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易错题汇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839636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易错题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易错题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易错题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易错题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易错题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易错题汇总.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易错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易错题汇总.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易错题汇总.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易错题汇总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易错题汇总

1、吴明瑜回忆道:

“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提出此“科研战略”主要为了()

A.加强国防力量B.提高国际地位C.建立科研体系D.服务生产发展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下列成就按取得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成功发射“神舟5号”飞船

②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③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A.④③①②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D.③④②①

3、2017年之前,我国大量科学家在国内外入选各类高级别的院士,按照省籍计算,下表影响院士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省籍

港台地区及欧美国家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合计

江苏

48

450

498

浙江

50

375

425

广东

32

145

177

福建

29

139

168

山东

8

143

151

湖南

15

131

146

安徽

10

111

121

河北

8

99

107

上海

19

84

103

湖北

17

84

101

河南

15

72

87

四川

2

75

77

江西

11

65

76

辽宁

2

74

76

台湾

52

0

52

北京

6

41

47

陕西

4

38

42

山西

3

38

41

天津

5

30

35

重庆

0

34

34

吉林

2

28

30

黑龙江

0

18

18

港澳

6

8

14

云南

0

12

12

广西

0

10

10

内蒙古

0

10

10

贵州

0

9

9

甘肃

1

7

8

海南

0

4

4

新疆

0

3

3

宁夏

0

1

1

西藏

0

1

1

全国

345

2339

2684

A.改革开放程度存在地区之间的显著差异

B.沿海各省自19世纪末至今留学热情不减

C.地区高等院校的数量差异和水平高低不一

D.各省传统文化底蕴与经济文化水平不同

4、袁隆平是在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他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南优2号

②他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③他选育出的杂交水稻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④他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为首席顾问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④D.①③④

5、据日本《每日新闻》援引美国方面的解密资料称:

1967年8月,日美防卫高层在东京举行秘密会谈.协商美国若与中国发生核战争.将把核武器带入日本小笠原群岛.让核武器基地化.日本方面对此将给予配合。

日美这一会谈的背景是()

A.古巴导弹危机

B.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D.中国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

6、下表是某年中国与世界创新型国家比较表.它反映出的问题是()

项目

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对外技术依存度

万人专利拥有

创新

型国家

70%

以上

30%以下,其中美国、日本5%以下

美国

德国

曰本

1760件

1750件

1500件

中国

39%以上

50%以上

10件

A.科技不再是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

B.中国科技贡献率低,自主研发能力差

C.世界经济格局已是美日欧三足鼎立

D.对外技术依存度决定了国家发展速度

7、毛泽东曾说:

“讲学术,这种学术也可以讲,那种学术也可以讲,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

你讲的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来越多。

”这表明毛泽东()

A.在艺术问题上坚持“百花齐放”

B.在学术问题上坚持“百家争鸣”

C.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D.坚持学术的自由化

8、“双百”方针提出的最根本目的是()

A.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建设社会主义

B.倡导科学技术文化领域的自由开放

C.克服把学术问题和思想问题当成政治问题

D.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9、1949年,毛泽东充满激情地预言:

“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

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

”下列促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文化建设的高潮”出现的是()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贯彻

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

D.“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提出

10、1956年5月2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七次会议上说:

“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

这就叫百花齐放。

”对毛泽东这段话认识正确的是()

A.批评了文艺领域中僵化教条思想

B.纠正了对于学术研究的政治干预

C.确保了文艺创作持续和长期繁荣

D.推动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解放潮流

11、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①是在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背景下提出的

②强调艺术上的“百花齐放”,学术上的“百家争鸣”

③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领域的繁荣

④这一时期涌现了《定军山》《渔光曲》等优秀电影作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2、1954年秋,毛泽东亲自发动了由批评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而展开的批判胡适派唯心主义的斗争。

1955年,由批判胡风的文艺思想进而变为反对“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斗争。

这些斗争()

A.促进了文学艺术的进一步发展繁荣

B.反映出“双百”方针遭到肆意破坏

C.集中体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D.有利于确立社会主义思想的主导地位

13、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方针。

这说明当时的教育方针主要是()

A.全面教育B.现代教育C.人民教育D.义务教育

14、下面是我国教育发展曲线图。

属于奠基时期所采取的教育措施的是()

A.建立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B.废止高考制度

C.制定《义务教育法》

D.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15、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学习俄语的热潮。

这是我国当时()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16、1980年初,风光片《三峡的传说》插曲《乡恋》经中央电视台播出后风靡全国.但因唱法上的创新遭到了来自各方的质疑.被批为“靡靡之音”而被禁播3年,其说明()

