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元宵节习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40160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岭元宵节习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温岭元宵节习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温岭元宵节习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温岭元宵节习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温岭元宵节习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温岭元宵节习俗.docx

《温岭元宵节习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岭元宵节习俗.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温岭元宵节习俗.docx

温岭元宵节习俗

温岭元宵节习俗

篇一:

温岭人过年风俗

温岭人过年风俗

年礼

送猪肉

送猪肉,是女婿送给岳父家的,一般在年里古历十二月廿十几送,所以又叫“年夜肉”。

过去,大户人家,送猪肉时还有用杭州蓝等送礼物。

现在人们送猪肉一般都折算成钱。

(陈丹林口述)

石塘人在古历十二月时也要给丈母娘送猪肉,过去有句古话说:

“生囡能吃30多斤猪肉”。

现在女婿家到岳父家送猪肉,有各种各样的礼品,也有改为送钞票的,请岳父母家自己选择。

(江招花口述)

办年货

做年糕

做年糕有诸多讲究,过去不是机器做糕的,一般都是用捣臼做的,几户人家拼起来做,为了吉利,做糕前,要先用早稻秆将炊糕用的饭蒸燂一下,意为祛除不吉,另外,做糕时还要防止病人经过,大致意思是病人不吉利,尽量不要经过。

做糕时,要做糕儿头,还要做三牲米鸡和糕元宝,这三牲米鸡包括鸡头、猪脚、猪头,都是用糕捏着做的,这些可用于谢年和拜土地爷时候用。

糕元宝专门用于接财神。

温岭人做糕,还有一种说法:

“早春早做,迟春迟做”。

(周杏林口述)

置新衣、买年画

旧时,物质匮乏,平时节俭,很少购买物品,只有在过年时舍得花钱。

那时的腊月称“十二忙月”,忙就忙在置办年货上。

如做年糕(手工操作),捣“麻糍”(糍粑)、扼粽子,就要花费很多时间。

还有的买些小孩子喜欢的烤糖、切糖、麻片、炒米块及炒米。

人们去集市上买些年画、财神及祭祀用的香烛炮仗等东西。

(章文定口述)

接土地爷

接土地爷是农民的大事,关系到新一年收成的好坏。

土地爷是古历十二月廿七到天上娘舅家去拜岁了,正月初三夜转回来,所以要在这一天傍晚接土地爷。

过去接土地爷要有包袱、雨伞,接土地爷的人家先将这两件东西准备好,然后朝西北方向走,因为土地爷是从天门西北角下来的。

接土地爷时也要点香,点三支香就够了,接时,接土地爷的两人要一问一答,“土地爷,你转回来了?

“回来了,回来了。

“今年五谷丰登,门头顺当,谢谢土地爷。

“土地爷(:

温岭元宵节习俗)、包袱、雨伞我帮你拿”(实际上这包袱、雨伞就是主人家准备的)。

然后将土地爷接到上门,点上香、烛,接土地爷的祭品档次要比谢年的略低,祭灶司菩萨时则更低,初四晨还要去拜土地爷。

(周杏林口述)

祭祀

拜灶司菩萨

祭灶,即祭拜灶王爷,温岭人称“拜灶司菩萨”。

因传说玉皇大帝命灶王爷管理人间各家灶火,故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受到崇拜。

灶王龛就设在灶台的最高处,中间供奉灶王爷神像,两旁贴“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对联。

因灶王爷腊月廿四要上天禀奏人间一年的善恶事,故在廿三举行祭灶。

祭品主要是“祭灶糖”(一种黏性很强的糖制成),还有其它糕点、水果。

人们用祭灶糖的目的就是讨好灶王爷,糊住他的嘴,让他在禀奏时多说好话,或是使灶王爷的牙齿被祭糖黏住张不开口,免得在玉帝面前瞎汇报。

(章文定口述)

谢年

谢年要点三支香,这三支香一般是要插在盛米的“升”中,一支谢天,一支谢地,一支谢水,谢年时还要

准备三牲米鸡,另外供品还有猪肉、猪头、雄鸡头、鹅、鱼等,鱼不能用无鳞的鱼,就是说带鱼之类不能用,要用黄鱼、鲫鱼之类。

雄鸡头是必备的,所以温岭人有句老话说:

“谢年打炮仗(爆竹),雄鸡头孤栖相。

”意思是谢年要牺牲雄鸡了。

谢年时,要将这些供品放在桌上,桌子方向朝南,猪头的正方要朝南,不能横头,意思是请天地等享用。

而拜土地爷时,猪头的方向则刚好反转,要朝里面。

在谢年时,人们还要说一些祝颂的话,如“谢谢天地菩萨,今年五谷丰登,风调雨顺,平安吉庆?

