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卷.docx
《最新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卷.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卷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
2019-2020最新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A卷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考生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20道小题,共8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自拍和镜子、肖像画一样,塑造着人们的自我意识,同时自拍也催生了自我意识的分裂。
在玻璃镜子被发明之前,古人其实很难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模样。
普通人只能从昏暗而晃动的水面中看到自己的模样。
历史学家莫蒂默认为,玻璃镜子虽小,但它在14世纪被威尼斯人发明出来,对于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
几千年来,人类终于可以第一次如此清晰、完整、便捷地看到自己的模样。
这同时也就意味着,人类第一次清晰地了解到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
这种神奇的发明极大地促进了人类自我意识、个人意识的增长。
以西欧为例,此前,人们更多是通过自己的家族、教堂、领主、行业公会来定义自己的身份。
而镜子的发明则让人们开始更多地面对自我,更经常地思考自己的身份,更频繁地从个体化的角度来回答“我是谁”的问题。
也就是说,个人主义的萌芽和镜子的发明也许不无关系。
镜子的出现也和艺术史上肖像画的热潮有着紧密的联系。
莫蒂默说,在西欧,镜子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个人外貌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从而催生了肖像画的流行。
尤其是处于社会上层的人,非常乐于邀请画家为自己绘制肖像。
这些肖像画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它们赤裸裸地向他人传递着这样的信息:
不管我长得美还是丑,反正我很重要,请看着我!
无论是镜子还是肖像画,都是技术和媒介塑造自我意识的产物。
当人们从镜子中看到自己,当人们被呈现在肖像画中供人观看,人们看待自我的方式都在悄悄发生变化。
在今天这个时代,和镜子、肖像画一脉相承的媒介技术是自拍。
可以说,自拍是镜子和肖像画的结合体。
一方面,当人们拿起手机,用前置摄像头对准自己的时候,人们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容貌,这甚至比照镜子更有用,经常自拍的人对自己脸上最漂亮和最需遮掩的地方都了如指掌;另一方面,自拍的下一步往往是上传到社交媒体等待点赞,这就类似于几百年前的上流社会人士公开展示自己的肖像画,期待他人的重视和欣赏。
自拍和镜子、肖像画一样,也在深刻塑造着人们的自我意识。
在社交媒体上不断收获点“赞”时,人们的个性和心理得了到张扬和满足,每个人都成了自己的“狗仔”,近距离曝光着自己的生活细节。
然而,自拍并不是单纯的自我表达。
自拍经常看上去是随意、即兴的,但其实,大多数发布在社交媒体的自拍都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挑选和美化,人们期待这些自拍能够最大限度地符合观众的审美——毕竟,只有这样才能收获最多的“赞”。
所以,与其说自拍促进了人们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不如说它催生了自我意识的分裂:
人们可以通过自拍在社交媒体上塑造另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更多是在他人面前的自我表演。
有意思的是,在普通人的表演中,他们假装自己是明星,享受着大家的注视;而名人明星则通过自拍假装自己是普通人,拉近与粉丝的距离。
(选自方可成《从镜子、肖像到自拍》有删节)
1.下列各项中不是镜子、肖像画、自拍“塑造自我意识”或“催生自我意识分裂”的表现的一项是 (3分)
A.在玻璃镜被发明之前,古代普通人经过昏暗而晃动的水面,看到自己的模样。
B.人们通过肖像画赤裸裸地传递着这样的信息:
我很重要,请看着我。
C.自拍使每个人都成了自己的狗仔队,近距离曝光着自己的生活细节。
D.普通人通过自拍假装成明星,明星则通过自拍假装成普通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莫蒂默认为,在西欧,镜子使人们认识到个人外貌的独特性和重要性,从而催生了肖像画的流行。
B.个人主义萌芽与镜子的发明有极大的关系,人们开始更多地面对自我,更经常地思考自己的身份。
C.镜子、肖像画和自拍,是通过技术、媒介来塑造自我意识的。
自拍是镜子和肖像画的结合体。
D.为了收获最多的“赞”,大多数发布在社交媒体的自拍都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挑选和美化,而不是经常看上去的那样随意、即兴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西欧,镜子的出现催生了肖像画的流行。
尤其是处于社会上层的人非常乐于邀请画家为自己绘制肖像,这些肖像成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B.人们用前置摄像头对准自己的时候,此时的自拍功能更接近镜子;当照片上传到社交媒体等待点赞时,此时的自拍功能就类似于几百年前的上流社会人士公开展示自己的肖像画,期待得到别人的重视和欣赏。
C.人们可以通过自拍在社交媒体上塑造另一个自我,这个自我更多是在他人面前的自我表演。
这说明了自拍催生了自我意识的分裂。
D.镜子、肖像画和自拍,都在深刻塑造着人们的自我意识,也都能催生自我意识的分裂。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人生树下
王开岭
“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语出《诗·小雅·小弁》,意思是说:
桑树、梓树乃父母所栽,见之必肃立,心生敬意。
父母者,为何要在舍前植这两种树呢?
