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考前阶段性系统复习声现象附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0412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68.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考前阶段性系统复习声现象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考前阶段性系统复习声现象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考前阶段性系统复习声现象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考前阶段性系统复习声现象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九年级物理考前阶段性系统复习声现象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考前阶段性系统复习声现象附答案.docx

《九年级物理考前阶段性系统复习声现象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考前阶段性系统复习声现象附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考前阶段性系统复习声现象附答案.docx

九年级物理考前阶段性系统复习声现象附答案

九年级物理考前阶段性系统复习——声现象(附答案)

姓名:

____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____

题号

一、实验,探究题

二、计算题

三、填空题

四、综合题

五、选择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实验,探究题

(每空?

分,共?

分)

1、 气温影响空气的疏密程度,气温越高,空气越稀薄,则声速越大,因而产生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

于是在地表面上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是向上拐弯的。

(1)烈日炎炎,在沙漠或戈壁滩上,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喊叫,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声音在传播时向________拐弯。

(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若枫桥到寒山寺的距离为680m,客船里的乘客听到钟声至少是________s前僧人撞击钟面而传来的。

(假如当时的气温是15℃)

夜晚钟声传播距离比较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空气的温度有关,在一定的范围内,其关系如下表格所示:

 ⑴如果测得今天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为338.2m/s,则今天的气温是__________℃.

空气温度t

℃/

0

5

10

15

20

25

……

声音速度v/m•s-1

331

334

337

340

343

346

……

 ⑵有甲、乙两辆汽车,甲车在后,乙车在前,沿平直的公路上分别以20m/s和10m/s同向行驶,当相距660m时,甲车鸣笛,经过________s,乙车司机听到甲车的鸣笛声,乙车司机听到甲车的鸣笛声立即鸣笛,当甲车司机听到乙车的鸣笛声时,两车相距________m。

若当时气温为15℃. 

3、小月和小明看见一个金鱼缸里有一条金鱼正在欢快的游动,他们走近并用手拍了一下金鱼缸,金鱼马上被吓跑了。

小月认为是拍鱼缸的声音把金鱼吓跑的。

小明认为是金鱼看到人的手势被吓跑的。

你认为金鱼被吓跑的原因是什么?

请说出你的观点,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观点。

要求写出实验器材和方法。

4、小丽等同学“探究声音的产生”的装置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靠近音叉.

(1)当小丽同学用小锤敲击音叉的时候,既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又能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思维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等效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类比法).

(3)若实验过程中小丽同学加大敲击音叉的变化:

①听到和看到的现象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现象的变化,你又可以总结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6分,每问2分)小华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实验步骤: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鞋盒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鞋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

材料

衣服

报纸

平装书

塑料袋

袜子

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m

2.1

2.8

3.7

5.2

1.2

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     (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小华所得数据可知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      (填“好”或“差”),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       (选填“强”或“弱”).

(3)

如果在给你一块海绵材料,你认为其隔声性能与报纸相比,       (填“海绵”或“报纸”)隔声性能好一点.

6、声音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为了认识声音,某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了探究。

实验一: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溅起水

花。

实验二:

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入烧瓶中,摇一摇瓶子,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

然后取下软木塞点燃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里的响声比原来小很多。

实验三:

支起自行车,一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则拿一硬纸片并让纸片一头伸进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随着车轮转速的加快,纸片发出的声音会越来越尖。

以上三个实验中,实验______表明发声体在振动。

另外两个实验分别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请简要回答或计算出下列问题。

⑴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

  

⑵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

⑶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能否进行太空测距?

为什么?

⑷请你再说出超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两个应

用的实例。

7、在信息量猛增的今天,手机是信息交流的必备工具,它在使用过程中有许多的物理知识,请提出两个与手机相关的物理问题,并针对问题做出回答:

(知识点不能重复)

例如:

问:

手机来电话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

答:

声音是由于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1)问:

                                                        

答:

                                                           

(2)问:

                                                        

答:

                                                           

8、如图14所示,是某班物理兴趣小组成员探究声现象的一些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某同学耳朵紧贴在课桌一端的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端用手轻轻地敲击;再使耳朵离开,用手以同样大的力度敲击桌面。

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说明             ;

