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汇编两极格局下的世界.docx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汇编两极格局下的世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汇编两极格局下的世界.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精品汇编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二十章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单元特征】
总体特征:
世界呈现两极格局。
政治特征:
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但西欧、日本要求摆脱美国的控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形成,但中苏关系破裂,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化。
经济特征: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恢复——滞胀——再恢复的发展轨迹;主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虽有所恢复和发展,但由照搬了苏联模式,改革成效不大,潜伏着各种危机;亚洲各国的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各有特色。
国际关系特征:
形成了美苏两极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美苏争霸经历三个阶段;殖民体系崩溃,第三世界兴起。
【考点清单】
1.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1)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2)对德国、日本法西斯的处置;(3)两极格局的形成。
【解析】由于本考点属于二十世纪第二个国际关系体系,故它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长效热点。
对“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应全面掌握雅尔塔体系的背景、概念、内容、评价并了解联合国成立时间、总部、主要机构和宗旨;对“对德国、日本法西斯的处置”应在比较的基础上找出对德日法西斯处理彻底性方面的差异;对“两极格局的形成”应全面分析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和初步结果。
2.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提法变得更简略)。
【解析】2008、2009年考纲虽对本考点内容提得较简略,但涉及美国、西欧、日本等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故高考对本考点十分重视。
对“美国”应抓住二战后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并分析其原因;对“西欧”在分析经济恢复的普遍性措施的同时突出联邦德国的特殊性,分析欧共体成立的背景、目标和影响;对“日本”在分析经济恢复与发展原因基础上点明其经济发展成就,指出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的同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对“矛盾与问题”应强调在总体稳定、缓和的同时存在一些矛盾冲突与新问题(阶级矛盾、社会危机、右翼势力)。
3.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1)战后初期的苏联和亚洲人民民主国家(2008、2009年考纲新增考点);
(2)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3)苏联的改革和挫折与东欧的变革;(4)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苏联的改革和挫折、东欧的变革,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战后初期的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08、2009年全国文综高考历史考纲未作要求;亚洲人民民主国家,是2008、2009年全国文综高考历史考纲的新增考点。
对“战后初期的苏联”在概述其建设成就的同时应了解其存在的问题;对“亚洲人民民主国家”应了解蒙古、朝鲜半岛、越南的概况;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应突出新中国诞生的世界历史意义,指出社会主义阵营从形成到崩溃的过程并简述该阵营的作用;对“苏联的改革和挫折”应了解苏共二十大,分别概括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失败原因;对“东欧的变革”应熟悉南斯拉夫、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克改革的核心内容与改革的结局;对“中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应突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决策和十六大的建设目标。
4.美苏争霸(提法上去掉了争霸格局的“发展”):
(1)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
(2)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美苏关系。
【解析】因为两极格局解体,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故本考点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
对“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应分析赫鲁晓夫改变斯大林时期的对美政策,全面掌握第一阶段争霸特征(既缓和又紧张,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及其表现;对“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美苏关系”应突出争霸第三阶段的特征(美强硬苏收缩)及其表现与原因。
