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发行市场案例辅导讲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84214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证券发行市场案例辅导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证券发行市场案例辅导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证券发行市场案例辅导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证券发行市场案例辅导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证券发行市场案例辅导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证券发行市场案例辅导讲义.docx

《证券发行市场案例辅导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证券发行市场案例辅导讲义.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证券发行市场案例辅导讲义.docx

证券发行市场案例辅导讲义

证券市场的一大功能在于其强大的筹资作用,现在筹资规模的大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市场是否成熟与发达的标志。

公司成功实现筹资、投资者公平购得所选证券是证券发行市场追寻的理想目标,因此,合理、适当和科学的证券发行方式将成为保证证券发行成功的关键。

中国证券市场的股票发行经历了风风雨雨,从审批制到核准制,从深圳“八一”事件到宝钢股份顺利下海,从与银行储蓄存款挂钩申购到二级市场配售和战略投资者配售……尽管问题不断,但伴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成长,股票发行方式的演变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市场化。

本书所选案例既如实地反映了证券发行方式的变革,又折射出市场理念的渐入人心。

阅读这些案例,将会切实地体会股票发行的改革历程,通过对案例分析、思考和讨论,将了解有关证券发行的各方面知识,把握证券发行方式的改革方向,有助于拓展更理性、更国际化的视野。

第一节股票发行案例

案例1深圳“八一○”事件——有限量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

继1992年初上海证券交易所采用无限量发售认购证的方式发行新股之后,地处深圳的我国另一家证券交易所于1992年8月采用有限量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的方式发行新股。

正是这一新股发行方式酿成了中国证券史上的重大事件——“八一”事件,这一事件是新中国证券市场上第一起从业人员集体违法犯罪事件,它直接促成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诞生。

一、 事件过程

1992年8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公安局和监察局发布了《1992年深圳市新股认购抽签表发售公告》,宣布深圳市1992年将发行国内公众股5亿股,自1992年8月9日至8月11日,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500万张,以身份证为认购凭证,每张身份证可买一张抽签表,每张抽签表价格为100元;中签率为10%,中签表为50万张,每张中签表可认购新股1000股。

从8月7日下午开始,为了抢购新股认购抽签表,有100多万的当地及全国其他各地的投资者在深圳市302个新股认购抽签表发售网点陆续排起认购新股的队伍,两个通宵过后,至9日形成了302条长长的“巨龙”,最高峰时总人数超过120万人。

第一章证券发行市场案例第一节股票发行案例8月9日上午,开始正式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

刚开始发售时尚能维持一定秩序,但后来因为一些网点出现了严重舞弊违纪的情况,加上谣言四起,致使组织工作发生问题,造成多数发售网点秩序混乱,并发生小规模冲突,当天晚上,虽然绝大多数网点已经贴上“新股认购抽签表已售完”的告示,但是仍然聚集着大批没有买到抽签表却又不甘心散去的人群。

8月10日上午,有关方面宣布500万张抽签表全部售完。

几乎是与此同时,有些发售网点门口出现了一些倒卖新股认购抽签表的“神秘人物”,原价为1000元的10张新股认购抽签表,要价低的3000元左右,高的则达5000~6000元,而且有的人倒卖的抽签表几十张甚至上百张是连号的,显然这些抽签表是从内部流出的。

由于很多人排队三天三夜也未购到抽签表,加上对新股认购抽签表的发售过程不认同,于是8月10日傍晚,有数千名没有买到抽签表的投资者在深圳市内的深南中路游行,打出反腐败和要求“公开、公平、公正”的标语,并形成对深圳市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围攻的局面。

入夜后,少数人使用暴力,严重破坏社会治安,并逐渐演变成一场震惊全国的骚乱。

这一天共有2辆汽车、4辆摩托车被烧毁,4辆汽车被推翻,多名干警被打伤。

为应对突如其来的紧张局面,8月11日凌晨,深圳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宣布为满足广大投资者的需要,再增发500万张新股认购抽签表(计50万张中签表)。