(2)乙图用塑料袋把闹钟套好,然后放入水中,把水管伸入水中,可以听到闹铃发出的声音,说明                     ;

(3)丙图中当不断地抽气时,手机的播放的音乐声在逐渐地减弱,说明             。

(4)丁图中,将一个矿泉水去底后,扎上橡皮膜,然后对火焰用力敲橡皮膜,发现火焰会摇动,说明                         。

9、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棉布、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

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刻度尺。

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        。

你认为另一种器材不适合做声源的原因是                                                       

                                                                      。

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

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好的是_________。

方案A:

让人站在距离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到声音的响度;

方案B:

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

差的顺序为                    。

材料

棉布

锡箔纸

泡沫

响度

较响

较响

材料

棉布

锡箔纸

泡沫

距离/m

1.5

2.0

1.0

10、小明同学在生活中发现当两个人离得很远时,无论你怎么大声讲话,都很难听见;而对一群人讲话,有的人能够听见,有的人却听不到。

【提出猜想】小明对此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1)对此现象你的猜想是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                              (填出一个因素即可)有关。

【实验探究】为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利用音频信号发生器和小华同学一起进行了探究实验。

(2)将信号发生器的频率旋钮置于5Hz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改变音量的大小,始终听不到声音,一段时间后,实验者产生烦躁的感觉。

此现象说明:

                                。

(写出一条即可)

(3)将音频发生器的频率旋钮置于200Hz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至合适位置,距离信号发生器5m时能听到声音,向前走到8m时完全听不到声音。

此现象说明人耳能否听见声音与            有关。

(4)小明和小华都站在距离信号发生器10m的位置,转动音量开关,小华听到声音时,小明仍然不能听到。

要使小明能听到,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在生活中,扩音器与此目的相同。

扩音器中的扬声器是一个把       信号转化为       信号的装置。

【实验扩展】(5)不考虑空间因素,如果宇航员在“天宫一号”太空授课时演示此实验,           (选填“能”或“不能”)成功。

利用上述设备还能研究的问题是:

                                                                                                                                                                                                                                                                                                                                                                                                                                           (可添加其他仪器等,写出一条即可)。

11、如图所示,小明和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一次性喝水用的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表明:

                         。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某研究小组利用以上两个纸杯和一些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又进行了探究“音调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

他们选用的琴弦长度

、材料在上图(右)中已标出【其中琴弦的的直径(即粗细)关系:

a=c=d<b】,并且每根琴弦固定在“音箱”上的松紧程度一致。

①若他们想研究“音调的高低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应选择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而长度不同的琴弦,即琴弦           (选填符号a、b、c或d)。

②若选择琴弦a和b,则是为了研究                          

         。

③两位同学还可以选择琴弦

               (选填符号a、b、c或d),研究“琴弦音调高低与材料的关系”。

12、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

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发出很大的响声,但是他看到桌子几乎没有振动,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 

题:

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

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

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

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

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_______.(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

猜想_________(填序号)是正确的.

   (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

   

 A.提出猜想假设;B.得出结论;C.分析归纳;D.实验研究;E.发现并提出问题

 你认为小明他们的探究活动依次采取的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13、小伟所在的实践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对声音进行探究。

实验一: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槽中的水,发现溅起了水花。

实验二:

用细线把一个小铃铛悬

挂在软木塞的下端,并置于烧瓶中,轻轻摇一摇烧瓶,会听到清晰的“叮当”声,然后取下软木塞,将点燃的酒精棉球放入瓶中,待火熄灭后,迅速塞紧软木塞,再摇瓶子,听到瓶子中的响声比原来小得多。

实验三:

把自行车支起来,一只手转动自行车的脚踏板,另一只手拿着硬纸片,让纸片的一头伸到自行车后轮的辐条中。

先慢慢转,这时可以听到纸片的“轧轧”声;再加快转速,纸片发出的声调就会变高;当转速达到一定程度时,纸片就会

尖叫起来了。

(要特别注意安全,不要把手伸到辐条中)

以上三个实验中,能表明发声体在振动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另外两个实

验分别表明:

(1)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为了探究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A:

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B:

借肋于仪器观察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图像不同。

C:

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D:

用一张硬纸片先后在木梳的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听声音的变化。

(1)你认为,能说明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       。

(选填字母)

(2)其他现象虽然不能说明声音和传播产生的条件,但是分别说明了什么问题?