5.亚洲经济的发展(提法把“韩国与新加坡经济发展”变为“东亚和东南亚”):
(1)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经济的发展;
(2)印度经济的发展;(3)西亚国家经济的发展。
【解析】由于中国改革开放要汲取亚洲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故五年以来的高考对本节年年有题,且年年升温,本节考点已成为历年高考的重点和长效热点。
2008、2009年考纲提法改变,在意图上更强调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措施及经验教训。
对“东亚和东南亚各国经济的发展”在分析共同历史遭遇、共同发展任务和共同发展措施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对新加坡、韩国、马来西亚和泰国的个案分析;对“印度经济的发展”应明确其经济模式并归纳发展成就和阻碍因素;对“西亚国家经济的发展”应指明西亚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了解产油国与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斗争、归纳西亚经济发展的共同措施(“一提两改”)与存在的矛盾、冲突。
【知识梳理】
本单元主要叙述1945年9月二战结束至1991年苏联解体的世界历史。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下册第四章第五节不作考试要求)
(1)国际关系体系方面: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形成;联合国组建;对德日法西斯进处处理;“冷战”与“热战”并存;美苏争霸。
一.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和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战后初期世界形势和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1.背景:
二战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
(1)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2)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经济、军事);
(3)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军事政治大国(经济不行)。
2.概念:
二战结束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的国际关系格局。
3.评价:
(1)正:
体系在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对世界各国和平运动和政治民主化进程起了推动作用。
(2)反:
体系建立在美苏势力均势基础之上,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
4.联合国:
(1)时间、地点:
1945年10月,美国纽约。
(2)主要机构:
大会和安理会(惟一有权;大国一致)。
(3)主要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
(二)对德日法西斯的处理
1.对德国:
纽伦堡审判较彻底;苏美法英分区占领德国。
2.对日本:
东京审判不彻底(战犯免起诉;保留天皇制);美国独占日本。
(三)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对抗)
1.根源:
美苏双方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矛盾冲突加剧。
2.过程:
(1)揭开序幕:
丘吉尔“铁幕”演说;
(2)全面开始:
杜鲁门主义;
(3)大规模应用:
马歇尔计划;(4)最终确立:
北约、华约组织建立。
3.影响:
(1)不利:
两强相争,世界长期不宁;
(2)有利:
两强相衡,避免世界大战。
理解:
“冷战”政策
1.含义:
二战后美国采取的遏制苏联为中心的非战争政策。
(战争以外的一切手段)
2.性质:
既有两种社会制度尖锐对立的性质,又有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性质。
二.美苏争霸
(一)美苏争霸格局的形成
1.概念:
美苏双方争夺世界霸权,争夺世界领导权的斗争,是美苏“冷战”(非战争对抗)后的另一种对抗形式。
2.赫鲁晓夫改变对外战备:
斯大林:
对抗不争霸;赫鲁晓夫:
“合作”要争霸。
3.格局的发展:
(1)形成:
50年代后期(格局明朗化);
(2)消亡:
90年代初期(只是美苏争霸格局不存在,但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仍然存在)
(二)第一阶段
1.时间: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期。
2.特点:
美苏之间既缓和又紧张,战略优势在美国方面。
3.表现:
(1)缓和:
签订对奥和约;承认联邦德国;赫鲁晓夫访美。
(2)紧张:
柏林墙的修筑;古巴导弹危机(当时美国总统是肯尼迪)。
(三)第二阶段
1.时间: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末。
2.特点:
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转攻为守,战略优势在苏联方面。
3.表现:
(1)苏联积极进攻:
在亚、非进行一系列扩张,直接威胁海湾地区和印度洋地区。
(如侵略阿富汗)(原因: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军拥有核军备优势)
(2)美国战略收缩:
从越南撤军;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
(原因:
尼克松总统时期,美国面临“危机”加“泥潭”处境)
(四)第三阶段
1.时间:
80年代。
2.特点:
美国态度强硬,苏联全面收缩。
3.表现:
(1)美国:
实施新遏制政策(打小规模局部战争,排挤苏联势力);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带动美国经济,拖垮苏联经济)。
(2)苏联:
裁减军备;从阿撤军;同中和好;放松东欧。
(原因:
美国经济复苏繁荣,苏联经济实力整体落后)
(2)资本主义世界方面:
以美国、联邦德国和日本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恢复发展;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资本主义世界也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亚洲国家经济发展各具特色。
三.战后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一)美国:
1.经济发展轨迹:
稳定发展—放缓滞胀—经济复苏—经济繁荣。
2.二战后至70年代初:
稳定发展
(1)措施:
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发展新兴工业;进行宏观管理。
(2)结果:
经济稳定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生产总值增加。
3.70年代:
放缓滞胀
(1)原因:
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中东石油危机引发二战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2)结果:
美国经济出现衰退,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美国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
①特征:
经济发展缓慢,出现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局面。
(咽不下;排不出)
②实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一种表现形式。
③根源:
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基本矛盾。
(社会化大生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
4.80年代:
经济复苏
(1)措施:
少收税、少支出、少干预。
(“三少”)
(2)结果:
经济持续增长,通货失业降低;财政赤字上升,经济负担沉重。
(少支出很难做到)
5.90年代以来:
经济繁荣
(1)措施:
大刀阔斧的改革(自主经营和国家干预结合)—软硬兼施
(2)结果:
增长加快通货降,就业上升赤字减,出现盈余呈繁荣。
(3)特征:
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补充:
1.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的共因: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调控;
(2)采用最新科技,参与国际竞争。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
英国霸主→美国霸主→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多极化趋势
(二)西欧
1.西欧共同发展:
(1)措施:
实行社会改革;利用美国援助;加强宏观指导;发展新兴产业。
(2)结果:
50年代初,恢复到战前水平;五六十年代,呈现繁荣景象;六七十年代,一体化进程加快。
2.联邦德国(西欧最强经济大国)
(1)原因:
①推行政治改革:
清除法西斯主义,实行经济非军事化;
②美国扶持德国:
保留工业基础,提供大量援助;
③切实可行政策:
宏观管理市场运转,注意发展科技教育;
④较高劳动素质:
德国人民辛勤劳动。
(2)结果:
50年代,经济繁荣时期;60年代初,欧洲头号大国。
3.欧共体:
(1)时间、总部:
1967年,比利时布鲁塞尔。
(2)来龙:
欧洲煤钢联营、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联营。
(3)去脉:
1993年,欧盟。
(4)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集团(或区域集团化组织)。
(5)原因:
苏联威胁日益严重,美国渗透不断加强,为了谋求独立、安全和发展,必须密切联合加强合作。
(浓缩:
共同威胁、共同需要)
(6)目标:
争取成员国之间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提高西欧的整体实力。
(浓缩:
交流、发展、提高)
4.三足鼎立局面形成
(1)表现:
①经济:
西欧、日本经济实力增强,在国际市场上成为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②政治:
西欧、日本在外交上奉行相对独立的政策,不愿唯美国马首是瞻。
(2)影响:
①经济:
严重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逐渐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②政治:
美苏两极格局受到冲击,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三)日本
1.原因:
(1)进行社会改革:
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2)美国扶植日本:
限制日本→扶植日本;靠蒋反苏→用日反共;
(3)经济非军事化:
国防费用小,建设资金足;
(4)外向发展战略:
引进先进科技,产品更新换代;
(5)重视科技教育:
培养人才;
(6)抓住朝越战机:
利用美军订货,刺激经济发展。
2.结果:
(1)已成为经济大国:
1955年,快速发展时期;六十年代末,二号经济大国;1987年,人均产值首位。
(2)正谋求政治大国:
增加军费、海外派兵、美日伙伴、企图入常等。
归纳:
1.二战后德、日经济腾飞的共同原因和成功经验
(1)共同原因:
进行社会改革;利用美国援助;经济非军事化;重视科技教育。
(2)成功经验:
引进外资技术;重视科技教育;切实可行政策。
2.二战后美日关系的变化
(1)40年代中期,美国独占日本,实行政治民主化改革;
(2)50年代初期,结束占领状态,大力扶植日本,把日本变为对抗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据点;
(3)从50年代中期起,美日经济竞争日益加剧,但军事政治同盟关系加强。
(四)矛盾与问题
1.矛盾有所缓和:
推行福利政策,人民生活改善。
2.问题大量存在:
(1)阶级矛盾仍然存在;
典型事例:
麦卡锡主义在美国盛行。
实质:
美国资产阶级掀起的疯狂反共浪潮。
原因:
美国长期推行反苏反共政策;苏联强大和新中国成立使意识形态斗争加剧。
(2)社会危机不断加深;如:
种族歧视(黑人民权运动)、毒品泛滥、贫富悬殊、社会暴力(青少年犯罪与邪教活动)等。
(3)极右势力沉渣泛起。
(极右势力指法西斯残余)
原因:
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等极右势力余孽难除。
表现:
德国纳粹分子再度活跃;日本企图重温军国主义旧梦。
四.亚洲经济的发展
(一)东亚和东南亚经济的发展
1.相同遭遇(除日本外):
(1)都曾遭受西方殖民侵略(葡西荷);
(2)都曾受日本法西斯侵略。
2.发展特点:
亚洲各地经济发展速度很不平衡。
3.相似措施:
(1)政治上:
召开“亚非会议”,遵循和平共处原则;建立东盟并继续扩大。
(2)经济上:
加入亚太经济组织(APEC);“一抓二调三参”(抓住发展机遇;调整经济战略;参与国际竞争)。
4.新加坡:
(1)政治独立:
殖民——自治(1959年)——独立(1965年)
(2)发展条件:
不利的是地少人多资源缺市场小;有利的是交通便利人才多。
(3)发展措施:
①调整发展战略;②发展科技教育(重视德育,提高素质);③稳定社会秩序(法治社会、高薪养廉等)。
(4)建设成就:
成为工业发达、贸易繁荣、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工业国家。
5.韩国:
(1)措施:
确定五年计划,引进外资技术,不断调整战略,鼓励出口贸易。
(2)成果:
经济稳定高速发展。
(三星、现代、LG)
6.泰国、马来西亚:
(1)措施:
加强邻国合作,引进外资技术,利用本国劳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对外贸易。
(2)成果:
经济持续增长。
7.发展优缺点:
(1)优点:
大量引进外资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发挥了很大作用。
(2)缺点:
①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国外市场,经济发展风险增加了许多。
(如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泡沫经济”等);②政坛丑闻不断。
(如韩国全斗焕、卢泰愚、金泳三)
(二)印度经济的发展(南亚)
1.发展模式:
混合经济(国营经济和私营经济共同发展)
(1)国营:
资本主义政府投资的经济形式,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基础设施、金融等部门;
(2)私营:
资本主义私人投资的经济形式,主要集中在农业、轻工业、服务业等部门。
2.发展成就:
工业体系齐全,粮食基本自给,科技令人瞩目。
3.存在问题:
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矛盾和宗教矛盾复杂。
事例如:
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发达国家转移污染严重企业;两任总理英•甘地和拉•甘地母子都遭暗杀;增加军费搞地区霸权;印巴战争等。
(三)西亚国家的经济发展
1.基本特点:
发展方式有很大差别(是否靠石油);发展速度非常不平衡(迅速或缓慢)。
2.最大特点:
石油工业发展迅速,产油国日益富裕。
3.西亚产油国同西方石油垄断资本的斗争
(1)原因:
西亚石油财富一直为西方大国控制,没有给当地经济带来繁荣。
(2)方式:
发起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
(3)目的:
联合起来,逐步摆脱石油垄断资本的控制,逐步将石油工业收归国有。
4.发展措施:
一提两改
提高石油价格;改变单一结构;改善农业环境。
5.存在问题:
海湾石油富国(6个:
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联酋、阿曼)与西亚石油穷国之间矛盾尖锐。
(3)社会主义世界方面:
东欧和亚洲出现一系人民民主国家;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后又瓦解;苏联和东欧四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成效不大;中国找到了卓有成效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五.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战后初期的苏联
1.成就:
“四五计划”成就突出(工业、农业、国防)。
2.问题:
(1)体制弊端日益显著。
(联系下册第一章第三节)
(2)政治生活极不正常。
(个人崇拜有增无减,民主法制继续破坏)
(3)文化领域错误批判。
(把学术问题当政治问题批判)
(二)东欧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1.背景:
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东欧各国把民族解放斗争发展为人民民主革命。
2.性质:
无产阶级领导的、无产阶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的联合专政。
(和无产阶级阶级专政有联系,也有区别)
3.方式:
(围绕苏军所起作用的大小)
(1)配合:
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
(2)协助:
罗(马尼亚)、保(加利亚);
(3)主要:
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4)占领:
民主德国(东德)。
4.胜因:
本国革命(内因);苏联援助(外因)。
5.巩固:
照搬苏联模式
(1)原因:
①自身落后(除捷克、东德外,大多数东欧国家落后);②苏联强迫(随着冷战加剧,苏联加紧对东欧控制)。
(2)时间:
1948年—1953年。
(3)影响:
①初期为恢复和发展东欧各国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初步改变了落后面貌。
②后来逐渐束缚了社会主义各国的发展,为日后国民经济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亚洲人民民主国家
1.蒙古
(1)中国承认独立。
(1946年中国国民政府承认,1945年雅尔塔协定内容)
(2)完成经济转型。
(1958年,畜牧业国转为农业工业国)
(3)社会主义改造。
(1959年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2.朝鲜
(1)美苏分驻南北。
(38N)
(2)南北分别建国。
(1948年,韩国、朝鲜建立)
3.越南
(1)抗日斗争取胜。
(1940年9月—1945年8月)
(2)建立人民政权。
(1945年9月,建立越南民主共和国)
(3)九年抗法取胜。
(奠边府战役取胜;日内瓦协定签字:
越、老、柬独立)
(4)越南南北分裂。
(1954年,17N越南北方获得解放)
(5)越中团结抗美。
(6)越南实现统一。
(1975年)
(四)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1.新中国诞生的世界意义:
