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应用新技术综合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0724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应用新技术综合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筑应用新技术综合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筑应用新技术综合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建筑应用新技术综合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建筑应用新技术综合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应用新技术综合报告.docx

《建筑应用新技术综合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应用新技术综合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应用新技术综合报告.docx

建筑应用新技术综合报告

应用新技术综合报告

 

1工程概况

华山幸福小区1#、2#高层住宅楼工程位于西安市幸福中路123号。

该工程于2005年12月15日开工,计划于2008年12月16日竣工,工程前期报建手续齐全,建安造价5950.9万元。

工程建筑面积均为20695.6平方米,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二十八层,全高81.65米。

桩基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一类桩占92.7%,二类桩占7.3%,无三类桩。

基础为筏板基础。

建筑等级一级,耐火等级一级;结构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8度设防,六级人防。

建筑设计新颖,外墙立面采用面砖装饰,屋面女儿墙及压顶全部粘贴外墙面砖,美观大方。

室内水泥砂浆踏步、水泥砂浆地面以及墙面涂料等分项工程粗粮细作,观感质量良好。

安装工程主要有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智能建筑、通风与空调、电梯等五个分部。

工程自开工以来质量安全均处于受控状态,无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

主要分包工程有:

室内电梯、塑钢窗、三防门及智能化。

各责任主体单位:

建设单位

西安北方华山机电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中联西北工程设计研究院

勘察单位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

陕西华建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质量监督单位

西安市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总承包单位

陕西省第三建筑工程公司

2应用新技术的安排

2.1工程伊始,项目部对本工程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和策划并报公司审核后,申报成为陕西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之一。

2.2为了确保工程各项目标的实现,项目部在项目开工之初就进行了系统、详细的新技术应用策划及精品策划工作,建立完善了项目管理体系和相应的岗位责任制,确定创优控制点,使项目一开始就纳入有序、受控的轨道。

2.3本工程项目经理部先后确定并安排应用了十项建筑业新技术中的7大项19小项。

应用了陕西省推广新技术项目中的两项,申报了一项QC活动成果,申报了一项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管理成果。

具体如下:

⑴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⑵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

⑶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⑷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

⑸建筑防水新技术;

⑹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⑺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

2.4在应用上述十项建筑业新技术过程中,项目部组织技术力量攻关与创新了以下项目:

(1)现浇板槽钢加固技术;

(2)予埋墙拉筋技术;(3)聚苯颗粒外墙内保温施工技术;(4)填充墙砌体预防界面裂缝控制;(5)竖向钢筋位移控制;(6)发泡水泥自流平地面垫层施工技术;(7)陶粒混凝土条板隔墙安装技术;(8)高层建筑外墙面砖“直接粘贴”施工技术;(9)安装预留洞“大小头”施工技术;(10)PRT管施工技术;(11)小段落均匀流水施工技术等。

2.5项目部申报了一项QC活动成果:

“降低剪力墙填充砌体裂缝发生率”的成果,荣获陕西省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优秀小组。

申报了一项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管理成果:

“推行精细化管理,节约项目管理成本”的成果,荣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管理成果二等奖。

3应用新技术的内容

3.1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3.1.1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 

施工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技术,应用于主体剪力墙和结构板,使用数量为4863.26㎡。

现场施工通过水泥品种选择和水泥用量控制、掺加掺合料、掺加外加剂及选用质量优良的粗细集料,同时,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质量,剪力墙对水平钢筋及结构洞口钢筋采取定位措施,加强混凝土浇注及振捣的质量控制,并采用二次振捣,加强养护,综合预防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混凝土结构实体经监理证实,未发生有害裂缝。

3.1.2混凝土耐久性技术 

所有混凝土浇筑部位均使用这项技术,总量达10680m3,采用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在配合比中采用Ⅱ级粉煤灰,改善砼的和易性,水胶比<0.35;成型混凝土致密;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1.3清水混凝土技术 

