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采区地质说明书.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21894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3.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采区地质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采区地质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三采区地质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三采区地质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三采区地质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采区地质说明书.docx

《三采区地质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采区地质说明书.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采区地质说明书.docx

三采区地质说明书

编号:

2011地质-1

 

三采区

地质说明书

 

编制单位:

技术科

编  制  人:

审核:

科长:

总工程师:

编 制 日 期:

2011年2月20日

 

市xx山煤矿

目录

第一章采区概况3

第一节采区位置、范围3

第二节临近采区关系3

第三节已有勘探钻孔情况4

第二章相邻十一采区实见地质、水文地质情况概述错误!

未定义书签。

第一节相邻采区实见地质概况4

第二节相邻采区水文地质情况概述4

第三章地质构造5

第一节区内煤(岩)层产状变化情况5

第二节断层的特征及给本采区开拓、开采带来的影响5

第四章区内各可采煤层的厚度、结构及其可采范围6

第五章煤层顶、底板及各煤层的层间距6

第一节2煤层顶底板情况8

第二节3煤顶底板情况8

第六章预测区内可能存在的岩浆侵入体、古河床冲刷等情况8

第七章水文地质9

第一节采区的水文地质条件9

第二节有无突水的危险性,对防水煤柱和探放水等的要求10

第三节采区的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预测11

第八章采区储量11

第九章针对存在的地质问题,提出注意事项和建议11

第一章采区概况

第一节采区位置、范围

xx山煤矿三采区位于井田中部,对应的地表位于xx山煤矿工业广场的西北,禹村煤矿二号井工业广场西北部(禹村煤矿于1999年4月关闭停产),地表对应均为农田,此处无水库、河流、堤坝和需要特殊保护的建筑物。

井下大部分为禹村煤矿2煤层和3煤层已采的底煤和相应煤柱。

该区2煤层东至砾岩侵蚀带和F32断层,西到F30断层;北至F24和F31断层,南到-120m等高线。

上限标高-120m,下限标高-200m,地面标高+147.1m~+175.3m。

该区东西平均长740m,南北平均长532m,面积393400㎡。

该区3煤层东起砾岩侵蚀带和F32断层,西至F30断层;北从F24和F31断层,南到-150m等高线。

上限标高-150m,下限标高-220m,地面标高+147.1m~+175.3m,东西平均长715m,南北平均长474m,面积338920㎡。

该区2煤层和3煤层在1969年到1984年期间绝大部分已经被禹村煤矿开采,但由于该区的地质条件和当时的开采技术水平限制,采高较小,有不少地方遗留了大量的煤柱和底煤。

区内F24、F30、F31、F32断层均已探明,属控制断层,在这些大断层附近小断层发育,再加上该区的似“瓢”形地形使该区的地质构造更加复杂。

第二节临近采区关系

三采区为xx山矿开拓的第三个采区,是矿井技术改造移交生产后新开拓的首采区;采区回风上山从-120m运输巷开始施工,下部-200m水平已完成各生产系统的准备工作本区要复采的2煤层和3煤层属于复采的第一个采区,周边无相邻复采采区,在3煤层以下6m~8m处赋存着平均厚度为0.7m的4煤层,目前全区还均未开采。

第三节井上下对照关系

复采范围对应的地表位于xx山煤矿工业广场的西北,禹村煤矿二号井工业广场西北部(禹村煤矿于1999年4月关闭停产),地表对应均为农田,此处无水库、河流、堤坝和需要特殊保护的建筑物

第四节已有勘探钻孔情况

采区内勘探孔五个,均为甲级孔,№85#、№63#、№2#、№11#、№78#揭露二、三煤,封孔质量合格。

第五节设计采区基本情况

此次设计矿井西北部2煤层和3煤层剩余的储量。

整个三采区的工业储量为87.06万吨,可采储量为46.25万吨。

开采2煤层时,采区的生产能力为4.92万吨/年,2煤层的服务年限为3.45年;开采3煤层时,采区的生产能力为6.12万吨/年,3煤层的服务年限为3.52年,采区总服务年限6.97年。

第二节相邻采区水文地质情况概述

矿井±0m以下水平受老空水影响,矿自2007年12月开始排水,至2009年3月16日追排水至-200m水平,采区在施工过程中可受原有老空积水影响,在独头巷道、原有巷道左帮低洼处存有部分老空积水,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坚持探放水十六字原则,工作面如过断层、采空区时遇顶板出现淋水应立即汇报调度室,当水量超3m3/h时将人员撤出。

第三章地质构造

第一节区内煤(岩)层产状变化情况

对本区域复采影响较大断层描述如下:

该区西北部有F30断层,落差10m~50m,倾角58°;东北部有F24断层和F31断层,其中F24断层落差500m~800m,倾角65°~80°,F31断层,落差20~70m,倾角50°~60°;东南部有F32断层,落差0~45m,倾角65°。