当晚,深圳市长郑良玉发表电视讲话后,事态逐渐稳定,人们又上街排队去购买新股认购抽签表。

至8月12日凌晨4时半,绝大部分增发的新股认购抽签表已经售出,8月12日深圳市终于恢复了正常秩序。

处理结果:

在此事件渐趋平息之后,深圳市委、市政府旋即于1992年8月成立了联合调查小组调查这一重大事件,9月又扩大为联合清查办公室,共调用了130名党政干部彻底清查此案。

在历经将近4个月的调查取证工作之后,深圳市政府于1992年12月16日正式公布了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称,到12月10日止,已清查出内部截留私买的新股认购抽签表共计10万多张,涉及金融系统干部、职工4180人,其中,金融系统内部职工私买近6.5万张,执勤、监管人员私买2万多张,给关系户购买近2万张。

群众投诉的62条重点线索现已核查57件、涉及68人,属实和部分属实的有38件,涉及43人。

其中,处级干部11人,科级干部22人,一般干部职工10人,党员23人,属金融系统30人,工商系统8人,公安系统4人,企业单位1人。

群众投诉较多的市农行南头支行营业部、市建行深建证券部和人民北路办事处3个发售点徇私舞弊的情况很严重。

按规定,8月9日这3个发售点应公开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6.5万张,但实际只公开向群众出售了3.9万多张,其余2.5万多张全部被私分私拿了。

3个发售点的银行、执勤和监管人员,从负责人到一般工作人员,几乎都有舞弊行为,最为严重的是市农业银行南头支行营业部发售点,在参加发售工作的33人中,有31人参与了截留私买抽签表。

其中,有21名倒卖新股认购抽签表和假兑换券的违法人员由公安、工商部门依法处理,有9名在发售中舞弊违纪的人员受到纪律处分。

二、 影响与评析

“八一”事件是中国证券史中的一个重大事件,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九年后的今天,再回过头来审视“八一”事件,可以看到这一案例对于新股发行方式的改革、对于中国证监会的诞生、完善证券监管体制、对于二级市场走势的影响、对于证券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都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1. 对新股发行方式改革的推动作用。

从证券业务本身来看,“八一”事件充分暴露了以有限量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方式发行新股的弊端。

首先,这种发行方式无法体现“三公”原则;其次这种发行方式由于其发行的认购抽签表是有限量的,是以时间优先为原则的,这样就容易引起抢购,不利于社会安定。

而此前上海采用的无限量发售认购证方式虽然能体现一定的“三公”原则,但这种发行方式的成本过高,效率偏低。

因此,无论是有限量,还是无限量,以认购证方式发行新股的弊端日益显现。

特别是“八一”事件的发生对社会安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引起各方强烈关注。

此后不久,有关方面立即着手对新股发行方式进行了改革,开始出现全额预缴、比例配售、余款即退,上网竞价发行以及上网定价发行等多种成本较低、效率较高的发行方式。

2. 对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的诞生、完善证券监管体制的促进作用。

毋庸置疑,“八一”事件给年轻的中国证券市场带来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八一”事件更给所有参与开创中国证券市场的人们带来了深层次的思索:

证券市场出现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办?

如何防范、控制证券市场的风险?

“八一”事件之前,我国的证券市场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证券市场基本上是在当地政府的推动下进行运作的,仅仅是区域性的资本市场。

在监管上以地方分散监管为主,而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对加强集中统一管理提出了内在要求;加上1992年8月以前,中国的证券市场只有上海和深圳的地方政府颁布了一些法规,它们显然难以适应全国性证券市场的发展需要。

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证券市场成为创造一夜暴富神话的场所,从投机到疯狂直至引发社会动荡。

“八一”事件的发生,对中央的震动非常大。

事件平息后,中央立即作出决定,成立专门的证券监管部门,以改变时而多头管理、时而无人管理的无序状态。

经过两个月的筹备,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简称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下简称中国证监会)于1992年10月正式成立,可以说“八一”事件是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监会成立的直接原因,也是中国证券监管体制从以地方监管为主向集中统一监管方向演进的导火线。