施工中,从钢筋施工过程控制、模板体系的设计制作与安装、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混凝土浇筑、养护等全过程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如现浇板模板采用槽钢加固方案,提高了混凝土现浇板平整度;剪力墙采用钢制大模板,阳台栏板采用定型钢模板,并加强质量检查,保证了现浇梁、板、墙尺寸准确,交接严密,棱角方正、顺直。

主要应用于主体结构约87590m3。

成型混凝土棱角分明,无明显气泡、色差,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

应用部位:

整个建筑结构。

混凝土总量达到10680m3,其中C10混凝土用量:

1.86m3;C15混凝土用量:

175.16m3;C20混凝土用量:

61.58m3;C30混凝土用量:

4863.26m3;C35混凝土用量:

4776.59m3;C35S6混凝土用量:

801.06m3;混凝土分项工程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

3.2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

3.2.1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采用全钢定型大模板,应用部位为-1~28层剪力墙,应用数量约为67497㎡;采用覆膜竹胶板,应用部位为主体1~28层所有现浇板、结构梁,应用数量约为20093㎡。

成型混凝土外观达到清水混凝土效果。

3.2.2爬升脚手架应用技术

有爬脚手方案设计,有使用管理规定,有验收准用手续,使用安全可靠。

应用面积占主体外墙面积的46%.

3.2.3悬挑脚手架应用技术 

用于结构施工,编制了施工方案及计算书,严格按照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规范操作,应用数量约为7941㎡,占主体外墙面积的54%。

3.3安装工程应用技术

3.3.1管道制作与连接安装技术 

排水管道采用柔性接口机制铸铁排水管,应用数量约2020m。

设备管道保温,平顺圆滑。

管道、设备,标识清晰、醒目。

3.3.2建筑智能化系统应用技术

工程应用了智能化系统四大项:

①计算机网络系统;②通讯网络系统;③火灾自动报警联动系统;④安全防范系统;

工程建筑智能化设施先进,全楼共配置有168个信息点。

3.4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

3.4.1节能型维护结构应用技术 

(1)新型墙体材料应用及施工技术

填充墙部分采用240×240×115非承重空心砖墙,应用数量1227m3;其它采用90厚陶粒混凝土空心条板隔墙,应用数量1366㎡;2454立方米砌体工程施工时均在与在剪力墙结构洞口边缘预留企口,并在接缝处钉钢丝网后再进行抹灰。

通过综合防裂缝技术措施,防治砌体界面裂缝的发生,使裂缝得到了有效控制。

(2)外墙内保温技术 

采用聚苯颗粒外墙内保温体系,应用数量12880㎡;原材料得到有效控制,面层粘结牢固,无开裂现象。

(3)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

全楼采用塑钢窗,内置中空玻璃,应用数量约1146樘,施工质量合格。

3.4.2预拌砂浆技术

高层剪力墙外面砖采用“直接粘贴法”进行施工,应用了陶瓷面砖粘结剂。

先在剪力墙外表面涂刷一层界面剂,将墙表面进行毛化处理,然后在砖的贴面加瓷砖粘接剂进行粘贴,最后拌制专用勾缝剂并采用专用工具对所有砖缝进行擦缝后并勾缝。

应用数量约17218㎡,强度合格。

3.5建筑防水新技术;

3.5.1新型防水卷材应用 

地下室外墙及屋面防水采用SBS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数量约3900㎡,原材料复检合格,施工质量合格,无渗漏。

3.5.2建筑防水涂料 

卫生间及厨房间防水采用非焦油型聚氨酯防水涂料,应用数量约2389㎡,原材料复检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施工质量合格,无渗漏。