?

”并希望来年也同样如此。

这里既包括谢,也包括求,既谢过去一年的保佑,又求明年的风调雨顺,合家平安。

谢年结束后要打三响炮仗(爆竹)。

谢年的时间也有讲究,一般要选农历十二月时的黄道吉日,要以潮水为准,趁着涨潮时谢年,不宜在退潮时谢年。

(周杏林口述)

腊月廿四

掸蓬壅

“廿四掸蓬壅,廿五赶长工”是温岭的一句民谚。

一般掸蓬壅(扫灰尘)都选在农历腊月廿四,可以将一年落下来的灰尘打扫干净,迎接新年的到来。

这里面有除旧布新的意思,通过掸蓬壅把旧的晦气的东西扫除了,把新的迎进来。

所以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掸蓬壅,从里到外打扫的干干净净。

掸蓬壅时,过去我们要用筻竹扎成整把,从屋瓦上刷到屋栋,包括室内的床底床后都不得要刷到,床单等也要在这一天清洗干净。

(周杏林口述)

除夕日

贴春联

春联在温岭叫“对联”,有红联对、白联对、蓝联对,后两者是丧家用。

丧家一般是第一年要贴白联对,第二年要贴蓝联对,但是现在有些人也不贴了。

以前过年,除了家里有人去世外,其他人家都要贴大红春联,图个吉利。

现在有些人家春节时不贴春联了,就是挂几个大红灯笼,或者挂红的绸布在门口装饰一下,可能是怕贴联用的糨糊会在墙上留下痕迹不美观吧。

(周杏林口述)

温岭传统习俗春节贴春联,有几副特别畅销,如“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松竹梅岁寒三友,桃李梅春风一家”、“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和气一门生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

除夕夜

做除夜

大年三十夜黄昏就是除夕夜,我们温岭人在除夕这一天,要“做除夜”,就是跟做做“月半”一样,信仰佛教的家庭,要在做除夜时,“八碗”一桌菜,拜了先人后,烧了千张,一家人才可以吃除夜。

这烧千张也有讲究,要分三堆烧,第一堆是烧给去世的上代人,第二堆是烧给去世的上代人的人客(客人),第三堆是烧给那些路过的野鬼。

如果没有分成三堆烧,他们会搞不清楚哪一堆钱给它们用,可能会争起来,分三堆烧,方方面面都照顾到。

(周杏林口述)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除夕,温岭人称“除夜”。

这天晚上在外游子必须回归,合家团聚,谢年拜天地、祭祖先、吃“年夜饭”、发压岁钱、守岁,其乐融融。

这一习俗承载着厚重的中国式的情感聚合和人文伦理色彩。

在过去,农村里没有电,一家四代同堂,围坐在温暖的厨房内,虽然看到的只是微弱的烛光,听到的只是灶膛内噼啪的灶火声,闻到的只是锅内散发的粽子香,但一家团聚的天伦之乐,是其它一切物质享受无法相比的。

小孩子平时晚上老早就睡了,除夕夜却外兴奋,和家人一起坚持守岁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章定文述)

包粽煮粽守岁

粽按馅料来分,有白米粽、豇豆粽、红枣粽、番薯粽等。

还有一种长粽,包的时候,粽箬(箬叶)折起来,在里面放一根筷子作骨架,这种长粽可以吃到古历二月二,有一种说法是,吃了这种粽,雨打两点都没问题。

过去包好粽子,烧粽子都是用大镬,用镬灶用大柴爿烧,有时候用道(音)锅,除夕,坐在镬灶前烧粽子,同时兼有守岁的意思。

(陈丹林述)

温岭人为什么过年要包粽子,而端午一般吃麦饼?