揭开中国新篇;改变世界力量。
2.形成标志:
欧亚人民民主国家与新中国建交并开始合作。
3.成员:
欧8亚6
欧洲:
苏、德、波、捷、匈、罗、保、阿(不含南斯拉夫)
亚洲:
中、蒙、朝、越
4.作用:
巩固成果,支持解放,反对侵略,维护和平
5.解体:
(1)标志: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军侵入捷克。
(2)原因:
苏联大国沙文主义恶性发展。
(五)苏联的改革和挫折
1.斯大林逝世与权力过渡1953年3月5日
马林科夫短暂执政(1953年3月至9月),赫鲁晓夫随即掌权。
2.苏共二十大1956年2月
(1)内容:
总结报告、秘密报告
(2)影响:
国内方面:
会后苏联全国开展了批判斯大林的活动,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进行了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但赫鲁晓夫未对斯大林作全面评价,也没有深入分析斯大林犯错误的原因(小农经济根源),引起国内思想混乱。
国际方面:
引起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对苏联模式的反思,促使他们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如中国1956年《论十大关系》报告及中共八大);帝国主义趁机掀起反苏反共浪潮,一度造成东欧政局的动荡(偶像倒,方向迷:
如匈牙利事件和波兹南事件)。
3.赫鲁晓夫改革(1953年—1964年)(小改大不改)
(1)重点:
农业(减税提价卖机械,大量垦荒种玉米。
扩大玉米种植不符合苏联的光热条件)。
(2)工业:
下放权力、精简机构。
(3)败因:
缺乏正确指导思想,缺乏实事求是精神。
(对斯大林模式继承多于批判,延续多于改革)
4.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年—1982年)(前好后不好)
(1)重点:
重工业。
(2)成果:
执政前期有成效(军备增长,生活改善)。
执政后期有问题(专断增长、政治僵化、体制衰退、矛盾丛生)
(六)东欧的变革
1.背景:
东欧各国照搬苏联模式,造成了消极后果。
使它们产生了摆脱苏联模式束缚的强烈愿望,大多数东欧国家先后走上了改革的道路。
2.概况:
(1)南斯拉夫(最早)
①措施:
社会主义自治制度。
②结果:
国民经济获得发展,自治体制带来许多问题。
(2)波兰(哥穆尔卡)
①措施:
中央计划与企业自治相结合。
②结果:
未取得明显成效,长期无法摆脱困境。
(3)匈牙利(卡达尔)
①措施:
中央管理与商品关系、市场积极作用联系。
②结果:
60年代取得成效,经济发展较快(“东欧消费者的天堂”);7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困难,生活水平下降。
(4)捷克斯洛伐克(杜布切克)(最晚)
①措施:
政治经济外交全面改革(民主、市场、独立)(“布拉格之春”)
②结果:
苏军占领捷克,改革由此中断。
(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十一届三中:
走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十六大:
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
比较分析:
1.东欧变革的共同点:
(1)共同原因:
照搬模式受其害,苏共“二十”供契机
(2)共同措施:
中央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3)成效不大的共因:
未根本冲破苏联模式
2.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的异同
(1)相同点:
原因上都有苏联模式消极后果引起人们不满、苏共二十大促进改革呼声高涨和外国敌对势力煽风点火。
性质上都由人民内部矛盾转化为敌我矛盾。
影响上都造成巨大的人员和经济损失,促进改革到来。
(2)不同点:
后者比前者规模大、损失大。
后者演变成反革命暴乱。
前者波兰政府自己平息;后者匈牙利政府在苏军援助下平息。
【要点透析】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比较
(1)相同点:
①背景:
都是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的;②实质:
都是大国间军事、经济实力对比均势下妥协的产物,都是大国主宰世界国际关系新格局、新秩序;③特点:
都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④结局:
都由于体系内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不平衡而趋于瓦解。
(2)不同点:
①前者体现英法美多个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后者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②前者是帝国主义大国间的妥协,后者则是帝国主义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③前者在大战结束后两年内形成,后是战争临近结束和战争初期形成的;④前者是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后者打破了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⑤前得影响的时间没有后者长,影响的范围不及后者广;⑥前者是建立在对战败国的掠夺基础之上的,必然随着德国的崛起而瓦解,后者是两个战胜大国之间的妥协,必然随着一方的解体而瓦解。
2.德、日两国对“二战”历史持不同态度(能否正确对待)的原因
(1)由战后盟国对德日法西斯的不同处理造成的。
纽伦堡审判比较彻底,使法西斯分子受到应有的惩罚。
东京审判时对一些曾经杀害许多中国的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予起诉,美国还设法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
(2)由受害国对法西斯的不同态度造成的。
欧洲受纳粹侵略和奴役的国家从未放弃对德战争索赔和追捕漏网战犯。
亚洲受害国家对日本过于宽大,不仅宽恕日本战犯,而且基本放弃对日战争索赔,
(3)两的国宗教信仰不同。
德国人主要信仰基督教,基督教要求认罪者必须真诚“谢罪”,用行动“赎罪”。
日本人主要信仰神道教,视“认罪”、“谢罪”为耻辱。
(4)两国的文化思想底蕴不同。
德意志民族富于思想、善于思辩,能对给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