答案是:
“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
”即让子孙有衣裳穿、有家具使用。
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
树,不仅实用,还意味着福佑、恩泽和繁衍;不仅赐人花果和木质,还传递亲情和美德,承载光阴与家世。
树非速生,非一季一岁之功,它耐受、持久、长命,春华秋实,像一位高寿的家族长者,俯瞰儿孙绕膝。
所谓“荫泽”、“荫蔽”、“荫佑”之说,皆缘于树。
有祖必有根,有宅必有树。
再穷的人家,也能给后人撑起一大片树荫。
这是祖辈赠与子嗣最简朴最牢固的遗产了。
幼时,父亲带我回乡下祖宅,院子里有一棵粗壮的枣树,上住鹊窝,下落石几。
逢孩子哭闹,祖母便将房梁上的吊篮钩下,摸出红油油的干枣来。
后来,老人去世,老屋拆迁,“老家”便没了。
虽非桑梓,但我知道,此树乃祖辈所植,在其下纳过凉、吃过枣子的,除了我,还有我的父亲,还有父亲的父亲……它是一轮轮人生的见证者,见证了他们从跌撞的蒙童、攀爬的顽少,变成拄杖的耄耋……
这样的树,犹若亲属。
老人们讲,闹饥荒时,都是树先枯、人后亡,因为果腹的最后一样东西,是树皮。
人,只要熬到春天就不会饿死了,因为这时候,树抽芽,野菜生,槐花、榆钱、椿叶、杨穗,都是好食材。
几千年来,凡户居,必在一棵大树下;凡村头,必有一棵神采奕奕的老树。
民谣中唱,“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
树,是家舍的象征,是地址的招魂幡。
它比屋高,比人久。
离家者,最后一眼回望的是它;返乡者,远远眺见的也是它。
游同里古镇,听到个说法:
江南殷实人家,若生女婴,便在庭院栽一棵香樟,女儿待嫁时,树亦长成,媒婆在墙外看到了,即登门提亲。
嫁女之际,家人将树伐下,做成两只大箱子,放入绸缎做嫁妆,取“两厢厮守”之意。
多美的习俗!