①       (选填字母)说明               。

②       (选填字母)说明                。

 

评卷人

得分

二、计算题

(每空?

分,共?

分)

 

15、一个人在远处用望远镜注视山坡上的木工以每秒1次的频率钉钉子,他听到声音时,恰好看到击锤动作,当木工停止击锤后,他又听到了两次击锤声,木工离他多远?

16、王伟同学研究了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关系,并记录了实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根据记录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并估算出他有意留出的空格中应该填写的数据(要求写出估算的过程)。

音名

中央

C1

D2

E3

F4

G5

A6

B7

唱名(C调)

Do

Re

Mi

Fa

Sol

La

Si

Do′

频率/Hz

264

297

330

352

396

440

528

弦长

评卷人

得分

三、填空题

(每空?

分,共?

分)

 

17、如图所示,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     中传播;丙图中小白兔能分辨出叫门的不是外婆,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

    甲       乙          丙

18、 2012年10月底,飓风桑迪袭击美国。

飓风往往会产生次声波,次声波的频率小于      Hz;现在,次声波还被研发成武器,受到这种武器攻击的人会东倒西歪,浑身无力,这说明次声波可以传递        ;其实,抵御这种新型武器也不难,只要在它面前设置一条真空带即可,这是因为                      。

19、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

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这说明          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这又是为什么呢?

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20、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1)这个钓鱼的小儿面对路人的询问,只是招招手却默不作声。

这是因为他知道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__________中传播。

(2)小儿招手______(选填“会”或“不会”)产生波动,鱼儿听不见的原因是__________。

21、在交通繁忙的路口,环保部门有时会安装某种装置——噪声显示牌,用来监测路口的“动静”,显示牌的示数会随着声音的变化而变化,如“60,70,80,……”显示牌示数的变化反映了声音的       发生了变化,显示牌示数的单位是        。

22、2014年1月3日19:

30,原创音乐真人秀节目《中国好歌曲》在央视三套震撼亮相,刘欢、杨坤、周华健、蔡健雅四位音乐导师将挑选12支金曲收入各自制作的“原创专辑”。

当晚来自云南丽江的歌手周三演唱的《一个歌手的情书》,以真情的流露和如同念白的演唱手法“唱哭”了几位导师,在微博上也引发网友热议。

周三弹奏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声音的    ;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在    处减弱噪声;我们可以感受当时周三唱歌时心情的失落和无奈,这说明声可以传递    。

评卷人

得分

四、综合题

(每空?

分,共?

分)

 

23、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 (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器材还有:

音叉、机械闹钟、鞋盒。

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小明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

他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最佳的是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

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

距离

较长

响度

较响

较响

24、王伟同学研究了均匀拉紧的琴弦发音频率与弦长的关系,并记录了实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你根据记录表中的有关数据,分析并估算出他有意留出的空格中应该填写的数据(要求写出估算的过程)。

25、利用回声可以测量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

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从海面向海底垂直发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接收到回波信号,已知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请简要回答或计算出下列问题。

⑴人耳能听到超声波吗?

为什么?

 ⑵被测量处海洋的深度为多少?

 ⑶利用超声波的反射能否进行太空测距?

为什么?

⑷请你再说出超声波在实际生活中的两个应用的实例。

26、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为10 kHz~30 kHz,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强的指向性。

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

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_____kHz到______kHz。

(2)①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发出的声波信号在10 s内接收到经潜艇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与潜艇的距离s1是_______(设声波在海水中传播速度为1 500 m/s)。

②停在海水中的潜艇继续监控潜艇,突然接到潜艇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的速度是20 m/s,方向始终在潜艇、的连线上,经后潜艇B与潜艇的距离s2为_________。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为什么?

27、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

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

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

 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

结论是            。

 (3)根据实验③提出一个猜想:

蜜蜂的发声部位                 

(4)从实验③和④可得出的结论是:

蜜蜂是靠                  发声。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小学生发现蜜蜂发声并不靠翅膀

2003年8月,湖北监利县科技副县长到黄歇口镇中心小学,看望一位名叫聂利的六年级小学生,并向她请教一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笔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