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卖木雕的少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18418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7卖木雕的少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7卖木雕的少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7卖木雕的少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7卖木雕的少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7卖木雕的少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7卖木雕的少年.docx

《27卖木雕的少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7卖木雕的少年.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7卖木雕的少年.docx

27卖木雕的少年

27卖木雕的少年

课文讲的是一位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我”到非洲旅行时,想买一个非洲木雕做纪念,又担心路途遥远,木雕沉重,只好放弃了这个打算。

为了不让我带着遗憾离开非洲,卖木雕的少年等待在宾馆前,送给我一个方便携带的木雕小象墩,从中可以看到少年的美好心灵。

景色壮观的瀑布,栩栩如生的木雕,晚风吹拂的夜晚,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也衬托了卖木雕的少年美丽的心灵。

本课叙述详略得当,作者对美丽的大瀑布风光一带而过,而是围绕课文重点,将笔墨放在选木雕、放弃买木雕、送木雕等内容上。

课文还准确而得体地运用了许多四字词组,要注意让学生积累并学会运用。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一是了解非洲人民同中国人民的友谊;二是通过人物的动作和语言揣摩人物内心活动;三是积累一些四字词组,并学会恰当地运用。

这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认识“尼、驮”等11个字。

会写“卖、售”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3、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

2、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

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案一

多媒体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一)欣赏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图片

1、师述:

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的瀑布怎么样?

[学生自由赞美]

2、师介绍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这就是位于南部非洲赞比西河中游,跨赞比亚、津巴布韦国界,高120余米,宽达1800米的世界三大瀑布之一——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这个名字是1964年赞比亚独立后恢复的原名,历史上它曾经又称为维多利亚瀑布。

3、指导朗读“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

(二)谈话过渡,揭示课题

1、师述:

就在这个大瀑布的不远处,有许多出售木雕工艺品的人,下面,我们就来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7卖木雕的少年]

(三)课题质疑,引发思考

1、师述:

看了这个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这是个怎样的少年?

木雕是什么?

作者和这个少年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作者为什么要写他?

……]

3、师过渡: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探究我们想知道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

1、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的地方或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思考,从课文内容中你能解决哪些问题?

2、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二)检查初读情况

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1)屏幕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词语。

指名带读。

[教师指定]

(2)屏幕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词语。

指名带读。

[学生自由选择]

(3)屏幕出示不带拼音的生字,教师指,学生快速认读。

[随机指名认读]

(4)再读“驮”“掏”,指导书写,学生练习书写。

2、检查难读的句子

(1)师:

有没有特别难读的句子,提出来,大家一起读一读。

屏幕出示句子:

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2)教师指导朗读。

3、检查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况

(1)师述:

我们读准了生字,读通了课文,现在看一看大家能解决哪些问题。

(2)学生汇报读懂的内容,教师相机指导。

[我知道木雕是指——

我知道卖木雕的少年是——(板书:

非洲十五六岁黑人少年)

我知道作者和卖木雕少年之间发生的事是——(“我”买木雕少年卖木雕)]

三、研读课文,探究重点问题,深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一)学习课文一、二两个自然段

1、引述:

刚才有位同学说,作者是因为要买木雕才遇到卖木雕少年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买木雕呢?

从哪里可以知道?

2、学生汇报第一自然段。

屏幕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该生读课文。

3、引导:

“一定要游览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

4、引导学习第二自然段:

从刚才的画面看到它的壮美,课文中是怎样写的?

5、屏幕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齐读第二自然段,问: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

[相机理解“名不虚传”“游人如织”]

6、这里作者以十分概括的语言写了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景色,你认为有没有道理?

7、师述:

对!

因为买木雕是课文的重点内容,而大瀑布的景色是次要的。

从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中知道,是因为朋友介绍要买木雕,所以作者才去买木雕。

8、齐读一、二两个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三——九自然段

1、师引:

同学们,作者在朋友的介绍下,应该是决定要买一、两件木雕工艺品的,但是作者买了吗?