女儿待字闺中时,对该树的感情定是窸窸窣窣的微妙,那是自己的树啊,盼它长大,又怕它长大。
想想吧,像儿伴一样耳鬓厮磨,像丫环一样贴身随嫁,多么暖心,多么私密,多么亲昵。
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
如今的家业里,少了样东西:
树。
没有了庭院,没有了户外,没有了供树根深入的大地,只剩下盆栽、根雕和花瓶。
这个时代,可稳定传续的东西越来越少,“不动产”越来越少,“祖宗”的符号和痕迹越来越少。
“家”失去了树荫的覆护,光秃秃曝于烈日下。
我们的家什、器皿、陈设,包括果蔬稻粟,几乎无一源于自产和自制。
我们的双手不再沾染泥土,我们不再是播种者,不再是采摘者,我们最大的身份是购买者,是终端消费者,我们彻底“脱农”了。
不仅如此,我们解除了与草木共栖的古老契约,我们告别了在家门口折朵撷果的劳作和浪漫,我们放弃了对一棵树一株花的亲近与认领,我们失去了对四季和年轮的辨识……大自然里,不再有我们的一方蒲团、一幅凉席、一具竹榻。
树,在马路上流浪。
我们只是乘车迅速地掠过它们,透过玻璃扫视它们。
它们身上,没有我们的指纹和体温,没有儿童的笑声和攀爬的身影。
人和树,亲情已断,形同陌路。
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
(选自《古典之殇》,有删节)
4.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后来,‘桑梓’便成了‘故里’的代称”一句中的引号起强调的作用,以此突出家园与树密不可分。
B.“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一句表达的不是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而是对女儿美好人生的祝福期盼。
C.为了表达对树的感恩,作者行文时采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咏物抒怀便是其中之一。
D.文章虽然把人生与树犹若亲属的种种亲昵叙写得丰满、细腻,其用意还是在于表达“我们成了路人”的哀痛。
5.联系文章,简要概述哪些内容能体现“这样的树,犹若亲属”一句的内涵?
(5分)
6.文章结尾说“大自然中,没有了我们的亲属,我们成了路人”,作者要表达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文章进行探究。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边城的守望者—沈从文
在湖南、四川、贵州三省接壤处的湘西境内,有一座小城叫凤凰,四周皆山,草木繁盛,百鸟和鸣,相传是因早年曾有凤凰栖于此而得名。
沈从文就出生于这个偏僻、美丽、民风淳朴的地方。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特强,6岁开始入私塾读书。
但私塾里呆板的生活引不起他半点儿兴趣,他常常逃学,去看染坊师傅踩着碾石,把布匹压得平整如镜;看豆腐作坊里衣着艳丽的苗族妇人一面用铜勺舀豆浆,一面轻轻地唱着歌引逗背包里的孩子;看面馆里头包青帕的大师傅骑在一条木杠上压面皮,再用又大又宽的刀子飞快地切剥……
幼时的沈从文不愿循着社会和长辈安排的道路走,而是在自然的世界里率性发展着,这影响着他一生对社会、人生、世界的认识,所以他在自传里说他读着私塾里小书的同时读着一本大书。
1917年,沈从文15岁,刚刚小学毕业,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离开家乡,跟随当地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
在这常人难以设想的痛苦生活中,他认识了中国一小角的人事与风土民情,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丰富的生活基础。
1922年,“五四”运动余波未息,他受到报刊的影响,毅然放下枪,离开湘西,只身来到陌生的北京。
在北京,他想进大学读书。
到北大,接待人说他是“小学文化”,连报名费也退了回来。
报考燕京大学,又被认为学历太浅,不够资格。
最后,他决心用手中的一支笔打出自己的天下,从而开始了艰苦的创作历程。
后来,他得到郁达夫、徐志摩的支持和鼓励,到北大图书馆当馆员,拼命读书,拼命写作。
他的作品最早载于1922年的北京《晨报》副刊,接着又在《现代评论》《小说月报》上发表。
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湘西的乡俗民风和独特的生活,后来结集为《鸭子》《旅店及其他》《蜜柑》等。
1934年,他发表了著名的中篇小说《边城》和散文《湘行散记》,并先后编辑北平和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成了“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
抗战爆发后,他离开北京逃难去云南,途经沅陵时,写作散文《湘西》、长篇小说《长河》。
漂泊的生活,坎坷的经历,执着的追求,深刻的思想,边城的风情,使沈从文与他的创作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一个独特现象,也成了边城的守望者的研究热点。
人们嗟叹他的命运,推崇他的人格,研究他的作品,借他的精神荡涤自己的灵魂,吸取民族文化的精髓,重塑民族文化人格。
他最著名的小说《边城》,更是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学家,沈从文细细致致地过滤生活,把粗糙拣走,把丑陋剔除,留下诗意,留下美好,给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保存一份永久的希望。
1988年,沈从文病逝于北京,归葬于凤凰。
山城之侧,沱江之畔,丹崖之下,一方矗立的皱石做了他的墓碑。
让我们记住碑上的话吧:
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他的塑像坐落山巅,多像一幅简洁的画啊,他静静地站着,刻满沧桑的额下,一双明澈的眼睛始终望着远方—那是人类的远景,嘴角一抹恬淡的微笑提醒着你:
会好的,一定会好起来的。
他就这样守望着,守望着边城,守望着人类的未来……
(摘编自阿湄《边城的守望者》)
【相关链接】
①谁又能想得到,这个只读过小学、连标点符号都不会用的乡下人,后来竟成了一个大作家,而且积累了深厚的学问,被他曾经想进去读书而不得的北京大学聘为教授,这真堪称中国20世纪文化史的一个奇迹!
