的困难,并使孩子对自身的能力产生自信心,最后使孩子能够无须依赖父亲的权威而自立。

第9段,指出一个成熟的人,他就是自己的父母。

他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上,在内心建立起父母这两个形象。

结尾,用一句话总结全文内容。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孩子从对以母亲为中心的依附转到对以父亲为中心的依附,最终与他们分离,在自己心中拥有父亲和母亲这两个世界,奠定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文章条理清晰,层层深入,阐明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性质及发展变化。

【难点探究】

1.作者在本文中说,母爱是无条件的。

真的如此吗?

【探究】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作者只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不错,相对于其他几种性质的爱而言,它是最少明确意识到爱的动机和目的的一种形式。

母爱很少有需要报偿的明显动机。

但是,弗罗姆忽视了另一个方面,即母亲之所以爱孩子,是因为孩子给她以慰藉和希望,这种慰藉和希望在很多场合是潜意识的,或是下意识的。

母亲并不一定明确意识到这一条件性,但是没有明确意识到并不等于客观上不存在。

无论多么伟大的母亲,都会因孩子的离去而感到空虚,也都会有“望子成龙”的思想意识。

这种空虚正是由于她期待孩子的慰藉造成的,这种“望子成龙”的意识正是母亲寄希望于孩子的反映。

(摘自《〈爱的艺术〉译者序》,有改动)。

 

2.文章中谈到两种爱的原则:

“我爱,因为我被人爱”和“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这两种原则区别在哪里?

【探究】按照作者的观点,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只有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

“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

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比被爱更重要。

”后一种爱是成熟的爱,从爱他人中实现爱自己。

前一种爱是不成熟的幼稚的爱,因为受到了别人的爱,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

3.作者认为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有什么根本区别?

各有什么积极面和消极面?

联系实际对作者的看法做一番评析。

【探究】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父亲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

母爱从本质上说是无条件的,而父爱是有条件的。

父爱的原则是:

“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

” 

母爱的积极面是,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

消极面是,母爱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得。

父爱的积极面是,父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极面是,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

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只要言之成理,即给予适当肯定。

下列几点可供参考:

1.母爱也是有一定条件的,理由见“课文研讨”。

2.父爱和母爱一样,也有一定的无私性。

3.父爱和母爱的差别除了上文提到的外,还有一些:

母爱比较细腻,父爱比较粗犷;母爱比较着眼于眼前,父爱比较着重于未来;母爱以情感来感染和引导孩子,父爱以理智和行动来教育孩子。

 

4.本文是一篇译作,在遣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纯粹的汉语写作有所不同。

你认为哪些语句反映了译文的特点?

【探究】译文在遣词造句和修辞方面,与纯粹的汉语写作有不少不同。

例如,译文中常有一种复句,组织严密、信息量大,在汉语中极为少见。

最典型的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的一个长句子: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又如,译文中有一种插入句,汉语很少用。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有这样一句:

“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而当他看到那种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立即产生革命性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非同寻常了。

”本文没有像《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那样典型的例子,但有一些近似的例子可供揣摩。

·能力提升·

【课内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自恋(liàn)孪生(luán)诞生(dàn)涎皮(yán)

B.烫手(tànɡ)熨帖(wèi)刹那(chà)刹车(shā)

C.赢得(yínɡ)羸弱(léi)依赖(lài)水獭(lài)

D.罪孽(niè)分蘖(niè)履行(lǚ)颠覆(fù)

1.D【解析】A项,“涎”应读xián,B项,“熨”应读yù,C项,“獭”应读tǎ。

2.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向国外市场渗透,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收购策略。

B.发展学生的智力,还必须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结合起来,因为两者是休戚相关,紧密相联的。

C.小李在学习上很有一股钻劲,不管遇到什么疑难都要归根结底,弄个明白。

D.欧洲人何以对千分之零点五的转基因稻米惶恐不安,这让美国人实在无法理解。

2.C【解析】错解语义。

归根结底:

归结到根本上。

可改为“寻根究底”。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而且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

B.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赢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生病或者听话、孤立无援。

C.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D.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儿童的可贵在于单纯,因为单纯而不以无知为耻,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看不到事物的真相。