快速阅读课文3——9自然段,思考:

(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买了没有?

(2)在作者和卖木雕的少年买卖木雕的过程中,作者是怎么做、怎么想、怎么说的?

用“”划出相关的语句;卖木雕少年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用“~~~”划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讨论。

(1)学生找出相关的句子汇报作者买了没有。

屏幕出示句子:

我也为不能把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带回国而感到遗憾。

[板书:

没有买木雕]

(2)学生找出作者怎么做的、怎么想、怎么说的句子汇报。

教师适时点拨。

a:

从这些语句中,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

b:

能不能感受到作者没有买木雕的遗憾?

(3)学生找出卖木雕少年说的、做的句子汇报。

教师适时点拨。

[屏幕出示相关句子:

“买一个吧!

”坐凳的主人是一个十五六岁、五官端正的黑人少年。

那少年走到我跟前,诚恳地说“夫人,您买一个吧!

“您是中国人吧?

”那少年望着我,猜测道。

少年的眼睛里流露出一丝遗憾的深情。

]

a:

教师引导:

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b:

从这些语句中,你能想象出少年是怎样想的吗?

[急切地劝说,希望作者能够买一个木雕。

]

4、小结过渡:

是的,在整个作者和卖木雕少年的买卖过程中,作者的爱不释手却又犹豫、矛盾的心理,以及少年急切希望作者买木雕的心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学们能不能通过读,来表现他们当时的心理活动呢?

2、指导朗读课文中的买卖对话部分。

(1)学生先自由读,然后在小组内分角色读。

(2)汇报朗读。

a:

三个学生配合朗读。

[一生读叙述部分,一生读作者,一生读少年]

[师问读少年语句的学生:

你为什么要这样读?

](师生共同评价)

b:

师生合作读。

[一生读叙述部分,教师读作者,全班读少年]

四、拓展过渡,顺承第二课时

1、师述:

读到这里,老师不禁要问,透过那少年眼睛里流露出的一丝遗憾的神情,你们大胆想象一下,他除了因为作者放弃购买木雕而遗憾,还会想到什么?

[用行动来弥补这种遗憾]

2、师总结:

的确,这位卖木雕的少年,没有让作者将遗憾带回中国,无偿地送给了作者一个木雕纪念品,[板书:

送]他以自己的纯朴、善良留给作者永远的感动!

以一个非洲少年对中国人民特有的感情谱写了一曲中非人民友谊之歌。

这也正是作者要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所在。

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课文10——16自然段,深刻体会卖木雕少年的美好心灵,并巩固未练习的生字词,积累课文中词语。

27、卖木雕的少年

卖买

黑人少年“我”

送没买

深厚友谊

非洲中国

教案二

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图片(植物,动物,人种等),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师:

同学们,今天张老师带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几组图片,用心地感受一下非洲这个地方。

(课件播放非洲的猴面包树,大象,舞蹈图片)。

二、揭示课题

1、师:

刚才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相信同学们对非洲在感官上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吴晴一起走进非洲,去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

(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卖”的反义词是:

买,区分“卖”和“买”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

同学们的质疑都很有针对性,课文中就有很多有关少年的信息。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找有关描写少年的语句。

2、指名交流,(少年的外貌,语言,行为等)师引导:

他是哪里人(非洲)能说具体一点吗(非洲南部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边)指导读好瀑布的名字。

四、感受瀑布和木雕之美

1、师:

想去欣赏一下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吗?

(播放瀑布图片)

2、师:

此时,你的脑子里蹦出了哪些词语(壮观,雄伟等)课文是怎样来描绘它的呢?

指名说,(出示第2段)指导朗读,读好四字词语,指名读,齐读。

3、师:

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四字词语,张老师把它们都找出来了。

出示:

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4、师:

从这些出示的词语中可以看出“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是写——瀑布的,而这些词语都是写——木雕的。

课文哪几段具体介绍了非洲的木雕(第3,4段)

咱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非洲的木雕吧!

