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2394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docx

《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docx

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LT

育有较强的适应性,可提前入学,入学后也可适当跳级,提前高考或就业;四是身心特征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

二、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现代超常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在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陶行知和沈亦珍提出了超常教育理论和探索了超常教育实践。

但是真正有体系的进行超常教育还得从1978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开始算起。

中国科技大学创办少年班初步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超常教育体系。

[3]

虽然说我过的超常教育已经有三十多年的历史,但是其实还是尚属于起步阶段。

我国对超常儿童的教育培养还没有正式的法律规定,国家并没有专门针对超常儿童制定的教学计划、教学要求和教材,对超常儿童进行专门的鉴定、教育、评估的机构也比较少。

并且大部分的中小学没有专门针对个别超常儿童制定的教学计划,培养措施以及专门的教材、课程;对于那些被父母送进学校的超常儿童应进行哪一年级的教育,学校也并没有进行严格、科学的鉴定评估。

虽然有些学校也有所谓的“培优班”、“实验班”,但这与超常儿童的教育在意义上并不完全相同。

许多超常儿童在学校并没有接受到能最大程度开发其潜力的课程。

再者,超常儿童普遍的智力年龄与实际的年龄有差距,在智力、情绪、身体发育方面不同步,甚至是不平衡,而这样往往会产生与学校教育的矛盾。

超常儿童往往有各方面发展不平衡性的特点,他们的智龄与实际年龄有差距,智力、情绪、身体发育不同步,而这个特点往往与学校的规章制度发生矛盾。

例如,按照身体发育的情况,10岁儿童如果上小学也许上午下午各上三节课,但是如果他上初中上午下午就要各上四节课。

如果上高中的话,在校时间会更长。

能不能提前离校?

体育课超常儿童如何上?

这些看起来很琐碎的问题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很多挑战。

·而且由于超常儿童的年龄在班级中偏小。

社会化程度和心理发育远不如智力发展的快,极容易被大孩子欺负,给孩子的成长带来阴影。

我国的大多数超长儿童的教育主要是通过跳级来完成的。

但是这个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例如,一个八九岁的超常儿童,可能跳级到高年级学习,他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可能比大多数孩子都强,但是,如果他像这个班的大多数孩子一样接受体育教育,那么他能承担下这么大的运动负荷吗?

再者,由于超常儿童随班就读,自身年龄可能还小,注意力并不能像班上其他孩子那样能坚持那么长的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又应该怎样组织教学也是一个问题。

[4]

而且,由于超常儿童的智力肯定比同龄的孩子超出许多,所以采取的往往是“跳级学习”。

但是,由于超常儿童的年龄往往低于班级里的其他同学,加之自身的社会化程度较低以及心理的发育远不如智力的发育,在一个班级中很容易受到大孩子的欺负,给孩子的成长心理带来阴影。

同样,由于超常儿童在班级中年龄小,对于大孩子的世界并不是很了解,同学们也会觉得他很幼稚没有共同的话题,超常儿童在这样的班级中势必会缺乏交流,长此以往在社交方面便会发生一定的困难。

儿童期的同伴关系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一般孩子来说很容易的交朋友。

对超常儿童来说则要困难的多。

在班里,他周围的同学年龄比他大,觉得他太幼稚,没有共同话题。

而和他同龄的孩子则不同班、不在一起学习生活。

因此超常儿童几乎总是孤独的,他们最亲密的伙伴就是父母。

超常儿童在生活中必定受到周围人的赞誉,在某些时候甚至是有些优待的,这样就会使得超常儿童受到周围同学的嫉妒以及在无形中也会助长超常儿童自以为是的性格,使他们产生一种优越感,形成畸形自尊心,养成懒惰、自私的心理。

这对超常儿童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会使孩子产生社会适应不良以及社交困难。

在超常教育方面,教育机构应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是,纵观我国的超常教育,几乎很难找到与超常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专门的超常教育师资培养机构。

这就使得超常教育缺乏师资力量而举步维艰,从而导致绝大多数超常儿童没有机会获得与其自身相适应的特殊教育服务。

再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但是,对于大多数超常儿童来说,他们的父母可能资质平平也没有多大的教育能力,这就使得孩子在接触学校教育之前的家庭教育落后了一截。

(二)我国超常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超常教育功利化

受现有“应试———升学”教育体制的影响,应试成绩和升学率,依然是我国某些超常儿童教育机构最大的追求目标。

这就很容易使对超常儿童的教育沦落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使一切对超常儿童的教学活动都接受高考指挥棒的指挥。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学超常教育以把超常儿童送进大学为目的,大学少年班以学生考上硕士、博士、留洋海外为目的。

在这一功利化理念支配下的超常教育只重视超常儿童智能的发展,而忽略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情绪智力和社会性交往方面的能力,因此导致一些超常儿童不能很好地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不能应对社会对多元人才的挑战。

这样畸形的教育对超常儿童的身心健康是极其不利的。

2.培养模式单一

当前,我国对超常儿童的培养模式基本上限于加速式教育,应用较多的是缩短学制的教育,其中最典型的是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它缩短了人才生产周期,并节约了教育资源。

然而这种特殊班级需要专门的课程设计、教材设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普通学校很难达到这些要求,因此,这种教育模式缺乏大面积普及的可能性,加之超常儿童的学习时期被人为缩短,环境特殊,学业压力大,不利于超常儿童综合素质的发展。