这正是许多大人的可悲之处。

①这两点正是智慧的重要特征

②利欲使人顾虑重重,盲从社会上流行的意见

③相反,偏见和利欲是智慧的大敌

④因为单纯而又无所忌讳

⑤偏见使人满足于一知半解

⑥在自满自足中过日子,看不到自己的无知

A.④①③⑤⑥②B.⑥⑤①③②④

C.④①③⑥⑤②D.⑥④①③⑤②

4.A【解析】比较四个选项,④句能与首句紧密连接,①句是对“不以无知为耻”和“无所忌讳”的总结,标点符号也正好与之相应,为句号,这是一个层次;③⑤⑥②是一个层次,与结尾句联系起来,从反面来说“大人”的可悲之处。

5.下列一段话选自埃里希·弗洛姆《爱的艺术》一书中的《爱的理论》一章里的一节,顺序已被打乱,请你重新调整。

正确的排列顺序是(  )

①“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这并不是因为“给予”是丧失、舍弃,而是因为我存在的价值正是在于给予的行为。

②“给予”是潜力的最高表现。

③对于具有创造性人格的人来说,“给予”是完全不同的意思。

④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会到自己的强大、富有、能力。

⑤我感到自己精力充沛,勇于奉献,充满活力,因此也欢欣愉悦。

⑥这种增强了的生命力和潜力的体验使我倍感快乐。

A.③②①⑥⑤④     B.③②④⑥⑤①

C.②③④⑤⑥①D.②③①⑤⑥④

6.每个人的爱都有自己的特点,即使是同一种爱,爱的语言、爱的方式、爱的情态也不尽相同。

请模拟下列不同身份的人,对“爱是什么”进行阐释。

朋友说:

爱是困难时的救助,痛苦时的问候,无助时的依靠,成功时的提醒。

妈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师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示例:

(妈妈说:

)爱是跌倒时的扶助,病痛时的守望,闲暇时的唠叨,离家时的祝福。

(老师说:

)爱是懵懂时的启蒙,困惑时的引导,失败时的鼓励,顺利时的告诫。

(同学说:

)爱是误会时的宽容,挫折时的帮助,失败时的理解,任性时的劝慰。

【解析】仿写时,语句内容要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内容上阐释二者之间的爱的内涵。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符合孩子的要求。

婴儿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上都需要母亲的无条件的爱和关怀。

在六岁左右孩子就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引。

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亲的任务是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一个好母亲是不会阻止孩子成长和不会鼓励孩子求援的。

母亲应该相信生活,不应该惶恐不安并把她的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

她应该希望孩子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

父爱应该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并提出一定的要求,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不应该是咄咄逼人和专横的。

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

他发展了一个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一个父亲的良知。

母亲的良知对他说:

“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

”父亲的良知却说:

“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

”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

同弗洛伊德的“超我”理论相反,人不是通过合并父亲和母亲,从而树立起这两个形象,而是把母亲的良知建筑在他自己爱的能力上,把父亲的良知建筑在自己的理智和判断力上。

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尽管两者看上去互为矛盾。

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

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1.下列有关“父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爱与母爱一样,都是孩子成长所必需的。

B.父爱受一定的原则支配,它不像母爱那样是无条件的。

C.父爱能指导孩子正视他将来会遇到的种种困难。

D.父爱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

6.对文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人首先要发展母亲的良知,然后再发展父亲的良知,并使两者完善地统一在自己身上。

B.只要一个人同时具备了自己母亲的良知,又具有了自己父亲的良知,他就是一个成熟的人。

C.成熟不是指人的年龄是否到达了某个阶段,而是指是否具有爱的能力以及理智判断的能力。

D.成熟的人既同母亲的良知,又同父亲的良知生活在一起,表面上看是矛盾的,实际是统一的。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六岁以前主要受母爱的影响,母亲的作用是给予孩子一种生活上的安全感。

B.孩子六岁左右,就开始需要父亲的权威和指导,这种权威指导主要是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判断力。

C.只有母爱的良知和只有父爱的良知,都是不健全的,都影响人的成长,使人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

D.一个人先同母亲有紧密的关系,然后发展到同父亲有紧密的关系,最后达到综合父母的良知。

【答案】

1.C

2.B

3.C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两千多年前神州大地上一对师徒的对话,揭开了人类这条河流之所以生生不息的秘密。

徒弟子路在河边问道:

“老师,我想听听您的志向。

”老师孔丘想了想,说了十二个字: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孔子的这三句话,也可以用三个简单的字概括:

老者安之,是孝;朋友信之,是信;少者怀之,是慈。

请注意,为什么孔子把孝而不是信、慈排在了首位?

同样,为什么此后世世代代的中国人,也同样把孝称为百善之首呢?