(课件播放木雕的图片)你用哪些美好的词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木雕(精美,栩栩如生等)

5、(出示第3,4段)师:

这么精美的木雕,我们一起再去回味一下。

(齐读)这么栩栩如生的象墩,难怪我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6、师:

刚才我们学了那么多的四字词语,我们不但要记住,而且要会正确运用。

出示:

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那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

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

其中象墩(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

指名说——齐说。

过渡:

精美的木雕激发了“我”强大的购买欲望,但是“我”为什么又放弃了呢?

五、研读感悟少年的形象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5—9自然段。

(1)看看“我”为什么最终放弃买木雕。

“我”的情绪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

(2)刚才是对“我”的描写,那课文中又是怎么描写这个卖木雕的少年的呢?

他都说了些什么?

面对我的遗憾他又会想些什么呢?

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交流,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通过“我”与少年的一席对话,你觉得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呢?

3、是啊,为什么少年会如此地尊重中国人呢?

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中国人曾经帮助过非洲,非洲人民深深地记在心里,就连十五,六岁的少年也知道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

那面对这么精致的木雕,我最终买了吗?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认读词语,简要回顾课文内容。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因为种种原因我和这个卖木雕的少年都有了些许遗憾,那最后“我”会是带着遗憾回国的吗?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深入学习,揣摩人物内心

1、朗读第十至十五自然段,体会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墩?

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师:

只有拳头大小的象墩拿在手里却是——沉甸甸。

这一词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了,还在哪里出现过,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

自从少年白天和我见过面之后,他可能在干什么(找木雕,做木雕)所以这个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谊,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3、少年的这些举动,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内心世界?

(展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的情谊,从而也看出了他的淳朴与善良。

三、总结全文,情感延伸

1、师:

我回国后,肯定会把这个非洲少年介绍给朋友认识,你会怎么介绍?

可以介绍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给我这件事。

(指名交流)

板书:

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师总结:

我们都有共同一个家,那就是地球。

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满爱,希望世界——和平。

四、指导书写。

27卖木雕的少年

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国际友谊

效率就是生命,高效课堂是新课标对教师提出的重点要求。

如何创建高效课堂?

我一直在实践,一直在实践中反思,有以下一些体会:

首先考虑的是让学生学到了什么——这是一堂课结束后的首要问题。

新课程理念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收获怎样。

所以,教师的思维中心必须转移到学生上来,而不是教材、教参、教学内容,只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课堂的40分钟才更为有效。

学习这课时,学生在独学时,初步读懂课文内容,即:

学生在独学中了解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并感受到美、知道了木雕是非常有名的工艺品,明白课文内容写“我”想买木雕因木雕沉重路途遥远而放弃,而小男最后却送了一个“我”打算买的一模一样的木雕,表现了少年的美好心灵。

其次,学生收获了没有——这要从学生的学习状态入手:

一看学生的课堂参与状态,是积极主动的,还是被动应付的?

是全体参与的,还是几名尖子生的活动?

二看学生课堂答题状态,答题能直接反映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形成等情况,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如何?

思路是否清晰?

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否准确、熟练?

能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三看学生课堂思维状态,有没有提出富有见解的问题?

在学习本课中,学生在群学中各抒己见,纷纷发现自己的意见,学生是有收获的。

再次,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目标——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感情,达到了预设的学习目标,但是,实现目标的方式是有区别的。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疑难处相互讨论、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同时形成能力,在探究过程中也培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

最后是品读感悟。

读是课堂教学的载体,以读带讲,读中感悟。

这既是学生自主体验的表现,也是学生获得真知的过程。

对此类蕴涵深刻含义故事,以读为主要凭借,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从而提高人文素养,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要让学生读得起劲,学得快乐,理解了课文内容,然后我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品读感悟进一步升华了感情,这就是“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的意义所在,这正是高效课堂的意义所在。

语言是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

作为小学中段语文教学,课堂上,对字词教学也不能过于轻描淡写,浮光掠影,更不能放弃字词教学。

学生只有扎扎实实了掌握了语言文字,在学习过程中,对语言文字的运用才能得心应手,有的放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