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及中考说明.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840776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州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及中考说明.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柳州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及中考说明.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柳州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及中考说明.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柳州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及中考说明.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柳州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及中考说明.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柳州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及中考说明.docx

《柳州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及中考说明.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及中考说明.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柳州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及中考说明.docx

柳州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及中考说明

2020柳州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及中考说明

2017柳州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及中考说明

一、考试目的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

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普通高中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命题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国家和广西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考试要有利于推进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有利于全面提高语文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建立科学的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三、命题基本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试题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城乡公平教育,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有利于继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善教师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初高中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基础性原则。

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注意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的有机联系;考查学生掌握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状况,考查阅读与语言积累的质与量,考查语感形成水平与思维品质,突出考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三)科学性原则。

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命题,做到考试内容与形式科学,符合考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试题难易适当,表述正确;试卷结构科学、合理、规范;试题具有较高信度、效度和良好的区分度。

(四)综合性原则。

试题内容要课内外相结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问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特别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见闻、见解。

(五)教育性原则。

发挥试题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交融、整合,有机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

引导关注现实,关注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引导珍视人类优秀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四、考试范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第四学段(7~9年级)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参照柳州市使用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7~9年级)教材。

五、考试内容与要求

中考语文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突出考查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分为四个层级,考试内容分为五大板块。

(一)能力层级

1.识记。

指对语文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记忆与识别,包括对语文知识术语概念、语文知识运用规则的记忆和识别,对要求熟记、背诵的语言材料(词语的音形义、文化经典的段落篇章)的记忆和识别。

2.理解。

指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解释语言的能力,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包括对语文知识概念的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对语句表层意义的诠释,对语言深层涵义的阐述或推断,对文章思想内容的把握和对文章中心(主旨)、结构、技法的分析与综合等。

3.应用。

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为基础,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能将语文知识直接用于新的情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如文言文的翻译、非文本阅读和作文等。

4.评价。

包括评价、鉴赏,能对不同层次的语言材料、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从思想内容、表达形式、语言技能或风格等方面作出自己的评价或鉴赏。

对以上四个能力层级均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内容

1.积累与运用

积累与运用考查的内容包括:

常用字的音、形、义的辨识、常用词语(含成语)的运用、语句的规范表达(含标点符号)和语言表达连贯、文学文化常识的识记及经典篇段的默写、课外阅读积累等。

2.古诗文阅读

(1)古诗词阅读

古代诗词阅读的考查,侧重整体把握诗词内容,感受诗词中的形象、情感;欣赏、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歌语言;分析诗词中的艺术表现手法。

(2)文言文阅读

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准确判断文言句读,理解文章基本内容;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如“之、其、于、以、而”等)的基本用法;能根据语境翻译文言句子。

古诗文阅读考查的素材以课内为主,适当向课外拓展。

3.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学生的阅读方法(如浏览、摘录、批注、制作读书卡片等)和阅读习惯;考查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1)阅读记叙类文章,要求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能感受、评价作品中的形象,品味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2)阅读简单的说明文和一般的科技作品,要求把握文章说明对象,提取文本信息,掌握常见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品味说明语言的特点,领会作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方法。

(3)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把握作者的基本观点并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判断和阐述。

能归纳文本要点,理解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之间的关系;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如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以及它们的作用。

阅读材料文字规范,力求文质兼美。

4.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主要考查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和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考查通过对信息和资料的分析判断,提出假设或观点等语文综合能力。

5.写作

要求学生能规范、熟练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写作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

要求做到文体规范、中心明确、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条理清楚、文从字顺、标点正确、书写清楚,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作文的命题力求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不设审题障碍。

六、考试形式及时长

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考试时长:

150分钟。

七、试卷结构

全卷满分120分。

由Ⅰ卷和Ⅱ卷组成,共21~24小题,试卷长度不超过6000个字符。

(一)内容分值比例:

积累与运用,约占10%;名句名篇默写,约占8%;古诗文阅读,约占14%;现代文阅读,约占18%;综合性学习,约占8%;作文,约占42%。

(二)题型及赋分:

Ⅰ卷为客观题,赋分24~30分。

包括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

(一)及文言文阅读(选择题);Ⅱ卷为主观题,赋分为90~96分。

包括古诗文阅读(非选择题)、名句名篇默写、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

(二)及作文。

(三)试题难度比例:

整卷难度系数为0.70左右,容易题(P≥0.70)、中等题(0.70>P>0.35)、较难题(P≤0.35)的比例为6:

3:

1。

八、样卷

2016年柳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卷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然后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答题卡的“贴条形码区”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在试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充沛(pèi)逾越(yú)拈轻怕重(niān)

B.恬淡(tián)深谙(ān)恍如隔世(huǎnɡ)

C.雄浑(hún)炊烟(chuī)饶有兴味(ráo)

D.汲水(xī)朔方(shuò)不计其数(shǔ)

(平均分:

1.56,难度系数:

0.78)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在天底下晒着阳光,安适地睡着,只等着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B.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娇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

C.篝火渐渐化作一轮火红的朝阳,夜幕中的草地又迎来了彩霞绚丽的一天。

D.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惋惜他即将离去,两种情感都溢于言表。

(平均分:

1.45,难度系数:

0.72)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5月12日,制片人方励跪求增加电影《百鸟朝凤》排片档期,此举引起轩然大波。

B.大型纪录片《大国工匠》呈现了工人师傅对技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

C.气势恢宏的胜利日阅兵仪式,让屏幕前的师生看得热血沸腾,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D.我市因经济建设成效好而获国务院“点赞”,这骇人听闻的消息令全市人民欢欣鼓舞。

(平均分:

1.61,难度系数:

0.8)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教师节前夕,她瞒着王明和李曼制作了一本纪念册,准备把它作为礼物送给覃老师。

B.日前,自治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作出具体部署,坚决杜绝和防范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C.由市政府参与打造的我国第一首“家庭与健康”公益歌曲《我们一起回家》已经面世。

D.螺蛳粉借助电商平台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给弘扬柳州精神和形象带来了新机遇。

(平均分:

0.67,难度系数:

0.33)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据报道,古长城现状堪忧,不少地段的长城淹没在杂草、乱石之中,甚至被人办损坏。

国家文物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超过七成保存状况较差。

A.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虽然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B.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的明长城,是距今年代最近的长城

C.即使距今年代最近的明长城,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D.明代长城虽然距今年代最近,但也只有8%的墙体保存完好

(平均分:

1.14,难度系数:

0.57)

6.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读书笔记,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在“语言的妙用”这一章里,作者斯威夫特以愤慨的心情谈到了妇女怎样和俗人、文盲联合起来反对取消日常的语言。

B.鲁智深是《水浒传》中塑造得最好的人物形象之一,他与所有的英雄好汉都有不同之处,金圣叹称之为“上上人物”。

C.《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江苏淮安人,出生在明代一个破落的书香世家。

D.《朝花夕拾》的序言《小引》采用散文式的笔法介绍了全书的内容、写作过程以及书名的含义等等。

(平均分:

0.78,难度系数:

0.39)

二、现代文阅读

(一)(共6分,每小题2分)

紫荆花开

陆晓艺

①四月的龙城,20多万株紫荆繁花竞放,街头巷尾,处处皆景。

②“紫荆”,是几种植物的通俗叫法,在我市泛指种类羊蹄甲属植物,常见的有“宫粉羊蹄甲”“红花羊蹄甲”等,叶片形似羊蹄踩出的印迹。

③首先来说说“宫粉羊蹄甲”。

其花瓣呈粉红色或淡紫色,花期为每年春季,叶的前端往内裂开至叶片长度的三分之一处。

这种“紫荆”花期较短,开花时间接近,可以达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效果。

开花前叶片几乎落尽,而后会呈现满树繁花的壮观景象。

④另外一种是“红花羊蹄甲”。

其花瓣为鲜艳的紫红色,花期全年,冬季最盛,开花时不落叶,叶的前端往内裂开至不足叶片长度的三分之一处,在南方通常不结果实。

⑤据园林专家考证,上世纪30年代末,市农科所的专家们开始引入紫荆进行栽培。

上世纪60年代,市园林局开始将宫粉羊蹄甲批量种植在弯塘路、三中路等路段以及龙潭公园、雀儿山公园、柳侯公园等景区。

上世纪90年代,我市绿化进程加快,市里提出要进一步将城市景观“花化、彩化、香化”,于是大叶紫薇、木棉等开花植物得到推广种植。

经过几次寒潮,不耐寒的开花植物逐渐减少,开花植物宫粉羊蹄甲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

⑥2011年2月,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的技术人员开始对宫粉羊蹄甲的开花时间登记造册,记录下近年来宫粉羊蹄甲的始花期、盛花期、末花期的具体时间。