也许有人会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所以当然要孝敬老者。

然而此情非中国独有,世界上各个文明都是如此,这一点不足以说明孝在中国具有至高地位,而且考古资料也表明“孝为首”的情况未必自远古就如此。

在已经发现的我国最早文字——甲骨文中并没有“孝”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

我们不妨先看看荀子对人类生存处境的一段论述。

荀子认为,“人生不能无群”,“人能群,彼不能群也”。

人类相对于其他物种,在力量、速度上都没有什么优势,却能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胜过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懂得群体合作。

人为什么能做到群体合作,就在于每个人都知其本分,各行其正,各安其所。

所以,人不能无群,既在群体中,就不能不讲本分,否则,就不免会陷于纷争、动乱和瓦解。

无疑,为了群体的共存,人还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

孟子曾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四端”: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端”,是起点的意思。

仅仅有一个起点,当然是不够的,关键在于这些合作、利他的因素,通过怎样的道路,渗透到人们点点滴滴的生活实践中去。

似乎正是在这一点上,中国文明和世界上的其他文明,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在基督教文明等神教文明和佛教文明等相信轮回的文明中,合作性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的。

人们安守本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相信,只有诚实善良,“不杀人”,“不偷盗”,才能在死后获得拯救去往天堂,或修得善果减除后世轮回之苦。

然而在中国,在热衷鬼神祭祀的商代被周代取代之后,人们似乎渐渐形成了关注现实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传统。

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便是对这一传统的精练表达。

相应地,中国人摸索到了一条立足于现实世界、发扬合作利他天性的道路。

这条道路,自然要从一个人出生时最先相遇的两个人——父母开始,从自己和这两个人无法割舍的关系开始。

如此设想,我们似乎就容易理解,孝为什么被无数中国人作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

在人类社会中,代际关系具有不可选择性。

人能够选择职业、住所、生活方式,却不能选择自己的父母。

这一不可选择的事实从消极的一方面理解,是无法逃避的深深的无奈。

不过,从积极的一面来理解,代际关系的不可选择性,恰恰使“孝”在中国文化中成为修身的起点,成为百善之首。

每个人都无可回避地处于与父母的实际关系中,正因为如此,“孝”是每个人都不能不终生面对的事情,同时也就为每个人的合作利他品德的修养提供了牢固的依靠。

你想修养你的德行,成为一个仁慈、有合作精神的人吗?

请从那个你一出生起就必须与之合作的人开始,请从孝开始。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孝”字的结构:

上面是一个老人,下面是一个孩子。

老在上,子在下。

孝的含义,就这样清晰地呈现着。

(摘自《国学·说“孝”》,有删改)

1.下列对“孝”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说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可以用“孝、信、慈”三个字来概括,以“孝”为先的思想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

B.甲骨文中并没有“孝”字,孝字出现于更晚些时候的商周金文中,“孝为百善首”也未必自远古即有,但这并不能说明孝在中国不具有至高地位。

C.一个人从一出生,最先遇到和自己无法割舍的两个人——父母,这样看来,“孝”成为百善之首,是因为无数中国人把它作为修身的起点。

D.“孝”是每个人都不能不终生面对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无可回避地处于与父母的实际关系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生不能无群”,“人能群,彼不能群也”,这是荀子对于人类能胜过其他动物以适应严酷生存环境的原因的论述,群体的合作让人类能够在生存劣势中获得发展。

B.孟子把人的天性中固有的四种合作、利他的因素,称为“四端”,但仅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不够的,还需要在实践中表现出来。

C.基督教、佛教是以来世许诺的形式向信众颁布合作、利他因素,这似乎让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逐渐有了差距,从而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D.商代热衷鬼神祭祀,周取代商以后,传统发生了变化。

孔子的“不知生,焉知死”的说法就是对人们关注现实世界、慎言死后世界的传统的精练表达。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人说,老人是智慧的化身,后辈需要向老人学习,来传承各种知识和技能,但这不能成为孝敬老者的根本原因。

B.孔子以孝为先的说法、孟子的四端说、荀子的合作说,他们关于孝的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对我们今人有非常好的启示作用。

C.人需要把自己天性中那些合作、利他的因素利用起来,对这些因素的利用就是群体合作,是为了群体的共存。

D.“孝”字的结构本身就很好地诠释了孝的含义。

“孝”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合作精神,让人变得仁慈、有爱心。

【答案】

1.C

2.C

3.B

3.“孟子的四端说”是指人的天性中的合作、利他因素,“荀子的合作说”是对人类生存处境的论述,这两种说法都不是关于孝的理解和认识。

·典型例题·

【真题展示】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

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

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

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

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

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

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

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

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

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

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

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