A.改革开放还未实行

B.“不结盟”外交正推行

C.“文革”理论未被否定

D.“双百”方针贯彻不到位

17、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

这一“重大改革”是()

A.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步骤

C.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D.贯彻“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18、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教育方面提出的指导方针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其实质是()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教育的发展需要超前性

19、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中国人民这一伟大胜利,给正在坚持武装斗争的亚、非、拉各国人民和全世界革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

——据新华社电

材料二:

“神舟六号”尚在太空遨游,很多“搭车”企业就已开始计算收益。

航天领域每投入1元钱,将会产生7元至12元的回报。

航天,将为国民经济发展带来多大动力……中国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

崇尚科学、爱好和平的中国,一定会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

——据新华社电

问题:

1.据材料一,“垄断空间技术”的是哪两个国家?

当时两国的地位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

2.材料一、二在阐述不同时期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意义时,侧重点有何不同?

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为何有这样的差异。

20、18世纪中叶,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灿烂的艺术丰碑。

此后,对《红楼梦》的研究不断展开,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红楼梦》的批评与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754年至1901年。

第二阶段是1902年至1949年,这是现代红学的开端。

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出版《石头记索隐》,继承了清中期以来对《红楼梦》研究的思路。

1921年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观点正好与蔡元培相反,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胡适使用“科学”“实验”等方法考证《红楼梦》,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真正形成了一个学术流派,开启了现代红学的研究。

第三阶段自1949年至1978年。

1954年,毛泽东写下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开了建国后将不同学术观点之争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的先河。

此后,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

第四阶段自1978年至现在,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红楼梦》研究与海外红学合流而相呼应,从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

——据陈维昭《红学通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指出红学研究第三到第四阶段的变化。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学术研究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按照计划先后派遣4批幼童赴美留学。

其中最幼者10岁,最长者16岁,平均年龄12岁。

在120名幼童中,绝大多教是从广东、江浙等地选拔出来的在120名学生中,专修法律的约占1/3,专修路矿工机等工科者约占2/3。

——张岂之等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有近30万人到国外留学,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人數之多,规模之大,为我国留学史上前所未有。

目前.学成回国的留学人员已达10万人。

在不断完善留学政策的基础上,中央制定了“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指导方针,使出国留学工作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

1996年,国家教委决定全面施行国家公费出国留学人员选派新办法,选派管理体制改革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三:

据统计:

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首批院士96人,留学专家46名,占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3名受奖者中21名是归国学者。

——《百年接力留学潮》

请回答:

(1)19世纪7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先后两次组织留学教育,形成了中国近代以来第1次和第10次留学教育高潮。

据材料一、二,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状况,扼要分析出现以上留学高潮的原因。

(2)比较材料一、二.说明上述两个时期留学规模不同的原因。

(3)结合材料三和有关史实,评价留学教育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产生的影响。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科技发展的背景。

根据材料中“战备考虑”等信息可知,中国当时的科研战略旨在发展军事,以提高国防力量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提高国际地位这一目的,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科研战略主要是军事,不能说是建立科研体系,故C项错误;更不是发展生产,故D项错误。

2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成就。

①项,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

②项,2006年,青藏铁路建成通车。

③项,1965年,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④项,1970年,中国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轨道。

综上所述,其正确顺序为③④①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3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

从表中可知,沿海地区的国内外院士比较多,如:

江苏省共培养了498位国内外院士,浙江省培养了425位国内外院士,两个省一共培养的院士数量接近院士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广东、福建、山东、湖南、安徽、河北等地,入选国内外院士数量也超过了100人。

沿海地区无论是中学教育还是高校教育方面,优质资源都比较多,这和这些地区自古以来崇文尚礼的文化氛围有着很大的关系,也与当地整体经济文化水平比较高有关系。

相反,西北西南一带则相对落后,表中四川、云南、甘肃、新疆、宁夏等地入选国内外院士数量比较少。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4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注意袁隆平的成果及国际地位。

5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从此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故选D项;A项是1961年;B项是1970年;C项是1950年。

6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根据表格.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来看,中国远低于创新型国家.而对外技术依存度看.远高于创新型国家。

万人专利拥有量来看,中国远远低于创新型国家。

由此可以概括出中国科技贡献率低,自主研发能力差,故应选B项。

7答案及解析: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毛泽东谈的主要是学术问题,故排除A项,选择B项。