(常青《读阿湄<边城的守望者>》)
②建国后他离开文坛,进入古代文物研究领域,中国文学史的编纂者也曾把他排除在主流之外,但他在世界上所享有的盛誉却经久不衰。
(刘敏《阿湄<边城的守望者>之思考》)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3分)
A.沈从文6岁开始入私塾读书,但常常逃学,因为他厌倦了私塾里呆板的生活,被当地的染坊、豆腐作坊、面馆吸引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B.神奇的湘西养育了一代大师沈从文,他的创作也包蕴丰富的地域文化特征,成为20世纪中国文化界的一个独特现象。
C.沈从文“把粗糙拣走,把丑陋剔除,留下诗意,留下美好”,表明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文学家应该回避社会矛盾,目的在于把希望留在人间。
D.沈从文是一个“奇迹”,一是因为他只上过小学,竟成为大作家、大学教授;二是因为他离开文坛后且被排除在主流之外但仍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评价,恰当的两项是______(5分)
A.沈从文幼时从不循着社会和长辈安排的道路走,而是在自己的世界里率性发展着,这影响着他一生的认知,所以他读书的同时还读着自然生活以外本人生活的大书。
B.沈从文年轻时跟随当地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认识了湘西的人事与民风,为自己的创作打下了生活基础,储备了写作素材。
C.沈从文最早在北京《晨报》副刊发表作品,接着又有作品见报。
早期作品大多描写湘西的乡俗民风和军旅生涯,结集为《湘行散记》。
D.本传记分阶段具体介绍了沈从文的坎坷成长之路,为我们描叙了一个有责任感、执着追求、思想深刻的文学家形象。
E.沈从文的文学成就告诉人们,哪怕一个人的学历不高,但只要他执着追求理想,永不言弃,就一定能取得辉煌的成就。
9.作者认为“沈从文是边城的守望者”,你怎么看?