紫荆花开始迈上花园城市的“主角”之路。

⑦每年6月,园林人便来到街道、公园等处,找到那些标记好的“优树”(树干直、树杈高、花朵长势旺),捡拾树下掉落的种子。

工人们经过二度筛选后,便将其播种到苗圃里。

在宫粉羊蹄甲的成长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按时记录其日、周、月的生长量,并为其进行常态化体检、诊断治病;工人为其拔草、施肥。

次年3月,技术人员开始观测、记录花蕾数量。

⑧宫粉羊蹄甲属于喜阳植物,气温对其生长影响很大,20℃至25℃最适宜其生长。

据专家介绍,一般而言,培育一株宫粉羊蹄甲成为行道树,需要5年的时间。

宫粉羊蹄甲一年平均可长1米,5年便可成长为行道树了,算是速生树种。

⑨如今“满城尽开紫荆花”,游人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选自《柳州晚报》,有删改)

7.下列关于“紫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紫荆”是几种植物的通俗叫法,常见的有“宫粉羊蹄甲”“红花羊蹄甲”等。

B.开花前叶片几乎落尽、叶片形状像羊蹄印是“紫荆”的共同特点。

C.“紫荆”的品种不同,花瓣呈现的颜色也有差别,或浅淡或鲜艳,花期也长短不一。

D.“紫荆”在柳州的栽培始于上世纪30年代末,如今它已是花园城市的“主角”。

(平均分:

1.28,难度系数:

0.64)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红花羊蹄甲”的叶的前端往内分裂至不足叶片长度的三分之一处,冬季花开得最盛。

B.“红花羊蹄甲”全年开花,紫红鲜艳的花朵点缀在绿色的叶子中,很是美丽。

C.“宫粉羊蹄甲”属喜阴植物,20℃至25℃最适宜生长,因此不耐寒,难以抵御寒潮。

C.培育一株“宫粉羊蹄甲”成为行道树一般需要5年,满城紫荆化开离不开园林人的努力。

(平均分:

1.58,难度系数:

0.79)

9.下列对文章写法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文章从花形、花色、花期、品种、培育及在龙城的栽培史等方面对“紫荆”做了介绍。

B.文章整体上按照逻辑顺序介绍“紫荆”,其中第⑤⑥段按时间顺序介绍“紫荆”的栽培史。

C.第③④段介绍“紫荆”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第⑧段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D.第④段加点的词“通常”准确说明了“红花羊蹄甲”在南方一般是不结果实的。

(平均分:

0.70,难度系数:

0.35)

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其中第10~12小题,第小题2分,第13小题6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影布石上(发布)B.以其境过清(凄清)

C.往来而不绝者(断绝)D.游人去禽鸟乐也(离开)

(平均分:

1.77,难度系数:

0.88)

11.下列选项是“之”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

乃记之而去

A.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醉翁亭记》)B.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C.唐人尚未盛为之(《活板》)D.何陋之有(《陋室铭》)

(平均分:

1.03,难度系数:

0.51)

12.下列对【甲】【乙】两段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第二段正面写水,侧面写鱼;写的是鱼,见的是水。

B.【乙】文第一段先写滁人之游,再写太守与众宾的宴酣之乐,最后写太守醉态。

C.【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官后寄情山水的特殊心境。

D.【甲】文以记叙、描写为主,【乙】文则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加以议论。

(平均分:

1.04,难度系数:

0.52)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6分)

13把“文言文阅读”【甲】【乙】两段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3分)

(平均分:

1.01,难度系数:

0.34)

(2)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3分)

(平均分:

1.18,难度系数:

0.39)

四、古诗鉴赏(共4分,每小题2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4.“次北固山下”中的“次”的意思是①,“乡书何处达”中的“书”是②的意思。

(2分)

(平均分:

0.75,难度系数:

0.37)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①的思想感情,颈联通过景物描写暗示了②,蕴含自然理趣。

(2分)

(平均分:

1.20,难度系数:

0.60)

五、古诗文默写(共10分)

16.按原文默写(第①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凡多字、少字、错别字,该空不得分)

①将所要求默写的内容用正楷字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默写1分,书写1分)

无言独上西楼,(李煜《相见欢》)

②,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八则》)

③中庭地白树栖鸦,。

(王建《十五夜望月》)

④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⑥种豆南山下,。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⑦后值倾覆,,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⑧独学而无友,。

(《礼记》)

(平均分:

5.78,难度系数:

0.5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