3. 对于二级市场走势的影响。

“八一”事件对于二级市场走势的影响非常深远,以这一事件为契机,中国证券市场开始了有史以来第一次深幅调整,让广大投资者第一次实实在在体会到了证券市场的风险。

以上海市场为例,1992年8月10日,股市一开盘便全线飘绿,16只A股全线下跌,当日上证指数以964.77点收盘,比上个交易日下跌4%。

8月11日,深圳前一天局面失控的消息传到上海,当日上证指数比前一日暴跌10.44%。

8月12日虽有机构奋力托市,仍下跌8.5%。

短短3天,上海股市猛跌22.2%,经历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行情调整。

这与全面放开股价后不久的5月26日的高点1429点相比,净跌640点,两个半月内跌幅达到45%。

这波下探行情直到1992年11月中旬才告一段落,上证指数最低曾一度下探到386点,最大跌幅接近73%。

4.对证券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促进作用。

“八一”事件的发生,虽说是有发行制度上的缺陷等原因,但直接原因是由于部分证券从业人员徇私舞弊,激起民愤所致。

这一事件是目前有案可查的、新中国证券市场上第一起从业人员集体违法犯罪事件。

为提高证券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中国证监会从成立之初,就将“八一”事件引以为戒,十分重视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先后制定了《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暂行规定》、《证券经营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暂行办法》和《证券市场禁入暂行规定》等规章制度,对证券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正直诚信、勤勉尽责、廉洁保密、自律守法”十六字的行为规范,并建立了证券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与注册制度。

三、讨论题

1. 导致深圳“八一”事件的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

从这次事件中我们应该吸取哪些经验和教训?

2. 在深圳“八一”事件中,人们疯抢新股认购抽签表的直接原因是我国股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巨额差价。

对于投资者而言,获得了新股认购抽签表,就等于获得了高额的“无风险利润”。

请问:

我国股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巨额差价问题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哪些弊端?

目前这一问题有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如果没有的话,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

3.在国外成熟的股票市场上,新股发行抑价现象(一级市场的发行价低于二级市场的流通价)也是普遍存在的。

请问: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新股发行抑价现象?

我国的新股发行抑价与国外成熟市场的新股发行抑价相比具有哪些特殊的地方?

参考资料:

① 证券市场10年成长历程令人怀念的十个日子.北京青年报,2000年12月16日

② 深圳“八一”事件、上海327国债期货事件和1996年股市过热给我们什么教训?

案例2新疆众和——与银行储蓄存款挂钩

一、 事件过程

1996年1月17日至2月3日,新疆众和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2250万股A股股票,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每股发行价格为人民币4.20元。

本次发行采用了与银行储蓄存款挂钩方式,具体发行办法如下:

1. 自1996年1月20日至25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指定的10个储蓄点开办认购新疆众和股票“专项定期、定额储蓄存单”业务(以下简称“认股存单”)。

该“认股存单”是一次性存储的定期、定额储蓄,存单面额1000元,存期3个月,多存不限。

存单不记名、不挂失、不得提前支取,禁止流通转让,但可作为贷款抵押品。

2. “认股存单”的发售采取先预约缴款、后集中换领存单的方式。

自1月20日至22日为预约缴款期,认购者可在指定的储蓄点办理预约缴款手续,并获“预约收据”。

自1月24至25日为换发存单时间,认购者可持“预约收据”到原存款银行换领“认股存单”。

“认股存单”上的号码作为参加摇号抽签确定中签号码的唯一依据,逾期未换领存单者由原收款机构签发一般定期储蓄存单,并取消抽签资格。

3. 1月26日,在自治区证管部门监督下,由主承销商华夏证券有限公司主持摇号抽签,投资者根据中签号码确认认购股数,每个中签号可认购新疆众和股票500股。

二、 讨论题

1. 与银行储蓄存款挂钩的发行方式是继无限量发售认购证和有限量发售新股认购抽签表方式后的又一种新的股票发行方式,在我国证券发行市场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