请结合材料回答。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19分)
谯国夫人者,高凉洗氏之女也。
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
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诸越。
每劝亲族为善,由是信义结于本乡。
海南、儋耳归附者千余洞。
梁大同初,罗州刺史冯融闻夫人有志行,为其子高凉太守宝娉以为妻。
融本北燕苗裔,三世为守牧,他乡羁旅,号令不行。
至是,夫人诫约本宗,使从民礼。
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
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
至陈永定二年,其子仆年九岁,帅诸首领朝于丹阳,拜阳春郡守。
后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召仆至高安,诱与为乱。
仆遣使归告夫人,夫人曰:
“我为忠贞,经今两代,不能惜汝辄负国家。
”遂发兵拒境,帅百越酋长迎章昭达①。
内外逼之,纥徒溃散。
仆以夫人之功,封信都侯。
后遇陈国亡,岭南未有所附,数郡共奉夫人,号为圣母,保境安民。
高祖②遣总管韦洸安抚岭外。
洸至岭下,逡巡不敢进。
初,夫人以扶南犀杖献于陈主,至此,晋王广遣陈主遗夫人书谕以国亡令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符为信夫人见杖验知陈亡,集首领数千,尽日恸哭。
遣其孙魂帅众迎洸,入至广州,岭南悉定。
高祖追赠宝为广州总管、谯国公,册夫人为谯国夫人。
皇后以首饰及宴服一袭赐之,夫人并盛于金箧,并梁、陈赐物各藏于一库。
每岁时大会,皆陈于庭,以示子孙,曰:
“汝等宜尽赤心向天子。
我事三代主,唯用一好心。
今赐物具存,此忠孝之报也,愿汝皆思念之。
”
(《隋书·列女传》)
注释:
①章昭达为当时陈朝派往广州平定叛乱的将领。
②此处“高祖”指隋文帝杨坚。
10.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王广遣陈主遗夫人书/谕以国亡/令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符为信/夫人见杖验/知陈亡
B.晋王广遣陈主/遗夫人书/谕以国亡令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符为信/夫人见杖验/知陈亡
C.晋王广遣陈主/遗夫人书/谕以国亡令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符为信/夫人见杖/验知陈亡
D.晋王广遣陈主遗夫人书/谕以国亡/令其归化/并以犀杖及兵符为信/夫人见杖/验知陈亡
11.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刺史:
“刺”为检核问事之意,在古代是监督地方州郡行政行为的监察官员。
B.岭南:
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之南的地区,相当于现在的广东、广西、海南全境。
C.拜:
是指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职或名位。
古代表述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除、征、擢、左迁等。
D.册:
册封,皇帝以封爵授给属国君主、少数民族首领、异姓王、宗族、妃嫔等的制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谯国夫人贤明通达,深孚众望。
出嫁前在父母家时,就经常勉励亲族做善事,凭借显赫出身在本乡形成凝聚力,以至海南、儋耳两地千余洞部落前来归附。
B.谯国夫人决断诉讼,法纪严明。
夫人告诫约束本族族人,使他们遵守公共礼制。
常与冯宝一起参与决断诉讼,毫无偏私。
C.谯国夫人深明大义,以国事为重。
广州刺史欧阳纥谋反,挟持其子冯仆一起作乱。
谯国夫人不顾冯仆安危,率领酋长内外夹攻,最终平定了欧阳纥的叛乱。
D.谯国夫人忠于朝廷,诚心归顺。
得知陈朝亡国后,召集首领几千人终日恸哭。
每年部族大会时,她都以赤心忠君之意告诫子孙。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
(5分)
(2)我为忠贞,经今两代,不能惜汝,辄负国家。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表述了诗人自己进入中年以后开始厌倦尘俗的情绪,晚年归隐于终南山边。
B.颔联表现了诗人经常独自游山赏景的情形,“每”即“常常”,“胜事”指山中美景。
C.尾联写诗人偶然遇见山林中的一位老者,与之谈笑言欢,竟然忘了回家。
D.这首诗语言华美绚丽,没有对具体的山川景物进行描绘。
15.这首诗的颈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请结合诗意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题(7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7分)
(1)《短歌行》中曹操借用周公的典故表达他求贤若渴的心意的诗句是,。
(2)《荆轲刺秦王》中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荆轲慷慨赴难的句子是:
,
。
(3)《氓》一诗中运用比兴的手法来暗指男女爱情在初始阶段新鲜美好,就如同夏天那润泽的桑叶一样的两句诗是:
,。