在这里.毛泽东强调的是学术发展问题,不是真理问题,排除C项。

在学术问题上并非自由化,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排除D项。

8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B项倡导科学技术文化领域的自由开放显然不是“双百”方针提出的根本目的;C项克服把学术问题和思想问题当成政治问题.虽然是目的,但不是根本目的;D项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也不是根本目的。

9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信息“20世纪五六十年代”。

B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和农业.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与题干材料无关;C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且不利于文化建设;D项是新时期文艺工作的总方向。

“双百”方针促进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的文化建设,故A正确。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一百种花都让它开放,不要只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

这就叫百花齐放”指的是艺术上的百花齐放,有利于破除艺术领域的僵化教条思想,故A项正确;百花齐放是艺术上的,不是学术上的,故B项错误;1956年以后文艺创作的长期繁荣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实事求是的思想解放潮流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故D项错误。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定军山》是1905年拍摄的,《渔光曲》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与材料中的时间不吻合.排除④,故选A。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发展。

A项,“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是一次错误发动的文化斗争,不利于文化发展,并不能促进文学艺术的进一步发展繁荣。

故A项错误。

B项,“双百”方针于1956年正式提出,时间不符。

故B项错误。

C项,“以阶级斗争为纲”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主要特点,尽管这些斗争是反右斗争扩大化的表现,但在当时,中国仍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工作中心。

故C项错误。

D项,材料中的斗争的出发点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清理和批判唯心主义等非马克思主义观点,从而确立社会主义思想的主导地位。

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方针。

材料中“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能够体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方针旨在提高民众素质、为国家建设服务的内涵.即人民教育的方针,所以答案选C项;A、B、D三项含义在材料中无法直接体现。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B项处于挫折阶段;C、D是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所采取的措施。

15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立俄文学校、开设俄文课程和学习俄语.主要是借鉴苏联经验、借助苏联援助进行经济建设.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故D项正确。

1949年中苏建交后至1952年底我国外交政策并没有转变,排除A项。

到1952年底计划经济体制还没有建立起来,B项错误。

1949年教育改革已经启动.排除C项。

16答案及解析:

答案:

D

解析:

1980年中国已经实行了改革开放.故A项错误;题干材料主要涉及文艺领域,与“不结盟”外交政策无关,故B项错误;“文革”理论是以阶级斗争为纲.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对之进行了否定,故C项错误;“百花齐放”方针指艺术上百花齐放.而“靡靡之音”被禁播3年,说明当时贯彻“百花齐放”的方针还不到位,故D项正确。

17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现代教育。

根据材料信息“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可知中国在教育领域实行拨乱反正,故A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底召开;“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是在1983年提出的。

18答案及解析:

答案:

A

解析:

“三个面向”是邓小平在新时期总结历史教训,为了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和提高民族素质提出的。

19答案及解析:

答案:

1.美国和苏联。

两极格局。

2.材料一侧重于政治国防意义;材料二侧重于经济和世界和平。

材料一:

当时受到来自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军事威胁;材料二: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流。

解析:

1.据材料中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联系所学二战后美苏争霸的史实可知,当时“垄断空间技术”的是美帝国主义——美国和社会帝国主义——苏联。

据当时的史实得出,当时的国际格局是美苏争霸格局。

2.回答第一小问要注意利用材料一中的“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义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以及材料二中的“和平利用太空资源,让太空真正为人类造福”;从中提取下列有效信息:

第一次的侧重点是保卫国家安全,反对大国的核垄断和核威胁。

第二次侧重于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分析原因时要从具体的历史背景中概括提炼。

20答案及解析:

答案:

1.变化:

从单一的阶级斗争分析法到研究的多元化。

原因:

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拨乱反正);兴起思想解放运动;实行改革开放;恢复“双百”方针;重视海外研究成果,国际交流频繁。

2.因素:

政治氛围;学术氛围;时代背景;研究者的思维方式;研究者的知识结构和科研能力等。

解析:

1.第三阶段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第四阶段红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研究方法从单一到多元化。

这一变化明显受政治事件的影响,也与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学术交流分不开。

2.从外因如政治、学术氛围,内因如研究者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等角度归纳。

21答案及解析:

答案:

(1)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为了培养科技、法律和翻译人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教育被摆到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洋务运动时期:

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贫穷.无力负担巨额的留学经费;顽间派的阻挠破坏;科举制下追逐功名的影响。

改革开放时期:

改革使国家走向富强、人民生活显著提高;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政策;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3)留学教育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中外交流.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发展。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材料概括、处理与分析能力,要求学生必须读懂材料,从材料中提取要点,坚持紧扣材料,论从史出的原则,并结合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进行归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