3.5.3建筑密封材料应用 

外墙水平施工缝采用遇水膨胀止水条,应用数量约310m。

屋面排水口周边及出屋面管道周边均用硅酮密封膏进行封口处理,应用数量约90㎡。

复验符合相关标准要求,施工质量合格,无渗漏。

3.6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

3.6.1施工过程测量技术 

利用NTS-352全站仪建立施工控制网;高程采用DZJ2激光铅垂仪传递。

3.6.2特殊施工过程监测 

对地下室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进行自动监测,有监测记录并用于指导施工。

3.7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

3.7.1工具类技术

本工程采用PKPM系列施工技术软件进行外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等一系列施工计算。

3.7.2利用计算机进行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 

包括标书及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程量清单计价、支撑

设计、钢筋优化下料、混凝土搅拌站自动计量、CAD设计、IP视频监控、技术资料整编、竣工图编制、财会管理等。

4应用新技术的成效

4.1在华山幸福小区1号高层住宅楼工程施工中,项目经理部结合建筑业新技术的运用,进行了两方面的创新,具体如下:

⑴管理创新

按照企业的项目管理模式,建立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制定项目质量计划及创优策划,强化质量过程和程序管理的控制。

建立了由公司副总经理、公司总工程师为项目指导的核心领导班子,亲自策划、组织实施,现场经理和安装经理中间控制,专业工长、质量员检查监督的管理系统,形成项目经理部、各专业承包商、专业化公司和施工作业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

⑵技术创新

在工程的施工中,加强了对技术创新的策划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如:

1)地下室水泥砂浆地面采用机械施工,提高了工效,减轻了劳动强度,保证了质量。

地下室地面在洞口处采用耐酸砖镶贴、分格,预防了地面裂缝。

同时,在所有墙体边缘150毫米处掺铁红压光,美观大方。

700平米左右的地下室水泥砂浆地面,平整光滑,分格清晰,无空鼓、裂缝及起砂现象。

2)25760平方米外墙全部采用面砖粘贴。

施工前均用电脑预先排版,复杂部位画出节点详图,并采用“直接粘贴法”进行施工。

经拉拔试验检测,强度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且外面砖排列对称、美观。

3)每栋住宅楼设2部消防楼梯,988级水泥砂浆楼梯踏步,阳角全部镶嵌铜条,美观大方,踏步相邻最大高差2毫米。

一层共用部位地砖施工前进行详细的策划,并采用计算机优化设计,做到排砖合理,接缝平整顺直,地面无空鼓。

4)18700平方米地面垫层全部采用发泡水泥自流平地面垫层替代传统的炉渣垫层,缩短了工期提高了工效,成型发泡水泥垫层表面平整,基层粘接牢固,无空鼓现象。

5)室内乳胶漆墙面施工时,自制专用磨具对表面进行刨平处理,表面平整光滑,阴阳角顺直,观感质量好。

6)700平方米屋面广场砖分格合理、铺贴线条顺直、灰缝一致;屋顶设备布置美观、安装牢固。

隐藏式排气孔、排气烟道铜条镶边、贴面砖泛水、贴地砖天沟、不锈钢过水洞、跨管道小桥等造型新颖、做工精细。

7)176米细石砼散水横向分格缝间距不大于4m且与墙面面砖对缝。

散水用地砖镶边。

散水纵横向变形缝宽窄均匀、线条清晰顺直,散水与外墙面砖协调一致。

4.2形成企业施工工法

通过本工程的施工实践,本工程项目应用并形成了六种工法,包括《发泡水泥自流平地面垫层施工工法》、《聚苯颗粒外墙内保温施工工法》、《陶粒混凝土条板隔墙安装施工工法》、《剪力墙外面砖施工工法》、《安装预留洞“大小头”施工工法》、《凯撒ASAK铝合金衬塑复合管施工工法》。

通过形成这六种工法,为公司将来的施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同时,应用这六种工法,也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3本工程项目施工中,通过应用建筑业新技术,并通过不断的精品策划、创优策划、技术创新以及过程控制等活动,一方面节约了大量人力、物力,直接经济效益显著;另一方面,由于提高了结构质量,节省了修补费用、装修费用,缩短了施工工期,节约了管理费用及机械租赁费用,产生了可观的间接经济效益。