3.城乡超常教育发展不均衡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56%。

从理论上讲,农村超常儿童应占全国超常儿童的一半以上,遗憾的是,农村超常教育几乎还是一片空白,我国的超常教育主要集中在城市,城乡超常教育发展极不均衡。

4.忽略超常儿童的差异性

在超常儿童的教育过程中,我国的教育可能选择得更多的就是模式化的大规模的“生产“超常人才”。

但是,就和其他普通学生一样,超常儿童也有差异性,有独特领域的范围不一样,但是我们却人为的把他们进行一样的教育。

很大程度上没有开发完全他们的潜能。

三、超常儿童教育的对策

 在对超常儿童教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认为30年来我国超常教育的基本格局是“重快轻好”,为此,他们提出了又好又快的“双超常教育”的主张。

“双超常教育”的基本理念是暇:

  超常教育要从超常人才的本质出发,充分尊重超常人才的主体地位,发挥超常人才的首创精神,致力于开发超常人才的主体性、能动性、创造性、身心和谐性,促进超常人才的健康、和谐与全面发展。

  要注意超常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按照超常人才成长的规律,促进其身心和谐全面发展,要注意超常教育的智力与非智力、左脑与右脑、学业与心理、显能与潜能、加速式与丰富式、一元与多元超常教育的相互协调,坚持又好又快的生态式超常教育发展道路,使超常人才实现人生和事业的双丰收。

“双超常教育”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协调超常教育的各种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根据“双超常教育”的理念,针对我国超常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对策:

(一)制定针对超常儿童教育的法律法规

由于我国的超常教育还缺乏法律方面的支持,在实施的过程当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重要的是由于缺少法律的支持与保护,我国专门从事超常儿童教育的人数相当的少,这方面的投入也相对很少。

因此,国家教育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超常儿童教育研究的投入,使得超常教育更好的发展。

(二)成立专门的教育机构

建议成立专门的超常儿童鉴别、教育机构。

这样,不仅避免了超常儿童随班就读过程中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可以使得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在这个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要使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一样受到相等的超常教育的机会。

尽量做到城乡的超常教育平衡发展。

(三)注重超常儿童的心理品质的培养

超常儿童在成长的过程当中,不管他自己愿不愿意都会或多或少的受到外界的关注,这些关注可能是正面的也有可能是负面的,同时,由于从小在某个方面的能力强于同龄人,有的超常儿童势必会在心理上产生骄傲、自以为是、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心理。

所以,在重视对超常儿童的教育的同时,也有注重他们心理健康的培养与教育。

使其成为一个心理健康、意志坚强,人格日趋完善的人。

这样才能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制定教育计划的总目标

由于超常儿童的个体差异性,所以我们在进行超常教育的时候得有个总体的目标计划。

这个教育计划应该是使每个孩子的实际能力与潜能尽可能地得到充分发展。

这个过程中课程计划的制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针对超常儿童的课程设计主要是差异式可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满足天才学生作为天才成员之一,同时又是普通大众之一的需求;

(2)要包括或者纳入普通课程的内容;(3)为天才学生提供展现他们特征的机会,这些特征有助于天才儿童的鉴定;(4)不要在学习和生活方面把这些学生与他们的伙伴隔离开来;(5)差异式课程不应该被用作对天才学生的一种奖赏或者惩罚。

[5]

拓宽超常教育的培养目标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

  世纪哪个国家具有人才优势,哪个国家将占据竞争的制高点。

因此,应该拓宽超常教育的培养目标,从培养知识型人才转变到培养智能型人才和创造型人才上来。

具体来讲,超常教育的目标不仅要开发超常儿童的智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非智力因素,重视对他们的情绪智力、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这样才能使他们立足于竞争激烈的社会,才能够应对社会多元人才的挑战,使超常儿童通过适宜的教育成为人格健全的社会精英。

  改变单一的超常教育模式,多种模式综合使用从理论上讲.有多少种类型的超常儿童,就应该有多少种超常教育培养模式。

而我国30多年来超常教育的主流模式是加速式教育,片面的“快”,偏离了促进超常儿童自由、全面、和谐发展的大方向。

因此,我国应该改变单一的超常教育模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将多种超常教育模式综合使用,优势互补,各尽其能。

  发展远程教学,促使城乡超常儿童教育协调发展“双超常教育”主张城乡和地区超常教育的协调发展。

而实际情况是,我国的超常教育主要集中在城市。

城乡超常教育发展非常不平衡。

而且我国幅员辽阔,学校相对分散,发展远程教育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通过大力发展远程教学,能够有效地解决广大地区和学校超常师资缺乏的问题,逐步实现“双超常教育”所主张的城乡超常教育的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尽管超常儿童与残疾儿童一样是儿童中的少数,但他们有权力要求与其他儿童一样得到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教育形式和机会。

教育公平的真正含义是根据每个人与生俱来的素质去促进他们的最佳发展,每个人都是有差异的。

所以教育应该给每个人均等的机会,这与我们素质教育和民主社会的核心理念相一致。

而最大限度的开发超常儿童的潜力,是家庭、学校、社会应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对超常儿童的教育不仅关系到超常儿童个人。

而且与国家的建设发展息息相关。

如何促使超常儿童健康全面的成长,使他们能够拥有健全的人格,智力资源又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应该成为全社会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李天燕.家庭教育学[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8)

[2]潘利若.我国超常儿童教育的现状和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7,(6)

[3]黎明牟映雪.中国超常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启示——未来呼唤“双超常教育”[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第1期(总第103期).

[4]朱晓斌.超常儿童的认知发展极其教育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第2期(总第80期).

[5]WilliamL.Heward.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