这个问题许多人都不明白,说出道理来就是包粽子的糯米是比较高档的粮食,过去人们大都很穷,只有大户人家到端午时才能包粽子,这时候,正是青黄不接之时,新麦上场,温岭人就用新麦来做麦饼了。

而到了过年时,丰收了,这时候有糯米了,于是人们就在过年时包粽子吃。

(邵云昌述)

迈火堆

箬山人是闽南移民的后裔,有些风俗与温岭其他地方不一样。

在除夕时,有迈火堆的传统。

将腊月廿四掸蓬壅时用过的筻竹、掸尘用的东西等放在门口烧,在打了关门铳后,全家人在门外,迈过烧着的火堆进屋,进屋后当天就不再走出门,寓意将整年的晦气什么的都烧了,新年红红火火能赚大钱。

(陈其胜述)

关门铳、开门铳

除夕和大年初一凌晨,温岭人要分别打“关门铳”和“开门铳”,过去一般打三响就可以了。

按传统的说法,开门铳要在涨潮时候打,是为图个吉利,让财源如潮水一样滚滚而来。

而除夕夜的“关门铳”倒是没什么讲究。

(周杏林口述)

正月初一

禁忌篇

大年初一时,不能用刀的禁忌,那大年初一怎么烧饭啊?

有办法,在三十夜黄昏,就将第二天要烧的原料如猪肉、菜、糕等切好、备好,第二天就可以烧着吃了。

大年初一这一天,还有水不能倒地上的禁忌,如果将水乱倒在地上,那是罪过的事,有对天地不敬的说法。

过去,洗过脸的面桶水,不能直接倒在地上或者阴沟里。

大年初一这天,对于小孩子来说,要求他们在这一天不能哭,还有不能乱说话。

(周杏林口述)

大年初一,石塘有不扫地的风俗,哪怕地上丢了一些垃圾,这一天也不扫地。

如果邻居在大年初一这一天到你家,初二是可以走动。

初一如果没有走动过,初二这天就不能到你家,因为初二是赶座祭拜去世的人的日子。

(江招花口述)

大年初一不动刀、不泼水、不扫地、不倒垃圾称“聚财”,也称“积福”。

因传说动会削减财气,泼水会泼掉财源,扫地会扫走财运,倒垃圾会堵住财路;人们又认为,初一是开年的第一天,第一天只吃不做享清福,以后就会天天享清福。

为“聚财”、“享清福”,人们年三十扫完“过年地”、倒好垃圾后,搬来一只专倒脏水的大缸,放在天井里,以免脏水泼洒在地上。

同时烧好“过年饭”,并把初一须动刀加工的菜肴全部切好备用。

(章定文述)

衣食篇

石塘、箬山,正月初一这一天,新媳妇包括进门不到两三年的媳妇,一早就要烧桂圆茶,端给家里的长辈吃,长辈们要给回手礼。

在正月初一这一天,石塘、箬山人一般是早上吃索面,中午要吃山粉圆(定粉圆),这种圆是有尖嘴的小圆,夜里吃的这一餐,一般是三十夜黄昏除夕时烧的一锅燥饭(干饭)。

正月初一这一天,石塘、箬山家家户户还要准备一些水果等零食招待客人,其中红枣是户户人家必备的,闽南说是“呷枣,年年好”。

(陈其胜述)

石塘的年俗与温岭其它地方大同小异。

只在吃的方面有所不同,年糕有的、粽子也是有的,不同的是做糖阄,它是用红糖加上糯米等捣成,有三勾七、四勾六等。

大年初一这一天,石塘人中午家家户户基本上要吃山粉圆,馅料有红糖、芝麻、花生等。

过年时,老一辈的石塘妇女,有的要梳头髻,还要戴花过新年。

(江招花口述)

正月初二

祭拜

赶座头

正月初二是祭拜上一年去世的人的日子,称为“赶座”、“赶座头”。

大年初一这一天,如果有某一姓的地方上人去世了,其他同姓的人要在初一这一天去拜座头。

一般是拜三拜,小一辈的人去拜,去世人的儿子不用回拜。

初二这天,是亲戚来赶座,第二年则是初三赶到座,现在有的一般初三都不做座头了。

有人去世的人家,第一年要贴白联对,第二年是贴蓝联对。

(周杏林口述)

正月初四

拜岁

温岭人过年,要给小孩子送压岁钿(压岁钱)和拜岁钿,压岁钿寄托了长辈对晚辈的希望,拜岁钿则是拜岁时亲戚家的长辈给小孩子的。

现在这两个风俗在温岭还在流传,不过,压岁钿、拜岁钿的数目是比过去大得多了。

(陈丹林述)

篇二:

乡土温岭——渔区特色风俗文化

乡土温岭——渔区特色风俗文化(20XX-04-0919:

49:

09)

转载▼

标签:

分类:

家乡文化

家乡

石塘

温岭

文化

大奏鼓

扛台阁

扛台阁作为温岭石塘箬山一代祖籍闽南渔民的庆丰收习俗,流传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扛台阁时,总是由一个村发起,其他村要将本村的抬阁扛到该村,待全部到齐后,再按照发起、响应的先后顺序启程游街串巷,待每条街每条巷巡游完毕才结束。

如此持续十多天,一般要连续扛三年。

以前均是将八仙桌翻过来,四脚扎个顶篷,由青壮男子用竹棍扛起,渔村的艺人用彩灯、彩带、鲜花等把台阁装扮得花轿似得,十分艳丽。

如今的台阁用上了节日灯。

为了节省人力在台阁下安装滑轮,有人戏称是“推台阁”了。

但是,石塘居民依山而建,村道高高低低,颇为难行,很多时候还得人扛。

但扛台阁的人,虽然满身是汗,却不显倦怠,相反,他们精神抖擞,在哨声指挥下,在激越的鼓锣声中,走过一村又一村。

每一扛台阁均是一台戏,由标志的童男童女扮演戏剧中的人物栩栩如生,逼真生动。

箬山扛台阁在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后期曾一度中止。

“文革”结束后恢复。

恢复后的扛台阁重新焕发光彩,成为石塘渔民元宵庆典的主题曲,每年活动都搞的轰轰烈烈,观看者人山人海,在周边县市区有较大的影响力。

扛台阁是温岭渔区元宵文艺活动中的重要内容,它与元宵节的抓财神、抓打生拜茅坑姑娘等活动不一样,这些活动仅在正月十五进行,而扛台阁这一活动可以延至正月二十几甚至

是二月初。

渔民们点起火盆,扛起台阁,为的是期盼来年风调雨顺,红红火火,尤其是出海捕鱼能有个好收成。

大奏鼓

大奏鼓是石塘渔村的传统舞蹈,据说是从福建民间传入的,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

每年岁末,为祈愿丰收和平安,渔民们就跳起大奏鼓,舞者均为健壮男子,八九人、十几人不等,除一人外,全部男扮女装,头戴橄榄形的黑蓝色羊角帽,耳挂“黄金”大耳环,上穿桔黄色斜襟短袄,下穿深蓝色大口裤,衣裤边角和前襟镶嵌着桔红色的鱼纹图案;被海风吹得绛红的脸涂得雪白,而颧颊上却极富想像地画了一个红圈,粗大的脚板穿着绣花鞋,走起路来忸忸怩怩的活像戏曲中的媒婆。

起舞时,那些“女人们”手执木鱼、扁鼓、唢呐、锣、钹、磬等乐器,随着那男人调动大奏鼓的节奏,时而碎步轻移、柔美婉约、如醉如痴,时而腾挪跳

跃、粗犷激越、欢快有力;时而是生命的细语;时而是灵魂的呐喊,强烈地展示着渔民内在情感的冲动及征服大海自信。

《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大全》称《大奏鼓》是我国唯一一个渔村舞蹈,是中国渔村第一舞。

男扮女装:

大奏鼓的前世今生

“大奏鼓”原名“车鼓亭”,一位名叫陈其胜的年轻人在20年前赋予了它这个响亮的名字。

上个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规模开展的民间音乐舞蹈搜集中,经他的挖掘整理并加以改编,大奏鼓从此开始为世人所知。

“男扮女装”是大奏鼓最基本的特征,其装束与福建的“惠安女”一样鲜亮夺目。

作为中国大陆阳光最早照到的地方,眼下的浙江石塘、箬山一带,每天凌晨都有早起看日出的年轻人。

那一轮巨大的太阳在脱离海平面时,海水由蓝色迅速变成金黄——这两种颜色正是舞者衣着的颜色。

里箬村的先辈们说,当他们的祖先还居住在福建惠安时,大奏鼓是女人们演的。

旧时的渔船设施简陋,渔民们对于气象的变幻无法预知,每次出海都是一次前途未卜的历险。

因此当一艘渔船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望眼欲穿的妇女们便从箱底翻出最漂亮的衣裳,敲锣打鼓唤来别家妻女,到海滩上去迎接男人们的平安归来。

大奏鼓演员脸部的重彩化妆效果,类似于戏剧中的丑角:

用浓重的白粉打底(白粉涂抹在被海风吹成古铜色的脸上,视觉效果极为强烈),双颊涂一大片红色油彩。

然后戴上羊角帽,套上笼裤和斜襟衣,吹起唢呐,敲起大鼓、扁鼓、铜钟、木鱼、钹——从化妆到演出,这一切都一气呵成,海滩、石板路甚至是船上的甲板,皆是现成的舞台。

我们可以相信,这种释放情感的方式源自茹毛饮血的先民,其粗犷豪放的身影足以使虚情假意的现代文明退远为背景。

篇三:

台州为何正月十四过元宵节

台州为何正月十四过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因正月为元月,而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故又称“上元节”。

我国各地的上元节活动大同小异,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汤圆,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

在台州,元宵节为正月十四,其节日气氛也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和内涵,台州元宵夜吃糟羹更是在全国独一无二。

一、有关正月十四元宵节的传说。

传统元宵节为正月十五,但在台州,却以十四为节,尤其在千年府地临海城区最为典型,历史也最悠久,俗称“台州府十四夜灯会”。

在当地,流传着许多关于十四日元宵来历的传说。

其中流传最广的不外乎“孝子说”、“战事说”、“筑城说”。

“孝子说”

元至正十四年(1354),方国珍率浙东农民军攻入台州府,建国称王,在北固山建天坛,以今台州城隍庙为金殿,并下诏普“天”同庆,包括传统节日。

方国珍的母亲信佛,

每月朔、望两天(即每月的初一、十五)吃素斋,每年的元宵节与中秋节刚好是方母吃斋之日。

方国珍是个孝子,为了使母亲能与“天下百姓”同乐,他便下诏提前一天过元宵。

此后,在台州,正月十四闹元宵便成了风俗。

“战事说”

戚继光在台州抗倭时,有一年正月十四,戚家军在海边打垮了一股倭寇。

倭寇逃往内地。

时天色已晚,戚家军赶到,百姓纷纷点灯帮助戚家军搜索残敌。

一时间,城里城外,每间房屋,到处灯火通明。

倭寇无处藏身,全部被消灭。

为纪念这一事件,百姓把元宵节改到正月十四夜。

“筑城说”

据《民国临海县志》记载,台州正月十四元宵节与糟羹的来历有密切的关系:

“唐筑城时,天寒以是犒军,遂成故事。

”民间传说则较为详细。

当年大将军尉迟恭(一说台州刺史尉迟缭)奉命修筑江南长城,筑好长城这一天,刚好是正月十四,台州百姓为了庆祝这一“节日”,纷纷拿来家中的米饭、

芋艿、粉丝、芥菜等食物前往军营犒劳将士,可由于天气冷,刚到军中时便已凉了,大家过意不去,为了能让每个士兵都能吃上一口自家的菜,便把所有东西倒在了一起,烧成了“大锅羹”,后来演变成糟羹。

这一夜,百姓们通宵点灯庆贺,从此台州形成每年正月十四亮长夜灯的习俗。

二、正月十四元宵节来历的思考。

无论是“孝子说”,还是“战事说”、“筑城说”,笔者认为,都不能作为台州元宵节为正月十四的依据。

原因很简单,民俗具有“集体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任何一种民俗的形成,都不是一年二年或是十年二十年就能形成并普及的。

而一种民俗一旦形成,更不是某一个皇帝或某一个有影响的人一句命令就能消失或改变的。

民俗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行为方式,它是社会集体共同认可的一种规范。

钟敬文先生主编的《民俗学概论》中指出:

“民俗文化不是个人行为,而是集体的心态、语言和行

为模式。

个人行为构不成民俗,民俗的形成、发展永远是集体参与的结果。

”同时,民俗的形成,要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

如春节,传说早在新石器时期尧舜时就有过“春节”的风俗,但一直到汉代才逐渐定型。

元宵节亦然,上元节(即元宵节)因“正月为元月,而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而名,是经过长期演变,至汉武帝期间才形成。

因此,由于修筑长城或因抗敌的“筑城说”、“战事说”而把节日提前一天,很难成立。

一种民俗一旦形成,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很难改变。

如我国的缠足习俗,清初,清朝统治阶级就颁布诏令“禁止缠足”,但直至清末,此风仍在盛行;又如,“元旦”这个节日,原为正月初一,中华民国改元旦为公历一月一日,至今已近百年,但在民间,许多百姓仍然没有接受“元旦”这个节日。

因此说,元宵节由方国珍一声令下,而改为正月十四,这种可能是微乎其微的。

再者,《台州府志》记载:

吴越国钱镠时,就有“俗以十四为重”的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