(4),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第Ⅱ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运用。
(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唐玄宗李隆基做了三十多年皇帝,眼看着海内升平,社会富庶,觉得国内再也没有什么事值得忧虑,太平思想麻痹了他早年无所不为的精神。
②我们强忍住即将夺眶而出的泪水,深情地唱起了周华健的《朋友》,长歌当哭来庆祝我们初中同学的再聚首。
③四川省××县的映秀镇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依山傍水,秀色可餐,可在“5.12”特大地震中却变成了一片废墟,几乎面目全非。
④这场比赛可谓波澜不惊,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大满贯得主丁宁苦战七局,转败为胜,终于击败对手,获得最后胜利。
⑤这些文章充满浓郁的政治热情,紧密地联系社会现实,切中时弊,激浊扬清,入木三分,读者拍案惊叹。
⑥袁隆平,这位泥腿子科学家,长期坚持在第一线培育优良稻种,他为中国,为世界每年增加几十亿斤稻米,可谓劳苦功高。
A.①③⑤B.①②④C.③④⑥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有人批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听写的字词古怪生僻,有刁难参赛选手之嫌,但更多的人则赞扬这类比赛有助于拯救汉字危机,弘扬中华文化。
B.中国传统民居由正房、东厢、西厢、倒座和中间天井组成,无论是北方四合院、南方厅堂和上海石库门,都是这种适于合家聚居的结构。
C.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的政协联合调研,提出了拉动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粮食生产的建议。
D.瑞典研究人员对四千多名年龄20岁到24岁的瑞典男女研究一年后发现,那些经常使用电脑或手机的人,更有可能出现压力增大、睡眠紊乱以及沮丧抑郁。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对这个电影剧本的解读,刚才李导演的发言算是抛砖引玉,接下来我讲的就算狗尾续貂吧!
B.因编辑部人手有限,凡投稿超过三个月未被本社通知者,拙稿可以自行处理。
C.爷爷问上高中的孙子:
“手机里的视频通话功能怎么使用?
快来告诉我,一定要不吝赐教啊!
”
D.刚刚在寒舍挂好您的书法大作,您又亲自惠临,真是蓬荜生辉啊!
20.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言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阅读是一种让他人思想介入自己思想的行为,①________________,我们的思想就只能是一种个人化的沉思默想,甚至会让思想终止。
②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的阅读方式也在左右着不同时代的人的思维方式。
在书籍和印刷术普及之前的年代,阅读是一种带有贵族色彩的行为。
难以保存的易碎的莎草纸,携带不便的竹简,成本昂贵的绢帛,不是一般的农民和工人可以随便使用的,人们除了劳动之外,只能坐在那里发呆出神,因此那个时代不妨称之为“沉思默想的时代”。
③_______________,使得阅读也得到了普及,从而拉开了公众化的“阅读写作时代”的序幕。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5分)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正为各行各业所必需。
一个员工只要恪尽职业操守,就可以具备工匠精神,一个企业只要重视产品的质量提升,就能够打造出自己的企业品牌。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体现创新价值的激励机制,一定能够培育出众多“中国工匠”,从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①工能够恪尽职业操守未必就可以具备工匠精神。
②
③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冬天里,哪一道风景你最欣赏,或者最记得,最感兴趣,最触动人,最……
请以“冬天里的风景”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参考答案
1.A(A.水面不属于镜子、肖像画、自拍范畴,而且,经过水旁发现自己的模样,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非“塑造自我意识”,更与“催生自我意识分裂”无关)
2.B(B项“有极大的关系”表述不当,原文为“个人主义的萌芽和镜子的发明也许不无关系”)
3.D(三者“都能催生自我意识的分裂”,文中无据)
4.B
此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基本能力。
B.“我若有女,必种一棵香樟”一句表达的正是作者对香樟树的喜爱。
5.①故乡的枣树见证家族的繁衍生息②树是饥荒年代人们果腹的食材
③树是人们离家或返乡时的精神寄托④香樟树是江南女儿生命成长的终身陪伴
(任答一点得2分,任答两点得4分,答对三点得5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概括作品主题的基本能力。
“这样的树,犹若亲属”体现的是树和人的亲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