表1-1区内主要断层产状要素表

断层

编号

性质

产状(度)

落差/m

控制情况

查明

程度

倾向

倾角/°

F24

SW

65~80

500~800

据勘探线Ⅱ上的NO127、NO128和NO107号钻孔资料,一号勘探线的钻孔资料和2煤层巷道内的钻探

F30

NE

58

10~50

巷道多次揭露

F31

SE

50~60

20~70

巷道多次揭露

F32

NE

65

0~45

此处钻孔显示煤层重复,老禹村煤矿开采时得到验证,开采过程中巷道多次揭露

第二节断层的特征及给本采区开拓、开采带来的影响

本区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育,除边界的大断层外,还有其它断层,以及原禹村煤矿临近采空区揭露小型断层也有向下延伸的可能。

现对主要断层叙述如下:

该区西北部有F30断层,落差10m~50m,倾角58°;东北部有F24断层和F31断层,其中F24断层落差500m~800m,倾角65°~80°,F31断层,落差20~70m,倾角50°~60°;东南部有F32断层,落差0~45m,倾角65°。

该区东南部砾岩侵蚀带的位置及延展方向基本确定,F24断层附近的奥陶系灰岩水的赋存情况也已初步确定。

第四章区内各可采煤层的厚度、结构及其可采范围

xx山煤矿的2煤层和3煤层的煤系地层属于山西组,总厚度约60m~100m,上部以厚层状粗砂岩为主,含钙质,下部以砂页岩及砂质页岩为主,含薄层及砂质石灰岩,底部为砂岩,共含4层煤(1煤层~4煤层),由于1煤层与2煤层胶结互层,故将它们统称为2煤层,也正是这种原因,xx山煤矿没有1煤层的说法。

如图1-1所示,2煤层位于山西组中上部,为简单结构煤层,煤层厚1.4~3.8m,平均厚2.6m左右,已经被禹村煤矿开采了1.8m左右,直接顶为中粒白砂岩,厚度8~25m,上部为灰白色粗砂岩,以长石石英为主,钙质胶结,较硬,下部为砂质页岩,破碎,松散易冒落。

直接底为中粒白砂岩,厚度21~24m,上部为灰色粘土,松软,中部为灰色细砂岩,软坚硬,下部为砂质页岩,在开采3煤层时易破碎冒落。

3煤层:

位于山西组中上部,煤层厚2.8~4.2m,平均厚3.5m左右,已经被禹村煤矿开采了2.4m左右,直接顶为中粒白砂岩(f=5),厚度21~24m,底板为砂质页岩(f=4),厚度6~8m,为灰黑色粉砂~砂质页岩破碎。

详见附图2、附图3。

煤层产状:

2煤层平均倾角约15°,3煤层平均倾角约17°,在该区域内2煤层和3煤层都较稳定。

由于3煤层已经被禹村煤矿开采了约2.4m,按最大冒落带高度计算得3煤层顶板的最大冒落带高度为19.2m,所以在本区域范围内2煤层底板始终都不在3煤层的冒落带范围内。

再加上该区域内煤层在20多年以前已经回收结束,早已冒实,所以原来3煤层的开采对现在回采2煤层的支护问题影响有限,只要在施工过程中做到支护合理、有效,遇到不稳定地带加强支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好支护过程中的隐患,就不会影响正常生产。

图1-1煤层综合柱状图

(1)颜色及条痕:

2煤层和3煤层呈黑色,条痕为褐色。

(2)光泽:

2煤层和3煤层呈弱玻璃光泽至玻璃光泽。

(3)煤的结构、构造:

2煤层和3煤层层多为线理状、细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

(4)宏观煤岩组分:

2煤层和3煤层均以镜煤、亮煤为主,暗煤、丝炭次之。

第五章煤层顶、底板及各煤层的层间距

第一节2煤层顶底板情况

2煤层位于山西组上部,顶板为灰色粘土页岩,厚度0~4m,厚度较稳定。

底板为灰色粘土页岩,厚度0.1~5.0m,构成第2层煤的伪底。

第二节3煤顶底板情况

3煤层位于山西组上部,顶板为灰色粘土页岩及砂质页岩,厚度0~7m,含LepidodendvonGaudvyi等化石。

底板为灰色粘土页岩,厚度2~5m。

第六章预测区内可能存在的岩浆侵入体、古河床冲刷等情况

全区无岩浆侵入体,全区有两个钻孔穿过煤层,采区没有古河床冲刷现象,预计本采区也不会有古河床冲刷现象。

第七章水文地质

第一节采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一、主要含水层

对本采区开采有影响的含水层为太原组第四层石灰岩、本溪组徐灰、草灰层石灰岩及奥陶系石灰岩,各含水层情况如下:

1、太原组第四层石灰岩含水层

四灰构成煤13的直接顶板,四灰顶面上距煤11在13~23m左右,底面下距煤15在6~20m左右。

四灰厚度2~6m,平均3m左右,据抽水试验资料,其渗透性系数K=0.016m/d,影响半径R=195.2m。

原禹村煤矿井下钻孔放水试验表明,在-200m水平,钻孔孔口压力为2.3MPa,钻孔直径50mm,涌水量稳定在42m3/h左右。

原禹村煤矿曾在-200m东大巷沿13层煤掘进巷道长度250m,仅出现淋水。

在回采13层煤东翼工作面时,揭露四灰,基本无水。

2、本溪组徐灰、草灰含水层

徐灰上距太原组煤15在6~31m左右,平均24m左右,徐灰厚度7~16m,平均10m,裂隙发育含水丰富,东区-150m水平24m3/h,水位为-40m。

草灰平均上距徐灰在8m左右,平均下距奥灰在7m左右,草灰厚度4~11m,平均厚度7m。

裂隙发育含水丰富,在东井区-150m水平探水孔未发现涌水。

二、各含水层对开采影响性分析

①四灰对开采的影响

四灰为13煤的直接顶板,根据周边矿井及东部采区揭露的水文地质资料,13煤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四灰只有部分淋水,水量在0.02~0.05m3/h。

本采区在开拓过程中不会造成影响。

②徐、草灰对开采的影响

徐灰厚平均24m,含水量较为丰富,在东井区-150m水平运输大巷徐灰水观测孔测得徐灰水头值为110m,涌水量24m3/h,4煤下距徐灰204.26m,不会对工作面生产造成影响。

草灰平均厚度7m,在东区-150m水平运输大巷探水孔时未发现该灰岩含水。

第二节有无突水的危险性,对防水煤柱和探放水等的要求

一、开采4煤层时底板含水层充水条件

①四灰:

上距4煤158.62m,含水性弱,部分地段出现淋水。

对生产无影响。

②徐灰:

上距四煤204.26m。

本井田东区有2处徐灰水探放孔,最大揭露厚度30m。

对生产无影响。

③断层煤柱留设

本井田断层发育,落差50~100m的1条,30~50m的1条。

奥灰上距4煤226.26m,若在与奥灰承压含水层“对口”的一侧开采,如果断层防水煤柱留设不足,就会发生奥灰突水。

应该根据矿井开采设计留设断层煤柱,其原则是:

落差大于或等于50m的断层两侧各留设50m煤柱;落差大于或等于30m而小于50m的断层两侧各留设30m煤柱;落差小于30m的断层两侧应探明导水情况再考虑留设与否。

因此,断层水对矿井有影响。

第三节采区的最大涌水量和正常涌水量预测

开采4煤时,无直接充水含水层。

结合以往开采经验,采区正常涌水量为0.02m3/h,最大涌水量为0.05m3/h。

开采过程中,应加强老孔积水的超前钻探工作。

第八章采区储量

三采区2煤层东起砾岩侵蚀带和F32断层,西至F30断层;北从F24和F31断层,南到-120m等高线。

上限标高-120m,下限标高-200m。

三采区3煤层东起砾岩侵蚀带和F32断层,西至F30断层;北从F24和F31断层,南到-140m等高线。

上限标高-150m,下限标高-220m。

三采区2煤层平均煤厚0.8m,平均倾角15°,东西平均长740m,南北平均长532m,面积393400㎡。

3煤层平均煤厚1.1m,平均倾角17°,东西平均长715m,南北平均长474m,面积338920㎡。

(1)计算参数:

2煤层密度为1.25t/m³,平均倾角15°,平均煤厚0.8m,采区的回采率85%;3煤层密度为1.28t/m³,平均倾角15°,平均煤厚1.1m,采区的回采率85%。

(2)计算结果:

2煤层工业储量39.34万吨,3煤层工业储量47.72万吨。

三采区2煤层边界的断层煤柱及上山护巷煤柱15.36万吨;3煤层边界的断层煤柱及上山护巷煤柱17.28万吨。

可采储量=(工业储量-煤柱损失)×回采率=46.25万吨。

目前xx山煤矿煤的综合成本为521元/吨,吨煤效益370元,故预计复采效益为1.57亿元。

详细情况见下表所示。

表1-3复采区2煤层和3煤层储量计算表

煤层

编号

工业储量

(万吨)

煤柱损失(万吨)

回采率(%)

可采储量(万吨)

2煤层

39.34

15.36

85

20.38

3煤层

47.72

17.28

85

25.87

第九章针对存在的地质问题,提出注意事项和建议

①本采区钻孔密度小,只有5个钻孔控制本采区,施工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地质观测,收集地质资料,及时对设计进行修补。

②本采区煤层厚度控制钻孔少,只有两个钻孔控制本采区,施工过程中及时探测煤厚,掌握煤厚变化情况。

③本区开拓巷道长,致使临时排水路线长,应及时施工临时水仓,确保迎头涌水能够及时排出。

④工作面掘进、回采过程中,应加强老空积水的探放工作。

确保工作面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