⑴通过采用新技术,大幅度的提高了工效,提高了主体结构质量。

确保了建筑结构工程在较短的工期内按时完工的情况下,并使混凝土结构达到了“清水混凝土”效果。

⑵节约了建设费用,减少了资源浪费,改善了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精心施工,提高了工程质量,延长了建筑相应部分的使用年限,降低了建筑单位维修频次和综合费用。

⑶根据公司统计,本工程在应用上述新技术以及进行技术创新后,共计取得经济效益约95.04万元人民币,其中1)高性能混凝土经济效益为13.76万元;2)予埋墙拉筋应用经济效益为1.34万元;3)清水混凝土模板经济效益为49.5万元;4)现浇板槽钢加固经济效益为4.17万元;5)整体电动提升脚手架经济效益为14.62万元;6)悬挑脚手架经济效益为4.08万元;7)卡箍式及法兰式离心铸铁排水管经济效益为0.32万元;8)电气箱(盒)一次到位经济效益为1.7万元;9)新型防水卷材经济效益为3.5万元;10)陶粒混凝土轻质空心条板隔墙经济效益为2.05万元;经统计,新技术应用的经济效益率达到3.19%。

4.4通过建筑业新技术的应用,除赢得上述经济效益外,还锻炼出了许多优秀施工人员,并积累了宝贵的施工经验,使建楼育人也真正落到实处,为企业今后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同时,还培养出了一批能够掌握新技术的技术人才;为公司编制了企业标准;形成了一套推广应用建筑业新技术的经验。

4.5通过项目经理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及实施规范化的管理,该工程先后受到了省、市质检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一致好评;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声誉,同时也创建了项目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具体如下:

①荣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项目管理成果二等奖;

②荣获陕西省建设工程优秀QC小组称号;

③荣获2007年陕西省及西安市优质结构示范工程;

④荣获2007年陕西省及西安市文明工地;

⑤2007年4月被中国兵器工业部西北管理局评为2006年度优秀施工企业;

⑥2007年6月陕西建工集团总公司项目党建工作座谈会在我工地召开;

⑦2007年9月西安市建委、教育、文明办、总工会、团市委在我工地召开了全市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观摩会;

⑧2007年9月10日国务院“三排查、三落实”督导组来我工地检查,对我工地安全生产工作给予认可;

自开工至今,已有来自全国各地众多的施工企业对该工程进行参观、学习、指导。

许多建设单位也来该工程参观、考察。

业主及监理对工程现状表示非常满意。

5应用新技术的体会

本工程在应用上述新技术以及进行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重点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控制管理:

第一,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并在动态的管理中及时进行了完善。

第二,参照国家标准及相关工程经验,确定了多个单项施工技术方案。

对于难度大的关键新技术,组织技术质量攻关,成立QC小组,开展质量活动,使得工程新技术应用,在技术、质量的管理和环节控制上由了保证。

在各单项施工技术方案实施结束后,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及时进行了总结。

第三,项目部每天下午都要召开全体管理人员碰头会,分析每天工程的质量状况、新技术应用推广情况,总结经验教训,研究改进措施。

第四,在工程后期,加强了对新技术、新工艺的创新与策划工作,控制好后期工作面,长期计划,短期协调,使施工始终处于有序、受控的状态,保证所有推广应用的建筑业新技术能够得到有效的质量控制。

通过科学组织、严格控制,确保了所有新技术、新产品的有效应用,顺利完成了新技术推广及技术创新的实施工作。

实际取得的技术成果、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等,均超过了工程建设初期的预想。

通过应用建筑业新技术,使我们认识到,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有更大的发展,只有不断创新,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始终站在科技的前沿,要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建筑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